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山西省壶关县的经验
2022-03-17郜暘
郜 暘
(中共壶关县委党校,山西 长治 04601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社会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农耕文明。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外流等原因,使得农村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总步调。而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三农”问题,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乡村的全面振兴,更是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壶关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南方,山大沟深,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壶关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精准脱贫,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209个,减贫92091人,贫困发生率由34.9%降为0%。2020年2月,壶关县被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为了防止规模性返贫,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为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要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位一体”同步推进,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油加醋”。
一、乡村产业兴旺,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一)要让产业“旺”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找准农村发展新方向,因地制宜,围绕当地的特色养殖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扩大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要利用好“互联网+农业”,建设数字农场、数字乡村,创新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打造数字覆盖下的农业新业态[1]。山西省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旱地西红柿特色种植,创建了旱地西红柿新品种培育基地,实现了“特色”规模化。利用科技积极开展旱作良种筛选、测土配方施肥、优质高产科技攻关、网纱覆盖、水肥一体化应用、银黑双色反光除草膜覆盖、光谱杀虫灯等新型绿色防控,新思维、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激发农业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同时,扩建四季温室大棚、春秋大棚,建设智能连栋育苗温室及高标准日光温室,配备自动装盘机、自动播种机、自走式喷灌机、遮阳保温系统、风机湿帘等设施,实现“生产”现代化。另外,打造“壶关旱地西红柿”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西红柿深加工基地。依托壶关电商平台,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开展脱贫合作,与京东、北京新发地市场等多家企业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定向生产、定点收购,“产-供-销”封闭服务,实现了“销售”数字化,有效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全方面发展。
(二)要让乡村“火”起来,打造富有“乡土味”的文旅产业及看得见特色乡土文化“打卡”点
要依托乡村风貌和传统文化,利用好红色故事、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资源,聚焦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发展骑行、自驾等短距离旅游线路,开发休闲农业路线、家庭聚会路线、亲子旅游路线、红色教育旅游路线等,形成天然氧吧、绿色农场、游乐休闲、亲朋聚会、多样采摘相融合的体验模式。壶关县绍良村充分利用临近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资源,建立观景台和采摘园,呼自然氧气,观绿色农业,品美味柿子。让游客在采摘作物的同时能品尝和购买到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出集种植、加工、储运、科研、新成果培育展示、休闲旅游等多方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三)要让农民“新”起来,就要培育新式农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和短视频重塑着大众的日常逻辑,抖音电商创作者破茧而出,体现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农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新农人”。乡村风貌、田园风光、文化风俗、家乡美食等在短视频的推广下得到充分展示;乡村产业、特色产品在直播的带货下开拓了销售渠道。新农人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等新手段,为乡村创业就业提供了新机会,为产品销售打开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二、乡村人才振兴,筑好“人才巢”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不难发现如今的乡村,空巢化、老龄化现象严重,青壮年外出务工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更寥寥无几。[2]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就要筑好“人才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建立本区域在重点高校就读生、毕业生信息库、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等,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帮扶、生活解忧等引导其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同时,建立政企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联络服务站,以服务为抓手,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3]
(一)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农民
