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价值意蕴、现实困顿及路径突破
2022-03-17杨月荣
胡 芳,杨月荣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以劳动创造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体的科学阐释,习近平劳动观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之源,在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不断培养“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勤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大军等,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新发展。劳动教育主要是劳动实践活动和教书育人的内在统一,包括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的提升以及劳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指以习近平劳动理论为基本内容,以劳动活动、社会实践等为基本形式,用一定的载体对其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层次的影响,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活动。习近平劳动观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习近平劳动观作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之基是高校学生保持本色辛勤劳动的精神动力,在立德立行、强健体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拓宽习近平劳动观路径,为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注入时代活力。但目前在复杂因素影响下,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中仍然存在现实难题,要打破资源配置不均、平台手段窄化、理论话语晦涩等现状,廓清高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迷雾,需要坚定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自信”,转换劳动理论话语的表达方式,让习近平劳动观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更加“聚人心、接地气”,培养“脚踏实地、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一、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价值意蕴
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是新时代培养高校学生劳动精神的时代要求,恪守“劳动创造美”的价值意蕴,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引导力,拓宽劳动教育路径方法,能够丰富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激发高校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一)能够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引导力
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先进思想引导力,破除资产阶级落后劳动观的思想症候。“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2]唯物史观坚持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劳动创造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体的科学阐释,激发劳动者的创造生产力的活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劳动观主要从“劳动价值、劳动主体、劳动创造”等方面出发,注重发挥广大劳动群众主体作用;注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注重厚植劳动者精神力量,具有深厚的科学内涵。一是强调劳动价值,注重价值引领力。习近平劳动观强调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注重厚植“精益求精、追逐卓越”的奋斗理念,用中国梦旗帜引领劳动者接续奋斗,在满足劳动者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利于营造“劳动幸福”的时代风尚。二是强调劳动主体,注重群众保障力。习近平劳动观从劳动者现实观照出发,注重排除劳动者发展过程中的障碍,针对劳动纠纷、劳动权益、劳动公平等做了统筹性规划,在解决人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实施了积极的政策,有利于让劳动者全面发展。三是强调劳动创造,注重劳动创造力。生存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劳动,社会财富源于劳动力生产,让社会主义劳动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当前,我国劳动环境、劳动手段、劳动方法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和革新造成生产手段不断提档升级,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增加技能人才待遇,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不断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大军,激励广大劳动者创新创造。
(二)能够拓宽习近平劳动观的教育路径
打通习近平劳动观与高校劳动教育的互动,在劳动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反劳动”的圈层症候,使习近平劳动观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是有利于破除“反劳动”的圈层症候。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呈现“数字化、场景化”的精确定位劳动形式,容易挫败部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形成“躺平”“内卷”“新穷人”等“反劳动”的文化圈层,出现不再把劳动当作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路径,而是极力寻求一种舒适的“庇护所”。加强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有利于破除“反劳动”的文化圈层,打破“躺平”“不劳而获”等安逸的“庇护所”,形成一股“劳动光荣、劳动美好”的健康的精神风尚,“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3]。二是有助于拓宽习近平劳动观的宣传路径。习近平劳动观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性要求不断夯实对高校学生的劳动理论宣传,借助课堂教育、宣传口号、劳动话语等方式手段拓宽习近平劳动观的宣传途径,能够让高校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体味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意蕴,实现劳动创造美与育人成才相统一。三是有助于拓宽习近平劳动观实践路径。利用实践基地、校企合作、活动规划管理、社会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不断拓宽习近平劳动观实践路径,不断内化对习近平劳动观认知,提高高校学生劳动自觉。
