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以《儒林外史》为例
2022-03-17伍艳
伍 艳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学中的“支架”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来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教师提供的辅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儒林外史》的名著阅读因其复杂性,应通过学情的调查,从兴趣入手;通过与地域生活的联系,用活动开展;通过文本的细读,以专题探讨为抓手。搭建各种学习支架,给予学生多层次、多样性的阅读任务,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一、基于学情调查的支架构建
《儒林外史》,人物繁杂,前后称谓变化,文白夹杂,情节相对独立,学生阅读起来更加艰难。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全年级有近一半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即使阅读完的,阅读效果不佳,阅读的最大障碍是人物繁杂,前后称谓变化。同时,从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给以适当的阅读指导,学生是愿意阅读的。
1.媒介助力,亲子啃读
网络资源中有很多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如介绍作者创作过程的,书中经典片段演绎的,名家解读的,读书连载以及简评。借助这些资源,利用大课间、午休时间给学生循环播放,磨耳朵式渗透对学生的阅读是有益的。学生学业繁忙,但集中性地啃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班级已有读书情况建议10天左右读完全书。也可以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版本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展开阅读。创设亲子共读氛围,老师可以给家长拟发一则亲子共读信息。在问卷调查中,有近一半家长表示愿意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既重温了经典也修复了亲子关系。
2.写辩结合,写演结合
课本剧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阅读呈现形式,人物逼真,冲突尖锐,场面集中,台词口语化和动作性,结合九下的戏剧单元知识,师生共同探讨出以下几幕剧:沈琼枝押解江都县;萧云仙除恶救老僧;杜少卿安庆归来;乡绅发病闹船家。全班指导之后,学生根据小说进行改写并加工剧本,在此基础上挑选演员展开排练。辩论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探究人物,师生共同探讨出以下辩题:杜少卿与杜慎卿孰高孰低;沈琼枝该不该携赀出逃;王玉辉女儿殉节饿死,他认为死得其所,你认同吗。
3.腰封书签,文创设计
腰封也称“书腰纸”,上面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主要作用是装饰封面或补充封面的表现不足,吸引潜在读者购买。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腰封的文创设计要求:给《儒林外史》设计一个腰封,精心搭配文字和色彩,可以是文中精彩的内容或者突出的手法,或者名人推荐语、宣传语等。
二、基于生活延伸的支架构建
吴敬梓33岁时从全椒迁居南京,到他去世止,共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南京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因为地处南京,在《儒林外史》里随处可见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学生可以携书走进生活,对话经典。
1.访科举博物馆,感千年科举制
网络调查中,有些学生因为对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不了解,导致阅读有困难。因此利用南京的地域优势,推荐学生走访夫子庙附近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并写下游览感受,有学生参观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
我来过江南贡院好几次了,这一次带着《儒林外史》,却好似有了不同的体会,仿佛即刻就能与书中的那些形形色色人物相遇,与杜少卿一起游山玩水、与沈琼枝一起探讨诗词歌赋、与庄绍光一起研究人生哲学……在这孕育了无数才子佳人的地方,透过墙上挂着的这些曾经状元的名单,我又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为何当年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周进看到贡院的牌匾之后悲极而昏。读书,本是一件高雅而又丰富自己学识的事情,而科举,却被认为是当时穷苦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而为了这条所谓的出路,也才会造就那么多愚昧、自欺欺人的读书人!而作者吴敬梓,也是想透过一个个滑稽荒诞的故事,让这个丑态百出的世界无所掩盖,裸露在众人面前。
夜晚的贡院依旧繁华,因为它不仅传承了一个文化,更折射了一个时代。
有了这样的寻访经历,学生加深了对科举制度的了解,从而明白了书中的很多内容。
2.寻南京元素,品别样趣味
《儒林外史》其中有二十多回详尽描述了南京的风土人情,因此,以此为切入点带学生寻找书中的南京元素——著名景点,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学生兴致盎然、如数家珍。
例如南京的著名景点,在第24回中提到东水关、西水关、秦淮河、聚宝门、报恩寺,35回中的燕子矶、汉西门,42回中的河房、钓鱼巷,34回中的北门桥等。明清时期,南京除了街巷纵横交错,河道水路也四通八达。有河就有桥,据世纪50年代官方统计,南京城含有桥的街巷达92个,《儒林外史》也提到有文德桥、淮清桥、内桥、武定桥、利涉桥、北门桥、莲花桥、长板桥、下浮桥等近10座。
