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思政课”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

2022-03-17

长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鲍 江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战略安排。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的重要论断。“大思政课”重要论断的提出,为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升华思政课教学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方向路径。

一、“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论断时,突出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思政课在“课堂”讲,或是在“社会生活”讲,绝非思政课教学不同教学形式、不同课堂形态的简单含义。从问题意识来看,“大思政课”的提出是对当前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回应,是对于思政课“社会性延展”的补充与拓展,是对思政课大视野、大格局、大场域的强调。明晰了“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才能精准把握“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多元教育主体的综合素养未能实现“大思政课”大阵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的“三全育人”重要论述正是“大思政课”大阵地要求的题中之义。他反复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3]因此,“‘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绝不是单对于思政教师的要求,而是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他们不负时代重托,承担着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重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结构与综合素养方面离“大思政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专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轨迹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学术水平高、理论功底扎实,但社会生活实践较为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欠缺。思政课不仅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也是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思政课程讲授的一些“经典案例”往往由于教师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被学生认为“老生常谈”。“大思政课”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需要对生动鲜活的实践进行教学化的元素凝练以引入课堂,又需要教师把学生带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内化吸收理论知识、培养浩然正气、坚定“四个自信”,这就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对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了极高的要求。但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整体建构,实践内容同质化严重,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缺乏,由此带来了“主渠道”的思政课专职教师教师实践能力参差不齐,“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实践内容模板化,讲授“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缺乏交际、各自为战,没能形成“同频共振”,而一些兼职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成为个人工作的“汇报会”和人生体验的“座谈会”。这些都为顺利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二)教材内容的有限性难以满足“大思政课”大视野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实施“马工程”教材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编写了能够反映最新内容的思政课教材。这些教材集科学性、权威性、严谨性于一体,深受师生的欢迎。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教材有什么内容,教师就会讲授什么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的有限性,教学容量无法对所有“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涵盖,尤其在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存在着张力。例如,教材版本更新周期较长,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理论创新、实践变化则更新较快;教材中案例素材直切教学主旨,虽少但经典,而学生往往对发生自己身边的社会热点更感兴趣;教材话语谨慎严密,表达精炼,但只呈现结论而缺少论证过程。这些“长与慢”“少与多”“结果与过程”之间的矛盾蕴含着我们的思政课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要从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视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大战略的历史高度来看待教材内容的不足,表征的是必须充分运用好“现实生活”这个思政大课堂与“社会实践”这部思政课大教材,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融合,推动“大思政课”守正创新。

(三)教学有效供给不足制约“大思政课”大目标达成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就必须满足学生自身成长需求,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这种需求应当是“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知识需求和价值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统一”[5]。需求得到满足,这样的思政课自然也就显得“有意思”且“有意义”,达到“虚实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与教师的教学有效供给相联系,即教师敢不敢直面社会的现实问题、善不善于回应理论热点问题、能不能解决学生头脑中的思想疑惑。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与学理性也要求我们今天必须站在“新时代”的时代高度以大视野、大格局来审视教学供给。而远离现实、脱离时代的教学内容必定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脱节,教学有效供给的不足与学生真实需求的提升的“供需矛盾”导致思政课的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无法有效内化为学生信仰,“大思政课”大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而问题的解答根源就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发展洪流的大我,才能谈得上“善用大思政课”。

二、“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

弄清楚“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不难发现“大思政课”之“大”,不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元、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对象之大,更在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之大,并以此呈现的大视野、大格局、大目标及大愿景。讲好“大思政课”,必须紧扣思政课的社会衔接及资源转换机制,善用用鲜活实践讲好“实践大课”、讲清“理论大课”、讲透“历史大课”。

(一)“大思政课”是注重现实关照的“实践大课”

思政课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它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学术”,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关照社会现实,理论认知在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中得到深化,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真实感。“大思政课”强调“社会即课堂”,社会实践就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的教学题材。随着精神谱系的时代背景转换、精神主体的消逝,对于新时代青年人而言,中国精神或许更多呈现的是抽象的精神符号与遥远的文化记忆。所以“大思政课”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回到历史的发生地,成为“实践大课”,在真实实践体验中去还原抽象的精神,把精神具象化。与此同时,“实践大课”一定要从实践要素材。风雨百年,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解放思想、自信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显著成就就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依托,就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逻辑。“大思政课”必须拓展思政课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开拓课外实践活动,打造“行走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讲清楚“中国之治”体现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清楚在中国大地实现全面脱贫的史诗级成就,讲清楚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的逻辑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感受、认同、升华为信仰,并外化为自觉践履。

(二)“大思政课”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大课”

