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人,以爱施教
——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

2022-03-17肖健姿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心幼儿园

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习俗德育

肖健姿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心幼儿园

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是重要的幼儿德育资源。基于立德树人教育背景,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与美德情感,切实实现以德育人,以爱施教。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丰富多样的节日习俗,都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其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崇德向善、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传统中华美德无一不是宝贵的育人资源。在幼儿园立德树人教育环境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资源策划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引导下,带领幼儿发现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美德。本文主要从营造节日氛围、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区域活动、开发社区资源及落实亲子教育、实施游戏化教学等多个方面论述幼儿园立德树人与节日文化相互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把握德育时机,全方位营造节日氛围

与教师持续性的说教、口头讲解相比,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为幼儿全方位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在环境育人作用的影响下,幼儿所感受到的德育内容往往更加充分,并且在良好节日氛围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心田。从这一角度看,在幼儿园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挖掘节日文化教育素材,把握德育时机,有效地给幼儿营造出浓厚、热烈的节日氛围。例如,在每年的中秋节,幼儿园可以结合中秋节的节日习俗文化活动,为幼儿布置丰富多元的幼儿园环境,在门厅、走廊等幼儿活动空间中悬挂有中秋节日气氛的图片,如明月、嫦娥、玉兔、月饼等,在环境育人作用下,幼儿更有过节的氛围感,此时教师趁机讲解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习俗等知识,幼儿的印象会更加深刻。除了幼儿园环境,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一些与中秋相关的古诗词,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中适时开展古诗词朗读活动。为了增强氛围感,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中秋制作月饼活动,让幼儿用橡皮泥按照月饼的样子,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月饼,然后给幼儿讲述月饼的传说,让幼儿感受到一枚小小的月饼里面包含的节日氛围。此时,家庭环境中也洋溢着浓烈的中秋节日文化,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承袭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

二、以节日习俗为主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节日本身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实践性及休闲性,所以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与教育可以以节日习俗为主题,以此引导幼儿在愉快、轻松的主题活动中自觉、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在他提出的“知行合一”教学思想中也点明生活才是学生最好的课堂。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是我国德育的根本,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浓浓的人民情怀,教师在给幼儿分析我国的传统文化时,不断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带动下,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进而做到行止有度。由此可见,在幼儿德育与节日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创造德育教学形式。例如,对于春节这一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所充满的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春节前,人们通常会置办年货、张贴对联、发压岁钱、穿新衣服等,所以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这些新年习俗的由来。在春节期间,无论是电视节目内容还是大小店铺中所播放的歌曲,都是喜庆、热闹的曲调,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教唱“新年好”“拜年歌”等音乐曲目,通过音乐教学渲染欢度春节的热闹气氛。同样,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可以纳入“新年礼物”“学说吉祥话”“收集新年祝福语”等语言活动。简单地说吉祥话,不仅仅是让幼儿说出来,还要通过说吉祥话让幼儿感受到文化传承,对长辈的慈爱做出吉祥的回应,传承了中华孝道。同时通过富含中华文化的语言表达,能够实现节日文化德育的渗透,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春节过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春节期间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引导幼儿思考:贴对联的时候,是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的?年夜饭饭桌上,大家都吃什么?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发压岁钱?又是什么时候回外婆家的呢?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幼儿会对春节习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总而言之,将节日文化教育与幼儿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德育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三、开展学习型区域活动,增强节日教育体验

开展学习型区域活动,通常是由教师针对实际教育教学目标与幼儿的兴趣喜好而往自主性学习区域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并且鼓励、引导幼儿按照自主意愿,利用教师所投放的材料,进行各类技能锻炼或知识学习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表达、自我成长的关键形式,通过区域活动,能够发掘幼儿的个性特征,关注幼儿的个人喜好。为了丰富学生的节日体验,教师可以投放多种游戏材料,像绘本、人物形象、卡图等都是增强节日教育体验的有效方式。为了增强节日教育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传统节日习俗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要素,设计、筛选出适合的操作材料,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与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节日中特有的习俗文化。例如,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针对清明节中的“纪念”“生命”等相关主题开展主题区域活动。清明节是进行祭祀、祭祖的重要节日,此时,为了深化“纪念”这一节日文化,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设计手工制作风筝、菊花或品尝艾草粿的区域性自主活动,以此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习俗,并且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清明节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等节日活动中。在幼儿阅读角中,教师也可以针对性投放《天堂的问候》《爷爷没有穿西装》及与清明相关的古诗词等阅读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一来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对不同层次的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二来更有助于加深幼儿自身对祖国悠久节日历史文化的热爱。而在“生命”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树等具有鲜明春天与生命特征的事物。在幼儿的观察活动中,他们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辅以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幼儿渐渐了解春雨的形成过程,了解春草、春花的特征,感知春树远近、重叠的关系……总而言之,在“生命”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以清明节作为节日契机,可带领幼儿亲近大自然、亲近自然生命,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方向,也能够有效丰富文化教育的内容。