关于风俗习惯,《儒林外史》中提到“南京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这菜一定是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南京人爱吃鱼,得益于南京依傍长江,还有城内的玄武湖等众多河湖,鱼产丰富。
饮食文化也可以窥见一斑,《儒林外史》中提及的茶饮之余不可少的点心就有二十多种,其中茶文化(24回、25回、29回),鸭文化(25回、27回、44回),糕点文化(25回、28回)都有体现。
“打秋风”“老屁精”“傲头傲脑”“韶刀”“辣燥”等书中出现的民间俚语至今还常挂在南京百姓的口头。
三、基于文本解读的支架构建
无论是基于学情的兴趣激发还是基于生活的阅读探究,都需要扎扎实实地沉入文本。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已经积蓄了阅读的期待情绪,再辅以方法指导则会事半功倍。
1.梳理人物,构建儒林群像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近150多个,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本书人物繁多,且前后称谓有变化,因此一张《儒林外史》人物清单应运而生。学生按照回目对着表格一一梳理。
这种梳理过程,对于学生是一次宝贵的读书体验,在今后的阅读历程中,他会自主地采用列清单、画思维导图的阅读方法。
其次,还可以开展人物专题探讨,联读比读相关人物,构建人物群像。例如,儒林众相: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女性专题:严于律己的鲁小姐,刚正不阿的沈琼枝,个性十足的内桥胡家的女儿,善解人意的杜少卿的妻子,苦命的王玉辉的女儿。
2.巧借节选篇目,追问勾连激趣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片段,通过夸张的前后对比,展现了一位因中举而发疯的范进,一位因女婿中举而极显丑态的胡屠夫。基于这样的现状,就可以追问: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胡屠户如此瞧不起范进,为什么把女儿嫁给她?中举之后为官的范进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了全书的寻读之旅。
关于胡屠户的女儿,书上这样介绍:胡屠户说:“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30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何美之浑家说:“是庄南头胡屠户的女儿,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人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趿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而今弄两件‘尸皮子’穿起来听见说做了夫人,好不体面。”通过这样的寻读,学生对胡屠户的尖酸刻薄更了然于胸。
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妙趣比读,如:兄弟比读,严贡生与严监生、杜慎卿与杜少卿;性格比读:匡超人与牛浦郎;命运比读:周进与范进;情节比读:郭孝子遇虎与武松遇虎、李逵遇虎。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比读,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
3.诗词助读,提纲挈领知书意
《儒林外史》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一首词,含义隽永,余韵悠长。
篇首《蝶恋花》:“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大意是,富贵功名不过是身外之物。
篇尾《沁园春》:“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徜徉。凤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叹息虞博士、杜少卿、马二先生等一批古道热肠、品学兼优的文人名士的逝去,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江南的淳朴风情不再,于是创作了这首词。无限美好淳朴的江南风物和风土人情,也只能写入文字而成为历史了,一想到这里就令人肝肠寸断。繁华落尽之后,何不参禅悟道、修身养性,尽享寂静悠闲的山林之乐呢?
其实读懂了这两首词也就参透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吴敬梓的一生变化极大,从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再到穷困潦倒的文人,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对世态炎凉有着切身体会,这是《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也是两词曲外之音。
学生读完全书再来解读这两首词,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收获。借助这样的设计告诉学生,在读古典小说的时候要关注书中的一些词作,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比如《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词作,第一回中说起《石头记》的缘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结尾的“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整本书阅读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生成性,如何突破文本自身的局限性扩大它的生成性,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阅读模式。《儒林外史》是古典讽刺小说的典范,我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支架,从学情、生活和文本出发,充分发掘整本书的审美与思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