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明理·思想·达成:高中语文德育的实施路径
2022-03-17邱国华
邱国华
(1.厦门市第三中学,福建 厦门361006 ;2.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新疆 吉木萨尔 831700)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智轻育、重术轻道、重分数轻文化现象比较突出。重智轻道,即在教学上重学生智力的提高,轻视德育的功能;重术轻道,指教师重视学生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轻视语文教材中生动的语言材料对人在精神上的滋润;重考试分数的提高,轻视语文学习中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如果高中阶段还沉浸在必备知识的简单重复、关键能力的机械训练上,那么语文德育也就消亡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的学习生活之中。
同时,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抑制语文德育的实施。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在丰富课堂教学容量、直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大而全的教学目标,只追求融合图片、视频、文字于一体的大信息量课堂,那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要消化海量的信息,就很难真正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信息的轰炸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导致学生疲于奔命,抑或消极参与,排斥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这种忽视学生的信息接收与消化能力的课堂教学生态,直接后果是让语文德育的实施淹没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之中,好像学习了许多内容,但成效不突出。
此外,平时命题导向也制约语文德育的实施。语文教学的策略选择受命题导向制约,平时的命题,若过多地关注必备知识,简单机械地重复考查,就会导致教师在课内外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这直接影响常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影响课外的作业形式布置,因为必备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是依靠不断的重复强化训练。如语文高考,目的是通过对名篇名句的考查,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在片面追求分数的趋利生态下,直接导致师生不厌其烦地重复机械识记。但为应试而进行的只专注于有口无心的背诵,而不关注这些名言警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应有效果。而当前教育部统编教材要求的整本书阅读,对于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来说,效果不错,但对于中下游学生而言,恐怕效果不是很显著。以上种种,正应了一句话——“小学而大遗”,最直接的后果是未能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语文德育的实施受到影响,“立德树人”的效果不显著。
直面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大力推行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高考改革。在这“双新”背景下,统编语文教材推出来了。教材每个单元均有个鲜明的主题,组织单元的课文不是孤立的单篇,而是围绕一个主题构成群文,这为语文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支架,让语文德育实施有了依托。
统编语文教材是教学传播的介质,是课程的接受者接收知识信息的文本,是课程的执行者传授信息的师本,也是第一资源,是文本;语文德育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提高生本信息传播质量与效率。从教育层面上看,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的内容编写更突出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因为,作为母语教学,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在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兴趣和天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德育是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进行道德熏陶的教育活动。
语文德育的实施,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一方面是教育的“教”,一方面是教学的“教”。有研究者认为要清醒认识两组关系:一是核心素养、新课标与统编教材的关系,一是大单元设计与学习任务的关系;在对统编教材的正确打开方式上,他认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关键在整合;认为整合能有效地解决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教读篇目带动自读篇目,“教会一文带动一类”;可以“因需而定”,采取单篇教学方式,还是群文教学方式;倡导“推动从教学走向教育”;可以通过“找准目标定位,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学以致用”。[2]
针对新教材的使用,用教材教,教育的“教”是其中的基本功能。这里,不论是“语文教育”,还是“语文思想教育”,均指向语文德育。语文德育,就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规范性地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外,让学生从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美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活动。[3]
近年来,高考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鲜明,实现从能力立意到学科素养立意导向、评价也从单一走向多维,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铸魂育人”的鲜明方向,也为语文德育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更为具体:一是健全立德树人机制,二是提升服务国家选才能力,三是促进发展素质教育,通过这三个方面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从大背景上看,“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4],极有利于语文德育的实施。因此,在“双新”背景下的语文德育的实施,有了落脚点、支撑点,为语文德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高中语文德育实施从“阅读”走向“明理”
