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师“中国地理”课教材内容体系的优化方向
2022-03-17史威
史 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1200)
“中国地理”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少数最为核心的专业平台课程之一。其价值或意义,仅从大、中(学段)衔接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角度看,不可谓不大。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初中设置的地理课程,通常“中国地理”部分的学习就占据一整个学年(分量重);另一方面,高中虽以系统地理学学习为主,但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事象、结构及其空间关系等的认知、分析、评价,甚至创新发展该学科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又常常必须借助“中国地理”的内容平台。学好“中国地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还可以提高其对中国人地关系系统的规律性认知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其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向上有着其他学科课程难以比肩的天然优势。为此,本文在对不同时代3本经典“中国地理”教材[1][2] [3]内容体系演变的梳理分析基础上,就如何改进“中国地理”教材内容体系,以适应不断变革和演化发展的中国地理尤其是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内容和经济地图演变发展的现实和趋势,指出优化方向,以此助力高师“中国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3本经典教材折射教材3个发展阶段
1.走向综合的“中国地理”教材
赵济、陈传康[1]于1999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中国地理’课程教材”——《中国地理》,在原来《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等教材编写基础上进行统整,因应学科综合发展趋势,以全新体系,一改区域地理先写自然地理各要素、后写人文要素的写法,整体介绍中国范围内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及其区域特征,尽可能将人—地因素融为一体,强调人—地关系对于区域开发、环境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赵氏《中国地理》编写基本遵循上述思路,强调以中国自然结构为基础,开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综合研究,突出中国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教材全篇分“总论”和“分区”两部分。总论涉及全国性主要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人口与经济规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将全国分为8个综合区,分别阐述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应该说在当时来讲,是一本我国高校(尤其高师)真正体现走向综合的“中国地理”优质教材。
该教材在3本同类教材中出版最早,内容体系编排上虽不能说完美,但充分体现了完整、规范和有序的内容体系建构。教材总论与分论(分区)容量相对均衡,八大分区的划分注意平衡各项指标,照顾传统认知和经验,经典且易于接受。分区自然地理要素分析比较细致和全面,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内容虽然比较传统,今天看来略显陈旧(出版时间的局限),但提法值得尊重。选择此教材授课的最大问题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地图的巨大变化,包括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产业布局、调整,区域发展方向和趋势等的新观点、新提法等,涉及较多相关内容、资料和数据的增删、修补等,若以此为教材,目前看来教师需要负荷不轻的“与时俱进”的增补或替换素材的工作量。
2.强调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中国地理”教材
王静爱等人[2]于2007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教程》可以说是对赵济等人编写的《中国地理》教材的继承和发展,但教材体系和内容都经过较大变动和调整。该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PRED要素和关系分析融入或渗透到中国地理教材内容体系中,也可以说是一部强调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中国地理”教材。从社会背景上看,也是与这一时期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想等密切相关,或者说王氏《中国地理教程》内容体系编写契合了这一时代背景。
王氏《中国地理教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它以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综合,突显区域地理格局、过程和可持续发展。总论整体介绍了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人口和城市化、自然资源、国土开发以及地理区划。专论主要介绍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地理工程。分论分别阐释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海洋4个地带的14个地理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PRED),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立足于全球化特征过程的“中国地理”教材
吕拉昌等人[3]于2012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尤其突出全球化、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相互联系的中国人地关系系统,并通过区划认识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区域过程与区域分异现象和特征。该教材增添的新内容,包括全球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主体功能区划、综合地理区划、城乡统筹等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这是前述教材所欠缺或薄弱的地方(受时代局限)。从吕氏《中国地理》教材体系及所增加的内容看,我们可以体会到该教材的编写视角和意图,明显受到改革开放多年来,尤其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以及中国参与国际治理所形成较以往不同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包括中国逐渐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力有关。中国影响世界和世界影响中国以及中国离不开世界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中国驱动力开始走向全球化的社会实践,导致在编写《中国地理》时不能忽视或回避“全球化视野、过程及全球变化的影响”。
二、“综合性”和“区域性”始终是教材编写的基调
“中国地理”教材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特点,即体现区域地理多要素、多因子、多环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融合特征和过程,所谓多要素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拼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地理综合,教材编写在此方面所下的功夫和力道正反映了教材编写的质量。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当然也是区域地理学最根本的性质体现。也就是说,区域地理是最能够体现地理学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本质。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本就是地域综合体,中国地理环境则是一个更加具有个性特征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地域综合体系。在中国地域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中国地域内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中国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上述3本教材正是在对“中国地理”内涵及编写思想的通透把握,始终秉持“综合性”和“区域性”紧密结合,以区域性体现综合性,以综合性强化区域性的编写基调,其最终成果才能够在各自的时间段里承担起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的重任并享有各自应得的良好声誉,成为一种经典并曾经流行或仍在流行。
从内容体系上看,每本教材都各有优点或优势,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缺憾或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如果能够将该3本教材的内容编写体系放在今天中国时空境脉里加以调整互补、融合统整,那将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情。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想使所编写的中国地理教材能够长时间满足人们需求,使人满意,实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比梳理3本教材的内容体系,除了各自内容编排和结构的差异外,就是显著的时代感。人类驱动力在这块地域空间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与自然、经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在更高、更大规模的层面上形成新的关系和结构等,物质能量过程显著加快了,地理事物、事象等更新速率较以往要快得多。教材的时代感与其说是中国地理变化的事实改变着教材,不如说是中国地理教材努力适应着变化中的中国时代。毋庸讳言,早期教材偏重叙述和资料呈现的特点以及内容结构相对松散等现象,在后来的教材中得到了比较好的改进,但后来的教材似乎又有忽视分区以及对分区区划理论依据的说明,似乎又显得不及早期教材来得厚重而坚实。然而,它们在坚持“综合性”和“区域性”始终是教材编写的基调方面则保持着高度统一。
