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抗日根据地妇女军事动员探析
2022-03-17杨建中王帮娟
杨建中,王帮娟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历史反复表明,战争对妇女的影响和伤害是最大的。所以,有“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愿望。但是,战争是残酷的,妇女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走开。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创伤?只有坚持正义,将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也才能争取妇女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成功地动员了占中国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既保护了妇女,也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1939年7月20日,毛泽东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只有妇女都动员起来,全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来了。”[1]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针对太行山区广大妇女的政治地位、思想状况,适时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妇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军事动员,激发了太行妇女的爱国情怀,调动了她们的抗战积极性,使妇女由畏惧到觉醒,进而奋起抗战,不仅积极参军、参战、服务战勤等,而且支持丈夫、儿子参军,形成“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郞上战场”的浓厚氛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中写下了璀璨光辉的一页。
一、体系完备的组织机构
太行抗日根据地是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在华北抗战史乃至全民族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认为山西处于华北抗战的中心,在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华北抗战的着力点。同年10月,刘伯承、张浩带领八路军129师开赴太行山区,创建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局妇女工作委员会、八路军总部都曾在太行区多地辗转驻扎,太行抗日根据地接受党政策的熏陶最深厚,在妇女运动史上具有典型性。在对妇女进行军事动员时,只有将妇女统一到组织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妇女的效力,如果不对其加以组织与训练,“不但她们不允许她们的丈夫、父兄积极参加抗战,并且还有可能给敌人利用做侦探等工作”。[2]
中共中央北方局及晋冀豫区政府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建立了完备的组织体系,使广大妇女参加到抗战中有了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1939年2月成立的晋冀豫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是专门进行妇女运动的同级党委的一个职能部门,协助党委指导妇女工作,并领导同级妇救会以及下级妇委的工作。为了加强对晋冀鲁豫各区妇女工作的统一领导,3月上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潞城县北村成立北方局妇女工作委员会,随北方局长期驻扎在太行区,对太行区的妇女工作起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北方局妇委成立后,积极推进区、县成立妇委会、妇救会。各级妇救会作为党团结妇女的基层机构,在组织与团结妇女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年3月8日,晋东南妇女救国联合会在沁县开村成立。1940年3月8日,在沁源县成立晋东南妇女救国总会太岳分会,后改名为太岳区妇女救国总会。此后,各地县、乡、村妇救会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太行八个分区共有内邱县等45个县建立了妇女组织。
