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在地理新课程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的新思考

2022-03-17

地理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示意图新课程图像

崔 璨

(北京市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北京 100083)

笔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走上讲台已有十五年时间,有幸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面临的困难有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家长头脑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地理是副科。第一次布置地理作业的时候,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现出了惊讶:“怎么地理还有作业呀!”一些家长也表示:“初中老师明确地提醒家长要分清哪些是主课,哪些是副科。”

其次,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不适应。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教学内容。高中地理课程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三部分内容。由初中直观的区域地理过渡到高中抽象的自然地理,难度增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

再次,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程内外要以学生活动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探究活动的进行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学知识和必要的动手能力以及发散的思维模式。而现阶段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动手能力不足并且在思考问题方面角度单一。

要使学生克服新课程学习中的困难,必须使学生专心课程学习、参与课程学习、成为探究的主体,因此笔者提出以学生活动代替讲述内容,以图像成为贯穿全课的“路引”。

一、巧妙导入,调足胃口

导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能起到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好的导入能够成为提高一节课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由导入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导入的关键就在于“调足学生的胃口”,将教学内容话题化、问题化、案例化。

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节中,以电影《冰河世纪》的片段导入,就影片提问:“动物为什么迁移?气候为什么变?气候怎么变?动物如何知道气候在变?”继而引出不同时期气候变化曲线图并以上述四个问题为分析角度,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规律。在“热力环流”一节中,以具体实验“酒精灯上飘舞的羽毛”为导入,引出热力环流的特点、规律。这些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设计又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思维离问题的结论之间是“跳一跳,摸得着” 的关系。

二、图像引路,大做文章

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图像具有信息量大、信息间联系紧密的特点。图像信息分析方法,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零散的知识、信息形成系统。对于新课程而言,“图”可成为探究活动的“指南针”,指引航向,不仅具有导入新课、引出探究活动的作用,甚至可以以一张图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成为探究线索的载体。

比如,在“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两节中,可利用必修《地理一》教材封面上包含了冰川、海洋、沙漠、森林、山地、平原的图片。首先提问:“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自然景观的差异呢?你亲眼见过哪些景观呢?”进而引出活动一“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再而提出下列问题。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的要素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②当地的地形类型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不同地形的土壤和植被有哪些特点?(引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当地有无河流?河流的名称是什么?它属于我国哪条著名河流的支流?流向、流经地区怎样,与当地哪种自然地理要素有关?(深入探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知识)④景观差异有什么样的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总结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规律)

以一张图片寻根究底,不但将联系密切的两节内容串在一起,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宏观的问题细化,再将细化的问题串连成更大的综合体,再细化、再综合。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看问题,锲而不舍地追逐隐含条件,培养学生“求甚解”的习惯。同时,以一图贯穿始终,思路清晰,降低难度,使课程更有趣味。

三、活动进行,自由探究

不同的图形引起学生不同的课堂活动、呈现不同的课型。针对不同形式的课程,现作如下总结。

第一,开启地理学习之门的钥匙——示意图或称模型图,如黄赤交角示意图与公转示意图,使抽象的时空运动规律具体化、将实际存在的空间形象化,也可以将纷繁复杂的事物剔除表相,显现规律。这样的图片不但是授课线索,也是知识点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掌握示意图反映的客观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现实生活中实际感知的地理现象的根源。这类图形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解说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时,告知学生下雨时通过观察云层判断降雨的时间,以及实时作出应对。实际生活结合得多了,学生就会对地理现象有所关注,对大自然中的事物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不但使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更能够引领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并加以实践的,是对课堂知识的运用、检验和发展,是真正体现“新课程”新意的东西。

第二,世界窗口——地图,包括区域图、专题图等,这样的图既可以作为全课的线索,也可以是整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是区域地理的载体。地图能够直观地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动态过程。学生通过看图、填图等能够了解世界、放眼世界,不出门就可知天下事;熟练运用地图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就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专题地图的运用比例非常大,可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运用“引导—发现—探索—归纳”方法进行教学。在地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配合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景观差异原因,分析各个地理要素带来的影响,探索地域特征,归纳地理联系。

第三,学科综合——统计图表,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来用。地理教学中的统计图多与时间有关并与表格结合。如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人口变化模式图,都是探讨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高中必修《地理二》第七页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为例,人口自然增长率具有一定变化,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呈现不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划分出不同的人口模式。在1750年至1940年这一百九十年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却出现了两次异常,一次是1800年至1850年的年均出生率突然升高,一次是1910年至1920年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异常偏低。将这个统计图表转化为折线图,可直观看到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纵向比较不同时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时间,结合历史就可推知产生原因;横向比较可知地区差异,可探究差距根源。以一张统计图表引领全课,使学生全面认识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知识迁移,将不同学科知识贯穿使用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

四、引领读图方法,挖掘图像内涵

1.方法

这里所说的方法主要针对分布图和统计图,方法如下。第一步,读图名。图名是图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体现,通过读图名,可明确图像表现的核心问题,加快对图像信息的提取速度。第二步,读图像要素。这是图像分析过程中不可省略的一环。对于分布图来讲,图像要素包括方向、图例、注记、比例尺;对于统计图而言,则包括图例、坐标轴的含义、刻度、单位等。第三步,结合问题读信息。要根据一系列问题逐一提取图像信息,做到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还要注意两类图像的对比阅读。如前文所提到的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图,就是分布图与统计图的结合。

2.挖掘图像内涵,转换图像结构

图像结构的转换对示意图的阅读至关重要,具体包括图图转化、图文转换、文图转换三类。学会图形转换是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最有效的强化。以“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为例,就可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类型1”(见图1)转化为如图2所示的形式,实现图像间的转换。使学生从图2中得到更直观的信息: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以及所处半球的关系,从而实现图文间的转换,得出规律: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直射点南移,南半球昼渐长;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例如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于是有了新的问题:当直射点位于不同位置时的地球昼夜半球图是什么样子的呢?结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画出二分二至日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俯瞰图(见图3),实现文图的转换。将图1和图2中的四至点位置均以北半球俯视图表示出来,而由学生自行画出南半球俯视图与侧视图,再次实现图图和文图间的转换。进而可以将地球公转过程中的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结合,画出地球公转的动态过程图。

图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类型1

图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类型2

图3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北半球昼夜情况俯视图

五、结语

“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新教材中图像的内容和比重都有较大的增加,在选编中注意图像的实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在图像的表达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情结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图形展开探究并保证探究方向的正确性,关键在于将问题细化,分散为若干个小问题,形成问题链,步步深入。图像信息越少、越直观,越有利于问题细化,探究根源问题。所以,在选取贯穿课堂始终的图形时要适量,以便将“图形”具体化。

一图贯穿探究活动的始终,使学生能够深入而全面地分析问题,广泛而多角度地联系各学科知识,锻炼各方面的技能。

猜你喜欢

示意图新课程图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有趣的图像诗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