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7罗春寒蒋友财彭晓青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苗绣遗产工匠

罗春寒,杨 玲,蒋友财,彭晓青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自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传统手工艺也正在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环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在传统手工艺领域尤为突出。作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产业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苗绣”“贵银”产业人才培养上取得一定成效,凝练总结出“554433”人才培养“贵州模式”,得到同行及社会肯定。2021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苗绣”“贵银”人才培养模式申报贵州省教学成果奖,被评为特等奖,引起同行业界广泛关注。为更好地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诠释,现将其探索过程、内容、实践以及成效论述如下。

一、“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的现状与困境

2021年2月,习近平在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一定要发扬光大苗绣,既能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能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1]贵州苗绣、银饰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目前逐渐从非遗传统工艺品转变为广大旅客青睐的旅游商品,《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明确重点打造贵银产业。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肩负着助推以苗绣和贵银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培养“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的时代重任,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学的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实现大国崛起,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新型工匠人才作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趋势,按照课程体系、培养形式与驱动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通专结合的一体培养、校企融合的协同培养、双核驱动的双向培养等模式。[2]职业院校应根据国家重大经济战略的调整和发展,以培养工匠型人才为使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艺美术行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及职业精神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高校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模式更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创新创意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精湛的手艺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设计工匠”两大重要品质,“设计工匠”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与高职院校三年学制的短周期性形成矛盾;手艺传承与工匠精神心传身授个性化的培养也与传统高职教育“短、平、快”的批量化培养不相适应。[3]在非遗产业工匠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存在双导师队伍不强、双课程质量不高、双技能业务不精、双平台动力不足、双融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缺乏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能很好地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没能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价值取向上重技轻人,忽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缺乏行业信息、职业特色;学生缺乏对工匠型人才的认知。同时,很多高校没能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未能结合地域环境及优势产业来制定特色化办学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地实现学校自身发展与区域范围内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校企深度融合不够,适合本地的“产教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和工匠人才的认识也不够,甚至存在偏见,没有形成崇尚工匠精神和尊重工匠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的发展要求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市场的变化将会使企业在人才需求、专业技能更新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而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导致学校开设的校企课程、创业课程、实训情景等脱离实际。此外,由于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的生产发展实际,导致产业文化中行业动态、企业文化、职业价值、创新精神等文化因子无法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影响产教融合的效果,致使育人机制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如遴选企业、岗位、师傅、导师不够精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流程不够完善,“苗绣”“贵银”等大师工作室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缺乏高效运行的产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此外,缺乏政策性绩效奖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平台有限,导致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式方法僵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滞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三)人才培养平台不够健全

工匠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于经济文化差异,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上不够完善,出现“校政企行研”沟通机制不畅、各方主体参与度低、非遗传承平台活力不强等问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载体。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等对接不畅,融合流于形式,项目成果无法有效转化,通过大师工作室、创意学院等开展教育教学,但融入深度、广度不够,渗透性较差,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钩,教育实践融合渠道不畅。同时,非遗产业工匠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研发、实训设备也会有所差异,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二、“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根据外部市场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人才培养与传统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4]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办学特色,在创新与实践中构建了“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贵州模式”。近年来,为社会输送产业工匠近千人,毕业生成为区域“苗绣”“贵银”企业中坚力量,填补了非遗产业人才缺口。

(一)模式创新:构建“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贵州模式”

所谓“贵州模式”,即“554433”模式,是指在民族地区“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过程中,充分依托理事会、职教集团(联盟)和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跨界整合“校政企行研”等优质资源,探索形成“五双五强”人才培养体系、“四定四准”人才培养机制和“三师三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探索形成聚焦人才培养标准的“五双五强”非遗产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即双导师强队伍、双课程强质量、双技能强业务、双平台强动力、双融合强素质;二是探索形成聚焦能力提升的“四定四准”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机制,即“定企业精准联动育人、定岗位精准发挥特长、定师傅精准提升技艺、定导师精准协调指导”;三是探索形成聚焦素质提升的“三师三徒”非遗产业工匠学徒机制,即“拜师、学师、谢师”“收徒、教徒、出徒”。

