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FDI金融思想探析及对我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022-03-17曹金飞
曹金飞
(1.江苏理工学院 经济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2.常州市现代金融研究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
盛宣怀是清朝末期洋务运动重臣,被称作中国近代“实业之父”。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十一个“第一”:第一个民用的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企业“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运输企业“小火轮公司”,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家钢铁联合公司“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企业,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现在的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1-2]。不仅如此,盛宣怀也是最早提出并大力推进利用外资发展国内经济的先驱者之一,积极主张引进外资来促进实业发展。其利用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利用外资”)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是我国早期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探索,对当前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盛宣怀利用外资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19世纪末,西方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原始积累和殖民地掠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由于各个列强国内市场狭小、资本过剩,各国为了获得更高额的利润,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掠夺逐步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当时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各帝国主义国家得以加紧掠夺中国、谋取利益。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后,给列强资本输入中国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和环境,各西方国家也趁此机会更积极地推动资本输出来掠夺中国、谋取超额利润。其中,也包括获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比如,修筑沪宁铁路的计划早已为洋务派官员张之洞提出,但一直苦于资金不足而被搁置。之后,能重新启动沪宁铁路修筑计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政府主动向清政府索办沪宁铁路。因为在《马关条约》签订的两年后,发生了所谓的“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在中国的胶州湾屯兵,并以军队为威胁向清政府索取山东铁路修造权与采矿权。英国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借口“利益均沾”来索要沪宁铁路的修筑承办权。虽然列强输出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但客观上为盛宣怀利用外资提供了条件。晚清时期的中国,积贫积弱,可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匮乏。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盛宣怀产生了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创办实业的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盛宣怀利用外资从宏观背景上看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但是其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工厂、通信设施等建设,客观上拉近了晚清时期中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与西方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意义。其利用外资迄今已过去近一个半世纪,探析其引进FDI的思想、行为和产生的影响,也能够为我国今天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二、盛宣怀在洋务运动中利用FDI的金融思想和实践分析
盛宣怀从“兴商务”“兴实业”的动机出发,提出了“借洋债以兴大利”[3]的策略,最终目标是“到登岸时光景”的致富境地。盛宣怀最早进行引进外资的实践发生于1876年。当时的云贵总督刘长佑想购买开矿的机器设备在云南办矿,但缺乏资金,那时还是候补道的盛宣怀为了解决该问题,就向德国商人借入资金白银300多万两,这就是“开矿购机借款”,为盛宣怀引进外资的开始。在这之后,盛宣怀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或经办引进外资的活动逐渐增多,次数越来越频繁,金额也越来越高。根据史料,由盛宣怀参与或直接经手办理的引进外资有40多项,总计有2.22多亿两白银。可以说,盛宣怀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引进外资的第一人。盛宣怀引进外资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资引进
19世纪晚期,随着国门的被动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物质条件方面的差距,意识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清政府成立了铁路总公司,盛宣怀担任该机构的督办。为了建设芦汉铁路、道清铁路、沪宁铁路、粤汉铁路、正太铁路、川汉铁路、京汉铁路、汴洛铁路等,他累计引进外资白银1.8亿两,其中2 030万两为收买路权或偿还赎回铁路的借款,其余的资金都是用于支付修造铁路的设备、材料、工人工资,以及设计和相关的占地补偿等费用[4-6]。
(二)上海金融危机应对的外资借款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为吸收民间资本而发行股票。当时,股票是新鲜事物,主要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来吸引投资人来买股票。后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也通过发行股票筹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股票并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股票交易并不活跃。一直到了1881年,由外国人创办的上海自来水公司发行的股票才变得大受欢迎,不少人因为买不到上海自来水公司的股票,开始关注起其他公司的股票,使得所有股票价格都逐渐涨起来。买股票能赚大钱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很多贵妇、富家小姐当掉珠宝首饰也买股票。[7]当时的钱庄也借钱给投资人,投资人可以质押股票再拿钱购入股票,杠杆率愈来愈高。股票变得太抢手,想买到股票还需要托关系。这时候的人们只知道买股票躺着也能赚钱,却不知危机已然临近。1881年,中国北方发生比较严重的灾荒,国内经济每况愈下。1882年,外贸逆差飙升,大量白银外流,国内流通货币不足,大多数商人的获利大减,没有多余的钱还债,钱庄经营困难。之前,钱庄经常向外国洋行和银行借钱。1882年,外国洋行和银行察觉到钱庄的资金周转困难,担心形成坏账,都急于向钱庄收钱。一方面由于流动性匮乏,资金周转困难,借出的钱收不回来,另一方面要偿还外国洋行和银行的钱,这时候,很多钱庄的资金链完全断裂。