(三)能够激发习近平劳动观的育人活力
习近平劳动观为强化高校学生劳动意识提供精神指引,能够不断增进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的认同,自觉加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来。一是为强化高校学生劳动技能提供理论支撑。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劳动实践的革新需要科学的劳动理论作为支撑,劳动实践创新要静心磨炼培养自己的劳动兴趣,将个人功业、家庭事业不断融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用习近平劳动观指引高校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高校学生劳动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正确劳动观。强化习近平劳动观学习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5]的思想,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夯实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三是有助于厚植高校学生劳动情怀。劳动情怀凝结着新时代的创新活力,开拓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应有的典范与担当。习近平劳动观旗帜鲜明反对不劳而获、贪图享乐行为,强调劳动光荣、劳动伟大。通过劳动贡献青春力量有助于厚植高校学生在爱岗中尽责、在敬业中奉献。
(四)能够保证习近平劳动观在实践中发展
习近平劳动观在推崇“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基础上着重强调实干兴邦,加强对习近平劳动观学习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生活劳动自觉。一是有助于丰富日常生活劳动。习近平劳动观有着提纲挈领作用,在不断丰富日常劳动内容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劳动教育方法,有助于破除一些高校存在课堂“听”劳动,课后“看”劳动痼疾;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同时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学会劳动;有助于“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6]。二是有助于开展服务性劳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范围内践踏公序良俗事件有所抬头,功利主义、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等成为一种“时尚”。在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有助于让高校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保洁、管理活动、志愿活动中来;有助于筑牢高校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担当。三是有助于开展创新创造性生产劳动。当前科技交替更迭,部分高精技术难以突破瓶颈,要使高校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严重危害,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探索应用之中,为国举才不断培养大国工匠,将习近平劳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创造活力。
二、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现实困顿
习近平劳动观在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存在资源配置与整合难以形成“内外合力”,运用劳动平台乘风育人的手段方法不强,对习近平劳动观的“原生态”话语释解力较弱,难以厚植高校学生劳动精神合力等是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现实困顿。
(一)资源匹配:资源整合与配置难以形成“内外合力”
国家相继发布新时代劳动教育纲领性文件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注重资源整合与配置。但目前习近平劳动观在高校劳动教育资源的互补与综合、开放与共享、显性与隐性等方面融入的广度和深度相对不够,资源整合与配置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一是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互补与综合兼顾不足。当前高校在优化习近平劳动观、劳动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教育等方面的互补性结构空间较大,对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整体调节与调整功能的优化相对不足,对课堂教育资源和劳动实践资源缺乏统筹性顶层设计,形而上认为劳动教育只是单纯地讲清楚劳动技术理论,难以形成互补综合式地利用劳动资源能力。二是高校理论与实践资源联合不强。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校内劳动教育理论资源集聚而劳动实践资源相对匮乏,存在高校只是单纯地进行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灌输或者狭隘地将劳动教育理解为传授技能,在劳动实践方面重视不足,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资源整合模式。三是高校显性与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将习近平劳动观当作一种“软科学”只进行课堂讲授或者理论解读的情况依然存在;将劳动精神融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实践方面还不到位;将习近平劳动观与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相结合来厚植学生劳动情怀方面依然具有很大空间,因而难以产生一种打动学生心灵并催生劳动自觉的“激素”。
(二)手段方法:运用多样化劳动平台的手段方法相对较弱
习近平劳动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产物在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当中呈现劳动实践平台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网络劳动教育平台技术创新空间较大等难点。一是拓展劳动实践平台能力相对较弱。目前高校学生劳动实践途径主要是毕业实习、志愿活动等,劳动实践平台在共用实践基地、互助实验器材方面相对缺乏协作意识,对网络智能、高端装备等新的专业领域涉足较浅,依托企业建设完整的、靠近技术前沿的实习、实践基地相对不足,存在窄化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存在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新的劳动理论方法但在实践中对这种新方法、新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二是劳动教育课程的平台建设空间较大。高校在主课设计上难以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劳动创新人才融合共生,讲授的劳动理论知识或将游离于实践操作之外,主课与副课之间难以灵活调整同步共行,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教育规律与社会需求规律决定二者在高校劳动教育中难以形成互惠共赢契合点,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缺乏社会实践动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是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一大难题。三是网络育人平台应用能力相对不强。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各个网络平台协同发力。当前部分高校虽然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开展劳动教育,但在网络产品内容设计上缺乏青春力量,很难抓住高校学生的兴趣点、需求点;用微视频、微语言、微故事等完整地、系统地分享榜样人物事迹的能力相对较弱,社交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介之间在劳动教育手段方式上协同发力不足等。