构建“五双五强”产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能有效解决“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问题。一是通过组建“民间大师+专业教师”的创新团队,实现双导师培养体系,强化教师队伍;二是通过建立“企业导师课程+校内专业课程”的双课程培养体系,强化课程质量;三是通过建立“传统手艺技能+电脑辅助设计技能”的双技能培养体系,增强学生业务水平;四是通过构建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的双平台有效载体,增强发展动力;五是通过构建“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融合融通的双融合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5]

(二)机制创新:构建“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两大机制

构建形成“四定四准”“三师三徒”人才培养机制,解决“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聚焦能力提升的“四定四准”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机制

构建“四定四准”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实施“定企业精准联动育人、定岗位精准发挥特长、定师傅精准提升技艺、定导师精准协调指导”,采取定企业、定岗位、定师傅、定导师“四定”举措一体化培养。一是定企业精准联动育人,由大师工作室根据学生发展意愿优选合作企业进行结对培养;二是定岗位精准发挥特长,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初定一个企业岗位做好学习准备;三是定师傅精准提升技艺,由结对企业按照一定的方式考核为学生明确一名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师傅带徒授业;四是定导师精准协调指导,学生进校1 个学期后,校内专任教师与学生建立结对导师关系,指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毕业设计等,协调学生与企业、师傅的关系,确保培养质量。

2.聚焦素质提升的“三师三徒”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机制

早在13 世纪,德国手工业已建立“师傅带学徒”的职业模式,引入“学徒、熟练工、师傅”匠人分级制度。[6]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助推乡村振兴。建立了王国春、杨科礼、高成春、杨文斌、吴水根等35 个涉及银饰、刺绣、蜡染等方面的非遗手工技艺大师工作室,组建大师创新团队;建立“一对五”的现代师徒关系,并举行拜师仪式;制定了“三师三徒”即“拜师、学师、谢师”和“收徒、教徒、出徒”培养考核机制。一是通过“拜师、学师、谢师”工作流程确立师徒关系,制定学徒的工作标准,规范徒弟责任义务与学徒要求,提高学徒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二是通过“收徒、教徒、出徒”的培养流程,制定收徒与出徒培养标准和考核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徒弟发放出徒证书并给予奖励。大师工作室作为现代学徒制运行的有效载体,通过发挥其资源集聚、产品研发、产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多种功能,形成大师、教师、学生(学徒)发展利益共同体,为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创新培育产业工匠后备人才。目前已培养徒弟554 人,出徒率达到95%,优秀率达到60%。

(三)实践创新:探索形成“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的有效载体

1.构建“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

形成“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如以振兴传统民族文化产业为己任,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艺学院;以助推民族区域苗绣、银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产业为首要目标,建立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苗侗银饰刺绣蜡染技术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民艺产业研究院等。以传承民族产业文化为重点,依托民族文化特色办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 项,获得贵州省苗绣贵银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平台、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黔匠工坊(银匠工坊和苗绣工坊)。

一是坚持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产业、培育民族工匠、弘扬民族文化的办学定位,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等40 余家单位共同成立国内第一家民艺学院(二级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模式;二是聚焦区域苗绣、银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产业,与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开设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此外,开设了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设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成立苗侗银饰刺绣蜡染技术研究中心;三是针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跨界整合相关平台资源,成立了民族文化产业拔尖人才培养中心、民族文化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民族文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四是跨界整合王国春、杨文斌、杨科礼、高成春4个省级银饰、苗绣和蜡染大师工作室,建立了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黔匠工坊(银匠工坊和苗绣工坊),形成了基于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综合性平台。

