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洋淀纪事》为例谈革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022-03-17王振
王 振
“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强调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引导学生在革命信念、民族自信、责任担当等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然而,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语文学科特征不明显,说教性太强,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堂教学爱套用“大词”,爱贴标签,脱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语文教师只有选好切入点,聚焦关键点,革命文学作品的教学才能将人文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避免空洞化、标签化、无趣化。
本文以《白洋淀纪事》为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以女性为切入点,聚焦女性在抗战斗争中的成长过程,探讨在语文课程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模式。《白洋淀纪事》共有四十多篇文章组成,描绘了六十多位女子形象,我们可以用“化散为整”的方式来梳理文本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人物为专题进行分类梳理,很多文章前后有所关联,所写的主要人物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同一个人物的前后发展变化来分析其成长的历程。
一、聚焦话别,体味成长
《荷花淀》和《嘱咐》是姊妹篇,《嘱咐》是《荷花淀》的后续,围绕着水生离家抗战,八年之后第一次回家的情形展开叙述。我们运用对比阅读的手法,聚焦话别,抓住关键字句,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在革命时代浪潮中的成长与蜕变。
1.人物主导地位的变化
在《荷花淀》一文的话别中,水生明显起到主导作用,水生嫂是被嘱咐的一方。水生嫂虽然支持丈夫参加抗日,但是当时的水生嫂在思想上与水生相比还是落后不少。在水生嫂看来,丈夫离家抗日,家里就没有了顶梁柱,所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编席娴熟的她竟然划破了手指。“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水生嫂此时此刻对丈夫尽是不舍,也对生活有着几分茫然。“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水生嫂期待丈夫嘱咐她,希望丈夫指导她。“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水生嫂深明大义,但也有着女性的柔弱之感。这个时期的水生嫂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传统美德,贤惠、温柔、质朴、勤劳、爱丈夫、明事理。
而在《嘱咐》一文的话别中,充满志气的水生嫂明显起到了主导作用,水生变成了被嘱咐的一方。水生嫂主动送别丈夫,撑着冰床子载着丈夫和孩子。冰床就像离弦之箭,飞驰在冀中平原的水淀中,水生嫂用这冰床,不知送过了多少八路军战士。她深知丈夫去打仗,是为了给老百姓拼出一条活路,她对侵略者充满了痛恨之情,嘱咐丈夫要把侵略者完全消灭。虽然这次送别丈夫,水生嫂在离别之际依然有呆呆的神情,有着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但她是笑着送别丈夫,一个“笑”字把水生嫂的思想成长准确鲜明地表现出来,水生嫂像革命战士一般坚强,乐观地展望未来,激励丈夫做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2.人物话语长短的变化
在《荷花淀》一文的话别中,水生嫂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面对丈夫一条条的嘱咐,水生嫂只有一个“嗯”字来回应,水生嫂的失语,与她的思想觉悟不高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在《嘱咐》一文的话别中,水生嫂的话语变长变多,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好好打仗”,水生嫂对丈夫抗日主动支持,激励丈夫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要把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要打出活路,打出未来。“我等你到死”,最简单的话语,传递出最忠贞的爱情,是水生嫂对丈夫深情地告白。“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水生嫂坚定地支持抗日斗争,坚信革命事业的胜利。在历史时代的潮流中,水生嫂不断进步,思想觉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成长为深明大义、坚强乐观、独当一面的新时代女性。
聚焦话别,我们可以感受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子们在思想上已经成长与独立,不再依附于丈夫,已由过去的“小我”之境变成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大我”之境。
二、聚焦战斗,体味成长
《荷花淀》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女子参加战斗的历练与成长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这群女子为夫送东西返回途中突遇鬼子的情景,以及助夫退敌后,主动要求历练,参与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
在突遇鬼子时,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这群女子被鬼子追击,紧急情况下的感受复杂而真实。觉得自己冒冒失失来探夫,有几分后悔;没有见到丈夫,对丈夫既有担心又有埋怨;被鬼子穷追不舍之际,有被鬼子追上的担忧,还有对丈夫嘱咐的铭记——“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在战斗过程中,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既紧张又沉着,竭力与敌人周旋;“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她们视死如归,谨记丈夫的嘱托,维护民族的尊严。
身临其境,一次战斗的历练,让她们见识到了丈夫的勇敢,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抗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回家途中,她们豪言壮语,要和鬼子干起来,要成立队伍。她们不仅如此说,也这样做了,而且进步神速,到了秋天,这些女子就学会了射击,到了冬季,“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还能配合子弟兵作战。从夏季到冬季,只用短短的半年时间,这些女子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遇到敌人只会逃跑的拖后腿的“落后分子”,成长为会打枪会战斗的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豪气冲天,斗志昂扬。
聚焦战斗,我们可以感受到冀中平原的农村女子们,在战争的洗礼中,在革命思想的指引下,已由革命斗争的局外人成长为革命斗争的参与者,她们是新时代的花木兰。
三、聚焦结局,体味成长
我们在运用“化散为整”的方式来梳理文本内容时,还会有一个很独特的发现,那就是《琴和箫》《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战斗》《芦花荡》这三篇文章,所写的事件是一样的,都是关于大菱、二菱和老船夫的故事,但是写作角度和写作风格,前后却有了明显的变化。《琴和箫》最先发表,大菱、二菱惨死,结尾充满悲伤;之后改写的《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战斗》,则写了女孩子与鬼子之间的巧妙周旋,文本基调逐渐变得清新;《芦花荡》则充满了革命乐观情怀,老船夫变成了打鬼子不用刀枪炮弹的传奇性人物,对大菱、二菱充满了亲人般的慈爱之情,呈现出革命浪漫主义的境界。
聚焦结局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在革命大家庭的温情中的成长历程,革命情感美好珍贵,革命大家庭温暖如家。孙犁用赤子之心,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和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并且艺术性地创造美,用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讴歌时代,讴歌女性在新时代的成长历程,展现女子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千里蒲苇一淀开,奇志巾帼新气概。这些女子都是平凡之人,生活在冀中的农村,其中很多人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她们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白洋淀纪事》通过众多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觉醒与成长,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也能顶天立地,有所作为,这是一曲震撼人心的女性赞歌、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