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防洪宣传机制的研究
——以钱塘江流域为例

2022-03-17李玉扬刘济玮詹逢源李箫瑶姚博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源防洪洪水

李玉扬 刘济玮 詹逢源 李箫瑶 姚博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洪水作为我国难以根治的自然灾害,对人们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防洪宣传能够有效降低洪水危害。现如今的防洪宣传经过发展,实行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宣传机制,提高宣传效果,就能进一步降低洪水带来的危害。

1 钱塘江流域现有的防洪宣传机制

防洪问题属于重中之重,当今钱塘江流域的防洪宣传机制已很全面。由浙江省水利厅二〇一九年六月发表的《钱塘江流域防洪规划文本》中可知总体布局规划措施为:流域防洪按照“蓄、防、滞、疏、泄”相结合的原则,上游修建开化、密赛等大中型水库蓄洪,中下游修建堤防防洪,设路部分开口堤和滚水堰滞洪,疏浚、拓宽局部河道;优化新安江、湖南镇、碗窑等大中型水库功能和洪水调度方案。构建完善以新安江、湖南镇、分水江等大型水库为流域骨干控制性工程,辅以中小型水库、干支流堤防等的流域防洪减灾总体格局。防洪标准为:杭州城区(上泗片)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县级及以上城市和省级中心镇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其他建制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千亩以上成片农田和村庄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千亩以下农田区防洪标准小于等于5年一遇。

1.1 防洪机制

现有的防洪机制:实行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是钱塘江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钱塘江河道的统一管理以及流域防洪调度基础工作。钱塘江流域内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流域内的水库、水电站、闸坝等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服从统一调度,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防洪应急响应:由近期流域附近气象状况或汛期来提前做好防洪应急响应,提醒群众避难及相关人员提前做好救灾准备。

1.2 宣传手段

钱塘江流域防洪手段主要依靠网络及电视传播提前提醒群主应急避险,也有靠社区宣传或政府安排宣传。

2 防洪宣传机制的不足

2.1 防洪宣传不具有普遍性

根据钱塘江流域受区域性洪水危害的地区,宣传防范的时间只存在于洪水来临前,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两三个月,其余时间基本没有防范区域性洪水的宣传措施,造成宣传时间和宣传方向不具有普遍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地方必须充分把握宣传机会,把握每年汛期前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时机,选好主题,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号APP等大众传媒来确保地方长期处于防洪氛围之中;电视台实时针对性报道汛期抢洪工作,并以此制作地方防洪宣传公益广告进行电视宣传、邀请法学专家制作专题节目,开展防洪法律法规咨询,组织文艺团体专题专场巡回演出,增加防洪法制新闻报道的频次,举办防洪法规与防洪知识竞答,将宣传品送往农村、厂矿和部队等基层,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2.2 防洪宣传资源匮乏

近年来由于洪水危害的增大,对防洪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加,但都关注在对洪水的治理问题上,对防洪宣传的资源严重匮乏,火灾地震等灾害都拥有专门的宣传体系、宣传机构和宣传手段。宣传教育形式要层次化、多元化、立体化,首先地方政府应重视防洪宣传工作,成立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结合地方防洪宣传建设实际,设置防洪宣传展览馆,陈列地方抗洪历史文物、地方抗洪案例以及抗洪战士人物事迹。地方报社记者和媒体需关注人民对地方洪水的热点问题看法和区域水情、河道保障情况、防洪工程建设动态及减灾效益的报道。使防洪宣传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现实性和有效性。

2.3 群众对洪水的认识不准确

根据洪水危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这导致不同区域的群众对洪水危害的认识程度不同。例如我们走访的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县城内由于分水江和桐江交汇,近几年洪水危害严重,但城内离江较远地区的群众因为受洪水影响不大,所以认为洪水并不严重。防洪知识宣传教育的基本对象是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由于受众者的个异性,必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这是宣传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首先洪水地区必须结合社会实际,调研地方居民实际想法,地方流域部门通过学术探讨开发宣传体系,对青少年以素质教育为主,学校开设防洪法律和防洪科普知识讲座,对老年人以实际情况报道为主,适时在电视播放地方抢洪工作报道。从而群众可以充分理解防洪知识,使之学以致用。

根据实地调研所得数据研究得出,保护动机理论与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可以进行有效结合,根据保护动机理论进行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可以将现有的宣传手段进一步完善,形成新的防洪宣传机制。在防洪宣传中更多以群众为主体,使群众真正认识到洪水的危害,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减少损失。希望早日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防洪宣传机制。

现存的防洪宣传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难以达到宣传教育所要达到的实效。而防洪法规与防洪知识的宣传教育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合理地采用传播的方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正确地运用适合受众者心理的途径,从洪水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提高受众者对洪水的正确认识,以达到宣传教育的实效。[1]

3 保护动机理论的简介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于1975年由Rogers首次提出至今已有46年的历史,是指通过认知调节过程的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解释行为改变的过程,从动机因素的角度探讨健康方面的行为,是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伴随着全球性健康促进战略的全面制订,保护动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个体健康、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如美国全民健康促进方案(healthy people 2010)的实施,以及像高血压、糖尿病等行为相关性慢性疾病在我国流行的日益严重,健康行为以及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公共卫生学、社会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现有研究者出于各自不同的研究情景和目标,提出了形式、内容各异的保护动机理论,相关文献也尚未对保护动机理论的构成要素作出全面、准确的梳理,且现有应用该理论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对构成要素的直接使用,既未明确说明仅选择某几个要素的原因,也未对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基于此,本文在较为全面、详细梳理保护动机理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集中探究不同要素之间的影响机制,并结合现有研究对该理论的应用。