四、依托丰富的社区资源,深化对节日的全面认识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在有效拓展幼儿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丰富幼儿早期教育内容。从另一角度说,社区教育与幼儿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是由于社区是幼儿群体活动时间较多的场所,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开始场所。换言之,社区中教学资源的利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最直接且最大的影响。通过社会发展和社区文化,能够让幼儿清晰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情民俗,幼儿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在社会活动中需要做到什么,进而加强幼儿对文化、民族、社会的认识。在节日文化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也可以积极挖掘社区中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促使幼儿在社区环境中深化自身对节日习俗文化的全面认识,同时加强地区的民族文化氛围,呈现节日气息,也使得社区环境切实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例如,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介绍重阳节这一节日的由来。在讲解节日文化时,可以穿插古时民间重阳节的拜神祭祖、登高祈福、饮宴祈寿等习俗。发展至今,人们认为九月九日重阳节中蕴含着天长地久、生命长久之意,寄托着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故而登高赏秋、感恩敬老变成了重阳节重要的节日主题。据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重阳登高、短途徒步等社区活动,借助社区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美景。为了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等节日传统美德,激发幼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情感,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通过给老人赠送幼儿亲手绘制的爱心卡片,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糕点,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及表演节目等活动,引导幼儿在节日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庆祝重阳节的意义,同时借此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耐心。

五、积极开展亲子活动,提高节日教育的效能

相关幼儿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交流互动有助于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亲子活动的开展通常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存在。所谓亲子活动,即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活动环节,接着以教师为主导,指导幼儿与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到相应的幼儿园活动中的一种幼儿教育方式。在节日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增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为幼儿构建良好的节日教育氛围,进而提升节日教育的效能。例如,在端午节活动中,幼儿园除了为幼儿提供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粽子这一美食,将端午节相关文化融合渗透于幼儿的就餐活动,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到端午节的包粽子亲子活动中。在与幼儿一起包粽子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增强和渗透端午节日文化;也可以与幼儿共同学习粽子的不同花样,以此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在与幼儿共同品尝端午粽时,也可以提醒幼儿珍惜劳动、珍惜粮食,对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同样,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亲子区域活动加强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渗透,如组织幼儿与家长在空旷的活动场地适时开展“陆地赛龙舟”的区域游戏,更好地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感受龙舟竞赛中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及相互竞争的热烈气氛。在游戏活动结束后,为了深化亲子游戏体验,还可以融入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童谣、儿歌,此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亲子游戏中潜移默化得以传承。在这样的亲子活动中,无论是幼儿还是幼儿家长,都会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并且在整体活动中,幼儿能够随时随地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增进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六、实施游戏化教学,感知节日文化的魅力

对幼儿而言,游戏一直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教学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同时幼儿的学习过程大多以日常的生活经验或游戏为基础,幼儿时期正是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幼儿爱玩爱闹的天性,组织其参加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增强其活动体验。从另一角度说,幼儿教师要将科学教育思想与节日文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践“知行合一”,促使幼儿深切感知节日文化的魅力,使其身心健康能够在优良的幼儿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社日节期间,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竹节龙、稻草龙、盒子龙、塑料彩纸龙等各种材质的龙,制作完毕后,可以指导幼儿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开展舞龙游戏活动,由简单地走着舞,到一个跟着一个协调地首尾舞动、蹲着舞、跑着舞,如此,可以深化幼儿对节日文化习俗的理解,还能够在舞龙游戏中锻炼自身肢体的协调性与灵敏性,真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之感。又或者,在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陈列花果、女红、礼拜七姐等传统民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民俗游戏活动,告知幼儿七夕乞巧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与妇女穿针乞巧,当代人将七夕视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则更多的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所赋予的。

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时,可以以传统节日习俗作为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将其间所蕴含的教育信息提炼出来,创设科学、恰当的节日活动主题,立足幼儿发展实践,进而有效地培育幼儿的文化情感,最终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社会性、道德观、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看,幼儿教师可以积极整合幼儿、社区、家庭等多方面资源,创新创造多元化、多彩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此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渠道增强对节日习俗文化的感悟,深刻地将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精忠报国等传统美德铭记于心。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习俗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