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2-03-17张思绘
张思绘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 江苏·南京 211800)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受到关注,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始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变革成为必然趋势,教师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用人需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一种新方式,适应了新课改需求,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重要性、现存问题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1 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1.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间互助互补
同一个班级,有的同学数学成绩每次都接近满分,而有的同学却只是刚刚及格,造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差别的因素有很多,其实同学们的智商相差无几,无非是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不同罢了。因而学生想要提升数学水平就需要在学习中做出改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增强了学生们沟通、交流的机会,为同学们构建了一个互助互补的平台,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同时,小组间通过分工协作,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我价值,学习的自信心油然而生。但有一点需注意,教师在小组组建阶段,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力求让小组内包含不同水平、性格的同学,旨在推进同学们共同成长与进步,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
对于学生而言,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分子,但当前的初中生对于集体的概念比较淡薄,缺乏应有的团队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增强学生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中增加彼此间的情感,这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团体协作能力的提升、团队的荣誉感都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提前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体间相互协作,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1.3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
当前我国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足,长辈们不想孩子们受苦,所以在面对孩子们的请求时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初中生成为各自家庭生活的中心,他们大多自尊心极强、追求个性、缺乏团队意识,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心态崩塌,心理素质较差,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某某学生因一件小事而离家出走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能是父母几句批评的话语、又或是没有得到心仪的礼物而愤然出走,这都是极不成熟的心理表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同学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所提倡的育人理念与育人方式。
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现存问题的分析
2.1 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
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要步骤,同时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小组划分是否合理关系到最终的学习效果,但当前不少教师在划分小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造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学习气氛火热,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反观另外一些小组却丝毫没有学习的氛围,甚至有的同学开始聊天,这种两极化的学习现象是由于小组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所造成的,没有起到让学生共同进步、互助互补的学习目的。
2.2 学生参与缺乏全员性
小组内成员成绩、性格各异,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乐于与其他同学分享,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因缺乏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往往依赖小组内其他同学,造成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还需要改进、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3 教师课堂缺乏引导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生逻辑思维、自主学习以及团体协作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学习不再需要教师,教师可以对课堂学习不管不顾放任同学“自由自在”的学习。当前就有部分教师打着“自主学习”的名号偷懒,这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不够,没有领会到该模式的真正含义。其实,在该模式下,教师的任务更为艰巨,因为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时刻关注各小组学习动态,对于一些偏离主题的小组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同时在小组讨论最后环节进行总结点评,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2.4 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合作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当前不少教师并未真正领会到该学习模式的真谛,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毫无节制,对于一些不适合的教学内容也应用该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此举不仅浪费了同学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教师纯粹为了让学生讨论而讨论,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意义不大。
3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高校课堂构建的举措
3.1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外在的体现方式,是其新课改推动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教学理念的变化,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想要破陈出新,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改变,意识到当今时代变迁对于用人需求的转变,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同学们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假若教师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转变,只是单纯的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搬上课堂,那仅仅是形式上的运用,并不能发挥该模式应有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徒有其表而已,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
3.2 确定教学目标,合理布置任务
人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教学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倘若学习目标不明确,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就比较散漫,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太高。为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准备阶段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让小组在学习中有“章法”可循,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设计课堂问题,并且课堂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假如条件允许,教师还可针对小组内不同成员分配不同任务,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了“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3.3 加强沟通交流,增强学习自信
自信心是成功人士的首要条件,学习同样如此,一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态度消极就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没有底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小组内成员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不苟言笑的“严师”,更多的是同学间的讨论,心理压力较小,不用担心回答问题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因而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会逐渐得到提升。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课堂气氛较为轻松愉悦,因为没有“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别”,小组内成员在讨论问题时也能够畅所欲言,能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为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提供了有效途径,能够以学生反馈结果为依据去完善教学方案,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4 转变教师角色,引导自主探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一点一滴、事无巨细进行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虽然当时能够听明白,但印象不深,过不了多久便会混淆相关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不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该模式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领悟数学的奥秘。
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对于课堂学习的把控应该更为严格,在学生自由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讨论进程,对于一些跑题小组及时加以引导,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过程,从不苟言笑的“严师”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认可老师、相信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向老师表达、善于表达,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5 制定激励机制,树立学习榜样
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提升初中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通过制定小组内部激励措施以及小组间的激励措施来提升小学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可安排该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且给与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其他小组的进取精神,树立榜样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评、互评的评价模式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去,让学生在自我批评、同学互评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6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学习模式
任何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经历无数次失败的不断改进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课堂节奏不好把控、学生谈论容易跑题等等,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注重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响应素质教育需求,不断探索、尝试新型教学模式的结果,虽然该模式在当下并不完善,但是其教学模式深受师生的喜爱,并且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有诸多优势,比如有效的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集体意识,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等,相信在教师们不断改进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将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