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的多重价值及实现路径
2022-03-17张作栋
覃 晋,张作栋
(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系,广西 桂林 541199;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199)
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1]。师范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经典诵读活动重要的参与者、接受者;作为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将是小学经典诵读的组织者、指导者。在高师院校针对师范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意义重大。那么,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需要实现哪些价值?如何实现这些价值?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保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高效实施所要面临的问题。我们以广西教育科学2019 年度课题“以经典诵读为抓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师育人全程的探索与实践”为契机,思考与探索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的多重价值及实现路径。
一、以文铸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经典诗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诵读的重要对象。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能够起到以文铸魂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相应地,我们所说的经典诗文,包括古典诗文、革命诗文和新时期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诗文。古典诗文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指引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之魂。革命诗文蕴含着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奋斗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诗文,滋养着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自信、坚毅与平和。诵读这些诗文,沉浸其中,能够起到以文铸魂的作用,使师范生的思想得以升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引领。
在新时代,高师院校要通过经典诗文诵读对大学生以文铸魂。一是精选诵读内容。要精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诗文融入诵读教学。如关于信仰主题,可选取叶挺《囚诗》、陈然《我的“自白”书》等作品;关于爱国主题,可选取曹植《白马篇》、戴望舒《我用我残损的手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作品。当然,在经典诗文诵读中,诗文的选择也要考虑诵读艺术的特殊要求,要选择感情色彩鲜明、感染力强、有一定篇幅的经典诗文作品。有些诗文篇幅过短,可以选取相同主题的一组作品诵读。二是阐释诗文并赋予诗文以新的时代意义。“经典诗文是通过历史沉淀而来的,但往往会随着接受的认知语境的变化而改变”[3],要通过阐释将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如“思乡”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祈向,这类主题的诗文特别多。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这类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感人肺腑;同时这首诗还多了一层对海峡两岸隔绝的苦闷与无奈的意味。对这首诗歌,在阐释的基础上,可以很自然地赋予时代内涵,强调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再如家国情怀主题的诗文诵读,可以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思政元素,培养爱国、报国、强国情怀。如《沁园春·长沙》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深切思考,《沁园春·雪》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江山的热爱,抒发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及胸怀。这两首词都描写了祖国山河,都出现了“江山”,前者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者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教师阐释时,可以结合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重要论述,赋予诗文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4],让江山更美丽、人民更富裕。
通过精选经典诗文,对诗文进行富有时代性的阐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师范生灵魂深处,实现德育价值。
二、以美润心
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能够以文铸魂,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还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艺术优势,以美润心,起到美育作用。一方面,经典诗文作为文学艺术精品,蕴含着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能够对受众进行美的熏陶。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讲究辞藻、声韵之美。诵读经典诗文,含英咀华,可以感受文辞之美。如王勃骈文《滕王阁序》中,“睢园绿竹”“邺水朱华”“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等句,辞采华美,赏心悦目。许多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诉求,诵读这些诗文,可以拨动受众的心弦,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如孟郊《游子吟》、贾平凹《写给母亲》等颂歌母爱、怀念母亲的诗文,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极其感人、极其深沉的一面,深入中华儿女之心。诵读这类作品,受众很容易、也很乐意沉浸其中感受诗文的情感美。还有的作品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意境清新优美,诵读这类作品,仿佛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另一方面,诵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5]。诵读者发挥有声语言的悦耳性,对经典诗文进行再创作,能够从听觉上对受众进行美的熏染。仍以《滕王阁序》为例,此文属对工整,平仄相间,通过诵读,能够将文辞中节奏分明而又抑扬顿挫的声律展现出来,欣赏起来清耳悦心。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发挥美育功能,以美润心,路径是演绎诗文。一是准确发掘经典诗文之美。