以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为中心,探索形成了“校政企行研”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为区域“苗绣”“贵银”非遗产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累计培养产业工匠近千人,为“苗绣”“贵银”相关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改造升级、工艺流程设计改造等115 项,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1.6 亿元。培养的产业工匠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带动1 528户7 213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2.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紧密型伙伴合作关系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有效解决“校政企行研”各方主体参与度低、非遗传承平台活力不强等问题,加强“校政企行研”多方联动育人,积极构建“校政企行研”职教集团办学创新平台。联合“校政企行研”打造形成二级学院、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大师工作室及其黔匠工坊等多功能综合性“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新形态;赋能民族地区“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新动力,逐步构建了一体化的多方合作共赢的紧密型伙伴合作关系。

一是共建民艺学院,多方联动育人。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了5 家民族文化相关企业入驻学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创业孵化;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外建设文创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实训实习基地60 余家。与亚洲民艺协会等40 余家单位共建国内首家民艺学院(二级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模式,企业负责人担任理事长和院长,学校负责人担任执行院长。二是成立民艺职教联盟,构建非遗产业工匠培育高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苗绣”“贵银”非遗产业领域的育人、传承、创新、研发作用。与区域中职学校深度合作,开展“3+3”中高职衔接办学;校校合作开展“主题式教学”,提升了师生研发能力和水平。

三、“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建设成果与成效

(一)基于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单位、中国国际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特色文化产业联盟发起单位、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编制单位、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学实践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黔粹传人众创空间;是贵州省“锦绣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惠明·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锦绣计划品牌创新示范基地、贵州省首批学术先锋号、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黔东南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

(二)办学成效凸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

“产、学、研、展、销、孵”一体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平台日趋成熟,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激情高涨。近年来,团队教师和学生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赛事奖项100余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39个,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5亿元;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率为12.35%,位居全国前列。依托黔粹传人众创空间,师生与企业共同研发并生产民族工艺品2 000余件,年产值1 000余万元。

(三)平台成果实现共享共赢,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开放民族文化领域办学平台、资源、场所和设施设备,在培养“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的同时,为行业企业老工匠技术革新、创意升级赋能。以学院为中心,搭建民族文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形成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协同发展新局面。同时,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助力文化脱贫,发挥高校职能。共开展非遗培训19 期,培训来自村寨、企业、工厂等各类学员1 650 人,开展“锦绣计划”培训656人。累计带动绣娘10 000余名,技术攻关取得较大突破,年带动产值1.6亿元。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密切联系和服务村寨100 余个,走出去开展手工技艺技术指导和培训500 余次,开展员工培训12万人次。

(四)“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贵州模式”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一是“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贵州模式”受到国内同行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承办了贵州省首届职业院校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能大赛、贵州省非遗创新设计论坛-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苗绣”“贵银”特色项目竞赛、贵州省苗绣技艺传承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苗绣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等活动10余次。亮相“伦敦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首届海南国际时装周”,向外界积极推广“苗绣”“贵银”和蜡染文化。二是示范推广价值提升明显。“贵州模式”带动辐射浙江、四川、重庆、云南等全国21 个省市职业院校借鉴学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阳日报》等23 家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源基金“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等活动。三是平台成果实现共享共赢。开放民族文化领域办学平台、资源、场所和设施设备,在培养“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的同时,为行业企业老工匠技术革新、创意升级赋能。以学院为中心,搭建民族文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形成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协同发展新局面。

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技能人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苗绣”“贵银”非遗产业工匠培养“贵州模式”办学成效凸显,对非遗产业工匠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职业院校应当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课程改革,搭建学习和展示平台,将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群无缝对接,企业文化有效融入教学实践,对学生实行“准职业人”的培养模式,将创业文化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助推学生在非遗手工艺领域精准就业、创业,促进传统工艺的复兴,让“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苗绣遗产工匠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90后大工匠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工匠风采
苗绣
遗产怎么分
工匠神形
千万遗产
上海大学仲星明教授个人苗绣收藏于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