到了1882年底的时候,上海的钱庄出现了倒闭潮。没有倒闭的钱庄也由于外国洋行和银行的催款压力而提前清算结账。这导致了手里还有股票的商人与钱庄被迫卖出股票来偿还。上海股市出现了疯狂抛售股票现象,带动了股价下跌,而且股票开始下跌就很难止住。到了次年的6月份后,股市加速下跌。股票大跌以后,那些用股票做抵押的钱庄贷款坏账进一步增加,钱庄倒闭潮也在不断蔓延,股市因没有了资金来源而彻底崩盘。1883年11月4日,上市交易的29只股票中有14只几乎是0成交量,股票想卖都卖不出去,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股市崩盘、钱庄倒闭直接冲击了上海的楼市。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徐润旗下的钱庄也倒闭关门,[8]不得不抛售房地产收拢资金。而1883年年底又爆发了中法战争,法国的军舰封锁了港口,上海外贸受到严重打击,货币流通困难,楼市崩盘。
上海金融危机也导致了轮船招商局的困境,李鸿章曾先后融资贷款4次来进行资助。他还通过对外借债分期偿还来购买旗昌轮公司的资产,用以提高实力。这是招商局最早的一笔对外债务。之后,为了赎回由于中法战争爆发而寄存在旗昌洋行的轮船,盛宣怀又向汇丰银行借入资金12万两白银。
(三)兴办工矿企业的外资引进
1908年,盛宣怀把1896年从张之洞处接手过来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1898年办的萍乡煤矿合并重组,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盛宣怀任总理。为了弥补兴办厂矿的资金不足,1898—1911年,汉冶萍公司以举债的方式向英、德、日引进外资2 900多万两白银,其中从日本引进的外资最多,累计1 940多万两白银,占总金额的65.1%。
(四)通信设施建设的外资引进
盛宣怀在1880年后就开始经营电报局。在两次外资引进中,一次是盛宣怀向美国的菲拉特尔非亚公司借款250万两左右白银,还以年息4%向德国财团贷款。另一次是1900年盛宣怀知悉当时有两个外商想建造一条大沽到上海的水线,他抓住机会,立即与这两个公司协商,并分两次借入资金169万两左右白银,铺设了沪沽新水线与沪沽副水线。1911年,他又向大东、大北这两公司借款370多万两白银,用来扩建电报线路。
综上可以看出,盛宣怀引进FDI是帝国主义列强输入资本加紧对中国掠夺背景下的产物。主要针对国内经济运行中的资本短缺问题,他希冀通过引入外资,借助外部资金力量来加快经济发展,以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这是其进步的一面,但盛宣怀对外资的引进思想及实践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他引进FDI的举措大多是勉力而为的零碎之举,没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没有国家金融体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引入外资的效果也是局部的、微弱的,无法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对此进行批判地继承,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利用外资,为当今中国经济增长助力。
三、FDI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分析
虽然盛宣怀所处时代与我们当前时代已大不同,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FDI,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利用外资作为重要的推动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因此,深刻挖掘盛宣怀的引进FDI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思想,对我们今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有重要启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吸引FDI并使其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各级政府都很关注的问题。可以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重力量来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世界最大的市场以及完善的产业链都有助于吸引FDI流入;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制定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提高基础设施质量等,助力吸引外资。
分析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首先应定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金碚[9]将高质量发展定义为“能够更好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实际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与动力情况”。所以,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应该把“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置于重点。经济高质量发展首要前提还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动力是第一位的,当然还有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问题;其次就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也包括产业内的结构,以及城乡、内陆沿海、消费、投资结构等。此外,高质量发展还应该注意平衡发展,既包括收入分配的平衡还包括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平衡[10]。
因此,本文从经济的增长动力、增长结构、主导权、技术进步取向、增长可持续性及福利与成果分配这六个方面来探讨盛宣怀引进FDI实践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四、对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一)FDI的流入首先要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盛宣怀最初引进外资是用于兴办铁厂、铁路、煤矿,以弥补资金之不足。这些企业都属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比如,在1908年把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及汉阳铁厂重组合并成汉冶萍煤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后,通过引进外资扩大了企业规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汉冶萍公司在当年“因旺盛而殊形忙迫,此厂大开风气,成效显著”,生产增长明显,出口量大增。“大冶产铁矿三十万余吨,锰矿约一千五百吨,铁厂产生铁有七万四千多吨,其中约一万六千八百吨出口美国”[6],这就促进了产出和收入的增长。因此,FDI流入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有助于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二)高质量发展要求引进FDI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结构