(三)话语形式:劳动话语与主体需求融合度相对不足
劳动话语是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桥梁纽带,将这些理论性劳动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才能将习近平劳动观植入人心。但在实际中存在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相背离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话语内容“碎片化”“缺乏亲和力”“语境离散”等方面。一是劳动话语内容“碎片化”遮蔽原生态话语完整性。在习近平劳动观教育中,注重理论说教和千篇一律的“劳动口号”的重叠输出;或者断章取义从网络空间获取劳动话语内容来曲解原有话语的“本真”,使劳动话语内容难以突破“碎片化”话语窠臼来构建起完整的话语宣传体系。二是劳动话语注重单向灌输缺乏亲和力。单向度的理论灌输导致教授者缺乏理论创新和话语的“时代化”转换,容易形成话语亲和力“渐离”而被冠之以“枯燥”“无味”等标签,空洞的“文本灌输”容易挤压高校学生的劳动兴趣,导致高校学生即使“顿悟”劳动理论真谛也会使劳动实践创新成为“空中楼阁”,使劳动话语难以契合高校学生的个性需求。三是技术赋能引发劳动话语语境离散。劳动话语语境是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劳动“宣传、教育”等活动场景。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能够精准把握人们对劳动信息的需求,也会根据信息浏览提供用户个性偏好的内容,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将劳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劳动圈子”,将主流劳动观念隔离在“圈层”之外,随着“圈层”不断扩大,“各个‘圈子’之间博弈愈发激烈,通过‘圈层’之间互贴标签不断地将习近平劳动观的语境‘离散’”[7],引发劳动观教育在网络空间相对失声。
(四)劳动价值:难以厚植高校学生劳动育人合力
目前受文化虚无主义中的“劳动价值”虚无情况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劳动信仰缺失,现代犬儒主义倾向严重。一是对厚植高校学生劳动情怀考虑不周。习近平劳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尤其是作为最新理论以文件形式传达时会显得比较抽象,难以实现习近平劳动观与高校学生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撸起袖子加油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等这种可以“触摸的”、感性的生活化“标签”逐渐减少,导致习近平劳动观价值魅力难以展现,习近平劳动观所体现的价值情怀难以融入高校学生日常劳动生活当中。二是文化虚无主义中的“劳动精神”虚无情况依然存在。文化虚无主义除直接否定劳动创造美的主流劳动文化外,还会以错误思潮的面孔出现,强调用西方普世价值来曲解劳动精神,呈现“娱乐至死”“躺平”等群体标签,并借用调侃式、媚俗化的言语插科打诨,对劳动成果视而不见同时还会吹捧和幻想“不劳而获”的黄粱美梦,这种虚无的“精神图谱”以否定“劳动创造美”来弱化劳动精神达到削弱高校学生劳动情怀的目的。三是部分高校学生劳动信仰缺失导致现代犬儒主义倾向严重。“现代犬儒主义是以‘极致利己’为人生信念、以委曲求全为处世态度的一种意识形态”[8]。他们在怀疑自己劳动技能基础上面对艰苦奋斗选择妥协,游弋于虚拟幻想之中并以“看客”心态逃避焦虑,最终陷入自我迷失的泥潭出现精神危机。
三、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路径突破
习近平劳动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产物是指引高校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亲身实际体验“劳动创造美”的全过程的精神谱系,通过形成资源整合与配置合力,打破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隔阂,拓宽劳动实践教育平台,以此引领高校学生劳动航向。
(一)强化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理念熏陶
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要营造颂扬“劳动幸福、尊重劳动创造”的文化氛围,习近平劳动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的精神产物代表了当前劳动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将习近平劳动观贯穿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不仅能厚植高校学生的劳动情怀也能充分激发劳动者创造生产力的活力,促进高校学生形成内化于心的劳动观念。一是营造颂扬“劳动幸福”的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高度指出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前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阐明劳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劳动幸福是‘人的本质’的终极体现,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最终实现”[9]。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主体本身体会到“劳动幸福”的价值理念,进而达到对劳动创造美的认同。社会主义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局限,使劳动者跳出资本家的剥削和监督,进而在公有制基础上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体现着劳动者共同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劳动的等级差别,劳动只有职业分工不同,从这一点来说社会主义劳动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坚持生产劳动、生活劳动、服务劳动等劳动多样性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相统一,不断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理论积淀。二是劳动观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劳动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革,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劳动形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劳动教育方式的改变,劳动教育形式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通过劳动教育突破劳动者专业技能单一的局限,鼓励劳动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新的劳动方式,实现向“智能劳动”的转变。