关注现实、把握实践,更要掌握实践背后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基本道理,这是“大思政课”得以顺利建设的根本支撑。“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3]。国际国内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往往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之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更迭的迅速及“流量时代”刻意博取眼球关注,碎片化的知识影响着学生系统性思考问题。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思想的困惑。善用“大思政课”,就不能只展示时代发展的众多成绩,更要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绩。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才能触及学生灵魂深处,引发情感共鸣,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讲好“理论大课”,就必须讲好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时,必须着眼“两个大局”,以大视野、大格局进行理论的阐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中国社会、中国历史方位相结合,用科学理论解答学生思想疑惑,回应重大理论问题,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

(三)“大思政课”是善用历史资源的“历史大课”

大思政课之大,必须拥有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于历史的鉴戒作用作出重要表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180多年近现代史、100年的中共党史、70余年新中国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承载着深刻的历史记忆,坚定的历史自信就是进行“大思政课”建设的历史逻辑。百年奋斗路,波澜壮阔,气吞山河,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把握历史规律,传承伟大精神,铸就了坚定的历史自信。善用历史资源,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引导学生解答“两个奇迹”从哪里来的问题,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四个自信”,回答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永恒课题,在百年党史中把握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遵循。善用历史资源,在历史脉络的梳理中探寻历史规律,用生动的案例和历史智慧启迪学生坚持唯物史观、正确的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自觉汲取历史规律、运用历史经验,只能全面认识党的历史,才能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在社会迷雾中坚持正确方向。善用历史资源,从丰富浩瀚的历史素材中挖掘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的精神谱系。弘扬和传承好百年党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解析精神谱系的精神实质与时代价值,用时代精神激活优良传统,强化红色精神文化学习,感染青年、鼓舞青年、激励青年传承好红色基因。

三、善用“大思政课”推动教学创新实践路径

办好“大思政课”,将“大思政课”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遵循“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根本要求,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手,切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首要任务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教师队伍与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政课建设成效,只有不断增强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才能确保“大思政课”建设成效。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强化“大思政课”格局与视野,不能把它当做一门简单的知识传授课程,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故事的伟大讲述中书写“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大文章,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潜心问道,厚植理论根基。“大思政课”既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又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涵盖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综合内容,“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3],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扎实理论功底,丰富知识结构,用理论将“实践大课”“时代大课”讲深、讲透、讲活。再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本领是“大思政课”的实践特性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在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勤于思考、积极学习,根据社会实践、校园实践、课堂实践的不同实践内容,分类别、分主题做好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要突出实践教学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找准现实生活的“敏感源”,杜绝“千篇一律”的实践教学,减少实践教学的同质化输出,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实践教学能力,善于、巧于实践环节的设计,让讲社会实践者真懂社会实践。最后,“大思政课”建设还需要面向社会空间,有针对性地吸纳具有育人效应、示范效应的先进人物,建设一支社会化的兼职教师队伍。遴选社会行业的精兵强将、行业翘楚补充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适应“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广泛性和丰富性的必然要求,他们对实践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互动性特点的把握更为轻车熟路,能够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更好完成情感体验与价值体验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是推动“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基础工程

实践、现实并不是天然地就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必须将其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并进行归纳、整合、提炼、转化才能有效融入立德树人过程之中,这样的实践现实才能是具有价值旨趣的“大思政课”。首先,坚持“内容为王”的教学理念,把握“问题导向”。真实回应学生关切、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是做好“大思政课”的必然要求。明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贯彻“精准思政”理念,重点针对现实问题、分歧问题进行教学主题的确定,创造条件让学生紧密结合现实,在与实践的充分互动中感受真实社会生活,定位敏感源。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收集、分析、争辩、总结,正确认识、理性看待心中的思想困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融入最新理论发展成果与治国理政生动实践。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因时而进,紧紧抓住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重大问题、先进人物、典型事件,挖掘时代性资源融入教学内容,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等鲜活案例转化为实践教学重要内容,把蕴含其中的生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要义给与学生解读,把实践讲活、把理论讲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增强政治认同。再次,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机契合。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推进“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发挥教育渠道的多维化也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相较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学生覆盖范围、价值多元教育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必须细致梳理和发掘专业课程在实践教学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提炼家国情怀、理想追求、社会责任、法治意识、政治认同、创新精神等要素,将隐含的价值功能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实现思政资源的共享互通,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同向之力。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

坚持“大思政课”改革方向,首先学校要加强“大思政课”的组织领导,尤其是学校党委要强化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确保各机构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形成合力。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统领全局,深化思想认识,整合教育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大思政课”大系统的“领头雁”功能,协调科研部门和教学部门在项目审批、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并做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工作,厘清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上的知识边界,避免“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两张皮”现象;密切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平台合作,提供更多平台与机遇使思政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开拓视野,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如分类别形成政治教育基地、思想教育基地、道德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综合教育基地等,为做好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场域保障。其次,强化评价体制机制的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也关系着思政课改革的方向,推动“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善用评价。思政课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衡量思政课的效果,就要避免单一的“结果评价体制”,要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维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内容着手改革,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立体评价体系,发挥指导“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指挥棒”作用。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