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22-03-17孟皎
孟 皎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知识、技能、品格、情感等单一维度的描述不足以展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1997年12月OECD(经合组织)开展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SeCo)研究项目,促使“素养”(competency)一词进入到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之中,随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根据各自的人才需求展开了“素养”的相关研究,力求通过“素养”的价值取向界定和培育路径实践全面提升信息化时代人才的培养质量。2005年经合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明确了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在“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中的关键性,并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内容具体化为“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的集合,具有可迁移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1]。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教育发展要求,并将构建适应终身发展和新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着力推进的研究领域,“核心素养”开始受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关注[2]。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其人才的核心素养内涵和培育路径具有独特性,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框架,并实现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人才贯通培养[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4]。校企合作长效关系的构建需以人才的共同培养为纽带,帮助学生达到学校和企业共同认可的素养目标是搭建校企共育立交桥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校企合作的视域下研究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突出了“核心素养”的社会认可性和其高于其他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是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阐释
自古以来,我国就将“素养”视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汉书· 李寻传》中解释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古诗词中的“素养”与个体的能力息息相关,具有素养的人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5]。素养虽然没有具体的能力表现,但是它代表了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人如果缺乏“素养”就会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面前也会慌张,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现代词典中,“素”指“本来的,质朴的,不加修饰的”,“养”指“教育、训练”,因此“素养”被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从含义上理解,“素养”带有改造人的意思,“素养”不是指人先天的品质,而是指后天的,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的能力。“核心素养”是指个体所需要的基本综合能力,学校作为正规的教育,承担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核心素养”的教育责任。“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领域[6]。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细化,其推进和落实过程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各学段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4]。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大规模运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被重新评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培育德技并修的工匠型人才是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前所未有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面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多样成才观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理念,在九大核心素养领域的基础上探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与就业岗位高度对接,强调技术技能在生产中的应用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自觉,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完成知识、技能和道德的统一。目前,我国对于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界定没有明确的概念,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被界定为“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综合品格和终身发展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程,更需要企业帮助学生在岗位上完成升华。
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特性
(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社会性
核心素养既要反映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脱离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不能赋能个体的未来发展。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强调个体在社会中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能力,是社会认可学生能力的表现。高职教育是离社会活动最近的教育,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的属性,是学生在高职阶段为进入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的综合。高职学生在进行企业实习实践等活动时,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因此学校的核心素养培育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社会适应性。
(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随之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核心素养必将会被淘汰。“学会学习”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只有具有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素养,高职学生才能适应岗位的变化,成为企业的“人才”优势。人工智能时代,单一的重复性工作已经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人”相对于机器最大的优势就是自我的认知和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了一个终身的过程并在工作活动中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注重自我发展的效能感培育,而非培养只会重复性工作的体力劳动者,通过个体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有效推进高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核心素养,才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的践行。
(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多样性
专业素养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素养不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其是学科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综合,还需要包含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素养内容[7]。高职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组织架构和工作环境,也包含不同的沟通素养、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体,成长环境的不同也造成了个体人文素养的具身差异性,因此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体现行业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相统一,随着行业的更替而改变,核心素养的多样性是社会各行各业繁荣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生活民主性的体现。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提升核心素养培育意识
核心素养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需要通过跨学科课程培育的综合能力,需要以渗透的方法融入所有课程之中。高职教师长期以来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而忽略了知识之外的素养培育。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调研、学习、企业实践等途径,了解岗位的核心素养要求,包含对岗位操作能力和员工软实力的要求。提升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也是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内容之一。学校和企业需要合作进行核心素养的相关培训,共同开发核心素养相关内容,并将核心素养的观念加入课程的顶层设计之中,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理念,从素养的角度深挖课程的内涵。核心素养培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是从情感、态度和道德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素养培育。
(二)优化理实一体化课程
核心素养虽然包含九大领域,但是其各个素养的培育路线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的。相比于其他学生,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基础较薄弱,但是动手能力强、发散性思维活跃,就职目标明确。理实一体化课程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课程,也是最具有课堂活力的课程。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在丰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高职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素养课程三位一体的融合式课程,解决素养与知识的分层,帮助学生完成核心素养的内化,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性[8]。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优化,高职人才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建立深层次的专业建设性合作。
(三)搭建新型校企共育平台
高职院校要落实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除了承担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之外,还应当搭建全过程的育人平台,丰富企业参与教学活动的模式。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需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校企合作也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突破点增强合作的长效性。企业通过参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和评价过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提供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人才质量和人才管理机制[9]。校企合作背景下,岗位素养与专业素养以行业为纽带相统一,通过校企共商、校企共育和校企共评的共同体模式,构建从学校到岗位的核心素养贯通式培育路径。信息化时代,校企共育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实现校企人才培养数据的存储和共享,为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便利,也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和终身核心素养培训的观念,在国家资历框架下完成人才的贯通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处于内涵式发展时期,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观的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和改革的重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长期面临“外热内冷”的壁炉效应,学校和企业在人才的培育上无法达成长期的认同,仅仅依靠契约关系无法实现价值的共创。通过核心素养,从根本上将岗位胜任能力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可以解决高职学校课程改革的难题,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认可,是校企合作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