太行根据地从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区,到各县、区、村都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妇女组织,为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战奠定了政治导向和组织基础。
二、形式多样的动员举措
根据地建立初期,太行区包括70余县,妇女人口近400万,许多妇女除了操持家务,农忙时还要参加田间劳作,有的还要从事家庭手工业,以织助耕,维持着传统的家庭生活。但由于农村封建思想依旧浓厚,妇女仍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地位。抗战爆发后,为了吸收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了广泛的军事动员,包括动员妇女参军、加入女自卫队、民兵;组织妇女支前、募捐;建立拥军招待所;优待抗属等等。
(一)动员妇女参军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伊始,中共中央就意识到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根据地的建设发展不仅需要吸收广大男子,更需要广大妇女积极参军参战,从事适合她们生理特征的任务。除此之外,还动员妇女送夫送子参军,源源不断的兵员才是争取胜利的基础保障。如此,“才能使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3]
1.动员妇女参军、参战
根据地的建立引起了日军的恐慌,遂调集重兵围攻,企图将新生的抗日根据地扼杀在襁褓中。据太行区9个县的不完全统计,从太原失守至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日军在榆次张庆、鸣谦、小南庄、大峪口、小峪口村,太谷县城和曹庄、井神、龙门、东山底、北洸村,祁县阎漫村,寿阳县港口村,榆社县城和赵王村,武乡县刘庄、马庄村,长治县城,冀西沙河县的左村、孔庄、峪里村,井陉县核桃园村制造了23起惨案,有5300多名无辜群众和妇女、1000多名川军被杀害,200多名妇女被奸污。日军经过之处,杀人放火,遍地血案,百姓遭殃,妇女受辱,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义愤。
根据中共中央“全民动员、全民参战”的号召,妇救会利用日军所犯的罪行,集中组织在识字班、夜校对妇女进行爱国教育,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利用报纸、标语、口号、妇女大会等将参加抗战的目的和意义告知广大妇女,增强妇女民族危亡感,积极唤起妇女的参军参战意识,使其认识到参军参战,人人有责、妇女有责。对于顽固分子,妇救会与武装部门的干部则深入农户耐心细致地做说服工作。
2.建立妇女自卫队、女民兵
民众在日本吞并华北、山西的虎口下生活,即使身处敌后根据地也免不了遭受日本飞机的侵袭、特务机关的骚扰。因而不论何种职业、性别都需要武装起来,组建游击队、自卫队,抗击日军。妇女自卫队开始建立在群众基础较好,妇女工作比较活跃的村庄,由不脱离生产的18—40岁的青壮年妇女组成,冀西一带延长到45岁。在建立初期,主要是吸收出生贫苦、作风正派、抗日态度积极的青壮年妇女,通过武装训练逐渐壮大自卫队队伍。为了更好的发挥女自卫队员的价值,根据妇女的特点,将自卫队员单独分为队或班,如“青年妇女班”“壮年妇女班”“有孩子妇女班”“无孩子妇女班”“大足班”“小足班”,以便在执行任务时能因人而异。
1940年太行军区提出“建立坚强的民兵保卫太行山根据地、保卫家乡”[4]的口号,要求依托抗战初期的抗日自卫队,建立起强有力的民兵组织,其中就包括女民兵的建立。发展女民兵首先是由妇救会等群众组织中具有威望的干部直接号召,发动妇救会员参加妇女队,再进一步发展为女民兵。其次是在有自卫队的区域直接吸收女民兵。在妇救会的号召宣传下,黎城县出现了许多由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女青年组成的“姊妹团”,她们传播救国思想、组织妇女协助自卫队、青抗先巡哨放哨、检查通行证、盘查过路人、乔装打扮、传递信息,格外活泛。
为了提高妇女自卫队队员和女民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养,妇救会与武委会妇女部共同发起练兵运动,建立了农忙短时集合讲话、点名、通报消息、读报纸,农闲时出操、上夜校、集训等制度,并编印《民兵读本》《民兵使用武器教材》等来狠抓女自卫队员、女民兵的教育工作。
3.奖励抗日女英雄
女自卫队员、女民兵不仅从事后勤性质的战斗任务,更有甚者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等。在与敌人面对面的抗争中涌现出大量巾帼英雄。武乡县二区大陌村的女自卫队队长冯凤英,小时候父亲被地主迫害致死,母亲也遭日军残杀,13岁便成为童养媳,国仇家恨使她走上抗日道路。在八路军的教育下,练就了一身的才干,在一次战斗中,孤身一人击毙三名日军,在1942年“三八”节检阅大会上荣获“女神枪手”荣誉称号,并给她一支三八式步枪作为奖励。[5]武乡窳里村王贵女和她的儿子民兵段满喜为了搭救23个乡亲,用菜刀杀死了敌警备队小队长,并被评为“晋冀鲁豫边区的母子杀敌英雄”。[5]这些巾帼英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抗战救国不仅是男子的责任,更是女子争取解放,谋求幸福的唯一途径。
