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建设
2022-03-17李依轩
李依轩 李 梅
(1.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000;2.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
当前图书馆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综合机构,因此在新时期落实好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了多方关注的重点。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立体化网络科技,它具有全方位感知以及高效率信息捕捉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当前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因此建立在文献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功能进行技术体系的研发,不仅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社会服务价值的关键研究课题。
一、物联网的相关概念
物联网这一概念在20世纪末产生,主要指建立在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GPS系统、传感器以及激光扫描仪等先进的网络设备,以互联网为媒介,促使物品之间相互联通[1]。简单来讲,物联网便是构建物与物以及物与人之间相互串联的网络体系,各个元素之间都可以相互接触,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办公模式以及生产模式。
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来讲,物联网能够强化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又可以进一步丰富物联网的内容;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涉及了大量的信息推送以及获取,因此物联网具有较强的传输性特点,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落实好信息的整合、转化、传输以及接收。
从基础结构来讲,物联网涉及了传输层、感知层以及应用层[2],这其中感知层是通过信息化设备来获取物与物以及物与人之间的相关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传递,这是传输层的实际功能;最后结合信息的整合结果来打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模式,这是应用层的性能。以此为基础,为了进一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还涉及了接入网、承载网和汇聚网三个部分。汇聚网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网络,其传输速度为250kb/s,传输距离在1km左右,例如蓝牙,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二、智慧图书馆构建的基础原则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不仅是进一步满足当前社会多方信息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强化图书馆本身职能的根本保障。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打造多元化的服务体系,落实好管理系统以及运营系统的创新,能够让图书馆的生产模式以及运营模式更加便捷,同时可以应对整体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图书馆在提升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要实现这一目的,图书馆在进行智慧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规范性及标准性原则。首先需要利用物联网来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结合图书馆本身的运行体系,打造高质量的数据库。其次,遵循集成性以及开放性的原则。群众需要通过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渠道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将直接影响群众体验,这就需要图书馆利用物联网打造完善的网络传输体系以及检索系统,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满足在同一时间内大量用户进行集中检索的需求。另外针对图书馆内部大量的馆藏信息,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对外宣传,确保信息的实际价值能够被人们所利用[3]。
除此之外,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还必须要遵循共享性原则。当前不同区域的个体图书馆,虽然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以及发展目标,但是在自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资源,那么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不仅要求单个图书馆能够营造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还要求不同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以及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能够让图书资源体系更加丰富,同时可以有效弥补不同图书馆的缺陷。例如当地的图书馆可以进行协同合作,打造一个联合体,利用物联网实现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让图书产业链的发展更具整体性,还可以让技术和资源的共享提升个体图书馆的发展质量。
三、智慧图书馆的具体构建路径
(一)构建电子读书证
从图书馆原有的管理体系来看,大量的图书借阅人员需要凭借读者证进入图书馆的某些区域,便于管理员进行针对性管理。但是为了打造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降低管理员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为读者提供有效且便捷的读书服务,可以利用物联网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图书证。其中可以录入个人的身份信息、借阅信息、消费信息以及教育信息等,在图书馆的门禁系统设置读卡设备,监测读者的出入时间,借阅次数以及待还信息。另外也可以利用当前的二维码技术,将原有的实体借阅卡转化成虚拟借阅卡,读者凭借手机以及电子设备便可以进行实时扫描。这样可以有效节省成本和空间,同时也能简化流程,为确认读者的实际信息提供便捷条件。
(二)打造智能借还体系
自助借还体系是建立在借阅人员、书籍、图书馆的基础上构建的联动系统,这其中涉及的技术以网络传输技术、软件工程以及射频识别技术为主[4]。具体的形式以条形码识别和无线射频识别为主,前者的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需要人工配合操作;后者的成本略高,但是能够有效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因此图书馆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技术体系。
从具体的应用原理角度来讲,需要在书籍上定位智能电子标签,并且将其信息录入到产品信息库中,这一过程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设备进行整体的信息扫描,能够快速实现大批量的书籍信息录入和管理。在书籍归还后,可以结合录入的信息,快速地定位图书的具体位置,另外也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以自动遥控设备作为主要的借阅载体,只需要将图书放在机器的识别位置上,便可以自助完成图书归还流程。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简化读者办理手续的流程,也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人性化的读书借阅体验,另外可以进一步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屏幕直接向借阅人员推送与该书籍类型相同的其他图书资料,便于借阅人员进行自主选取。
