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与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对接研究

2022-03-17方宏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综合型语料库交际

方宏杰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一、研究背景

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办学质量,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输送具有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这一指导思想强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亦明确了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以“应用型”为导向。[1]

经济全球化格局加深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合格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应当熟悉国际技术规则,掌握技术交流的英语沟通技巧。以此为培养目标,我国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需横向融通市场需求,满足专业领域下特定场景中的交际需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8)》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应以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为目标。”[2]Bachman 于20 世纪90 年代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的模式,交际语言能力是将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3][4]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是以交际能力的发展为理论基础,属交际法测试的一种,旨在最大限度地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活动的语境和行为。[5]近年来,伴随职业用途英语(EOP)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英语任务型测试因此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热点,或将是这一轮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试点。

二、中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测评支架

如何在中职阶段建构起语言知识、表达逻辑和语用策略的“测评支架”,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衔接高职阶段的英语任务型测试,是一个亟待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Long 和Norris 指出任务型测试是以任务为分析的基本单位,评定的是应试者完成任务的表现。[6]在实际操作中,任务型测试的测评标准多为定性描述,评分实施由教师参照测评标准根据经验和主观印象打分,[7]主要考察交际意义,也关注语言形式。[8]该模式适用于具备一定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高职学生。受限于中职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和经验知识积累,直接套用该模式既无法真实反映交际能力,也难以有效检查语言知识。

从诊断性评价的功能角度来看,任务型测试缺乏清晰具体的行为样本用于量化分析,且易受施测者主观因素的干扰,难以准确进行相关性验证与归因。以任务型测试对于表达能力的分项评价为例,指向特定意义的表达措辞是多样的,表达效果同时受语言形式和口语流畅性的影响。这些语言素养同时作用于表达能力,都可被当作自变量。如果不以明确的行为样本作为目标导向,将使测评结果失去焦点。换言之,单凭该项分数无法具体反映受测者各项语言素质的水平,难以进行有效的相关性验证,导致诊断性评价缺乏精准的归因,对于侧重基础培养的中职英语教学而言是不利的。

受师生比的制约,中职英语的教学条件无法对每一个受测者的动态表现进行全程观察。在没有明确行为样本作为参照的条件下,容易遗漏受测者的关键表现,影响评分的准确性。同时,任务型测试贯穿一个任务的始与终,时间跨度较大,加之人力投入的需要,缺乏施测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意见》所推动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需要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认知水平出发,开发定位准确、用途明确的测评模式,顺应任务化教学趋势。应对这一需求,本研究提出了面向中职的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架构,聚焦具有特定交际意义的模块化综合技能,旨在系统衔接高职的“职业化”英语课程。研究路径从需求分析出发,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用途专业分类语料库”(以下简称“中职英语语料库”)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分类英语能力量表”(以下简称“中职英语能力量表”),以期为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设置规划进行导引。

三、面向中职的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对接原则与正向反拨

(一)对接原则

1.指向性

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其作为“衔接高职教育的基础”这一定位。因此,本研究有必要先行阐明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与英语任务型测试在评价指向上的关系。语言技能的发展遵循螺旋上升的规律,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亦是服务于英语任务型测试的最终实现。任务型测试着重评价语言的功能性与社会性的运用,同时检验受测者对目标语域内特定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掌握情况。[9]可见,任务型测试要求受测者事先掌握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以推动功能性和社会性的运用。

考虑中职学生的能力起点相对较低,为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可以更好地专注于交际能力,减轻高职英语基础教学的负担,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在语言知识和结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应为中职学生搭建了“支架”,具体体现为:(1)施测前,教师按照目标任务,根据中职英语能力量表和学生学业需求,在中职英语语料库中索引并选取语料,包括词块和规范化语用逻辑。词块以专业术语和原理定义为主,规范化语用逻辑则是符合职业用途和行业标准的表达逻辑(如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PDCA 分析法”),主要涵盖技术交流的两大技能,分别为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阐释。教师通过中文讲授,导入涉及测试语篇关键信息的词块,辅以逻辑连词的讲解,使学生提前掌握相应的语言形式和结构。(2)教师按照一定的规范化语用逻辑组织词块,编写话题语篇,以外部知识形式进行呈现。(3)综合型技能测试更为注重对于外部知识(external knowledge)整合运用能力的测评,即学生提取所学语言知识对外部知识进行解码,再根据外部知识的逻辑重新编码并输出,外部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输出话语的逻辑结构,规避了话题知识等与构念无关的内部知识因素。[10]

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将词块、逻辑连词和逻辑结构作为“语言标志物”,有效识别和提取学生的行为样本。在受测过程中,学生逐步积累专业语域内的语言知识,其表达措辞和逻辑也趋于“行话”,为高职阶段的任务型测试打下专业化基础,形成积极的反拨作用。

2.真实性

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以任务为导向,这就要求在测试语境的设计上需取材自真实交际场景中所触发的语言任务,即目标任务。为确保构念效度,测试语境应具有代表性,测试任务必须是目标任务的取样,能够代表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场景中需要完成的语言使用任务。[11]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要切实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行业需求,确定目标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业需求对测试语境进行适应性设计,以确保测试任务的量力性和真实性。