(二)动员妇女支前
在全民族抗战中,少数妇女与男子一样奔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绝大多数妇女留在在敌后根据地从事着做军衣军鞋、募捐等支前任务,成为争取抗战胜利至关重要的一环。
1.缝制军衣军鞋
在战争年代,战士们徒步千里行军打仗,鞋对部队官兵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缝制军鞋的布料都是土布,长时期的行军状态下,一双新鞋最多穿一个月,很多战士只能穿草鞋,脚上腿上都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由于战争的侵扰和部队经济条件的恶劣,八路军仅建立了极少数的被服工厂。因此动员妇女缝制军服、军鞋、军袜等,成为迫切的战斗任务。妇救会在发动妇女做军鞋时,首先进行思想教育,使妇女意识到这是和上前线抗击侵略者同等重要的支援革命的政治任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
军衣军鞋的缝制,一般由县、区政府作为战斗任务分配给各级妇救会,再由妇救会将16至60岁的妇女登记在册,根据其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缝纫技术,编成小组,选出缝纫能手作为组长,领导本小组做好缝制工作。一般每年做两至三次军衣军鞋,每名妇女每年至少做一双军鞋,后增为三至四双。由于根据地地处敌人的重重封锁之下,染料极其缺乏,缝制军衣军鞋只能用白土布,穿着既不耐脏又不利于隐蔽。为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妇女纷纷献计献策,到1943年总结出用草木灰将白粗布煮成灰色,再用槐树叶染成黄绿色,又称军绿色;太行第七专属新村用橡壳和黄土染出了黑色、土黄色布。从此,解决了八路军穿白衣白鞋的问题。
结成灯油互助。战争年代,妇女们白天参加劳作,缝制军衣军鞋的任务只能放在夜间,有的妇女家里没有煤油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妇救会号召妇女结成灯油互助。妇女们不顾一天的劳碌,三五成群聚在煤油灯下,让手艺好的妇女把好难度大的工序。在敌人“扫荡”时,就住在山洞里几十天不回家秘密地做军鞋。据调查,一双普通的鞋底要缝1500多针,一双9寸至9.5寸的大号鞋底要缝2000针以上,由于鞋底又硬又厚,她们手上打起了血泡,但坚持完成任务。
成立妇女缝纫队。部队官兵对于军衣军鞋的需求仅靠几个被服厂难以为继,1942年以后,成立了供给部,被服厂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山区官兵的军衣军鞋还得靠当地妇女缝制。辽县妇救会与县牺盟会联合在西营盘开办的妇女训练班,为了解决部队军需问题,动员了脱离农业生产的二、三百名妇女成立了专门给部队翻新、缝制军衣军鞋的妇女缝纫队。在队长兼指导员李秋云、副队长高俊英的带领下,后被改为八路军总部后勤部被服厂,直接受一二九师后勤部的领导。第五行政区为了解决部队的急需,创办了有40多名女工参加的鞋厂,冀西也成立了分区被服厂。据不完全统计,太行全区组织创建了12个妇女工厂。
2.组织妇女慰劳募捐
广大妇女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节衣缩食,尽心竭力支援抗战。她们组成洗衣队、看护队、慰问队等,杀鸡宰羊、蒸馍烧饭、制作慰问袋,敲锣打鼓地去慰问八路军将士。妇救会不仅组织妇女在本县区域内进行慰问,还组成慰问团到邻近各县支前慰问。1938年12月,武乡县妇救会副主席王克强带领妇女,用马车将募捐来的衣服、被褥、炒面等拉到洪水镇慰劳受伤的八路军。1945年春季在部队解放榆社县城时,武乡县韩壁区妇女们争着做子弹带、米袋等慰问品,这些慰问品由区妇救会主席李娥则和20多名村妇救会秘书肩挑手提,步行5天到达前线指挥部,她们的模范事迹被绘制成宣传画,到处张贴,掀起了支前慰劳的热潮。
(三)动员妇女拥军优属
拥军优属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军民联系,组织全民参与支持和尊重人民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一项重要举措。拥军优属通常和拥政爱民联系在一起,又称为“双拥工作”。“双拥工作”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在创建工农红军时提出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广泛地开展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6]
1.成立拥军招待所
战争年代,部队行军打战、到处奔波,官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晚上睡在露天营地。为了使转战路过的部队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太行区各级妇救会在拥军优属的号召下,组织成立妇女拥军招待所,又称接待站、转运站、通行站、慰问站,在接待过路官兵的同时,也及时转运了大量伤病员和粮食物资。
