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术精神的概念、内涵与培育路径
2022-03-17黄艳华
黄艳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以专科为主,培育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成就斐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都普遍重视实践技术的培养,严重缺乏从技术精神的层面对高职学生学习技术或技能的价值取向、培育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而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1],高职技术精神的培育必不可少。因为技术精神不仅仅是高职学生能够在技术学习上不断进步的有力精神支撑,更是高职学生能够在技术的发展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保证。作为工匠精神的补充和延续,单独针对高职学生技术精神的培育少之又少:一是对高职技术精神的培育意识不够重视,二是对高职技术精神的概念、本质和内涵等缺乏清晰的认知。因此,本文认为技术精神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一种特有精神,能够有效推进高职学生学习技术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反映了高职教育以技术为中心的高技能人才培育和实训实践活动的本质,是高职教育最为根本的人文精神之一。
一、高职教育技术精神之概念与内涵
依据樊勇等[2]的解释,技术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在不断深入的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现实实践来看,技术精神来源于技术,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制作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就是最早的技术。为了使劳动效率能够得到提升,获得更为方便和幸福的生活,就要对劳动工具进行改良或创造,即技术的提升或改进,这就是技术精神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难看出,技术精神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历史意义。技术作为生产力直接的推动者,技术精神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并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工业革命后的今天,技术精神一直都是技术前进的原始动力。特别是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推动,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理性化进程不断加剧,长期以来技术的偶然性被动创造已经被自觉的主动性研发所代替,继而对技术精神的内涵意蕴、价值体现都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包括“立足创造”“注重实效”“鼓励多元”“宽容失败”“精准可控”等[3]。而以此为基础,就可以把高职技术精神界定为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以技术为本体的精神,它以高职院校为培育基础,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在精神之一,是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富含更多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的要义,表现为技术创新、凸显实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一)创新是技术精神之最主要表现之一
创新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基础,主要通过技术的成果实现来体现,而技术精神作为技术的高级进阶,主要是明确创新的目的和方向、手段和方法。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把“创新”解释为:①抛开旧的,创造新的;②指创造性,新意。目前学术界普遍根据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界定,即“创新”包括五种形式:一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或具有新性能,二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三是开拓新市场,四是开拓新原料或半成品,五是引入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成为业界的通行内涵。总体上看,任何形式的创新都是人工通过自我知识或技能的再建构而逐渐形成的,是对原先的即存进行功能开发、技术重组和性能超越,都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向。因此,创新就是高职院校技术精神培育的行为之源,缺乏持续的创新是难以具备技术精神的,只有不断地对高职学生即存的科学认知和技术储备进行持续的创新教育,努力展现主体(创新者)和客体(即存知识和技术)的高度有机融合,才能不断解决技术活动中的未知与未行问题,创建出更多、更高效率的新型技术形态[4]。创新是高职学生自我精益求精的典型表现,是对“技术精神”的理解与追求,是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和技能实践活动的必要支撑和动力源泉,是技术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对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重要理念的有效贯彻。
(二)技术精神最主要之标志就是实效
技术精神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实效的凸显,没有任何实效的技术精神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效是指关于技术前进的价值直观确立,以指向确定性技术目标、破解技术即存现实问题为根本任务。它以效益提升和降低人工成本为核心,不仅仅是达成人类活动目标技术推动之追求,也是技术产生效益的最直接体现,更是判断技术是否有效的客观基础。即存的技术一定会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所取代,任何遐想前卫、谋划巧妙、设想完美的新型技术业态,无一不需要实效的全程严格考验,待其实效优势得以认定并具备可持续推广的潜力后,方可进入实际领域的应用范畴。因此,高职院校就需要及时跟进引领时代的前沿技术,深刻认识技术提高效益的脉络和纹路,牢记实效是技术精神培育的主要依据。必须指出的是,高职院校技术精神所要求的实效还包括学生掌握新技术、探索新实践、创造新发明等。 技术精神的实效,甚至能够推动技术创业,应广泛融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既要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职业倾向,又要符合高职院校地方性、技能型和第一线的人才培育导向。同时技术精神的实效要明确体现适应性(不可拔高,也不能太低)、规范性(不是异想天开,要有现实基础),才能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实现起到明显助推作用。
(三)社会责任感是技术精神之核心内容
技术精神展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最常见的社会业态,但技术的进步并不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不时地给社会带来不适或祸患。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认为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凭借不断发展先进的技术[5],寻求本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进步,积极开展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强力的扩张与侵略,以确保本民族国家的优势和强大,这种技术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当代风险社会的根源。目前,国内尘嚣甚上的科技无国界概念也对技术人才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技术人才,就可以有效避开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风险,并能有效为国家和民族大力担当,大国工匠王曙群工作场所“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的醒目标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作为培育我国技术进步强力推动者的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内容,并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问题来抓。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时勉励学生要更加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顶起中国制造的脊梁[6]。李克强总理明确强调高职学生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技术精神培育之价值
(一)技术精神培育是高职教育之根本目标与内在要求
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非常重视高职教育关于技术精神方面的培育,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7](教职成〔2019〕5号);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提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8](教职成〔2020〕7号);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1]。不难看出,这些纲领性文件无一不把“创新”“凸显实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技术精神不但是高职教育最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也是其内在要求最根本的反映。技术精神的培育不仅仅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更是高职学生在技术继承和发扬中的目的和方向。