3.高效性

词块体现了一种语域的语言模式,因而对词块的分析有助于完整的描述学习者的语言需要。[12]中职英语语料库可以对特定语域词块做动态更新,及时同步行业最新发展,为培养方案的决策制定提供客观数据。[13]语料库的建设也为自动化测评提供了数据基准。自动化测评是语言测试领域的创新方向,或将节省诊断性测试的成本、时间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评信度,有助于语言测试构念的确立。[14]

以中职英语能力量表为框架,按照“专业—任务—技能—语料”的建构逻辑,对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解构,根据目标任务对所需综合技能进行分类,进而在中职英语语料库中提取关联的语料,最终形成技能模块。该体系能够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灵活组合与编排技能模块,提高课程建设的响应速度。

(二)正向反拨

Nunan 认为测试应与教学紧密相连,形成正向反拨效应。[15]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以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储存在长期记忆中与任务主题相关的描述性知识,用于理解和内化由任务指令通道输入的外部知识,形成有效输出。核心素养下,除测评功能以外,该模式有助于培养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以及语用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以外部知识为范例,对行业英语的语言规范养成和逻辑思维建构形成正迁移。

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应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延伸至实训一线。在实训过程中自然穿插双语教学与测评,通过记录学生真实表现进行分析解释,体现学评相融、以练促学的教育理念。

四、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与中职教育英语教学的对接策略

(一)以就业需求为根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实行“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适合企业要求、适应行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16]中职英语测评必须立足于需求分析,包括业务能力需求分析、行业技术发展分析与实际工作场景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行业代表性企业间“点对点”的常态化沟通平台,定期深入企业一线,具体到岗位,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特殊领域的典型任务,建立“情境+知识+用法”三位一体的中职英语语料库。

(二)以职业语料为要

中职英语语料库的构建源于对行业需求的分析,能够为测评和教材的编制提供真实的客观数据。宏观上看,中职英语的学科教学和语言测试在技能构念上是高度一致的,均具有基础性、建构性和实用性。

语料收集需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代表性企业的技术骨干在目标任务中的典型语言行为进行记录,并按照技术交流的需求,筛取有效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为确保内容的规范性,应参照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职业教育教材,对所收集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进行标准化准换,编制成词块和规范化语用逻辑。在此基础上,根据语言使用者的能力水平和目标任务的难度进行初步分级后,按照使用频率、搭配、程序化表达等语言特征与语言频率对语料的进行分析和分层,进而依据目标任务语境提取匹配的规范化语用逻辑,最终形成模块化的典型语言行为数据库,即中职英语语料库。

语料库取材自使用者的典型语言行为,且经过符合教学标准的规范化转换。《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CSE”)以学习者为主体,提供了适合中国学情的能力发展梯度,对能力水平进行了科学划分。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按照任务共性、使用规律以及技能类型,对语料进行归纳,构成量表描述语。

(三)以能力描述为先

刘建达提出,面向运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把语言使用作为描述方向,主要描述不同能力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典型语言行为。[17]中职英语能力量表直观地描述了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某些语言技能,在某个特定交际工作场景参与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量表开发主要采用RL 法(real-life approach),描述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做什么。RL法是指导测试开发和课程设计较为有效的手段。[18]

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应充分借鉴《普通高中英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CSE 的理论构念和开发方法。CSE 与新课标的制定是建立在长期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专家审核的基础上,对偏颇性和效度进行了充分验证,可以作为理论参照和结构蓝本。

1.内容效度

描述语的撰写是建立在需求分析、中职英语语料库构建、行业调研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由教育研究者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编委会对描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学习者能力水平的匹配度、技能养成的顺序性和整体结构的系统性进行审核。描述语的设计理念应从传统的“通才培养”转变为“专才培养”,适当降低对于口语语音、复杂句法结构与开放性写作的考察标准,转而突出专业术语、高频表达、语用逻辑等的应用型语言知识程序化。

2.构念效度

20 世纪80 年代,Brown 在UCLA 参与开展的一项有关工程技术类专业下英语测评构念效度的田野调查具有启示意义。[19]借鉴Brown 的测评体系建构策略,中职英语能力量表在开发初期就应当组织英语学科教学人员和行业专家对描述语进行交叉审核。在前测检验上,需设计适恰的调查问卷,大量收集有代表性的反馈,形成有效数据。通过数据检验,对量表的构念效度进行定量分析,涵盖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的相关系数、Rasch 分析的拟合度分析等。所有问卷在投放前都应通过专家审核与因子分析,对其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验证。

3.分级原则

量表的纵向结构设计可参考CSE 的分级验证步骤,使用问卷调查,综合收集量表编写者、施测者与受测者的三方反馈,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确定临界值,依此设定横向参数与纵向典型特征,并进行二次验证以明确分级。[20]量表对语言能力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与描述,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编写都有参考意义。[21]

五、结语

目前,我国中职在校生的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薄弱,课程内容亟待更新,教师的语言测评素养需要唤醒。因此,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更应重视语言测评的先导作用,在改革实践中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合理路径。本研究以英语综合型技能测试为抓手,基于需求分析,开发模块化测评体系。以此为先导,可以科学高效地推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制定,紧随行业发展,系统衔接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综合型语料库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打破传统框架的综合型LED光源投影机 ViewSonic(优派)TX500K
交际羊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综合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属拉伸综合型实验教学研究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经济新常态,综合型工程咨询机构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