妇女拥军接待站为了更好地给过路官兵提供服务,始终坚持“一站”“两组”“三坚持”的原则。一站即接待站,既要接待驻扎和途径的官兵,为他们筹集粮食,又要接待伤病员,对于伤势较轻的伤病员,妇女们就地包扎处理,后分配至各家各户照顾。为了更好地护理伤病员,招待所还组织学习能力强的妇女学习急救培训。两组是指缝补组和洗衣组,看到途径官兵的衣服、鞋帽不干净或者破裂,迅速帮助他们清洗干净并缝补好。三坚持是在保证做好转战部队接待工作的同时,坚持让长期驻扎或者暂时宿营的部队住得好;在全力做好部队后勤服务的同时,坚持配合好驻地部队的大生产运动;在动员群众参加抗战支前的同时,坚持做好扩充兵源的带头鼓动作用。
2.开展优属运动
制定优属制度、定期慰问抗属。太行区的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在拥军的同时,也格外注重优抗,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抗日军人家属的优待政策和法令。1938年冀南边区颁布《冀南优待抗战军人家属及抚恤办法》,指出抗日将士是为国谋出路、争气节的英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优待,其家属也应该受到尊崇和优待。明确规定家属的范围为父母、妻子及16岁以下的弟妹,优待的力度也应根据军人家庭经济情况来区分之,对于家境富裕无需经济优待者,则多以荣誉奖励,例如奖状、奖章、牌匾、奖旗等。对于家庭贫困者,则侧重经济优待,例如不负担任何战时临时摊派,其子女以及不满16岁之弟妹可以免费接受教育。[4]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妇救会干部逢年过节组织妇女挨家挨户慰问抗属,向她们报告八路军胜利的消息;给抗属挂光荣匾、送年画、贴对联和戴光荣花;组织抗属给前方亲人写信,鼓励亲人在前线杀敌救国,以便密切抗属与军人的联系。
帮助抗属自力更生。政府组织群众团体帮助老弱病残的抗属代耕代收,发放救济粮,左权县从1943年冬到1944年夏,“给抗属四百九十户,发优抗粮五十四万零四十七斤;给二百六十户代耕土地八百亩,打柴二十七万斤、担水四百担;给二百零三户分配土地四百七十八亩”。[7]及时的解决了抗属因家中劳动力不足而造成生活拮据问题。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有劳动力的抗属,传授给她们技能,使其重新建立起生产才是根本途径。为此,妇救会集中对抗属进行教育,培养其职业生产的技能,例如纺织、喂猪、养鸡、植桑树、养蚕等,既能增加抗属的经济来源,又能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妇救会及各群众团体“更要有计划地大批地吸收抗日军人的妻女家属,到政治的、经济的、生产的各方面的组织中参加工作,使抗日军人的家属,成为抗战工作的模范者”。[8]
组织优属生产。各级政府对抗属的优抚制定了详细的政策,妇救会则依据优抚政策组织妇女开展了经常性的优属生产,妇女们组成优属互助组、优属代耕组,给抗属分配固定的互助组进行代为耕种,对抗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在代耕代收中,规定要将良田分给抗属,不能有一亩荒地;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先给抗属耕锄,更要深耕细作,这样才能保证多打粮食。还要帮助抗属做一些家事,例如推磨、碾场、缝衣服、看小孩等。村妇救会还组织妇女结合元宵、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拥军优抗节制定优属计划,利用元宵节确定生产计划,确定包耕、担水、磨面等具体事项;利用端午节检查春季播种情况,以便及时补救;利用中秋节确定秋耕秋收计划;春节期间则搞好总结工作,从而将优属工作贯穿全年,解决好抗属的生产生活。
优待退伍军人。在战争年代,主动退伍的军人几乎是没有的,除非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适合在前线冲锋陷阵。因此对待退伍的军人要做好接待和家访工作,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在安顿光荣退伍军人方面,不仅要做到优待,而且要尽快地帮助其重建家务,“武乡、榆社、赞皇许多村庄,都帮助抗属荣誉退伍军人建立了家务”。[7]
经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抗属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受到了所有人的尊崇,家中琐事有人帮衬,土地有人帮忙耕种,分配生产成果受到了优待。
三、卓有成效的抗战动员
战时的妇女军事动员工作极大地夯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经过动员,广大妇女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荣誉感得到提升,积极参军参战、做军衣军鞋支援前线,帮助抗属,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大批的妇女群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中,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巾帼智慧和巾帼力量。
