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式阅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17王科
王 科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实际,选取比较阅读的具体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的实施中优化与调整阅读流程,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和了解所学文章的基本思路和语言风格。同时,通过比较式阅读的方式,教师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不同作者在表达和描述时侧重点的差异,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一、应用比较式阅读法开展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阅读教学资源素材的丰富性要求
对高中生来说,阅读学习是需要结合课文内容的主题进行拓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完成独立的阅读分析,也需要适当拓展阅读教学范围,通过引入具有相似性或反差性的阅读素材,促使学生在对比中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引入多元化的素材,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阅读需求。若教师能合理规划整体的教学组织流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学习体验,学生对相关课文的理解程度就会进一步加深。
(二)符合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的阅读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思维才会具有灵活性和发散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多篇课文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同学生可基于自身主观的阅读感受,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给其他同学或教师,实现交流与反馈,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符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阅读教学综合性也相对更强。教师可在阅读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引入不同类型的语文阅读素材和相关的课文内容供学生学习。差异化的阅读内容及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加充分地感受到阅读学习的趣味性。
二、运用比较式阅读法的要点分析
(一)科学选取阅读文本
文本选择是阅读教学组织开展的重要基础,是比较阅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的自主筛选能力和筛选意识都有所增强,为取得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可在文本选择阶段适当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阅读学习方面的兴趣,在选取阅读素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
除此之外,教师在选取基础的阅读文本素材时,还需要考虑阅读文本的整体思路和行文方式,力求结合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为确保阅读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在前期准备时,可选取多组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阅读学习感受,适当调整文本顺序,促使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二)做好比较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
相对于传统的独立阅读教学模式,文本对比的教学组织模式需要教师前期准备更加丰富的阅读教学素材。这意味着教师在前期的阅读教学准备阶段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保前期的教学准备充分且合理。除此之外,教学准备阶段的工作还包括一些辅助教学工具和先进教学平台的引入,教师应当以“为学生带来丰富全面的阅读教学体验”为原则组织具体的阅读教学,促使语文阅读学习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获得显著的效果。
(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空间
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加强,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时,需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并通过灵活应用教学模式为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自主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自身阅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升阅读学习能力。
三、比较式阅读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式阅读教学法基于不同的切入点,在整体教学组织流程上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分为纵向比较阅读和横向比较阅读两种典型的方式。另外,引入多元化的辅助素材,通过直观与抽象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也是高中阶段比较式阅读方法在实践中的科学应用路径。下文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比较阅读组织实施方式,深入分析其在具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横向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课程阅读教学过程
为了在初步引导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比较阅读教学方法的组织流程,教师可先选择独立的阅读教学文本,通过同类型不同文本的阅读比较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相关的课文内容。过程中,对同种题材和类型的阅读文本,学生在对比中会有更清晰的认知。这种阅读引导方式便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独立类型的文本阅读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提升阅读学习能力。
在选择文本时,教师要结合单元课文的逻辑关系以及文本所描述主体事物的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高中语文课文《百合花》与《哦,香雪》的教学就可以应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教师可从这两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物象特征、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探究,抓住文章的行文脉络,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对比,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完成双重教学任务。
例如,在基于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中,两篇课文的人物形象主体均为年轻女性。在《百合花》中,女性形象的身份为新嫁娘,而在《哦,香雪》中,香雪是一个独立的年轻女性形象,两者身份角色的差异不仅反映在两人的性格和整体状态上,也从侧面展现了文章的时代背景。从相同点上来说,虽然这两个女性形象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的身份角色有所差异,但两人的性格都透露出质朴纯真的特征。文中针对两人的性格进行描写的语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外貌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香雪和百合花在人生经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香雪与百合花都以实际行动展示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状态。而从物象特征与艺术特点上进行分析,细节的物象能够为烘托人物形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的创作时代背景也使两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具备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篇文章的叙述视角上,《百合花》主要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具体内容的叙述和推进,《哦,香雪》则应用第三人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找出两篇文章的差异点和相似点。
(二)应用纵向对比的方式,完成阅读教学的组织过程
纵向对比的方式主要是指基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维度进行阅读对比分析。纵向对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章本身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精准的定位和了解,选取宏观上具有同步性的阅读文章进行对比研究,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的课程内容体系中,作为北宋和南宋的著名词人,辛弃疾和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进行对比分析阅读时,可选取这两位词人的作品进行穿插对比阅读,结合词作中描写的具体场景,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准确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的诗作选择上,教师可选择《水龙吟》和《醉花阴》作为教学过程中对比阅读的词作。在具体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水龙吟》起源于古琴曲的特征,寻找课文节选内容中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文章行文方式的规律。从艺术美感的角度对词作的内容进行感受和理解。而《醉花阴》则是李清照在与丈夫分别、无法相伴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词作品。
另外,李清照词作所表达的忧愁情绪与《水龙吟》中模仿不同乐器和乐段的行文模式具备一定的共通点,教师可基于两位词作者的性别和词作风格的差异,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对两部作品进行差异化分析,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三)通过将多元素材与课文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完成阅读教学
这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主要是指基于多媒体或网络平台而出现的一些更加形象直观的阅读教学辅助材料。这类素材不仅取材渠道多元化,而且种类丰富,质量较高。在不同的阅读教学主题课文背景下,教师可选取相应的影视作品或视频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研究为切入点,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平台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直观的影视作品观看体验后,在阅读相应的文字内容时,就会更容易产生联想,从而对课文内容具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