语文德育的实施始于“阅读”,阅读的任务,“传道”是首要的。“传道”面对的是“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传道”要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向的是“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高中语文德育,在阅读教学上,因为课文具有文质兼美和意味深长的特点及净化心灵和升华思想的作用,可以借助对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情节结构的分析、人物形象的鉴赏、写作方法的指导、主题思想的归纳加以实施,其关注点可放在“价值引领、素养导向”上,着力点放在“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上。《沁园春·长沙》作为一首词的阅读教学,“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着力点在于梳理文字障碍,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对“意象”“意境”“技巧”“手法”“风格”“流派”等独有的一套鉴赏语言有深入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价值引导、素养导向”上。这首词的“价值引导、素养导向”在于“青春的价值”,阅读教学的重心是引导学生从“青春的价值”角度理解作品的意蕴,体会作者或感时伤怀、抒发情感,或感悟人生、思考人生。引导学生明“青春价值”之理,明“人生价值”之理。
在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过程中,提高语文德育实施的质量,重点在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明文章之理,引导学生“明大理”,即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政治灵魂、铸魂育人等有关思想和论述;引导学生“明正理”,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明心理”,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认同。
二、高中语文德育实施从“明理”走向“思想”
2021 年2 月19 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明了高考命题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情境设计要优化,试题开放性、灵活性要增强,要“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5]
高考命题导向上看,“德育”首位毋庸置疑。语文德育的实施,仍然要通过阅读教学这一途径,学生在阅读“明理”后,应该走向“思想”。走向“思想”,是指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书,积累“思想来源”的“思想”,即会“想”。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是传播信息的不可取代的媒质,而且对信息贮存加工有直接影响。惯常的说法认为,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施行的说、写和接受的听、读。这里面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想。不会想,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提高?”[6]王宁从四个方面谈“想”:一是理解与分辨能力,二是综合与加工能力,三是调节与宣泄能力,四是复述与表达能力。因此,“明理”后,还要会“思想”,积累“思想来源”。
在写作教学中,常有这样的困惑:高中学生不是不会使用常用的2500 个汉字,而是不会用已经学会的汉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什么?因为学而不思。高中语文教学重智力轻德育,常常把深层的“想”误以为说大话,说大道理,而忽视其“有别于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因此,为落实高中语文德育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在为学生准备“思想来源”上要下功夫,《沁园春·长沙》中有什么“思想来源”?其一是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多角度鉴赏诗词;其二侧重于思维的培养,特别是高阶思辨思维的培养,《沁园春·长沙》上片写景渲染提问,下片议论抒情回答,一问一答的思维结构模式,就是很好的结构文章或创作诗歌的“思想来源”。
三、高中语文德育实施从“思想”走向“达成”
统编语文教材,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材料,是语文德育实施的极佳载体、桥梁,如果能把这些材料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来源”,让学生融会贯通起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学以致用,走知行合一的道路,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既是饱学之士,又是精神富翁,这应该是语文德育实施要努力达成的效果。
“语文教科书的组织方式对语文教学方式和育人取向起着相当大的影响。”[7]过去,高中语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听、说、读、写”的技能上,对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的教育功能挖掘不足。“不会想,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提高?”[6]高中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也不是简单的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在“育人取向”上提供了支架。
落实从“思想”到“达成”的任务,是落实阅读教学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达成什么”。在“学什么”“怎么学”和“达成什么”这三个活动要素中,“学什么”是对象问题,“怎么学”是方法问题,“达成什么”是效果问题。在语文德育实施层面,“达成什么”已经不是从积累方式上看语文知识、语言材料、言语实践活动经验和主动积累的显性直接要求,而是引导阅读主体,“投入作品描绘的世界中,感受文学作品传递的喜怒哀乐等人生经验,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7]的隐性的学习暗示。《沁园春·长沙》表面上是通过描绘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及回忆当年与革命战友同游橘子洲的生活,其隐性的学习暗示是表现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决心改造旧世界的伟大抱负,抒发激流勇进、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中国的凌云壮志。这隐性的学习暗示是语文德育实施要“达成”的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统编语文教材开始使用时,新高考实施过程中,提出“语文德育的实施”这一话题,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实施语文德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政学科教学、历史等学科教学在德育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一历史重托,语文教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