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综述①
2022-08-18王策张岩
王 策 张 岩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133000)(延边大学 美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一、引言
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教育改革发展不仅要积极“探索利用国外优质资源的各种途径”,更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缩小基础教育资源差距”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2018 年《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升级,从应用集成发展到创新集成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进行谋划、部署和安排,这表明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开始在国家层面受到关注,从整体层面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环境便利。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制定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细节。2020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这说明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研究方法
1.数据库的选取
本次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博士、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是国内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的,也是国内文献资料最全、最新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具有可靠性、权威性,在国内研究领域可以代表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2.文献选取标准
文献选取主要遵循以下标准:①文献应为正式发表并被收入中国知网(CNKI)学术论文数据库;②文献检索期刊类别限定为基础科学、信息科技类论文以及期刊;③文献发表的
时间限定为200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④以“主题+篇名”进行高级检索,同时精确查询,选取同义词扩展,这样的检索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论文选择范围的需要,从而提高被选择文献的代表性。
3.文献整理
对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条件设置,以“数字化教育资源”或“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题或者篇名进行精确查找。起始日期设定为2000 年1 月1 日,截止到2020年12 月31 日为止,共检索出符合设置条件的论文1235篇。将这些文献初步确定为研究对象总体范围,去除标准、报纸、会议、图书、成果等不符合条件的文献,最终确定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共计1062 篇,其中学术期刊985 篇,学位论文77 篇。
三、研究数据分析
1.文献计量分析
经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的搜索,发现我国对数字化教育的研究论文最早出现在2000 年沈传尧在《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发表的《论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条件下的用户教育问题》,文章简单分析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对用户的教育问题,开创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的先河。截止到2020 年年底,我国有关数字化教育研究的学术期刊有1069 篇,学位论文有75 篇。在这些学位论文中,主要关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及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调查或者对策研究,研究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共建等。发表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3 年和2015 年最明显(如图1 所示),随后稍有下滑,最终保持稳定。其中,2015 年发表的最多,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类专业期刊上,如《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国成人教育》等(如图2)。
图1 数字化教育资源文献发表数量年度分布
图1 显示,在新世纪的前6 年,关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的论文不多,从2006 年开始,到2015 年研究成果逐年上升,在2014 年有小幅波动,2015 年达到峰值,发表的论文最多,有110 篇。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是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颁布并实施,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促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第二是网络资源迅速普及,特别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全面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促使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大力普及软硬件设施,特别2012 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这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普及,提供了基本都设备支持与保障。
2.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新世纪以来,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资源、数字化资源、教育信息化、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教学资源等。经文献分析,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的主题分类如图2 所示。
图2 数字化教育资源文献来源分布图
由图2 可以看出,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的主要聚焦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分别占比研究总量的21%、14%、和13%;教学资源、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分别只占比研究总量的5%、5%和6%。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我国教育信息化理念还不够成熟,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初期研究还着重于教与学资源数字化的问题、现状、策略方面的研究,多数还是停留于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信息化初露端倪,数字化教育环境的提升,国家长期以来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特别是“三通两平台”的提出,全国各地都大力发展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学生的电子书包,电子课本等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使得我们整体的规模庞大,数量多,但是质量不高,共享程度差,缺乏对各种类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另外,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网络资源标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系列标准,其中包含《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信息模型》《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XML 绑定》《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实践指南》等3 个标准,现作为教育行业标准予,但是,这些标准都过于宽泛,都是概念性的,属于最基本的标准规定,缺乏相对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件或者标准,所以,今后国内的研究人员需要在此方面多研究。
3.文献作者来源分析
根据知网文献检索的实际情况,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人员主要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教育学院、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与研发人员、政府行政部门或专家;基层一线教师等组成。各部分人员所占比例(如图3 所示)。
图3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比例
图3 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领域,高校研究人员是整体研究人员的主体,占整体的90.4%,这表明高校研究人员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他们善于从现象中思考,抽丝剥茧,总结归纳出具有客观规律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们在高等学府,拥有十分浓厚的学术研究环境,更容易得出成果。其次是政府行政部门和领域专家,教育学院、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与研发人员,分别占总体的4.52%和2.73%,政府行政部门或领域专家在相关政策以及资源分配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教育学院、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与研发人员,在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以供其他研究人员参考。一线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最少,只有2.35%,他们通常在一线的教学工作比较繁忙,能够参与研究的时间相对较少,况且他们对于学术研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研究成果是最少的。
四、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1.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现状
通过对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现状的分析,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虽然在2000 年以后才开始有文献研究,起步时间不长,但是,研究成果基本上是逐年上升,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存在“重视基础硬件建设、实际使用率低、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少”的现象。许多地方不按当地的实际需求出发,一味追求硬件上的“高、大、全”,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软件资源却严重匮乏。国内学者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多从概念界定、现状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要想真正改变这种“纸上谈兵”,教育部门必须转变僵化的思维逻辑、观念和手段,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行政职能优势,方能收到真实的需求建议,并促成方案的可行落地。
