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2022-03-17游敬龙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
游敬龙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
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引发了高中教育的深刻改革和变化,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因此,要针对目前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及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策略和建议。
一、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
(一)高中数学教师缺乏对教育信息化2.0 的认知
高中数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2.0 背景的认识不仅包括对相关政策、思想理念、教学工具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还包括对新兴教育道具及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是否强烈。从历史数据分析看,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2.0 时代颁布的相关文件、技术应用能力、思想观念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较低,因此应加强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政策、指导理念的培训普及,增强高中数学教师实践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2.0 的主动了解的积极性低
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领域兴起的新兴教育技术及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的关注度不够高。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学术性和逻辑思维性都较强,对教学方式和教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高中教师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上,依靠常年的教学经验和资历进行教学,很少甚至不关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要加强和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对新兴教育技术、新型教育理念的积极了解和主动了解。
(三)高中数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接受意愿较低
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应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代表性先进技术、教育方法等进行教学的思想比较被动,更有很多教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或者检查而被动了解,尤其是老教师,了解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显得难度更大。因此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尝试新型教育方式,带动老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先进技术能力与学科相融合,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利用新兴教学技术结合学科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
(四)高中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创新
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创新等方面。历史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呈现程度、创设教学情境、加工吸收教学素材、师生互动方面比较擅长,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上有所欠缺。很多教师不会选择先进的教学技术工具、教学软件等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是疫情环境下,更要求教师能够运用直播等在线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教学创新思维及融合新兴教学技术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不能利用新兴教学方式和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二、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因素
(一)教师个人缺乏积极性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的教学习惯和个人风格,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接受度相对较低,对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够重视,缺乏积极性。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学习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相关政策和理念,以及探索新型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方式结合的积极性,如果作为教学者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2.0 不够重视,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及精力有限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课业最繁重的时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上,其余的时间还要完成职称评定、科研成果、学校布置的教研任务等,留给高中数学教师研究和探索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直接影响了教师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个人因素导致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受阻
随着教育信息化2.0 趋势逐渐壮大,各类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直播教学等新兴教学软件、平台各式各样,层出不穷。另外,随着教育信息化2.0 的影响,高中教学越来越强调将教学理念与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创新,这就给数学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一些不擅长使用计算机、手机软件的老教师,在面对新兴信息技术时,容易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更难以从眼花缭乱的软件中找到适合自身教学的方式,这加剧了研究信息技术的难度。
(四)学校外部因素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影响
除了教师本身因素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影响,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较大。首先是高中的制度机制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的教师激励、教师考核、教学评价等机制不够完善,往往出于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导致教师难以提升对信息技术的探究热情和动力。其次是学校的培训内容和相关机制。学校组织的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2.0 知识储备及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许多高中组织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较单一,不能满足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再次是学校提供的技术支持不够。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强调教师要具备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设备操作双向综合能力,而大部分学校既不能提供教学融合设计的经典实例,又不能提供教学设备支持,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最后是校园氛围的影响。高中应大力倡导和鼓励教师学习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相关技术能力,积极尝试先进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队伍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形成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氛围,身处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能自觉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整体教学队伍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建议
(一)针对教师的建议
1.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丰富信息化教学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互相融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丰富信息化教学知识基础,用所学知识开展高中数学实践。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指挥者的重要角色,主动适应信息化教学时代的教学新变化和新趋势,逐步丰富信息化教学知识基础,提升数学学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加强教学实践,积极、主动探索教学新方式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引导,更要重视通过实践才能落实到位。首先,高中教师应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对相关教学理论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探索,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互相促进。
(二)针对学校的建议
1.制定完善的政策机制
高中学校应针对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思考,将教育信息化2.0 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一方面,能让教师认识到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足,及时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提供标准。学校应将评价结果纳入与教师相关的晋升、薪资、职称等具体事务上,让评价机制切实可行,并建立奖罚分明的评价机制,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加以奖励,使教师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2.提供技术支持与设备服务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硬件设备老化、软件平台操作不熟练、教学活动实现场地与环境有限的困难,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打击教师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以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或机构为后盾,为教师提供强大、完善的技术和设备支持。通过强有力的硬件设备支持、线上虚拟教学案例、多功能软件平台等,教师能够大胆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信息化教学。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引发了高中教育的深刻改革和变化,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相关设备及平台,提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将教育信息化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目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