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筑牢写景类文本的教学支架
——从统编版《观潮》一文的教学谈开去
2022-03-17徐红
徐 红
作为典型的写景类文本,《观潮》一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持续深入的观察,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的壮观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此文被编者编排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时则需要聚焦文本语言,想象文字表达的鲜明画面和蕴含的自然之美,明晰作者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遵循作者表达思路,深入细节理清结构
从学路的角度审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并不是一下子直扑重点,而是要先从整体把握,再深入到部分,最后还需要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回归。写景类文本关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架构,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从文本整体性视角入手,梳理作者的表达脉络,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蓄积为后续深入品析的认知基础。
教学《观潮》一文时,教师不要急于揭示课文内容,可以先从课文开篇“天下奇观”的定位入手,为学生展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盛赞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如罗隐《钱塘江潮》中的“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宋代诗人胡仲弓《钱塘江待潮》中的“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刘禹锡《浪淘沙》中的“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些古典诗词,言语浅近,浅显易懂,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迅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感受蕴藏其中的博大气势,在品味和阅读中,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境,蓄积了情感。
从整篇文章的视角来看,全文以“观”为线索,以“潮”为对象,以“奇”为落脚点,依照钱塘江大潮来临的前后过程,选择素材、谋篇布局——这些初读环节,就应该整体把握文本特征,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并不算难事,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但如果止步于此,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只能停留在固有的层次和骨架之中。
四年级作为从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在整体把握文本、梳理文本结构环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划分层次、梳理语段的维度上,而需要将学生的思维细化到每一个部分,洞察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印证结构划分的合理性和匹配性。比如潮水来临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概括的方式认识到,这个部分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钱塘江大潮,但前来观潮的群众人山人海,始终都保持着浓郁的兴趣,就能从另外的层面反衬出钱塘江大潮之“奇”;而重点描写的“潮来之时”,则通过潮水奔涌而来的远近变化,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不同维度,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壮观之势,将大潮之“奇”展现得无比鲜明;最后的“落潮”部分,重点描写了时间之长以及人们对潮水的恋恋不忘、依依不舍,说明钱塘江大潮之“奇”,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描写动态性的景观变化,是写景类文本的重要素材,作者运用“前、时、后”的顺序布局,也是一种典型的谋篇艺术。很多教师教学这一类文本时,常常将学生的思维浮游于文章表层,以为只要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梳理结构的目标就可以大功告成。事实上,当这种结构成为一种模式,面对类似文本,学生不需要细读课文,就可以完成,这对于学生内在思维能力历练和感知意识的发展,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整体提炼出文本结构的基础上,将思维伸向了文本语段的深处,从内容信息的层面,洞察了与表达中心之间的联系,既把握了文本核心内容,又清楚了语段着力点的表达价值,真正从作者的创作思路,对文本形成了结构上的通透认知。
二、依托内容激活想象,深度感知景物特点
写景类文本,旨在借助精准、形象的语言,展现所描绘事物或者景物的特点。这一过程,绝不是对客观事物或者景物机械、生硬的再现,与摄像机拍出的视频不同,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浓郁的主观感受,这才是文字表达的独特魅力所在。鉴于此,教学写景类文本要借助文本语言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通过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感受景物的特点,尝试站在作者的视角,感作者之所感,习得作者的表达智慧。
先以“潮水来临之前”为例,作者以一连串的词语,展现了潮水来之前的宁谧与幽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抓住“横卧”“宽阔”等词语,感受钱塘江江面的壮阔,为下文中大潮的雄伟壮观埋下伏笔;也可以紧扣“江面平静”“笼罩一层蒙蒙的薄雾”“若隐若现”等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在辽阔的江面上,一层薄薄的雾霭横贯江面,使得远方的景物若隐若现,究竟是一幅什么样子。在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组织表达的过程中,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景象,实现了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深入对话。
