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德育的实施路径与操作要略

2022-03-17王晨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生态

文∣王晨

时至今日,对“生态德育”的提法大家已耳熟能详,但是见诸报刊的文献常把“生态德育”理解为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生态德育”不是德育外延的简单延伸,而是德育内涵的创新拓展,简言之,是让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化。尽管如今已有相当数量的有理有据、有实践成效的德育模式和方法,但生态德育是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与德育弊端进行的德育工作的重要创新,因此积极探索生态德育的实施路径与操作要略显得既义不容辞又刻不容缓。

一、强意识,站准生态德育的起跑点

“生态德育”是指基于生态世界观,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分析、解决德育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德育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与功能发挥的实践活动。“突显世界的整体性、强调世界的和谐平衡稳定性以及对整个自然生命世界的尊重”是生态世界观的重要理念。[1]

基于生态世界观的基本原理,践行生态德育,一要强化全“局”意识。德育不是在一个单独的环境和场域中展开的,我们应把德育理解为一个与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子系统,与其他环境因子彼此作用,互相影响。二要强化全“面”意识。虽然学校德育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但学校德育不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德育如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互动合作。因此要密切关注它们作为德育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让德育生态系统的每一个“面”(子系统)都得到开发与融合,实现德育资源的最优化。三要强化全“线”意识。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职责,不少学校常把各部门分管的范围称为德育线、教学线、后勤线等。德育生态是一个多因素交会、多层面交错、多维度交融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个体发生变化时都将影响到其他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2]因此要树立“牵一‘线’而动全身”的观念,要把德育的触角延伸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个阵线,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四要强化全“体”意识。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物种对整个生态的“完整、稳定和美丽”都具有价值,因此必须对所有生命予以尊重。[3]将此观点引入学校德育,必须对所有个体生命予以关注,必须维护每个个体生命的人格和尊严,守护每个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呵护每个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发展。五要强化全“程”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学生情况都会发生变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原定的德育要求、计划、策略和路径都应循情修正,顺势完善,而不能固执成见、故步自封。

二、明目标,定准生态德育的落脚点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工作的方向。目标不清的努力必是盲目的操作,方向不明的实践必是低效的行动。要让生态德育有作为、达预期、显卓效,必须首先制定好生态德育目标,目标在整个德育中起着轴心的作用。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结合生态学原理,通过对近年来上级部门提出的有关德育目标、要求、宗旨的反复研读、比析、梳理,我们认为,生态德育目标可归纳为五大板块,共16项内容。一是“珍惜生命价值”,主要包括:珍惜社会生命价值 (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等);珍惜个体生命价值(强化珍爱生命意识、心理健康意识、运动卫生意识等)。在传统德育中,人的社会生命价值往往受到格外的关心和尊重,但从生态德育来看,维护个体生命价值,保护和引导每个个体生命的安全、健康、快乐,也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二是“恪守基本道德”,主要包括:遵奉社会公德(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乐于助人、保护环境等);弘扬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锤炼个人品德(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知耻明礼、正直善良等)。努力使学生成长为既“顶天” (祖国至上、人民为先) 又“立地” (守牢底线、远离红线)的优秀人才。三是“热爱美好自然”,主要包括:珍爱生灵的情愫;节能环保的意识;求善爱美的心向;物我同一的观念。自发做到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热爱自然、守护自然。四是“尊重客观规律”,主要包括:热爱思考的品性;坚持真理的品德;努力创造的品格;崇尚科学的品行。理当看到,一个由无视客观规律、缺乏独立人格的个体组成的团体是不可能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五是“追求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有理想”(强调个性发展、追求个人价值并非排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能克制”(自我控制力和个人意志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亟待破解的难题);“会竞争”(一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二要具参与竞争的能力;三要懂公平竞争的规则)。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的建构与表述,要提倡“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的理念,项目要简化、描述要简约、语义要简明,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也是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目标,是“可望也可及”的目标。唯如此,方能使学生看得清、弄得明,对得上、做得到,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目标、践行目标、达成目标。

三、善立制,把准生态德育的基本点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绕不过的话题,生态德育亦然。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是德育生态“有序”“和谐”“可控”的基础与保障。生态德育的制度建设不是简单地定“高线”、划“红线”、标“底线”,应注意做到:第一,力遵宗旨。这是方向问题。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任何制度的制定、任何规章的践行都必须以“育人为本”为指导,所有制度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教育人、引导人、发展人的育人目标。这是生态德育建章立制的主旨与核心,也是确保德育生态生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关键。第二,力行民主。传统德育中无论是德育制度的制定还是评价标准的拟定,都是“行政”看着办、“领导”说了算,作为施行主体的学生则被置身事外,他们往往只“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以致自觉性不够、执行力不强。因此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如能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看法、采纳学生的建议,显然更容易促使各项规章入心入脑、见行见效。第三,力倡人文。建章立制时,不能一味地强化高压态势、片面地理解从严要求。应以信赖为基点、适切为准点、激励为力点,做到“制”而有“度”,“规”而有“章”。让冷冷的“条条框框”打上“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的浓重底色,更会触动人、打动人、感动人。第四,力避无序。各项制度不能在宗旨上相互抵触、在要求上相互矛盾、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另外,任何规章制度都不会也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总会出现“不合拍”的情况。因此要经常做好调整、充实、清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耗,提高效益。第五,力促自律。一方面对于执行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抓到底,决不动摇,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另一方面必须十分注重学生在制度管理过程中的自我体味、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让他们在自主中理解制度,在理解中执行制度,从而由被动走向主动,由他律走向自律,由外在约束走向自我约束。而这正是德育生态化的生命所在、生动所在。第六,力求有效。特别是对学生德育的考评,要做到“终端性与过程性兼顾”,明察学生的变化轨迹,明晰学生的发展势态,不断激发其潜能、助推其进步;要体现“统一性与差异性结合”,对那些有提高、有转变的学生要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坚持“鉴定性与反馈性并举”,在拿出评价结果的同时要及时向学生提供怎样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信息,使每一位学生用“显微镜”挖一挖自己的潜能与后劲,用“望远镜”看一看未来的方向与目标,进一步定好位、设好标、迈好步。