(一)妇女参军参战盛况空前
太行区的乡土观念浓厚,多数人不愿离开家乡,远走他乡去从军,妇女从军更是少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八路军、决死队、牺盟会、妇救会等组织的宣传发动和爱国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有志的女青年,纷纷打破封建桎梏,背离故土,参军参战,抗击侵略者。
1937年9月下旬,榆次晋华纱厂工人组建了“晋华工人自卫队”,其中女工张秀珍、张桂花、张绍文等人随自卫队上山抗日;10月,太谷铭贤学校和太谷县的武洪涛、石玉瑛,武玉英、王定坤、苏静波、仝玉一、侯群英等女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了太谷县抗日游击队。除了青年学生群体参军外,许多农村妇女因不堪忍受家庭束缚,毅然决然地走上抗日道路,王家峪村的童养媳刘月仙因不堪忍受丈夫打骂和对她在妇救会工作的阻拦,独自跑到位于山窝窝的黄村参军;许家淄村13岁的童养媳王九焕,女扮男装并化名王子清参加了八路军总部警卫连。
妇女自卫队在根据地普遍发展,1939年武乡县四区有47名妇女参加了全副武装的区自卫队。1940年辽县温城区漳八、梁峪、千亩川等村有100多名妇女参加了自卫队。黎城县大多数乡村都建立了妇女自卫队,队员人数高达6000多名。1941年11月,在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下,根据地内16岁至55岁的妇女,不分阶级、信仰全部记录在册,被纳为妇女自卫队队员。
鉴于妇女体力和劳动习惯不同于男子,妇女在加入自卫队和民兵后,妇救会和武委会大多动员妇女从事后勤性质的任务,如运送物资、放哨、送情报、破路、切断通信、埋地雷、挖地道、站岗等。女自卫队员自编了《站岗歌》,当时村村设岗,放置了消息树、放哨树,路口设岗,陌生人一律要检查路条、口令,即使是熟人来串亲戚,没有路条、口令也不准通过。很多敌人特务被发现,落入女自卫队和女民兵之手。1942年,沁源妇女群众在发现敌人来往经过时,便将消息树一一按倒。[5]在1940年的冬季反“扫荡”中,黎城县西井区妇女自卫队员同男人们组成千人运输大军,肩挑背抗手提,急行数十里,运送物资支援前线,为关家垴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很大奉献。被誉为“暴妈妈”的录村妇救会秘书暴连子,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八路军伤员,给伤员炖自己舍不得吃的老母鸡汤,甚至将自己的棉袄和头簪卖掉,只为了给伤员改善伙食,补充营养。她和三个女儿,悉心护理了80多名生命垂危的八路军战士,多次受到抗日政府的表彰。[9]凹窑科村的张月梅多次女扮男装出入敌人据点段村镇,以卖豆芽为由,探听、递送情报;故县村的魏留香通过争取敌伪人员投诚,为解放段村侦探到许多可靠的情报。
在对妇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时事教育后,妇女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热情大大提高,妇女认识到战争的胜利不能仅依靠自身从事一些战勤任务,更重要的是兵源的持续供应,在女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大妇女以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最崇高的民族牺牲精神,掀起全区性的教子劝夫参军热潮。辽县西黄漳村46岁的陈改改,亲自送丈夫参军,丈夫牺牲后,又先后送4个儿子到抗日前线,而她则和三个儿媳妇在家纺花织布、做军衣军鞋支援前线;昔阳东县的刘彦妮刚结婚三天就送新郎翟小青去参军;河南沁阳县义庄村李运河在地下共产党员大儿子的影响下,她家成为中共沁阳县委秘密联络站,她先后将二儿子、三儿子、大儿媳、二儿媳送去参军,又动员1个妹妹、2个女婿、两个侄儿、一个外甥、一个外甥女婿、一个侄女婿参军。
(二)妇女踊跃支前蔚然成风
要想赢得抗战的持久胜利,“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3]如此才能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战争,保障抗战前线的需要。
“二月里来月正东,高照山灯做针工,军鞋做得壮又壮,八路军穿上好打仗。三更里来夜已深,再把军鞋做几针,这一双军鞋做完,白天识字不落空。”[5]这是对昔阳东县黄龙辿村妇女做军鞋的真实写照。1944年,昔阳东县黄龙辿村妇女接到一个月完成600双军鞋的任务,在妇救会副主席翟维柱的宣传动员下,妇女们筹集了900余尺布料,全村200多名妇女,人均需要做3双鞋。在广大妇女的巧思下,将普通的布鞋做成千层底的圆口布鞋或者实纳帮实纳底的军鞋,许多妇女还将“抗日救国、革命到底”缝制在鞋帮、鞋底上,各地纷纷效仿创新,如左权县的“富贵帮、千层底鞋”,涉县的“山地军鞋”,榆次县的“靸鞋”。