要培育好农民,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政策宣传到位、科技普惠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从而打造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让农民参与治理,激发农民的生产动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只有农民富裕起来,才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绍良村创新联动机制,让农民利益联结起来,引导农民参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以土地入股、订单种植、解决就业等方式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社员除了可以得到的20%-30%利润分成外,还可以参与西红柿种植管理,而流转出土地的农户仍可在西红柿种植管理环节获得工资性收入,构建与农户利益联结,形成稳定收入来源,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二)深化校地合作,广泛聚集英才,打造产教融合新格局
依托大学学科、人才、专业优势,牵线高校和县区企业开展产学研究深度合作,引进专家团队打造科研创新平台,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聚焦主导产业、特色农业、教育事业等,稳步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成果转换及应用。让想回乡创业就业的人才在技术支持上解决后顾之忧。[4]在深化校地合作方面,壶关县和武汉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与探究,并且签订了“武汉大学实习实践基地(壶关)共建协议”,武汉大学师生分批来到壶关开展暑期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武汉大学暑期实践师生参观了壶关县的种植园、产业基地等,深入到田间地头采样研究,课本理论在广袤的大地上得到实施和验证,农民种植生产问题在田野间得到指导和解决。学者和农民,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课题中,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不仅如此,“长江学者”知名教授亲临壶关县,对基层治理网格员、近百名新当选的农村 “一肩挑”干部、“领头雁”等进行集中授课,切实提升了全县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
三、乡村文明风尚,树“正风”育“新风”
每一个乡村都有着深入人心的记忆,每一个乡村都有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要营造乡村的良好精神风貌,要利用本土传统的精神滋养,以新的内涵、新的方式、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绽放新的能量。
(一)依托乡村文化遗产,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正风”,用优质文化资源滋养农村居民,培育文化自信
壶关县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绍良遗址、沙窟遗址等文物古迹;抗大一分校旧址、朱德总司令旧居、朱德大井划界、常行民兵窑洞保卫战旧址等革命遗址;曹操北上太行、孔子回车等感人故事及传说,以此也积储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壶关县委宣传部依托壶关的历史文化、革命精神等特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一个孩子和28个妈的故事,并改编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秧歌剧样板戏,将红色故事传唱。
(二)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培育“新风”
充分利用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等组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积极开展“孝老敬亲”、“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文明风尚在百姓间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高质量。创新乡村文化内容,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山西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依托辛寨村 “上党老陈醋之乡”的悠久历史而成立,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规模最大的绿色陈醋生产基地。公司董事长将个人爱好和乡村文化相结合,建设了 “农耕文化展览馆”和“党史文化馆”两个具有乡村特色的展览馆进行革命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展览馆里的展品,是2015年以来从周边村庄收集到的反映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原貌的传统工具和生活器具,涉及耕地整地、中耕除草、播种镇压、灌溉施肥、秋收打夏、粮食加工、运输畜用以及纺织、砖瓦建筑、木工制造等古今实物10类300余件,有犁、耙、耮、耧墩子、扇车、米筛、铁脚车、骄车、纺车、铡刀、镰刀、粪叉、箩头、木锨、杷子、铁壶、马灯、陶罐、箱子、桌椅、瓷瓶、算盘、油篓、算盘、石磨、油篓、秤、碗、斗、升、自行车、马蹄表、缝纫机、录音机、电唱机等。农耕文化展览馆建成,既提振了“醋乡一日游”的人气,又是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色记忆文化展览馆,分党史资料展厅和辛寨村革命事迹展厅两个部分。党史资料展厅已经布展,展出主要是近年来收集关于中共党史和新中国成长史的珍贵党史资料和文物图片,多为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党报、党刊。其中不少内容近乎孤本,弥足珍贵。开馆以来,不仅本村村民可以参观学习,而且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机关团体、学校师生、自行车骑友等络绎不绝,很多群众对展出的内容既觉得新奇,又倍感亲切,深受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乡村美丽宜居,既要 “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绿色生产、环境整洁、居住舒适等也是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需要 “硬件”建设,也需要“软件”支撑。[5]美丽乡村,要有绿色的生产环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障和提高粮食及农产品的保量;要有绿色的生活环境,发展宜居乡村,数字乡村,让农民生活更加绿色便捷;要有绿色的乡村旅游,发展 “民宿”经济,让农民通过外来游客增加收入增加交流。