(二)技术精神是高职人才培养之重要思想支撑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9]。高职院校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与摇篮,应该充分发扬技术精神的育人功能,让高职学生通晓技术学习之要义与目的,明晰自我技术的学习与国家社会命运的关系,确立其技术学习的方向与任务。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下,随着个人技术的提高,外在诱惑与内心需求难免会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而技术精神就可以有效破解这一困局,其蕴含的价值内涵、人文观念、社会理想和道德风貌等都会深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促进他们将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统一到中国梦的实现中。因此,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必须重视技术精神的培育,把技术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日常教学,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技术精神的优秀品质。
(三)技术精神是大国工匠培育之有效途径
“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王树军凭借三种精神从一个普通的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包括“听党号召、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的政治品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激情奋斗、百折不挠、敢和外国同行过招的创新精神”,把技术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10]。“世界顶级焊工”高凤林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实效,大胆突破理论禁区,创新混用焊头焊接超薄的特制材料,采用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成功保障了长征二号火箭的发射,成为人人称赞的“为火箭筑心”的人,即便有年薪百万和北京两套房的诱惑仍不忘初心,而支撑其不断前进的就是技术精神[11]。可见技术精神对于大国工匠的培育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将技术精神广泛融入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实训实习,实质上也就是高职教育技术精神培育的自觉和独化过程。同时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切入点更容易培育技术精神,校企双方都处于技术活动链的关键环节,以技术准备的实践者培养为纽带,充分发挥技术精神对校企合作之功能,共同推动“大国工匠”的顺利培育。
三、高职院校技术精神的实现路径
(一)全面全方位提高对技术精神的重视
技术精神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也是成就大国工匠的最重要基础,而现实中关于这一命题却很少得到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尽管国家层面多次强调这方面的内涵培育与方式方法,众多高职院校也都重视技术的教育和引导,不断加大技术教育的力度和广度。但现实中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高离职率、眼高手低、业务素质有待强化、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且日益严重。据麦克斯《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8至2020年的高职生离职率都保持在40%以上,导致他们在社会上普遍不受待见,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技术精神。因此,首先是高职院校自身要重视,在顶层设计中重视技术精神的培育,改进技术精神培育的鼓励方式和方法,营造技术精神培育的全校氛围,让师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技术精神在高职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确立高职学生技术精神的培育方向;其次是教师要重视,把技术精神的培育纳入日常教学当中,从大国工匠、技能能手等案例中挖掘技术精神,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技术精神意识,增强他们技术精神的实践和提升;再次是高职学生要自我重视,技术精神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只有具备技术精神,才能在技术的掌握中不断有效地提升自己,将自我的技术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自我的卓越和靓丽人生。
(二)将技术精神全面全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12]这里就非常清晰地为高职院校的技术精神培养指明了方向: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这是技术精神的基础,也是技术精神培育的立足点。而从2020年各高职院校公布的质量年度报告来看,各院校普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高度重视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融合培养,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等方面科学分析、合理规划,同时积极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但由于对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认识或理解局限,并没有多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全程纳入技术精神的培育,很少提及技术精神概念性的称谓和内涵要求。而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的最核心建设任务之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为全面的反映,对于高职院校的现实和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关乎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因此,高职院校应正视这一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全程确立技术精神培育这一培养基础,保证人才培养这一最为根本的方向,从而保障技术精神的有效培育。
(三)将技术精神全面全程纳入产教融合
自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13]以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1],产教融合在完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提升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我国产业现代化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2019年全国有200余所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账额超过500万元[14]。但这样的成绩基本属于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并没有改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职学生技术精神在产教融合培育中的缺失。因此,应当在产教融合中全面全程纳入技术精神的培育,建立产教融合技术教育机制,打造以凸显工作实效为引导的技术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将高职人才的技术培养、技术积累与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产教融合对技术精神的培育。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虽然在日常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或多或少地涉及技术精神的培育,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作为内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技术精神不但可以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其在技术传承中加以创新,也可以让他们自觉地把技术精神的发扬融入中国梦的实践。技术精神将伴随大国工匠的一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追梦的征程当中,……(技术精神)并不仅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而是对一切职业精神的呼唤,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底色,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15]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精神,并将其有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高职学生自觉形成技术精神,才能真正担当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