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理念与策略

2022-03-17吴秀玲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一带一带一路

吴秀玲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方案,正在更大范围内惠及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1]。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号召“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影响力。目前,我们需要以教育联盟、区域合作的形式,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一、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教育全球化的需要

现代大学置身于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协同联动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阻挡教育全球化的步伐。全球化既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语境、环境,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2]。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也需要汲取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分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球招揽优秀人才,以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体系。“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正好能提供这样一种教育交流平台。

(二)民心相通的需要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媒体合作等,能为深化双边及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文化教育交流能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群众之间的了解,促进民间组织之间的文化认知。教育共同体建设既能促进各国青年学生、教师、学者之间的文化认同,帮助他们学会体验和尊重多元文化,又有助于达成区域经济合作共识。没有教育的相通,就没有文化的相通,而没有文化的相通,就不可能实现“一带一路”共同体的全面合作和发展。

(三)提高沿线国家教育竞争力的需要

在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与信息技术是两股推动力量,且力量比政府力量更强大。教育贸易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外汇收入来源。留学生教育、短期访学不仅能为输入国带来丰厚的学费和国内消费收入,更能带来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巨大的利润空间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教育渗透,纷纷制定留学激励政策。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优秀人才流失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技术差距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而成的远程教育能够跨越国界,使优质课程内容能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在线开放课程让远在非洲、西亚的学生都可以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果实施学分互认、学业证书在线认证,发展中国家将丢失大量教育市场,甚至会丧失部分教育主权。面对这一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建立教育共同体,形成高等教育合力,提升教育竞争力。

(四)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

总结中国教育模式,输出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形成一定的话语权,践行教育大国的教育使命。建立教育共同体,奉献中国的教育方案、教育智慧,分享中国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质量。

二、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可行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面临着同样的教育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只有新加坡、以色列、捷克等7个国家是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发达经济体,其他都是发展中国家。沿线的亚洲、中东欧、独联体国家在解决国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存在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科技实力的迫切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产生了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匹配的矛盾。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信息技术落后,无法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提供支持,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而沿线国家毕业生的技术技能和思维水平不能适应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共通的,迫切需要探寻教育出路。各国需要结合国际教育和产业标准来研发自己的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要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只有建立区域教育共同体,进行大范围的教育合作,实施教育开放,促进教育革新,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当然,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二是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三是不同国家对教育全球化的态度不同;四是教育共同体建设可能被意识形态化。

教育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惠及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提升“一带一路”区域教育竞争力。现有的困难无法阻止教育全球化的步伐。如果脱离世界教育潮流,回到自我封闭的老路上,不但会影响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本国教育更加落后,进而影响本国的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教育共同体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止步不前。

三、“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基本理念

首先,确立教育共同体的服务性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如前文所述,沿线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能源枯竭、产业转型、产业附加值不高等共同的经济发展困境,也面临着社会贫富分化及宗教纷争等社会问题。如何跟上发达国家发展的步伐,在信息技术、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实现突破,尽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高效的政府组织,一直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教育共同体不应该仅局限于教育领域,还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国际责任感,要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其次,确立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性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需要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理解,需要教育的发展。建立教育共同体,能让沿线国家人民更好地了解异域文化,认识不同文化背后的历史根源、社会基础、发展条件,帮助他们拓宽文化视野、接纳文化的多元性、理解各国政治文化体制的合理性,消除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制度的文化偏见。这既是教育共同体发展的目标,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外交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有利于消除区域内的政治、文化、宗教冲突,促进区域和平发展。

再次,确立教育共同体的教育性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改革做出贡献。教育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各国在教育领域有高度开放的胸怀,能在一定范围内履行共同体制定的教育计划、教育标准,加入教育共同体的学制、学历、课程和专业标准等体系,实现学分、学历等值互换,推动教师和学生自由流动。共同体的教育目的主要包含:(1)探索适应“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案,推动沿线国家的教育改革,促进沿线国家提升教育质量;(2)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教育话语权和教育发展权益;(3)建立新的世界级学习或留学中心,促进人才流动。促进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始终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使命。

最后,确立教育共同体的开放性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做出贡献。“一带一路”共同体强调共同的理念,不是你的或我的,而是“我们”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思想[3]。国际教育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的基本原则之上,尊重各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思想差异,只有这样,共同体才有和谐共建的可能。因此,建设教育共同体必须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共享共建教育资源,推进人才流动,吸取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改革本国教育,提高本国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是在尊重各国差异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教育共同发展,为实现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提供支撑[4]。

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共建策略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我们需要将教育共同体定义为政府间组织,即政府以官方形式拟定合作框架,搭建国家间合作平台,签订国家间学分互认、学历互认的教育通行性合作备忘录,并在国家内部执行教育共同体的相关教育决议。所有政策文本只有以国家名义得到确认,才能获得在国家内部和国家间执行的可能性。我国政府已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各方的战略合作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取得包括教育在内的数百项合作成果。而对于“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来说,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更加重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要求加强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民间交流,增进相互的感情和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要求减少政府组织的强力干预,通过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非官方、非政治的民间交流来增强各国人民群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没有产业、教育作为依托,共同体建设便无处落地。

(二)构建共同体战略合作组织,发挥共同体的教育支持与服务智库作用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要建立各国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制度或者执行轮值主席制度,定期召开教育部长联席会议,报告各国教育发展成就与困难,提出教育发展策略,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教育宣言、教育共识或教育框架。教育部长会议或教育战略联盟具有为沿线国家教育发展制定宏观规划的职能。作为教育政策、决议、宣言的具体实施者,教育共同体还需要成立“一带一路”教育委员会、教育执行委员会、教育研究中心等智库组织。其作用是监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对照各国国情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各国在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智库组织应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的国别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和实践案例研究,分析各国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监督各国执行相对统一、先进的教育发展标准,做好教育质量保障和等值互换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一带一路”大数据服务平台,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统计、教育数据和人才需求分析、招生就业和留学生信息发布等工作。沿线各国还可以成立高校联盟,在课程建设、专业设置、实验实训室建设、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定期召开会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巩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合作关系。

(三)互利共赢,互通有无,从教育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

只有互相需要,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共同体必须建立在两大原则的基础之上。一是问题驱动,即共同体能以较高的专业水平、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入分析沿线国家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制定本地化的教育改革方案。只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改革成效,以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共同体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认可,凝聚力才能增强。二是资源互通,既指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数字资源及优秀教师资源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也包括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特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方面的联合攻关和科学实验室的共享共建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以高度开放的姿态,广泛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从互相需要、互相支持出发建立的教育共同体,会更好地联结各国人民,使各国从教育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

(四)聚焦产业协同,从产业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

我国的“鲁班工坊”是以服务合作国家产业发展、培养合作国家职业技能人才为主要宗旨的共同体建设模式,已经形成我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合作网络[5],且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主要使命是服务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转型,改造夕阳产业,提高沿线国家的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科技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教育共同体要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对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人才。教育共同体要为企业服务,可以采取订单班、本地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解决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教育共同体也要走产业协同的道路,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只有以经济为依托,教育实践才能有更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高级形式,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随着教育的全球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必然走向教育共同体,而教育共同体也必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一带一带一路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