通过深入分析诗文文本,准确理解其内涵、意蕴,发掘其语言美(包括文辞美和声韵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如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整首诗歌在语言上用词清丽,句式多样,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意脉流畅;从声韵角度来说,四句一组,每组三韵,韵脚平仄错落,抑扬交替,宛转谐美。情感上,通过春江花月夜中的幽美意象,叙写游子思妇缠绵悱恻的离愁,情思荡漾。意境上,以月为中心,写春、江、花、月、夜动人的良辰美景,创造出奇妙的意境。诵读这些诗文,感受其中的美,能够让受众心灵得到美的浸润与熏陶。二是发挥诵读艺术有声语言的音乐美。诵读作为有声语言对诗文进行再创造,能够形成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让听众得到听觉享受。要想达到这一效果,需要运用停顿、语速、重音、语调、节奏等语音技巧,通过抑扬顿挫、缓急轻重、停连收放的语音形式演绎诗文作品。如《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诵读老舍《宗月大师》、斯琴高娃诵读贾平凹《写给母亲》,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两次诵读活动的成功,固然受诸多因素影响,但两位艺术家极好地发挥了有声语言的魅力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目前经典诗文多被作为案头阅读的静态文本,是纯粹的书面文字。诗文蕴含的美固然可以通过阅读感悟出来,但这远远不够①。在新时代,诵读用有声语言传达出经典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可以把经典诗文从静态还原为活态,从书面转化到口头,这样一来听众可以从“小众”推广到“大众”,将经典诗文的生命力激发并辐射开来。除了有声语言之美,诵读艺术还有诵读者的仪态之美和诵读舞台的背景之美,这是辅助形式体现出来的美。三是诗文与诵读较好地结合。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6]柳永《雨霖铃》写的是离情别绪,表达宦途失意之情和与恋人离别之情,风格婉约,适合十七八岁女郎纤细柔婉的唱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开阔,感慨深沉,则适合关西大汉伴以铜琵琶、铁绰板来唱。唱如此,诵读也是如此。诗文与诵读完美结合,需要依据诗文的内蕴、情感和整体风格,选择相应的诵读语调,运用相应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沉潜于字里行间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通过语音直观地展现出来,并唤起听众的审美愉悦。如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沉郁顿挫之致,表达了听闻捷报后的喜悦之情,节奏流畅明快。诵读时,就要通过语调、节奏把这种喜悦通过语言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他的另一首作品《赠卫八处士》,描写老友久别重逢后的情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对离别的伤感,都蕴含在这24 句诗中[7],平易真切,耐人寻味。诵读时,“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要缓读,表现对人生离别的无奈;“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语调可上扬,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语调由抑到扬,表现对时光流逝、故友离去的感叹和对在战乱中重逢的珍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描写准备晚餐和与孩子们交谈的情景,朗读时应轻快柔和,其中“忽”字重读,表现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孩子们成长的欣慰;“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由于有顶真修辞格,语速宜稍快,感情慷慨,语调可稍重;“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两句,语气应低缓舒长,表现对世事沧桑、聚难别易的感叹。在准确把握诗文意蕴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诵读方法与技巧,使文本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相得益彰。
发掘经典诗文之美,并以诵读艺术之美呈现出来,能够以美润心,使以文铸魂更有美感、更有温度、更有品位。
三、以艺赋能
诵读艺术不仅是德育、美育的重要路径,还是重要的综合技能。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与实践,能够以艺赋能,训练并提升师范生的语言表现、仪态展示和背景布置等多方面技能。首先,能够提升语言表现技能。诵读作为一种有声语言艺术,通过语言方面的训练,能够提升气息调控、共鸣控制、吐字归音、音域音量音质调节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促进掌握停顿、语速、重音、语调等方面的技巧。这些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能够提升仪态展示技能。诵读中,仪态展示作为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从直观的视觉上向受众传递信息,有助于展现作品内涵、抒发情感,提高诵读的艺术效果。通过诵读教学的仪态训练,能够提升师范生站姿、行姿、手势和表情等仪态展示能力。另外,还能够提升师范生的背景布置能力。得当的背景布置能够“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8]。服从、服务于朗诵作品的主题、情感波澜和意境的背景布置,可以增强诵读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诵读教学的背景布置与实践,能够提升师范生背景音乐视频选择、舞美设计、音响调控、灯光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在师范生将来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课堂范读、朗诵指导、文艺活动组织以及日常教师形象维护等方面都不可或缺。
对师范生实现以艺赋能需要综合教学。一是教学主体上的整合。应整合文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的师资,围绕诵读进行集体教研,做好顶层设计,把和诵读相关的各种技能落实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形成诵读教学共同体,取得协同效应。二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应融合文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诵读为核心,编制“诵读指导与作品选”校本教材。在教材中,着重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按照主题或体裁编排,对每一篇范文作语言方面的停顿与连读、轻音与重音、语速与节奏、语势与语调等方面的训练提示,以及仪态展示和背景布置等方面的指导。三是教学实践上的综合。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等平台,通过比赛与展示等形式,进行诗文诵读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准指导,使师范生切实掌握诵读艺术,提升语言表现、仪态展示和背景布置等多项技能。
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教学,通过精选诗文、阐释诗文以文铸魂,演绎诗文以美润心,综合教学以艺赋能,能够实现经典诗文与德育、美育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让经典诗文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使学生在接受价值引领、美育熏陶的同时得到艺术能力的加持。
注释:
①古代经典诗文本身往往也并不是纯粹的书面文字,而是包括诵读在内的多维艺术。如梁钟嵘《诗品序》中说“余谓文制,本须讽读”,认为诗歌本来就应该诵读。苏轼《赤壁赋》中说“诵明月之诗”,就是超越静态文本阅读,对诗歌进行诵读。另外,辞赋的文体特点之一是“不歌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