在生产上,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增加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粮食生产,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紧紧的端在自己的手上。同时,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要做好生产清洁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对农药化肥的减量管控、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保护土地、保质量产、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活上,因地制宜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问题,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并且通过道路硬化、整村亮化、村庄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基建项目,让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远程掌控大棚温湿度、一键办理党务政务财务、电子账单准时推送、待办事宜及时提醒等,为生活宜居进行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农场、数字治理、信息惠民的现代农业农村新业态。[6]
要大力开发“乡村民宿”,以乡村旅游给予乡村振兴新的活力。美丽乡村打造,不仅让百姓有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生产环境,也要让古村古院古窑焕新颜、着新装;让菜园果园养殖区相得益彰。要利用好美团、携程、蚂蜂窝等网站做好宣传,酒店定制更方便,路线规划更合理,让驴友们的出行更便捷。[7]壶关县桥上村位于壶关太行大峡谷旅游区中心腹地,距离壶关县城60多公里,正是由于交通闭塞,拥有古朴秀美山水景色的小村庄变得“深藏不露”。伴随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桥上村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宜居民宿、养生度假等休闲观光旅游,桥上村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旅游村,民宿经济、电商经济、产业产品经济等一批新业态方兴未艾,为全省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美丽经济”,更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壶关县龙泉镇小山南村,陶缸生产使其在昔日名噪一时。随着陶缸被淘汰,缸窑也随即被废弃,小山南村不再拥有往日的辉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下,小山南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利用“烧窑”旧址,开发了陶艺体验园、梅苑山庄、古陶馆等乡村旅游项目。通过发展“农旅+文旅”经济,推进乡村旅游与餐饮、民宿、特色农业协同发展,文化禀赋得到充分开发,发展潜能得到深入挖掘,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了发展优势,乡村旅游让古老乡村焕发了新活力。
五、乡村党建引领,选好“领头雁”
选好干部,培养好干部,只有经得起群众检验的干部,才能赢得农民信任。如果村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只会错失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的良机。村干部不仅要及时学通悟透政策,而且要走出去向先进经验学习,才能因地制宜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做好“领头雁”担当作为的“加减法”。
政策支持,干部才能肩上扛得起,脚下踩得实。驻村工作队派驻到村后,意在帮助乡村更好的发展。但是也不难看出,有的驻村队员有职位升迁考虑、有家庭顾虑等,或者招商引资无渠道、振兴乡村无思路等。为了让驻村队员、村支两委干部能放手振兴乡村,就要运用好“加减法”,让乡村干部有空间、有精力、有动力担当作为。“加”激励,通过政策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无忧、待遇上保障,才能让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才能敢想敢试敢干。“减”负担,减少无效工作、重复工作,让村干部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真正与百姓用真心、动真情、讲真效。因地制宜深挖当地的优质资源,补齐当地的短板不足,解决当地的困难困境,砥砺担当作为,扎扎实实建功立业、造福一方。
党建引领,传承奋斗精神。发挥党支部作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带动广大群众朝着有希望、有盼头、有奔头的目标前进。一代代的党员干部,审时度势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现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党支部、党员依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肯吃苦、敢创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距壶关县城17余公里的十里村地偏却人广,是个“大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十里村党支部成立于1938年,是壶关县成立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十里村党支部的优良传统,2018年壶关县委党校帮扶工作队利用上世纪70年代9个石头窑洞改建成9个活动室,打造成为党建示范基地。经过收集整理,再现了十里村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劳模向提水、杨向花、向学平的事迹激励着十里村的后人,特别是村支两委带领老百姓干石山上栽树和人工建成万里防火墙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十里精神,体现了十里村党委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品格。近年来十里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十里岭全国森林参观点、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3800亩油松、森林覆盖率达80%的地理特色和资源优势,瞄准全域旅游大格局,发展十里村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农村农家体验旅游,开发林海花带,桑葚采摘,桑蚕养殖,中药材种植,西红柿种植,豆角种植,花菇大棚等各式绿色产业,拓展群众致富收入渠道,群众致富热情高涨,各业建设异彩纷呈。2020年,十里村筹措资金筹建“驴友驿站”,打造了一条旅游观光与护林防火相融合的线路,增加了当地的亮点。
乡土中国蕴含着丰富的宝贵财富,只有全方位的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才能有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丽乡村,才能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富民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