教学“潮来之时”,则需要进一步唤醒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借助潮水来临前后之间的差异对比,从视觉层面的形态和听觉层面的声音两个维度,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来势汹汹。比如刚开始时,还是“闷雷滚动”,但随后声音越来越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声音与形态有机交融,从一开始的“一条白线”,到随后的“逐渐拉长”,从“变粗”逐步“横贯江面”,一直到最后甚至变成了“两丈多高的水墙”。如此鲜明的变化、如此巨大的悬殊,形成了互为支撑和映衬的力量,同时给学生思维感知提供了鲜明的对比资源。教师不妨将这些关键性词语,从语段中抽取出来,集中呈现,以进一步凸显其对比价值,并引导学生在想象形态与画面的过程中,展开拓展性再现:在这一形态下,潮水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声音伴随着形态的巨大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变化轨迹,巧妙地将声音和画面进行整合、融通,从而使得原本机械僵硬的文字符号,以动态化、鲜活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将学生认知真正融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
上述教学环节,从内容角度来看,经历了由声音到形态的转化;从层次维度来看,也经历了从信息到画面的递进。看似教学可以鸣金收兵了,但细细考量就会发现,这是从学生理解的角度,感受了钱塘江大潮壮观、雄伟的特点,而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表达密码,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构,更谈不上内化和运用了。事实上,这篇文章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甚至比直接观看拍摄的视频更有震撼力,还在于作者在看和听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所展现出来的联想,比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这样的表达表面上是作者的联想,教师要让学生看到作者在联想过程中,对视听成果的融合和对时空架构的自然切换,使得语言以生动形象的元素呈现出来,将鲜活的画面感融入其中。
由此审视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充分开掘和运用了语段中所蕴藏的审美价值,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作者的行文频率中,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意识,并将这种思维意识融入到语言和幻灯片展现出来的画面、视频和音乐之中,对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进行了全方面感知,历练了学生将生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的能力。
三、多维解构表达密码,推动表达能力发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语文学习停留在感知、理解的层面,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维置放在言语形式和作者的表达策略上,洞察和悦纳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表达密码。写景类文本堪称语言文字运用的绝佳载体,所运用到的写作方法也是丰富多样,呈现出鲜明的言语形式之美、内在意蕴之美和真切的情感之美。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材课文的“例子”价值,搭建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平台,在激活思维、强化运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观潮》一文之所以能够给人以鲜明的直觉冲击,就在于作者对比喻、拟人、夸张手法的灵活运用。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表达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感受大潮的壮观雄伟,同时也需要站在表达的角度,洞察这些修辞手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以重点语段第四自然段为例,在学生理解语言、想象画面之后,教师趁热打铁,借助学生丰富的感性认知经验,组织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为什么我们阅读了这样的文字,就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呢?当学生从一个纯粹的语文学习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文字时,就能从中探寻到完全不同的价值。
首先,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性运用。对于学生而言,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早已耳熟能详,也能进行初步的运用,而夸张的手法,由于表达特点非常鲜明,只要教师稍加点拨,理解其表达效果,也并非难事。鉴于此,教师就不能将这一维度的教学重点设定在单一表达策略上,而需要多维感知几种修辞手法的综合妙用。比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多种表达手法赋予了其鲜活之感。细细考量,作者一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钱塘江大潮”比喻成为“千万匹白色战马”,一方面战马的颜色与潮水相仿,有视觉上的相似之处,同时潮水澎湃之感,与众多马匹的奔腾画面,形成了表达的共同性。另一方面,“千万匹白色战马”的奔腾画面,也将震耳欲聋的声音,以最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了出来;二是在比喻手法之后,作者又迅速借助于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原本并非人的大潮,以“奔”的状态加以表达,不仅赋予了钱塘江大潮以生命气息,同时也铸造了独特的力量之美。
其次,大量使用简短的句式。由于钱塘江大潮来势汹汹,速度极快,用“转瞬即逝”也毫不过分,如果使用长句子,节奏冗长,不符合写景类文本所写之景的状态,只有简短的句式,才能顺应潮来之时的韵律感,使得言语形式与所写景象一脉相承。比如作者描写一开始时的潮水,“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有白浪翻滚……”一句中,两个字和三个字,鲜明轻快的节奏,展现了大潮变化迅疾,可谓瞬息万变,而“横贯江面”“白浪翻滚”两个四字词语穿插其间,力承千斤,加上后面所运用到的“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形成了一系列形式整饬的语句,朗读起来气势如虹,正是大潮壮观质态的直接反映。
总而言之,写景类文本既要从整体把握内容和结构,也要从细节感知其内容和特点;既要从信息层面历练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需要从表达的维度发展学生的迁移和运用意识。只有从言语和意蕴的双重角度出发,才能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