晚清时期,中国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甚大。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意识到了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大兴铁路作为“方今切要之图”被当时的清政府放在了重要地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交通是经济运行的生命线和支持体系。当时FDI流入铁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比如,时任铁路总公司督办的盛宣怀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操办了多笔数目巨大用于兴办铁路的外资借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与电报通信事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速度和效率[11-12],促进了当时经济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三)引进FDI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利益,牢牢把控经济主导
虽然盛宣怀引进外资是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入掠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客观上也应该看到在资本匮乏的晚清时期,利用外资来解决建设资金的匮乏,进而通过“分洋商之利”来扩大本国的经济利益,是有其战略合理性的。比如,在1885年,盛宣怀为了破解洋人的轮船公司垄断长江水运、攫取水运利益的格局,建议招商局通过借款赎回船只来与洋商竞争。次年,他又借入资金来办铁路、办铁厂来打破洋人垄断,与外商竞争夺路利,防备洋人垄断高额的矿利。所以,盛宣怀利用外资兴办洋务首先考虑的是中方的利益,谋求的是从洋商那里争取利益。当前,我国的FDI引进也应该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并牢牢把控本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四)引进FDI要有助于推动国内的技术进步
当前我国深度参与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既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也是技术先进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从改革开放起,引进FDI的同时促进国家的技术进步就一直是坚持不变的主题。盛宣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中国现代企业的主要推手”,但其引进FDI兴办实业大都是直接购买外国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并不掌握核心技术,也没有培养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更没有推动中国技术进步制度体系的创建和发展。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利,事实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源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引进外资要与吸收先进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紧密结合,为最终建立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五)引进FDI要科学论证,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当年张之洞在经营汉阳铁厂时,因不了解“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4]的工业发展规律导致错配铁炉,冶炼出的钢含磷超标,不能够用于制造铁轨。当盛宣怀主持汉阳铁厂的工作时,由于该问题工厂实际上处于停工状态。盛宣怀通过考察美国、日本、欧洲的生产情况,发现“之洞原定机炉系用酸法,不能去磷,而冶矿含磷太多,适与相反”,不仅生产出来的产品落后,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于是,盛宣怀针对该情况,向日本引进外资218万两……拆除了原来铁厂的孛色麻炉,装配了三十吨的马仃炉四台,安装了一百五十吨的大型调和炉一台,增加了二百五十吨高炉一座[8],扩充与新建了机修厂、轧钢厂、钢板厂、电机厂等,从而使得铁厂恢复活力,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六)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保护弱势群体。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要积极应对因自然灾害、疾病等带来的贫困。盛宣怀在举办洋务活动中,也非常重视赈灾和救济,注重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其多次遇到“目睹苦状而巨款难筹”或是“款少地广,不足救济”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救灾尤其是急赈的赈济效果。1881年,盛宣怀提议电报局为救助出资五千两,作为应急之用,以用于资助安徽地方进行赈灾。第二年,考虑到自然灾害还在延续,民众生活仍然面临严重的困境,盛宣怀又提出计划集资十万金,用作赈灾之用,还带头捐款一万两白银。随后,在陈家木桥赈所义赈绅商为此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成立“备赈公所”的计划。在1889年,盛宣怀和经元善向李鸿章提出从招商局公积金“提银备缓急之议”,并议定“报效十万,分五年缴”,自次年春施行,将这笔款项作为义赈的备赈基金。与此同时,盛宣怀请经元善制订了一个赈灾基金使用管理的详细规定。“追忆从前卑府元善承乏筹劝赈款时,曾随盛京堂商募招商局于官款息余项下拨银十万两存储银行,以备各省偏灾急赈之需,名曰备赈生息。”这笔备赈基金在后来赈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进FDI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注重利益的平衡,提高全体民众的社会福利水平。
五、思考与展望
盛宣怀的引进FDI是我国最早大规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总结其中的经验得失,对我们今天思考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注意到,现代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运行的脱实向虚加深,实体资产呈现出证券化、金融化、虚拟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外资的流入流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结合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于现代的金融业、金融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如何处理好引进外资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平衡;在当前复杂的国家金融市场环境下,如何能够在吸引FDI流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利用效率并减少其波动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