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们”透视《我们奇妙的世界》的自然情怀

2022-03-17

语文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文情怀题目

周 洁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附,它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为我们供给生存的物质,也让我们的情感世界、内心世界得到感化、熏陶。因而,自然情怀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基于本能反应,自然情怀在阅读文本时大量存在,或以显性的方式呈现,或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文本字里行间。在生态发展理念下,教师应关注学生自然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蕴藏的自然情怀。《我们奇妙的世界》就是一篇充满自然情怀的美文,细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中大量运用“我们”一词,看似漫不经意,甚至给人多余、累赘之感,但细细推敲,“我们”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意在折射一种自然情怀。

一、从题目之“我们”,感受“物我一体”的情怀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文题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地把握文本主要内容,而且借助文题,读者也能够从题目的字眼、词眼中捕捉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期待。题目的最小组成是字词,学生要借助题眼获得信息,需要从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字词入手,在推敲词语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文本。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从天空和大地两重视角,为读者展示了缤纷的色彩、奇形怪状的云彩以及大地蕴藏的无限财富。细细推敲题目,文章题目揭示出写作的对象“世界”。这个世界具体是指自然世界,涵盖天和地。题目中“奇妙”一词,既揭示出世界的特点,也体现出自然世界给人带来的“奇妙”感受。文章的解读抓住“世界”和“奇妙”两个词语,似乎已经足矣,这也是教师解读这篇文章的常态化思维,但如果对“我们”一词再细加推敲,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一词是否多余?答案是否定的,不多余。作者(或译者)在文章题目中加入“我们”一词,用意在“世界”和“人类”之间建立起关联的通道,揭示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仅如此,“我们”也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人类,又涵盖一切生命体。这一内涵在文本内容中可以找到依据。文章开头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通过这句话,我们不难读出在作者的眼中,世界唯有“生命”,生命是世界最活跃的因子。

文中“我们”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物我一体”的情怀,这种情怀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一致。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我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情怀不只是一个时期的偶然生发,而是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种本能。抓住文章题目中“我们”一词,引导学生细细推敲,“物我合一”的情怀将得到自然生长,学生的自然情怀也在文本解读中得以潜滋暗长,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从行文之“我们”,体悟“物我共生”的要旨

题目对文章具有统摄作用,题目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行文内容将紧扣文本题目来传递情感,处处伏笔,处理用力,不断深化与提升。教师在发现文本阅读价值点后,应基于阅读价值点,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文本行文中慢慢挖掘,让自然情怀的丰富内涵不断呈现出来,获得深层次的感悟。

《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除文章题目中出现“我们”一词外,行文中“我们”一共出现11次。“我们”一词高频率的出现绝非偶然,细细推敲,作者借助“我们”在反复强调一种自然情怀,这种情怀就是“物我共生”。“告诉我们许多故事奇妙的故事……”“映射着我们的脸”……这些句子中的“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价值,给我们精神以滋养,情感以滋润,物质以支持,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多姿多彩。

文中每一处的“我们”,无不让读者感受到自然对于人类的恩惠,我们从自然中获得生命,在自然呵护下生存、生活,不断创造。每一个生活片段都与自然休戚相关,每一点感悟都离不开自然的恩赐。

文本解读时,如果能够抓住行文中的“我们”一词,学生将从中读到一种“物我共生”的情怀,没有自然的赠予就没有生命,也不会造就生命的精彩。当学生感受到自然对人类之种种恩惠,就会提升对自然重要性的认识,对自然的“感恩”“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物我共生的自然情怀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学生生活方式,自觉践行低碳生活,节约资源,减少对大自然的过度挖掘与破坏。

在教材解读时,教师还应跳出教材的局限性,基于教材传递的自然情怀,将教材解读与时代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自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让学生自觉地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将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有机结合起来。

三、从文末之“我们”,培育“绿色生态”的理念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教材中选编富有自然情怀的文本,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示作者的自然情怀,还在于以情怀唤醒情怀,以情怀感染情怀,以情怀点燃情怀。文本中,自然情怀随着行文节奏不断升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应善于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随着文章的节奏,引领学生渐入文本佳境,激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在学生心中培育一种理念。关注文章的行文节奏不能忽视文章结尾,结尾是收官之笔,发挥着突出主题、深化思想主题的作用。

《我们奇妙的世界》用“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一句结束全文,再次使用“我们”一词,在文意表达上更近一层。第一句回应文章题目,再次突出“奇妙”并对“奇妙”的外延进行扩展,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世界的奇妙是“无穷”的,自然世界的无穷性也揭示出自然世界对人类的馈赠是无私的,从而进一步强化儿童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第二句则在回应文章题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突出奇妙的世界是需要寻找的,“我们”则是寻找的主体。借助这句话,突出“我们”这一主体的重要性,奇妙世界的存在需要人类积极行动起来,善于去发现,善于去创造。同时,教材文本揭示的主旨也从“人文情怀”向“真善美”提升,自然世界蕴藏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唯有不断发现、不断守护,自然世界的美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抓住文末“我们”一词,文章从揭示自然美景逐步升级,从信息传递向思想、理念抽象。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自然现象从表象不断剥离,生成一种教育理念,“绿色生态”理念在学生心中不断地固化,学生的自然情怀得以有效的唤醒,并在推敲词语和文本互动过程中得到自然的生长。

总之,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出新的过程。教师既要聚焦文本整体,从宏观解读教材,高屋建瓴,又要聚焦微观,细细推敲词句,于细小处发现教材的阅读价值点,并打破教材局限性,将教材解读与时代结合起来,使教材解读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在创造性解读教材过程中培育儿童情怀,拓展语文教学功效,让教材载体价值更加突出。

猜你喜欢

行文情怀题目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