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思

2022-03-17何经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课程体系岗位

何经伟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0 引言

新时期,应该通过人才市场调查,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导向,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要求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并在已有的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建设专业实务课程,用工作过程引导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建设一个以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制度,从人才培养方面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高,使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达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为社会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完备,职业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建设应用型课程,促进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革新高等学校教育发展。

1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架

1.1 传统课程体系的实施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1)专业课程建设与工作需求脱节。各个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积极将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融合,实行“嵌入式”的工学相结合的新型学科体系,有针对性地在基本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以及岗位技能模块中嵌入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专业实务能力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知识与工作实务的自然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1]。

(2)确定新的课程开发的思路。各学校要摆脱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计思路的影响,积极创新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打造一个与企业衔接、与工作岗位需求相匹配、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以及线上线下授课的课程体系。同时,要拓宽视野,在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同时,要转变课程体系方向,促进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过渡,教育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动的方向转变,教学的安排的导向由单纯的课本知识向工作岗位要求转变,教学总目标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工作技能转变。未来专业课程建设,需要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导向,建立一种师生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1.2 课程体系构建

要想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就必须研究与电子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以及工作能力要求,由此展开岗位能力分析,并在分析的反馈的信息基础上,打造电子信息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1)为了有效地把控工作岗位的要求,可以通过专业市场调研、专家学者座谈会以及高校与社会企业合作等形式对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工作岗位人才要求标准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同时,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规划课程建设,可以根据发展情况把职业生涯划分为3-5个重要阶段,并根据一般发展规律,预测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挑战性工作问题。此外,通过分析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了解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以及工作能力要求,制作岗位任务分析表。以此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方向,使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企业岗位需求标准[2]。(2)岗位任务分析表作为重要的岗位调查报告。在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时,可以从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入手,通过不同的岗位的工作对比,将那些技术难度高、工作内容综合强以及一些特殊的工作任务归纳记录。根据难易程度对其进行归类,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遵循课程循序渐进原则,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进行命名,并以案例或者专有名称的形式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3)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典型性工作任务为导向,打造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专业应用知识,可以向学生展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的典型案例,通过情境化教学,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分解成多个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2 课程体系各模块建设

2.1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实践操作技能是十分重要的,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要通过了解与使用一些常见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认识不同电子元件的用途以及安装要求,达到正确绘制电路图以及选择合适电子元件组装电路,在基本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具备电路故障检查与预测能力,针对一些高频电路,还需要实验高频仪器对电路的影响,并掌握相关数据。

2.2 电子零部件的安装与制作

学生要在学习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常见的电路布局,并达到正确绘制各种电路图平面图的标准。在认识各个零部件的基础上,掌握各零部件的安装要求。根据专业训练,正确熟练地电子计算机软件。同时,要增强学生的检测能力,熟悉各个电子设备的检测与相对应的调整办法。

2.3 电子生产产品养护

学生要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1)掌握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处理、视频显示系统接收机的信息接收原理以及处理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故障排查以及突发情况的应急维修能力。同时要不断学习最新电子技术,与最新技术接轨。(2)要着重掌握一些家电的故障原理以及对应的维修技能,有较高的电路图理解能力,在复杂的线路环境下,具备较高的电子设备的维修以及调试技能[3]。

3 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办法

3.1 任务导向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通过收集资料,展开分析,并设计实施方案。并将方案按照构想在现实中实验,检测结果。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在最终环节予以点评。

3.2 现场直观型教学

直观型教学可以减少教学难度,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学习企业的生产经营岗位工作以及通过连线视频的方式,直观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与销售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了解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专业要求有一个初步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未来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要组织相对应的训练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安排不同的实训场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实训规划以及实行的任务中,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4]。

3.3 “互联网+”网络共享型教学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所以,要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互联网+”网络共享型教学模式,其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可以满足教与学的各个方面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具有VR图像视频、三维图像以及动态图像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直观性。此外,“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佳偶资源的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老师可以依托此平台,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分享教学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针对不同模块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办法,通过趣味性地展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要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对该模块的资金投入。打造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步发展新型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课程模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比如:组织电子产品的设计小活动、要加大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共享性,在课外时间将实验训练室对学生免费开放。学校在建设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要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活动[5]。

4 结语

建设工作岗位导向型课程体系,就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开发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同步提高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的连接性,创新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加学生的现实操作的切身体验,增强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具有极强的综合教育性,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工作岗位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课程体系岗位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