三、教材编写要进一步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区域地理综合
王氏《中国地理教程》以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和中国地理国情教育的需求,体现综合性、区域性、渗透性和系统性。以整合“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综合中国自然环境、人口、资源与发展为主线,突显中国区域地理格局、过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强调其编写的教材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中国地理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中国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理解中国土地退化与自然灾害等人地关系不协调的原因,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对策,重构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等。相较于赵氏《中国地理》教材而言,是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地理内容结构及体系的一次大调整。该教材最大特点是全面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素和内容,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策略。教材特别以较大篇幅“专论”的形式对中国的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阐述。这既是教材的优势,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方面的重叠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地理课程课时量不断减少的情势下,中国生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如果能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内容融入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国土整治以及分区中,从人地关系的区域协调角度进行区域地理综合讨论、评估,并从中导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或行动等似乎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大篇幅“专论”似乎不是中国地理教材编写应有的专长,而融入体现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中国区域地理综合才是中国地理教材编写的主基调。赵氏《中国地理》教材中有关区域发展战略、国土整治等方面内容,虽与其分区的结合有疏离感,但理念值得尊重。如果在照顾到教材的篇幅和课时量限制的情形下,两者能加以结合融通无疑会取得更好的内容编排效果。
四、教材编写要突出全球视野下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区域性表现
吕氏《中国地理》教材的内容体系,以整体统领局部,突出系统观念及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强调全球化、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该教材分析了中国自然地理系统、文化地理系统和经济地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揭示相互联系的中国人地关系系统,并通过区划认识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较前两部教材,由于出版较晚,该教材所增添新内容具有相对的新颖性和时代前瞻性,包括全球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主体功能区划、综合地理区划、城乡统筹等内容都较为前沿。该教材在体现综合、区域及实践性特点方面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它以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合与联系,也重视区域过程与区域分异现象,反映了“中国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和作用。相较早期教材,其在突出理论探讨、注重联系实际、内容简明且信息量大、减少过多资料性内容陈述、避免赘述方面明显具有可取之处。
该教材将内容体系编写置于全球化、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并强调其对中国地理系统要素、结构及功能等产生的重大影响,确是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让学习者在思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认识中国地理内容,强调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体现“中国地理”的系统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中国人地关系系统规律的认识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说该教材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它在突显全球视野下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区域性表现方面似乎并不充分。教材全篇强调“系统”,也强调“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但系统必须与区域综合充分结合、融合才是最好的选择。分区是中国地理区域综合中人地关系地域深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地理地域系统结构深化的反映,该教材分区部分显得偏弱或偏轻,令人有遗憾之感。至于该教材及王氏教材中有关区划分区以及海洋带分区的界定及编写安排等是否优于赵氏,值得再商榷。
五、教材编写要彰显“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地域发展与地缘关系进程
中国自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次年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至今已10个年头,中国经济量和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地图,使得中国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期间与中国地理内容关系密切,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等关联的新名词、新概念、新观念、新实践及新举措等层出不穷,诸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含雄安新区建设)、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沪苏浙皖一体化、城市集群(如扬子江城市群等)、大湾区经济带(杭州湾区经济带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不断新增的国家级新区等,当然这其中包含着相当大的探索成分,但仍然让人应接不暇。中央在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后不久,十九大提出进入新时代,重新将2020—2050年的发展规划设定为“两步走”战略。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用的是“现代化强国”概念,代替了原来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地域人地关系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前瞻性特征,这无疑会对“中国地理”教材内容体系的改进提出了新要求。这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地域发展以及中国地缘关系进程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变化大、影响深远、新颖和前瞻性等特点。
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或“OBAOR”)以来已有9个年头,学术界对相关内容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例如:(1)加强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4][5][6];(2)强调“一带一路”对中国具有“战略”高度的重大意义研究[7][8];(3)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地缘关系和地缘战略问题研究[9][10][11][12][13];(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14][15];(5)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空间的合作研究[16][17];(6)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18][19],等等。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对中国经济地理及经济地图,其次对中国政治、经济地缘关系等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果要给“中国地理”教材新增或修订其内容,则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地域生产力布局、产业区域分工和资源配置甚至区域整合、联动、一体化以及分区、分带内容中讨论;或者透过中国区域地缘关系、空间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等内容模块分别阐述;还可以重点结合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以“一带一路”不同的地理专题展开研讨或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至中国地缘关系进展的相关内容学习等,对此都可以有较大的讨论商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