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基于CiteSpace 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2-03-17王静雅李泽慧
王静雅,李泽慧
(山东管理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一、引言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是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社会所提供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1]。它不仅包含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资源,还囊括了信息、技术、文化和课程等资源。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与当前新时代社会政策、教育发展等息息相关,随着普惠性幼儿园比例的提升、社会力量的有效加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倾斜,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也在持续演变。本文试图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资源,以“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为主题,以2010 年1月至2020 年12 月为检索时间段,检索全部期刊,共检索到102 篇文献。运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7.R2 对搜集到的文献信息进行转换并分析。
(二)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将在中国知网导出的102 篇文献的Refworks 文本导入CiteSpace5.7.R2 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在调整CiteSpace5.7.R2 软件的参数阈值时,选择时间分区为201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时间切片的值选择“1”。即把201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这个时间区间按照1 年为1 段切割,选择“Keyword”作为知识图谱的节点,筛选标准选择G 指数,其中k=25 为默认值。修剪算法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运行软件后得到相关的知识图谱,并对此研究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时间分布
根据CiteSpace5.7.R2 统计,按照研究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10 年至2011 年为第一阶段,即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初步发展期。在该时期,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研究的主题集中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幼儿园”“教育公平”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可以发现2010 年和2011 年这两个时区中的圆圈节点较大,且圆圈节点呈现多种颜色,说明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等主题的研究在今后10 年里仍然经常涉及。此外,2010 年和2011 年时区中的圆圈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多,表明2011 年仍有不少学者在研究2010 年研究的主题,在该时期,每年研究文献的变化不大,传承关系较强。
2012 年至2015 年为第二阶段,即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缓慢发展期。在该时期,相关的论文数量逐年缓慢增加,研究的主题侧重于“区域差异”“空间分布”等方面。冯婉桢、吴建涛的《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内涵、指标与经验研究》[2],李菁、黄大全的《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现状与优化》[3]等从不同侧面有针对性地探究。该时期的研究传承关系较弱。
2016 年至2020 年为第三阶段,即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高速发展期。该时期研究文献较多,研究集中在“区域研究”“公办幼儿园”“十三五期间”“均衡发展”等主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 年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其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国家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研究、均衡发展等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杜燕红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战略研究》[4]、冯婉桢等人的《县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路径研究》[5]等。由此可见,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的研究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相关研究会以国家政策作为风向标而改变研究的方向。
(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热点
1.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根据CiteSpace5.7.R2 统计显示,“学前教育”的圆圈节点最大,频次最高,频次为50,其他高频的关键词有“资源配置”(频次为38)、“学前教育资源”(频次为11)、“教育公平”(频次为8)等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领域的热门主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其实践研究亦伴随着时代的变化持续调整,当前与之相关的实践研究主要围绕“十三五期间”“公办幼儿园”“合理配置”等主题展开。生育政策调整下人口的变化给学前教育带来了较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对学前教育规模、机制及规划产生了很大冲击[6],使得一些问题愈发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资金上,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关键指标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依旧明显[7]。在师资力量方面,幼儿教师整体数量不足,整体水平偏低,幼儿教师配置不均,流变较多[8],学前教育代课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比例也较高[9];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10]。另外,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在高速发展中隐患颇多,人口激增加剧优质资源短缺,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公[11]。上述问题都是优化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须解决的。
为改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众多专家学者对症下药,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由于政府在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且生育政策的调整会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数量增加,从而影响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这种情况要求政府科学预测人口增长趋势,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12],要从高位入手顶层设计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弥补国家教育政策的空缺[13];要落实学前教育倾斜政策,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14];要鼓励社会参与,建立自由平等的竞争机制,发展社区和家庭幼儿教育[15]。此外,还要从学前教育教师资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两方面入手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16]。一方面,要拓宽学前教育师资的补充渠道,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招生规模,为幼儿教师队伍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17];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通过优化师资选聘工作、创建终身教育培训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师资质量[18]。优化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发展学前教育,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其研究反映了当前社会进步的需要。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主题展开。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多项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转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逐步凸显[19]。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幼儿人口数量逐渐增长,学前教育原本存在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20]。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较为滞后,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财政投入较少,监管较薄弱[21];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缺口较大,教师专业素养低,质量参差不齐,队伍流失严重,职业认同度不高[22]。城乡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与师幼比差距、教师学历和职称差距、办园条件差距依然明显[23]。这些都不利于平衡城乡之间幼儿教育水平,有碍教育公平的实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依然任重而道远。
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城乡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分配公平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应进一步增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补偿性,改革投入体制机制,让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入保障和专业发展倾斜[24]。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是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如可在加强面向城乡共享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完善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创新区域教育体制机制以及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25]。
2.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热点变迁分析
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开展研究热点的变迁分析,通过CiteSpace5.7.R2 统计显示,几乎每年都会衍生出一些新的研究热点。从时空变迁的总体方向来看,自2016 年以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新的研究热点主要与“教育规模”“公办幼儿园”等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国家对普及普惠幼儿园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供需矛盾”“城乡差异”等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由此可见,社会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演进路径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前沿分析
利用CiteSpace5.7.R2 突变词探测算法进行分析,在调整伽马的取值范围后再调整参数Minimum Duration,使伽马的取值为0.2,突现时间最小单位为2 年。通过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关键词突变分析,可得出以下研究前沿主题:
一是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突变强度为0.72,突变时间为2018 年至2020 年。在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方面,“基于城镇化进程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学前教育经费”“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探索”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学前教育基本上能够满足学龄儿童的入园需求。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困境,如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强、教学经费投入欠缺、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软性培训力度不够等。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教育振兴特别是处于教育启蒙阶段的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的前沿关注点。因此,针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展开持续研究,有助于相关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二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研究,突变强度为0.8,突变时间为2017 年至2020年。学前教育管理体系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普遍尝试多种方法推动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26]。例如,一些地区着力打造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幼教集团,通过集团内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开放教研活动、建立幼教资源网络、成立片区联组、签订整体帮扶协议等[27];探索“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网络管理”的“片区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区、片、园三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形成以片长负责制为核心、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公办园为骨干,协作共进、资源共享的良性管理机制等[28]。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区域协同、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因此,针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区域研究,有利于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而促成真正的教育平等。
四、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支点,其研究前沿与热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2010—2020 年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关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分析,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基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时间分布,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10—2011 年的初步发展时期、2012—2015 年的缓慢发展时期、2016—2020 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从文献的数量变化来说,与此相关的研究在逐年提升。
第二,基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词分析,明确研究热点。从关键词共现分析中,指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侧重于“合理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侧重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从时空变迁的总体方向来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演进路径与国家政策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教育质量”“供需矛盾”“教育规模”等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第三,基于突变词分析,总结研究前沿。随着研究过程中突变词的呈现,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中的“农村学前教育”“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等问题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研究的前沿热点。
(二)研究思考
通过分析梳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前沿与热点,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丰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益问题研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是在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有效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制定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供参考,特别是在当前学前教育资源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对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益开展细致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推动学前教育资源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培养培训等各方面的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最优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第二,加强欠发达地区关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教育帮扶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阶段,应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中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通过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化、信息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以教育促发展、以教育谋进步,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学前教育质量差距,特别是要将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其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三,加大人口变动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人口进入“城镇化、高流动”的时期,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以不同区域的人口流动情况为基础,深入展开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通过调整区域间幼儿园布局规划等,确保城镇化背景下适龄幼儿教育资源优质均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