协同效应下高职外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3-17张艳宾
张艳宾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引言
2014年起,我国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课程思政。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外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终极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先育德,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高职外语课程是高职教育中各个学科的必修基础课程,受教学生数量之大,影响面之广,自然而然成为课程思政的主战场[2],是高职外语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巨大改革实践。
一、协同效应内涵、机遇与挑战
协同效应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就是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利用好课堂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其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既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3],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悄然无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立德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协同效应发展中,机遇和挑战是共同存在并相辅相成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环境复杂、文化多元、思想观念守旧等多种变化,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情感等多方面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思想认知的变化和不同决定了其接受教育方式的不同。传统“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逐渐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难以形成心理共鸣,甚至忽略他们的个体需求,缺少实效性;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衔接不紧密,造成校内与校外互动不充分,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领性和拓展性;组织管理体系缺乏联动性,造成教师、教学的评价衔接不到位,无法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整体性。这些原因的出现为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扩大高职院校招生,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学生规模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占比和地位再次发生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刻,因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4],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实现“育人”和“育才”双成功。
(三)高职外语教学改革需求
1.高职外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处理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整体水平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从文化基础到思想意识、学习能力到综合素养都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培养和提升,但专业技能获取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思想落后就无法成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育人要先育德,着力于灵魂的唤醒与理想信念培育,使“立德树人”成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的核心。
2.高职外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
第一,学生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低。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层次多样,成绩偏低,其中英语学科成绩偏低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是个人兴趣爱好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基础薄弱问题,但最主要原因还是个人重视程度低所造成的。近年来外语考级考证被弱化或被考查替代,“外语无用论”的出现极大冲击了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造成学生不重视、不主动,这直接影响到高职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课程思政失去了重要的依托和战场,失去了协同发展的基础。
第二,注重语言技能,综合素质培养不足。外语工具论的论调使许多学生学习外语只注重语言交流的工具作用,或者从语言学角度注重语言自身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获得外语技能无可厚非,但不应该忽视外语学科人文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的价值。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获取相应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片面认为专业技能不需要外语能力,更对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不关注、不学习,跨文化交流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德才不匹配问题。
二、高职外语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和意义
(一)协同育人的目标
我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培养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见解的人,不仅要具有综合素质同时更要有奋斗精神。因此高职外语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并不是把外语学科思政化,而是要充分挖掘外语课程的思政点,课程教学之中融入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以及责任,其目标就是通过“三全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外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夯实专业基础和技能,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要具有“大德”,即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能够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5]。
其次,要具有“小德”,即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优秀的品质和性格、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思辨能力。
再次,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专业能力。即完整的知识结构,扎实、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学习能力,这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最后,要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放意识,即不仅能站在国际化高度看待问题、审视文化差异,同时能够关注全球化问题,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良好的外语能力是跨文化能力的基础,熟练地运用外语技能可以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国不同文化,更好地处理相关事务。
国际化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资源。综合来说,国际化人才就是要具有国际视野、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具有思辨能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只有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更好融入世界文化的有家国情怀、有竞争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协同育人的意义
高职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是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全面尝试与实践,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结合,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检验。在进一步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紧密衔接过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课程壁垒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加速实现“育人”和“育才”双成功,为国家发展提供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外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思维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实现高职外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同样也需要路径创新。
三、协同效应下的高职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
(一)协同发展目标——实现“育才”和“育人”双成功的“1+1>2”的效应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高职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是在实现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其终极指向是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6],因此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课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实现形式。高职外语教育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是接触外国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既要进行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有个性的外语课程发展,在不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下,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涵养及核心素养等各项能力的提高,形成外部、内部协同的整体效应,实现“育才”和“育人”双成功的“1+1>2”的效应。
(二)协同发展路径——创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教育理念,从社会需求入手,将“动静结合”的显性与隐性教育深度融合,不断调整和促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育评价、培养方式、实习实践以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培养创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1.树立思想价值引领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超越时代。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揭示了世界的新时代特征。虽然我国采取科学严格的防控举措,快速控制住了疫情,较早地实现了复工复产,在全球经济衰退大环境中逆势增长,但在国内外形势依旧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培养新型的高职国际化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人才供给关系,以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新战略实施。
2.构建高职现代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依托和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培养高职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上下功夫[7]。首先从社会需求入手,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在已有的专业课基础上,增加通识课程、拓展课程和交叉融合课程,同时进行课程思政,使显性和隐性课程深入融合、紧密衔接。其次要充分考虑经济需求、服务对象和学校优势,运用灵活多样的有效培养方式,运用高科技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的多渠道并行[8]。再次要加强实习实践,丰富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完成知识的巩固、转化,以及顶岗实习的课程检测和应用效果,实现充分互动。最后考虑本土课程和国际化课程的融合和互补,形成完整的现代化课程体系。
3.打造政治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教师国际化是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前提。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既要有过硬的自身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作为基础,更要有国际化视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作为支撑,国际化教师团队是学校国际化水平的体现。
4.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
教育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检验教育教学质量需要科学正确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评价主体不多元、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内容不全面等都会影响到真实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学校的长期发展。因此除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参与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外,第三方是不容忽视的,构建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5.优化国际化教育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是人才培养、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从早期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尤其“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话语权。国内国外建立联盟、联手办学、增加长期与短期培训交流使教育国际化上升了一个高度,但我们仍要以“鲁班工坊”为榜样,创新我国“大国工匠”式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发挥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国际国内人才培养需求。
总而言之,在创新的培养模式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当今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作为技术支撑,以多方共同作用、相互影响,打破封闭模式,推动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实现“动”“静”转换的深度融合。
结语
面对国内国际社会形势、经济形势的复杂多样,人才需求产生巨大变化,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快调整,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教育教学过程中“育才”和“育人”不能割裂,高职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实现思想意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等各方面的不断提升,推进高职外语教育改革,以课程思政促进课程融合,以内外部协同发展形成协同效应,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实现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