(三)打造智慧书架
智慧书架与智能借阅系统有一定的交互性,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管理团队的工作压力,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图书管理和查阅的效率。智慧书架的核心技术也以射频识别技术为主,可以利用这一技术体系联合大数据技术打造射频库存系统,在库存中能够直接为图书管理员提供便捷的服务,查找书籍、确认数据信息、分析书籍摆放情况等等工作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在藏书以及书架上设置射频码,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扫描,便可以快速地读写相关信息定位图书的实际位置。这种方式在图书馆的珍贵馆藏资料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效率,由于大部分的珍贵馆藏资料用于学术科研以及其他权威性工作,更需要进行细节化管理。
从具体的智能书架模式来讲,涉及了三个基本模块,以信息采集、数据服务以及读者服务为主。这其中读者服务则涉及了上文所论述的智能借还系统。另外在智能书架上还需要安装电子显示屏,屏幕中可以呈现不同的查询以及导视信息。图书管理员以及借阅者可以直接通过触摸屏来查找自己想要定位的书籍,导视系统则直接可以给出规划路线,便于相关人员快速地找到图书资料。
这种方式往往应用在大型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中,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难度。另外笔者认为该项技术体系可以与GPS系统进行对接,在利用显示屏检索相关书籍时,若满足“查询书籍位置”这一信息后能够快速地启动GPS感觉系统,贴在书架以及书籍上的指示灯会亮起。这种方式更可以为图书管理提供优化路径,但是适用于图书管理员模块中,能够提供专业的管理体系,而用户服务的数据量较大,可能会造成系统压力。
(四)用户数据分析体系
智慧图书馆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将原有的线下工作体系逐步转移到互联网上,而借助物联网打造的管理架构更具多样性。例如当前绝大部分的图书馆已经研发了网上借阅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这能够有效满足部分不方便前往实体图书馆用户的使用需求。在数字图书馆中,涉及了书目信息、资源下载,图书借阅、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而个性化服务这一功能的开展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这其中则涉及了用户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在用户登录数字图书馆时,可以为其提供个人信息录入界面,结合用户的喜好、年龄、工作范围等信息进行快速的整合,将其储存到数据库中,然后个人信息数据库与数字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数据库进行对接,结合用户的实际信息进行快速分析,然后在数字图书馆的首页推荐板块,推送可能符合其兴趣爱好的信息资源。除此之外,这一技术还能够实现实时跟踪,结合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的检索内容、浏览时间等信息,快速调整推送资源的内容。这种数据分析系统能够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图书服务,能够让智慧图书馆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五)资源数据的更新及追踪
图书馆中会涵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其中涉及了专利资料、科学数据以及社会多领域的各种资料,同时也涵盖了十分丰富的档案信息。这些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点,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快速的更新,但是传统的人工信息录入以及信息对比的方式效率较低,同时精准性较差。那么可以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直接对接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高校系统、科研研发机构等[4],结合更新之后的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录入和整合。这样能够促使图书馆内部馆藏资源和图书信息的种类更加丰富,同时具备全面性和整体性,能够有效满足不同阶段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也可以让图书馆成为直接推动各行各业发展进程的主要节点。
(六)智慧化监控系统
智慧化监控系统主要涉及了环境监控系统和自动安防系统。
从环境监控系统角度来讲,涉及了红外识别技术以及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了解图书馆不同区域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例如光线明暗度、温度湿度、电磁波等,结合感知到的结果与标准的环境指数进行对比,能够有效实现馆内照明体系的调节,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开启新风系统。结合温湿度控制来调整室内的体感温度,而湿度控制则可以直接避免部分纸质馆藏资源被损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图书馆的资料以及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例如结合实际需求调整照明体系以及通风体系能够避免电能的浪费。另外也可以通过云平台服务器来进行资源动态使用情况的分配和监管,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为低碳环保的运行发展奠定基础。
从自动安防系统的角度来讲,智慧图书馆中的自动安防系统能够有效实现馆内资源以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图书馆本身是人员密集型场所,具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因此也会埋下较多的潜在隐患,这时就需要自动安防系统来进行自动检测。从系统结构中来讲,涉及了门禁系统、火灾预警系统、紧急疏散系统以及突发事件预警系统[5]。外来人员在进入图书馆时,会自动扫描其信息,若出现有管制刀具以及危害液体等物品,会及时报警;火灾预警系统则直接对接各个电控室,利用监控装置进行图书馆内部各个区域的监控,然后对接消防喷淋系统,在检测到火灾信号时及时启动,另外针对部分设置了重要纸质馆藏资料的区域,自动喷淋系统可以更替为干粉灭火系统、真空空间系统等,在控制火灾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资源受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具有联动性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内部管理和运营的有效性,增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以及其他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打造具备规范性、专业性、共享性以及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全面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价值,也能够让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为我国现代图书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