保护动机理论的概念框架。

如果按照行为形成模式保护理论框架可分为三个部分:信息源、应对模式以及认知中介过程。其中认知中介过程是该理论概念框架的核心部分,包括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整个认知中介过程由信息源启动,信息源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2]保护动机也归结为应对模式,包括适应性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同时应对模式又可以反馈作为信息源再次影响认知中介过程,从而形成循环的连续反应。PMT认为保护动机(人们对潜在威胁是否采取保护性行为)的形成是人们通过对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两个方面的评估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决策。

威胁评估:是指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包含了四个因素,分别为:严重性、易感性、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严重性和易感性是对危险因素的认知,也即是危险能对个体本身造成的威胁;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是危险因素的实施,也即是采取危险因素给人带来的优势。

应对评估:评估个体应付和避免危险的能力,是人们对威胁健康处理能力的评估,包含三个因素,分别为: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反应代价。反应效能(健康行为有益的信念)指个体所采取的某种保护性行为是否起到作用的知觉。自我效能(采取健康行为的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采取某种保护性行为能力的知觉。反应代价(采取健康行为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指个体采取某种保护行为所付出的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代价,也即采取预防措施的障碍和不便,是一种阻止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障碍或影响保护行为带来的反作用力。[3]

4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防洪宣传机制

4.1 信息源的分析应用

4.1.1 将信息源的筛选应用于防洪宣传

信息来源四面八方,但也同时良莠不齐,有些人甚至刻意抹去洪水冲上堤坝后威胁群众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只美化洪水来临前的瞬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殊不知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踏进了危险区域而不自知。为此我们需要有专业人员对信息源进行详细筛选,不得刻意添油加醋的扭曲事实。不仅让人们看到洪水来临前的壮观,而且要让人们充分了解洪水带给社会的威胁和破坏。

4.1.2 将信息源的传播应用于防洪宣传

有了优质的信息源之后,我们需要对信息源的传播进行慎重的考虑,既要保证广泛传播,也要保证有相当多的人看到。因此,我们更多的要选择借助网络、广播、短信、专家免费讲座等亲民的方式,而像报纸类等传播方式效率低下,覆盖人群少。往往洪水的预警时间比较紧凑,如果不能得到高效快速的传播的话,将会给游客和居民带来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4.2 威胁评估的分析应用

4.2.1 将严重性和易感性应用于防洪宣传

洪水每年在全世界影响到大约5.2亿人,导致多达25000人死亡。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自古以来水灾频发,再加上“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事件,洪灾形势更加严峻。[4]洪水失控事件每年都在世界各地上演,强降雨的频繁发生导致水位上涨,最终失控,威胁到了周围居民以及游客的安全。同时有些部分的堤坝挡墙没有按时检修,也会导致洪水的发生。洪水作为八大自然灾害之一,长久以来给世界各地都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与影响。当洪水来临时,轻则流离失所,重则生灵涂炭。通过对以往的洪水事件的剖析让人们意识到洪水的威胁并采取措施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面。

4.2.2 将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应用于防洪宣传

既然内在奖励为个体自身感知到的采取危险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外在奖励则为个体从外界感知到的采取危险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这里的“好处”代表的是反应代价。那么反过来,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一点开设洪水模拟体验中心,让他们在不接受专业教育的情况下模拟实情面对洪水的威胁,只有让他们真正体会过才明白生命的渺小,让他们更加懂得冒失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

4.3 应对评估的分析应用

4.3.1 将反应效能应用于防洪宣传

反应效能通俗的解释在于人们相信采取措施会给他们带来益处。而我们之前对于防洪宣传的重心一直在讲解洪水的危害以及破坏上,反而忽略了宣传采取措施会让们得到什么样的益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采取防洪措施后我们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能挽救大部分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3.2 将自我效能应用于防洪宣传

自我效能应用在防洪宣传中可以理解为应对洪水的知识了解以及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能力。因此,自我效能的形成和改变极其重要。如果能够将洪水防护措施设计成一个小游戏的模式,让人们通过游戏来模拟面临洪水时会做出的举动,并通过最终结果得出综合能力得分,那么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一目了然。同时也就不会存在那种不知道自己会什么却认为自己可以独自应对洪水灾害的人群。

4.3.3 将反应代价应用于防洪宣传

只要能够用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让居民或者游客意识到洪水带来的威胁以及可能会承受的后果,降低他们的反应代价,让他们主动接纳这些思想,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目的。

5 结语

本文结合文献调查、实地走访、问卷分析等方法得到的结果,将保护动机理论与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进行有效结合。利用保护动机理论从危险评估、应对评估两方面进行评估;从信息源、严重性与易感性、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反应代价进行分析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用于防洪宣传,能补足现存防洪宣传机制的一些不足,增强防洪宣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信息源防洪洪水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夏季防洪防汛
睡眠者效应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洪水来了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