四、重生活,抓准生态德育的切入点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只有融合生活才能生发效应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只有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充满激情的现实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如何让生活真正以“真”的价值教育人、以“善”的力量感染人、以“美”的形象陶冶人?一要接轨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解析与体悟。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德育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易接纳、采纳与悦纳。二要拓展生活。“错把麦苗当韭菜”是当年嘲讽城市孩子的笑料,时至今日,恐怕乡下孩子也“五谷不分”了。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学生生活的空间节节退缩。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向企业、走向农村、走向社区,通过参加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认识生活、提高站位、增加才干。三要辨析生活。德育要回归日常生活,并非意味着日常生活可以代替德育。因为日常生活世界是有“缺陷”的,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德育教育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能让学生真正得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升华、审美的熏陶。四要再现生活。现实生活广阔无边,浩瀚无垠,任何人都不可能事事目睹、件件亲历,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情境是实现知识、问题、活动结合的有效载体。当然,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我们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切实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通过筛选、编排、整合乃至导演,让学生在观看与分享中感同身受、明理导行。五要感悟生活。让德育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相链接、相榫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了解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锻造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行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必会使学生进入更好的德育生成状态,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感悟中引领生活,在生活中获得升华,让自己的生活更出彩、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五、拓资源,找准生态德育的支撑点

资源匮乏似乎是学校德育的一大痼疾。其实,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用力去发掘,就会发现时时有资源、处处含资源、事事蕴资源、人人皆资源、课课存资源。学校德育工作在实践中应当做到:第一,彰显精神文化资源——时时有资源。校园精神文化主要由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情感诉求、愿景规划等方面组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时时感染学生的情绪,调节学生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品格。第二,开发物质文化资源——处处含资源。校园的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学校的建筑群、配套的基础设施、校园人文景观等。这些基本的校园物质文化形态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质和历史积淀,置身其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智的陶冶、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第三,拓展活动文化资源——事事蕴资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校德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励志为主的节庆典礼、以磨砺为主的军事训练、以娱乐为主的文艺表演、以运动为主的体育竞技、以感恩为主的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助于他们形成高洁的品行、高雅的品位、高尚的品性、高贵的品质。第四,挖掘人际文化资源——人人皆资源。学校德育工作决不是少数德育工作者(如班主任、心理咨询老师、政教处干部)的“专利”,每个教师、每个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其中。为了防止各部门相互推诿,虚与委蛇,可以建立相应的职责要求与考评制度,落实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第五,整合课堂文化资源——课课存资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让人感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让人感佩;“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孜孜以求”的雄心让人感奋。有意、有机、有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能对学生产生更深刻、更持久、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六、真融合,调准生态德育的发展点

致力于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三结合教育”可谓由来已久。“定位不错位、到岗不缺岗、补台不拆台”是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功能的重要原则。现在生态德育工作的情况是彼此间有共识少协作、有交叉无协调、有分工缺配合,三者始终处于若即若离、不即不离、貌合神离的状态。因此必须积极调准和重构“家”“校”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一是提高共识度。家庭、学校、社区作为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职责,但在德育过程中,三者有着共同而明确的目标,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途径,不断提高共识度,真正做到家庭、学校、社区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步。二是关注差异度。在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共育机构时,要特别注意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基础等方面综合考量,最大限度地赢得各方支持,真正形成“大德育”的运行格局。三是彰显透明度。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沟通手段变得多元。我们要通过短信、微信、邮箱、QQ、校校通等方式与家长及社区及时联通,确保各项决策的透明化、公正性,以便学校、家庭、社区既各就其位又各司其职,真正做到人皆展其才、物皆尽其用、事皆显其效。四是扩大开放度。一要敞开“校”门。学校作为德育的主导方,要主动与家庭牵手、向社区开放。二要启开“家”门。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大讲坛等,让家与家之间多互动、多沟通、多交流,尤其是要让好的家教方法成为学习的典范、效仿的样板。三要叩开“大”门。即要面向社会,吸引各类公益机构的参与,吸纳更多社会力量的介入。五是加强整合度。虽然学校、家庭和社区在德育过程中,各有所长、各具优势,但社区毕竟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庭也非学校,因此,要科学梳理、配置、整合好合作共育的各项内容,最大限度地把潜在的德育价值调动起来,从而使“三结合教育”由“隔界招手”转变为“跨界握手”,真正实现学校各个德育子系统以及整个德育大环境的优化与发展。

道德和良知贬值的现实让人惊心,爱心和正义缺失的现象令人痛心,人格和尊严下滑的现状叫人忧心。如何于“危”中求机、“变”中开局?生态德育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方法,更使德育伦理和德育思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充满着无穷的活力。虽然让生态德育成为普遍的教育现实尚需假以时日,但其代表了德育改革的方向和愿景则是毋庸置疑的。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生态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