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经典对话,培养审美自觉
——以《故都的秋》为例

2022-03-17

语文天地 2022年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意郁达夫

王 琼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下面笔者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具体探究如何在与经典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

衡量一篇散文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具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形散”指其取材十分自由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但这也成为了中学生散文阅读的最大障碍,因为他们很难在大量的选材内容中,快速准确地捕捉到创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散文之“神”。此外,散文的语言大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音韵美,这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故都的秋》作为一篇写景状物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文辞优美,感情浓厚,意味深沉而隽永。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于这篇散文的审美鉴赏,以期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一、从题目出发,探索散文之“神”

《故都的秋》题目中包含了两个关键词——“故都”和“秋”。1928—1937年北京改名为北平,本文创作于1934年,为什么郁达夫不为这篇文章拟题“北平的秋”,而称“故都的秋”?且郁达夫是浙江籍,为什么要称北京为“故都”?“故都的秋”中既有郁达夫个人情感的隐藏,又有历史文化厚重感的蕴含。这也就和文章第10段关于“秋”的议论性的文字对应了起来。另一个关键词是“秋”,是北平四季其中之一。既然要展现的是自然时序,那么对于秋的表现,便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必定会写到秋天的各种自然风物,以此展现郁达夫心中故都秋的特点。因此,从题目上我们能解读到以下信息:郁达夫和北平之间是有着历史渊源和深厚感情的;文章除了要表现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还会表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感;文章最大的写作手法为情景交融;郁达夫的抑郁质的个人气质也隐含其中。研读题目,解读题目中作者留下的蛛丝马迹,可以找到解读文本的钥匙,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文章的题目出发,进行头脑风暴,运用思维分析,质疑提问,可以探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找到文本解读的关键。以题目为切入口,可以快速触及文章的情感内核,探索散文之“神”,降低文本解读的心理难度。

二、从文眼出发,品悟散文之“形”

《故都的秋》一文,虽是郁达夫应朋友王佘杞之邀写成的一篇急就之章,但他对北平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体会和深沉的情感,与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圆融的整体,将文本自由而广泛的选材集中于“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散文之“神”,借情驭景,以神化形。阅读鉴赏时,学生能够抓住这一文眼,就可以做到纲张目举。

《故都的秋》中,作者不逢北国之秋近十年,为什么在南方每到秋天总想起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而不是北海公园周边的树影,不是胡同小巷的夜月,不是天安门前的天空?显然,这些意象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虽是简单罗列,没有冗余的修饰词,但单从意象本身就能感知到一种萧索冷寂、凄凉旷远,也就是作者在第一段就饱含深情阐明的“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情感的具体体现,是他独特审美倾向的外化。

再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破屋”“浓茶”“落蕊”“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枣子树”等意象,选择上突出常见性、平民化,在意境营造上呈现一种衰败落寞美。即使是代表收获的“枣子树”,也以其生长之地弱化它的饱满、生机感,让读者产生一种很有代入感的、易于感知的审美行为。虽是不同的场景镜头,但都与文眼紧密相关,始终在体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美。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应始终秉承“以神化形”的鉴赏思路,让学生在大量文本素材的描述中,从各种角度领会散文之神,可以提升学生散文审美的能力。

三、从生活经验出发,形成情感共鸣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家的审美倾向可以是抽象的,但审美体验却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想象,提升其情境感知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与作者形成一种情感共鸣,实现一定深度层次的审美行为。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在郁达夫笔下,这两种行为能够让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种“秋意”从何而来?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认同?要想真正地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对于创作者如此这般的独特审美感觉,便不能忽略而过。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行为中所蕴含的秋意,是对教师文本理解力和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验。细数丝丝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是作者“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于这个惬意慵懒的秋日清晨,所表现的是中年男人的清闲与落寞,且一定是一个有情怀、有文人气质的中年男人。对于行为主体形象的解读,以及这一行为背后情感韵味的体悟,是我们感知秋意的第一步,但这需要学生有细致的生活观察和及时的经验调取。其次,这里可以细数的日光,应该是清冷的白日,而非炎炎红日,日的颜色也是秋意的传达,这一结论的得出,得源于对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第二处,“破壁腰中”的“破壁”,是披满青苔、墙皮斑驳的青砖黛瓦之墙,还是年久失修,墙垣偶有坍圮的“垝垣”之墙,哪一种更符合作者的审美倾向;“静对着”,不仅是行为上的静,也是心理上的静,是精神上心无挂碍、高蹈尘外的暂时超脱;“牵牛花”是在故都甚至是北方的秋天十分寻常可见的,让审美对象平民化,是作者在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之中始终追求的一种尘俗化选择,这一意象的选择,也因郁达夫想要把这种秋意刻画成一种雅俗共赏的对象,这也是“十分的秋意”的另一层内涵。

以上的种种,都需要学生的细致生活观察,积累生活经验,调动想象,设身处地与创作者形成一定层次的情感共鸣,理解郁达夫清、静、悲凉的秋意之美。把我们所遇到的每一篇文本,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感知它的温度,探索它的情思,试图与它对话,培养审美直觉和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意郁达夫
秋意
秋意
贵人
秋意
游走的温暖秋意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