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审美意蕴及其教学路径探微
2022-03-17江家华
江家华
(江苏省清浦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2)
0 引言
“美在意象”[1]57。美学家叶朗说,“意象,情景交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1]61林庚先生的《说“木叶”》[2]61中的“木叶”便是文学感性世界里的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一个显例。这飘落了千年的“木叶”,从难以数计的雅士的眼前掠过,赓续了难以数计的文人的绵绵情思。
在现实学习中,不少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还欠缺,如对《说“木叶”》这样深奥点的文本,心存胆怯、望而生畏,不愿读而不识其味;或难以理解、领会要旨,不会读而不得其法不知其妙。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该文本富含独特的审美意蕴入手,实施教学路径,以此来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和把握科学与文化论著表达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能力”[3]25,获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在《唐诗综论》整本书阅读方面有心得有收获。
1 《说“木叶”》文本审美意蕴探微
1.1 飘落在千年文学天空中的“木叶”富含意蕴美
诗歌是最纯粹最精炼的语言艺术,《九歌》本身就是极富诗意美的。公元前318年孟秋,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唱出了“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4]“木叶”这极为普通的意象一旦置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独特语言体系中,天才的语言创造让“木叶”获得最鲜活、最丰富、最无尽的文学生命,“木叶”艺术地把诗人的心境色彩外化为外界的自然情致。“木叶”从此就成为最容易唤起共鸣的最敏感的词语、最美的旋律、最美的画面、最动感的镜头,由此变得新鲜动人,经久不息地散发出无穷无尽诗意美的魔力。“木叶”从此就一直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中,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中,在敏感的中国诗人笔下,永恒地飘啊飘,从未凋零过。
1.2 意味深长的透彻之悟又生动易懂的“木叶”凸显艺术美
《沧浪诗话》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5]林庚先生在《盛唐气象》一文中说“盛唐则是认识到捕逐而且达于深入浅出的造诣,所以是‘透彻之悟’。”[6]46林庚先生说“木叶”,实可谓“透彻之悟”。这透彻之悟就是鉴赏力,就是深入浅出。作者作硬性的一般概念的界定,更不是一般意义上泛泛而谈,而是突破了一般概念的局限,具有开阔的视野,翱翔于一首首“木叶”感性交织的天地,通过众多的比较,突显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质,深入浅出、直截了当地达到了透彻之悟。
全文似乎只是讨论一个“木”字的意义与用法,细微得似乎让人不屑,事例详实得似乎令人感觉琐碎。作者拾取眼前的景色,差异中寻共性,相似处找区别。饱满绿意的“树叶”、柔美飘零的“落叶”、残败枯槁的“黄叶”。在疏朗清秋的季节里,那饱含眷念不舍、缠绵余情的微黄“木叶”正在从干燥单纯的枝头上、在萧瑟的西风中的翩然飘零的神态情状,绘形绘色绘声,可触可感可见。“木叶”一下子就在湘夫人对于湘君那样钟情执著中有别于他者而突显起来。
但“木叶”其实只是一个由头,一个触发点,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顺势利导从“木”的艺术特征这个独特角度,对“木叶”这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小题大做,直指诗歌语言“木叶”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形象的外显等最内在的特质,以小见大。正如一片小小的木叶,也韵味十足地弥漫了整个清秋的气息。言在此意在彼,艺术领域的一字千金,揭示了诗歌鉴赏时遇到的普遍性、代表性问题,形象易懂而且意味深长,水到渠成,瓜落蒂熟,写法具有独创性,更具典范性。
可见,林庚先生将学术论文艺术化了,实际上探究了诗歌乃至文学的规律性,这是诗歌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宏大问题。先生启发我们今后再读熟悉的古诗词时候要思索:这些诗词好在哪里,有哪些基本特质,会引发我们哪些联想。一个物象是如何借助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构成不同的意象,字词是如何借助巧妙的排列组合以达成不同的意味,最终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读诗词时,能否得到易懂而且意味深长的透彻之悟?
1.3 诗人以诗心解读的直觉感性的“木叶”别具理趣美
大自然的景物往往是诗人捕捉的对象,从而成为诗的形象,构成诗的原质,“木叶”就是被诗人乐此不疲地捕捉了千年却依然“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7]的原质。这原质“木叶”能流传千年,本身就说明“木叶”二字就是被浓缩的一首诗,由感性和意趣飞跃性交织而成的,凝聚并足以表现人们的感情。
林庚先生是以现代派诗歌闻名,又以古典诗歌(尤其是楚辞与唐诗)研究立身的诗人、理论家、鉴赏家,他以诗人的悟性去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以创作者视角去直指文学本心,有其独特的感悟,因而在论述时经常夹进感性的笔法,读来新鲜活泼,充满“理趣”。“所谓‘理趣’就是说理和发议论又是通过形象的思维表达出来。”[6]365他对于“木叶”的论述,感性又富于理趣,将学术散文化、诗化了。
通过“意蕴美”“艺术美”“理趣美”的发掘,让我们看到了《说“木叶”》一文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便于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学习”。
2 《说“木叶”》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2.1 知人论世: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分享,教师补充
资料显示:(1)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福建闽侯人。1928年即18岁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据说是在二年级看丰子恺漫画被唐诗宋词意境所吸引而改入中文系,1933年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夫子自道:课文中“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2]63“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可谓“夫子自道也”[8]。(3)林庚先生的学生北大教授葛晓音评价:“在当今的古代文学研究界,林庚先生是以著名诗人兼学者的身份独树一帜的。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能使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9](4)林庚先生大学同学李长之评价其“有美的闲雅的中国气息的诗人”[10],在此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补充:林庚先生的父亲林志钧,早年留学日本,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诗人、书画家、学者。金岳霖先生说林宰平是他遇见的儒者或儒人[11]。
林庚家学渊源深厚,自小濡染沉浸于古典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下成长起来的诗人。从1932年以诗集《夜》作为大学毕业论文开始,诗歌创作达70年之久,诗歌理论素养深厚,诗歌创作经验丰富,深谙诗歌创作鉴赏之道。因而他能对诗“不隔”而心领神会、体验真切;他心性敏感、艺术直觉强、想象力新鲜丰富、审美敏锐细腻独特,常常能发人所未发,且一语中的、新颖别致、见解犀利;他有儿童一样的天真,是诗人的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生命意识与超高的文学修养、极强的艺术感悟,有独特的学术风格。