(2)研究者结构相对简单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占比达到90.40%,说明目前为止,高校还是我国数字化研究的主要阵地。由图3 可以反映出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者的研究分布构成,相对简单,从而使得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这容易造成研究主题的单一和局限性问题,从而使得研究视野不够宽泛,进而导致研究问题涉及面狭窄,研究不够深入,多数局限于理论、问题、对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不能够直达基层,对基层的具体的问题没有研究,容易造成“不接地气”。此外,高校教师或研究人员在发现的问题方面,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方面,容易停留在纸面,提出的建议和对策不能落实到实际操作环节,只能就事论事。通常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他们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数字资源建设。
教育学院、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与研发人员和一线教师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亲力亲为者,他们在基层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于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筹备,政策的制定,趋势的把握,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通常一线教师课业任务较重,参与学术理论研究和专业学术理论培训的机会又很少,导致这些人都研究成果不多。
为了改变这种研究者结构相对简单的现象,首先,需要壮大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人员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调动、鼓励教育学院、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与研发人员和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建设研讨中来,多参与相关培训,理论的学习,使之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其次,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应该深入基层一线,特别是与教育学院、电教馆和一线教师密切联系,走深度融合之路,多多参与基层的活动,从中准确把握需求,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蓬勃发展起来。
2.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趋势
目前,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部门主要是高等院校,也有一些企业参与。高校注重理论研究,但缺乏实践;企业主要从事实际应用研究。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企业参与搭建网络资源平台或数字教育资源中心。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态势:
(1)研究类型多样
对知网的文献统计发现,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主要以特色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等形式呈现。论文分布总体上显示为上升态势如图1,虽然2016 年以后有起伏,但是,始终还是处于高位研究态势。从研究时间上划分,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如表3 所示。从2000 年开始至2013 年,研究呈现逐年井喷式增长,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远程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与教学策略、数字化平台资源建设等。从2014 年至2020 年,研究呈现起伏态势,主要研究集中于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的研究、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具体学校或者学科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以及开发和建设的研究等。
表3 历年研究类型统计分析
(2)研究界限逐渐扩展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逐步开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线培训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等领域广泛开展,相关各级课题项目不断立项,主要以高校、企业、学校为主的科研力量不断壮大,政府更加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目前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主要以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资源建设为主,健全资源体系、严格质量标准、优化资源管理为辅。提倡用好平台资源,提高师生应用能力等几个方面。
《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三通两平台”“计算网、电视网、广播网”三网合一的数字化网络设施和基础服务体系架构。教育部2018 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全国所有省级系统教育资源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全部联通,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这些都推进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壮大,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高速发展期。
(3)研究边界与国际接轨
国内研究人员通过对国际数字化教育资源研究比较前沿的国家进行研究、评述,在学习、探讨中逐渐提高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水平,使其往更深、更广的范围扩展。例如:《国内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新发展研究》通过与国外不同教育机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网站的比较,发现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在类别、动力机制、建设模式、评价规范方面的不足,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有效、公平的体制和机制上面建言献策。《国外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探析——以开放教育资源为例》由开放的标准和协议、开源的工具和软件、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开放获取的内容和开放的共享联盟五部分,为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领域资的数字化教育源建设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资源建设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远程教育事业》以远程教育走在前列的美国、日本、韩国为例,分析了他们在远程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以及相关的政策,总结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应该做好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宽带高速的广域网络;组织力量,重点抓好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建设和开发;抓紧建立灵活多样的企业参与及运行机制的若干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开拓路我国研究人员的视野,为今后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我国的研究能与国际先进的研究保持同步。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育、在线教育等各种新兴的创新型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普及和优化,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高速优质发展,实现“互联网+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终极目标。VR、AR、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彻底颠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形式。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我国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重要着力点,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便捷通道,能够激发我国师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推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数字教育资源的研发、整合、共建、共享,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普及优质资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我国,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和困惑,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到来,给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研发、整合、共建、共享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积极谋划,依据当前现有的标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前要求的、统一的、规范的,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和评价标准,全方位立体化、有特色的资源建设,倡导师生积极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更加需要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大力更新教育观念、变革固有模式、重构资源体系,针对新时代,出现的问题举起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为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提供支撑,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