据统计,抗战期间冀西每名妇救会员要做7-10双。左权县妇女在八年抗战中做军鞋80万双,平均每年10万双,即每年每名妇女做军鞋三至四双,最多一年要做6双;涉县妇女八年做军鞋79万双;昔阳县妇女从1939年至1945年做军鞋72万多双;邢台县妇女在抗战两年间完成军鞋7.55万双,该县折户村的纺织英雄郭爱妮,捐献军鞋用布料1333多米。平定县小岭村的妇救会员王先梅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共做军鞋182双,平均每年23双。
“抗战初期的晋东南,妇女进行募捐慰问多达200余次,共募集慰问品40余万件,价值达4万余元。”[8]妇救会在平定县的西部5天内动员妇女完成3000双军鞋,武乡县募捐3万多斤炒面,3000多双军鞋。山西第五行政区妇救总会通过动员收到1万多件慰问品,有羊、鸡、鞋、袜、子弹袋、袖章、手巾等20多种,慰劳前方抗敌将士。“在和辽战斗(煤窑沟战斗)中,辽县粟城村女共产党员、妇女干部路素贞带领杨淑英等妇女,冒着炮火给前线将士送水送饭”。[5]壶关县妇救会,发动妇女每家烙了三四十张饼,集中起来去慰劳壶关境内打了胜仗的八路军。妇女们不惧艰险、敢于斗争、一切为了抗日救国的牺牲精神鼓舞了前方将士。
(三)妇女拥军优属如火如荼
“双拥”运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推进了党政军民的团结,发扬了党政军民一家亲的光荣传统,大大提高了八路军和民主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前方将士更加安心作战,广大群众更加信心百倍,为抗战的长久胜利而不懈奋斗。
为了持久抗战,优待抗战军人家属是有战略意义的。抗战的伟大胜利,有赖于英勇的战士去完成,而妇女受生理和心理的限制,绝大多数不适合在前线持枪杀敌,因而将这一部分的责任转移到男子身上。因此,妇女要尽可能的帮助男子,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将优待抗战军人家属的工作发展为一种长期的群众运动。
仅辽县一县就有150多个村庄建立了妇女拥军招待所,广大群众都把接待子弟兵视为最光荣的事情,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拥军招待所,年龄大的妇女不方便去招待所就在自己家门口。黎城下湾村五十四岁的任大娘,天黑了就把自家的马灯挂在街上,给路过的部队照明,并把攒下的四、五捆麦秆拿给过路军人当火把用。[10]辽县松树坪村是县城通往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的必经之地,八路军总部警卫团团部就驻扎在松树坪村。1940年初,为了支援抗战,村党支部和妇救会主任刘海鱼在一幢民房内,成立了松树坪村妇女拥军招待所。松树坪村共有妇女229人,64%的妇女大约有140多人参加了招待所,每天挤满了转战的战士和前线送来的伤病员,有时一天就能接待1000多名官兵和四五十名伤病员,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们的杀敌勇气。
对此,《新华日报》(太行版)多次发表文章报道妇女拥军,“林县村村慰劳伤员”“辽县妇女慰劳彩号”称妇女们的这些举措大大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郭春林曾给东阳关妇救会写过一封信,“……你们在火热的太阳下烧水、煮饭、担水、洗衣,忙个不停,招待军队,比亲人还热忱。我只有积极工作,多消灭敌人,来回答你们的好心。我们的口号是:军民团结,战胜一切”。[10]
总之,太行抗日根据地妇女军事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成功典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战争思想之伟力。根据地建立初期,既缺乏妇女组织和妇女干部,又无妇女动员的实践经验,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妇女干部深入群众,对其加以广泛而耐心的动员,使其认识到妇女只有勇敢地拿起武器,才能免受战争的蹂躏。经过动员广大妇女的力量与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妇女活跃在参军战线上、活跃在做军衣军鞋的任务上、活跃在教子送夫送子参军的路上、活跃在前线和后方,成为了抗战的生力军。送子送夫参军,大大缓解了前线兵源供应不足;做军衣军鞋、参加慰劳支援前线,支援了前线物资的供应;设立拥军招待所,鼓舞了抗战将士;优待抗日军人家属,解除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信心。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区一批优秀的妇女,无私奉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祖国河山、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她们奋起抗敌,勇赴国难,前仆后继,舍己、舍家救国,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浓厚的民族情感和高尚的品格。”[11]太行妇女的伟大爱国壮举,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彪炳千秋,将激励中国妇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