新时代加强高校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用专题讲解方式讲清楚习近平劳动观的内涵要义,鼓励学生在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尝试探索新的劳动技术,不断寻找习近平劳动观和劳动教育的结合点。三是充分激发劳动者创造生产力的活力。新时代,劳动不会因为职业分工的不同而将其形式固化,劳动者会根据自身专业、兴趣、爱好在不同的劳动形式之间自由“切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式,创造更多符合人们生活需求的社会财富。习近平劳动观的核心元素是培养劳动者艰苦奋斗的实干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内核,社会主义劳动的形式要通过不断创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让劳动者摆脱“工资劳动”的束缚,逐渐转向从事自己热爱的劳动,为劳动者提供新的舞台,让更高级的劳动生产要素得到释放,充分激发劳动者创造生产力的活力。习近平劳动观的核心元素是培养人们艰苦奋斗的实干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内核。要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断引导高校学生亲身实际感受劳动的艰辛,领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义。
(二)形成“内外合力”的资源整合模式
建构“内外合力”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将校内与校外劳动教育资源、显性与隐性劳动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互补与综合利用,“打破高校教学资源流通的壁垒,开放相关数据信息,共建共享高校优质教学资源”[10]。一是统筹兼顾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互补与综合。互补与综合是两种及两种以上资源取长补短形成综合利用的合力。高校要依据自身优势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打破各个学院、就业创业中心等各自设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操作课程的壁垒,在设计一套以习近平劳动观教育为主导的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结合各个学院、各个学科差异性实现多学科联通。综合利用高校师资资源,形成理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实践操作优势互补。二是实现高校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资源联合。高校劳动教育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单凭高校本身很难满足当前劳动育人要求,这就需要共享校内外劳动实践资源来实现“产学研”统一,不仅要发挥习近平劳动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要将习近平劳动观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扩展学生劳动实践空间。三是实现高校显性与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整合。要建构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升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优化专业实习等;要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注重校园劳动文化宣传;要邀请劳动模范以形象、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注重学生劳动精神的孵化,实现隐性和显性资源整合。
(三)锻造更加接地气的劳动教育话语场
要彰显习近平劳动观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话语“生命力”,只有打破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的话语隔阂,关切高校学生内在话语需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才能使话语宣传摆脱“干巴巴”境况。一是打破话语“隔阂”,实现劳动话语通俗化转换。将学懂弄通习近平劳动观作为高校劳动教育关键一环,必须把习近平劳动观“讲出来”,将理论性话语通过解读、分析转化成为通俗话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原生态话语”与“创新话语”有机统一,使习近平劳动观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11]。二是关切学生内在需求,实现劳动话语生活化转换。借鉴吸收其他“话语”形式的合理内核,抓住网络媒介发展机遇,改变生活劳动话语空洞说教、晦涩难懂局面,创造“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浅显易懂的生活话语,针对“不劳而获”“躺平”等“杂音论调”要敢于亮剑,让“劳动创造美”等话语深入“寻常百姓家”。三是聚合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劳动话语时代化转换。要学会借用网络信息技术驾驭劳动教育话语场,深度挖掘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依据海量信息和标签化数据分类对其进行精准画像,依托社交媒介平台“把握人们情感诉求,推进习近平劳动观教育向通俗化方式转变”[12]。
(四)拓宽平台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通过拓宽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的平台建设、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契合点、利用网络抓住高校学生需求点等来提升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实现劳动教育定制化、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一是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平台契合点,拓宽合作路径。突破“理论育人”与“生产用人”之间矛盾,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新范式,做到学校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劳动理论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达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想状态。二是拓展高校劳动实践平台,提升实践效用。高校要进一步整合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不断向企业定制专业实习空间、向社会实践基地定制实践活动空间、向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定制志愿服务空间,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精准化的能有效满足高校学生劳动需求的劳动实践活动,让习近平劳动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育人效用。三是网络信息技术赋能,增强网络育人平台趣味性。高校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开展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抓住高校学生兴趣点和需求点打造切近生活、切近实际的网络育人产品,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寓教于乐,将简单的劳模形象具象化、场景化,将劳模精神转化成为具有趣味性文化产品,提高网络育人平台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