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翻译理论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①
2022-03-17束远
束 远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国际学院,江苏 南京 211215)
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文化的瑰宝,展示了西方历史和人文发展的脉络,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实现不同文化交流、交融和交织的重要手段。然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不仅仅是文本的简单转换,更为重要的是在实现文字信息重新编码的基础上,实现文字信息的等值交换,让读者感受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可见,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是极高的,既要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更要契合文学作品的时代特点、创作意境,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体翻译,才能实现翻译的目标。[1]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诸多翻译理论得以产生,包括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钮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等,其中,功能对等理论因强调原文与译文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而被翻译界所推崇,方兴未艾,该理论一经产生,便被翻译界高度认同,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于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对于实现文本信息在语言、文学和文化语境上的正确转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视角,探索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具体运用,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信息等值、格式等同、意义等价等价值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概述
翻译是不同文化实现顺畅交流的基础工作,在人类交际活动产生之后,翻译工作便随之而来,为实现文本信息的等值转换,关于翻译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然而,在诸多翻译理论和方法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一经问世,就引发了整个翻译界的轰动,虽然该理论已问世数十载,至今仍然是翻译理论界的重要理论,对翻译实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在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这一翻译目标指导下,实现原文信息与译文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内容上即是指翻译内容文字信息的等值传递,形式上即是指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可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翻译目标与其他翻译理论存在较大的区别,其不仅要彰显源语的文化内涵,还要凸显源语表达的形式,实现源语与目的语在表达上的高度统一。[2]正是如此,“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翻译界所推崇。一经传入中国之后,便获得极高的赞誉。当然,要深入了解“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第一、读者反映论。无论是何种翻译理论,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信息,以窥探源语的全部内容。“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概莫能外,事实上,“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作为翻译的最高目标。必须看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跨文化时空场域下,目的语读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存在思想、文化、行为、认知、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些对翻译都产生重大影响。那么,译者如何在具有差异性的读者群体中实现读者反映的基本一致,绝非易事。可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将“读者反映”作为翻译目标,彰显其理论的强大性,这也正是“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受学界所推崇的重要原因。
第二、意义与文体的辩证统一。“意义”是指原文的文化内涵、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文体”是从形式上而言的,是指原文的词汇、句法、篇章、句型等方面。在翻译实践中,要实现内容与形式上的高度统一并非易事。必须要摒弃跨文化的障碍,这对译者的文化功底具有较强的要求,同时,要求译者必须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法规范等深刻掌握,才能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和文体上的辩证统一。[3]对此,译者不仅要掌握“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还需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语法规范、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内容,同时,还要善于应用包括直译法、意译法等多种翻译方法在内的翻译技巧。
第三、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在奈达看来,语言符号并非单一的文字信息表达,在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功能。事实上,文字就是一种社会符号,不同的文字代表不同的社会符号信息。对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了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翻译的高度统一,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了解每一个文字符号背后的意义世界,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翻译信息的等值传递。
总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强调翻译语言学对等、翻译交际学对等和社会符号学对等,那么,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必须要突出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正确运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语法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才能最终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的翻译目标。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实践应用
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对于提升读者的文化修养、文化品位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跨文化背景下,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必须要通过翻译手段方能实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指明了方向,通过实现两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功能对等,既注重意义的等值传递,又强调形式的准确转换,为达成“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厚实了基础。对此,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增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实效的重要保证。
1.突出语义对等,实现翻译信息等值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首要强调内容上的翻译功能对等,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必须与原文一样,给予读者流畅通顺、好读耐读之感,如此,才能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的翻译目标。无疑,语义翻译的功能对等是翻译最为基本的目标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实现语义翻译对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添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跨文化视角下语言的转码翻译,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语言表达强调直观表达,而中华文化强调中庸之道,语言表达具有婉转性,为确保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语义对等,需要适当增加诸如形容词、动词等内容,以实现翻译信息等值。[4]其次,省译法。省译法的目标在于优化译文,使译文流畅通顺。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中文表达多用形容词来实现意义传递,而英文可能仅需一词便可表达,为满足读者简便阅读的习惯,在考虑源语意象的基础上,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进行适当删减,以实现意思的有效传递。最后,善用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语言表达方法。为实现英美文学作品“意境”“意象”“意义”的实现,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手法,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语法习惯等方面,适当采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思想共鸣,为实现翻译的语义对等厚实基础。
2.注重形式对等,实现翻译意境等值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并非简单的语义翻译,更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翻译过程,从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视角来看,应是意境的转化,即将源语的意境顺畅地转化为目的语的意境,如此,才能实现对等翻译的价值旨归。事实上,中华文化的表达,不仅仅注重语义,更注重意象、意义,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用意象来实现情感共鸣是汉语表达的基本范式。相比之下,英语更注重形合,即句型之间的起承转合,那么,为实现对等翻译的目标,必须要强调形式的对等,根据英汉语的不同句型结构和语法形式,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句子进行不同形式的处理,以达到形式对等的目标。为此,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翻译方式:第一、断句法。断句主要是针对长句而言的,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采用长句进行表达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为实现句子意义的整体转化,将长句进行断句,不仅可以保留句子的意义,更能实现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的正确转化。譬如:在翻译“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这样的句子时,就可以采用断句法的形式,将句子分为两个部分,具体翻译为“约翰为人踏实可靠,他忠诚并且有规矩。”第二、换序法。所谓的“换序法”,就是将句子的顺序打乱,采用语序倒置等方式,英语表达习惯于先果后因,前置性陈述,而汉语则不然,更多强调先因后果,层层递进,故而,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必须要考虑汉语表达的习惯,采取“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常态化表达形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
3.强化信息等值,保留文本文化内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要实现对等翻译目标,必须要深度考虑文化层面的内容,对此,需要运用到各种翻译技巧,包括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音译加直译、直译加注释、乔姆斯基转换生成法等等,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翻译技巧的运用不可谓不多,然而,这些翻译技巧的运用,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的等值,实现源语文化内涵向目的语文化内涵的正确转换。[5]事实上,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直译和意译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翻译技巧,直译就是直接的翻译,意译就是意象的翻译,而采取何种翻译方式,要根据内容和结构的安排,譬如:在翻译“Love you once,I love you twice,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这样的一句话语时,假使采用直译的方式,就会降低语言表达的魅力,翻译就会显得平淡而缺乏美感,对此,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一见倾心,再见倾情”。如此,不仅增添了可读性,更实现“意与境会”“境生象外”的翻译效果。当然,为实现信息等值,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表达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对信息层面进行灵活的翻译技巧处理,注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方能实现翻译的目标。
总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实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所追求的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功能对等,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成为翻译理论界的一股清流,至今仍然备受推崇。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强化对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研究,能更好地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的翻译目标,推动中西文化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