2.2 明辨文体:比较阅读,明晓文体特征,确定学习目标
将教材上第三单元四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分别为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说“木叶”》。
结合单元导语可知四篇课文属于知识性读物,《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原为作者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演讲稿与同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整合而成,属于自然科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科学家的个人传记介绍科普知识,属于自然科学;《中国建筑的特征》是科技论文,属于自然科学;《说“木叶”》是学术随笔,属于社会科学。
对于社会科学论文,《课程标准》确定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思维方法,把握其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精炼等特点”[3]25。围绕此学习目标开展学习。
2.3 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
引导学生逐一对文本研读,圈划、梳理、概括、归纳、推理、鉴赏。
第1节文本开头交代“木叶”的源头,抓取了让人驰神遥望、惆怅缠绵的《九歌》中的动人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例举后人受此启发影响的诗句,明确指出“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至此,开启飘落在千年文学天空中的“木叶”美的巡礼探秘。
第2节以“‘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引人入胜。接下来再设疑:可是问题却在于“很少看见用‘树叶’”,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问津呢”,一步步地将读者引入深度思考。通过含有“树”“叶”“木叶”“落木”字眼的诗句的对比,以杜甫“落木”为创造杰作,再设疑“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引导读者对美的思考——“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在此感性认识基础上又水到渠成地理性归纳出,这是古代诗人善于学习从而创造出的丰富多彩语言中的“小小一例”。
第3节交代“木叶”到“落木”,关键点在“木”字。阐发“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这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重要性,突出佐证了诗歌“一个字的出入,往往便高下悬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则势必“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承上启下,追本溯源。
第4节以“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设问开头,指出以秋天为场合才用到“木”字。辨析“高木”“高树”各自的妙处及不同点,而“木”更显单纯,进而概括出“含有落叶的因素”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5节设疑“何以会有这个特征”,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指出诗歌鉴赏时的一个注意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并辨析“木叶”“树叶”,以“这里又需要说道‘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引出下文。
第6节开头承上启下,指出“木”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明确“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是“木叶”的第二艺术特征。再通过辨析“木叶”“落叶”“黄叶”“落木”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木叶”是属于“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再次说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妙美之处。
全文步步设疑,又渐行渐释,美不胜收。读者不知不觉、情随所愿、趣味盎然地跟随林庚先生穿越千年,在曼妙的文学时空中,走完这看似散乱无迹、却曲径通幽、处处皆可打卡的神奇奥妙的“木叶”之美的旅程。
2.4 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作者林庚先生考察“木叶”这一具体的语言形象发展的历史轨迹,“木叶”之所以能取代“树叶”成为诗人钟情的宠儿,在概念上本无不同,但在艺术形象领域就几乎是一字千金。抉幽发微地阐述众多诗人在语言形象化方面的创造,精细入微地说明了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而要有借助于感性因素、暗示性等超越概念的丰富意蕴。他举重若轻、精当微妙地形成了自己个体的言语经验与个性化的表达特色,把玩出潜在的暗示性、言外义、深层义、情韵义等多义性。他把看似微观的“木叶”语言形象的诗化与从战国到唐宋的宏观历史演进打通,从而使之变得丰富多彩。
“暗示性”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可以利用教材上“学习提示”附录知识支架——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片段,再结合教材上“单元学习任务”来实证、体验这个概念。教师补充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论文与相关诗句[2]67。如“昔我往矣,扬柳依依。”(《诗经·采薇》);“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探究“柳”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带有哪些特定的意蕴,等等。
2.5 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淬炼。耳熟能详、文质兼美的名诗名句本身就是一种美,当美的诗歌与诗人读者才情互相激荡,达到心灵的契合,诗人读者与诗中的诗人精神共鸣共振而眉飞色舞,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作者将自己的性情和所感触的“木叶”的美,用落处微眇的笔力写将出来,最终成就这具有独特才情的经典名篇。我们都沉浸在诗人营造的美的感性世界里,惊叹流连忘返。
这篇文章,作者为了一心一意钟情“木叶”而贬低“树叶”,我的眼中只有你、没有她,难免有偏激之语。如文章开头说“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就难免绝对化、扩大化了。第二节中“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问津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2]62就有人统计考证:《全唐诗》中“木叶”出现73次,“树叶”28次,而《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枝叶繁茂的树,“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木”就是茂盛而非疏朗之意了。
但也正如林庚先生在《谈诗稿·青青子衿》中所说“不求其解原是艺术的态度,因为一切艺术的语言原不是逻辑的语言所能尽的,艺术把人带到原始的浑然的境界,才与生命本身更为接近。我们如果用尺子去量一个美人的身体,便必失去了对美人的欣赏,何况有些还非尺子所能量的呢。”[6]327
我们还可以将课文与原文对比阅读,体悟编者删节意图;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明晰思路文脉;可以开展《唐诗综论》《唐诗杂论》整本书阅读比较,撰写内容提要、阅读心得、学术小论文,可以配以《阅读力: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阅读力决定学习力》等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来指导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