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综述
2022-03-17李楠
李 楠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管理学院 重庆 40152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对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研究两个方面。
1 理论教学研究
1.1 教学相关理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情景认知理论、学习型组织、合作学习以及工作过程相关理论组织教学。
为了有效地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以致用起到较好的作用,魏晓彤将情景认知理论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设计和模拟运作设计组织教学,学生通过知识准备、信息收集和协作完成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学生总结心得体会,教师进行评析。谢立新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充分参与,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在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中要注意确定主题、明确情景模拟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充分做好模拟前的准备、做好模拟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模拟结束时做好总结和点评等方面的问题。在传统的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这一情景的设计者,选择者和控制者,刘艳秋、王秀丽、周艳明在传统的情景模拟教学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情景教学,该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地位,学生参与情景设计,独立探索,不仅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课堂上的情景模拟与现实工作中的情景是有差异的,为此,袁庆宏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绩效管理为例,阐述了教材中所讲授的绩效知识点与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情景模拟和企业所强调的绩效管理之间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教材知识点和情景模拟要从企业角度出发,设计得更加合理。
基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观念,有学者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提出教学要求,将该五项修炼运用到教师的角色定位,并根据系统思考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构建每一个层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能力,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人际交流能力。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课堂分为分组和布置任务、自学和讨论、课堂活动和评价四个环节,虽然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了新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冷场、组间和组内交流不够等问题。
工作过程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分析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根据实际工作来设计。
1.2 教学方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用为本”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提出,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纯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大致有:(1)案例式教学:采用分析综合的方式,通过选择案例、设计问题;阅读案例、综合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实施方案、强化技能六个环节实施;分析如何设定必要和适度的案例教学时间,主要从案例的选择、过程控制和场景布置方面,探讨提高案例教学的时间利用效率。(2)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角色扮演、教师经历激励学生等方式来和学生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双语教学: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语码转换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等多个角度,就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做了详细阐述;提出科学安排教学环节、灵活运用课堂语言、积极运用现代技术三个方面的要求,然而双语合格教师严重缺乏,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是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4)体验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然后经历看法、反思、总结,最后实践。除了上述主要教学方法外,情景演示与模拟、专题讲座、游戏活动、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等也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工作中,虽然能够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种,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点重叠,内容交叉的现象。因此,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更新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慎重考虑。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适应社会需求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从人本、文化、市场三个方面把握导向。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该是包括授受型、案例型、模拟型和实践型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综合教学模式,不能过于强调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方式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是单独存在的,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
2 实践教学研究
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符合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21世纪初高等教育提出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传统理论教学的研究同时,部分学者开始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研究。
2.1 实践教学相关理论
实践教学过程中,学者主要将胜任力理论、ATDE理论、OBE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基于胜任力理论,是以对市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需求调查,从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模拟企业实践、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和构筑模拟实验平台等实践教学措施。
ATDE教学模式,ATDE即:问、做、评。将教学模式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测评、案例讨论和邀请校外专家授课等实践教学中,并列举出实施方案。
成果导向教育(OBE),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则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调研汇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运用OBE理论重新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
2.2 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对文献中实践教学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有如下方法:邀请企业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入校讲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参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实验室模拟、企业实习、毕业论文、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
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三种。(1)购买实践教学软件方法。通过购买相应的人力资源软件来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如设计性综合软件,嵌入企业应用软件,专业课程实验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软件,人才测评软件,形成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体系。(2)校企互动方法。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而言,一般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咨询工作、培训工作以及人才中介等工作,学生在毕业前能够接触企业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很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在积极地寻找合作企业,搭建实习平台、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从而实现企业、高校和学生多赢的局面。(3)学生实践活动方法。学生的实践活动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校内活动中主要组织一些模拟招聘、模拟企业、演讲等活动,校外活动则主要指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大赛,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实践教学体系
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研究不同,部分学者也有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早期研究中,主要是提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想法,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体系。在随后的研究中,其他学者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核心课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主要是将课程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做相应的实验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如在薪酬管理课程中,教师将课程的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测算性薪酬实验体系设计,设计性实验体系设计,学生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来学习和掌握薪酬计算和薪酬体系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质量的逐步提高,在近两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教育课课程实验、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和第二课堂实训;构建基于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平台、实验模块的“1+2+1”实践教学体系。
总体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从体系构思到具体课程的实践体系构建,再到专业的实践体系构建的过程。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从文献的梳理来看,早期由于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此时的教学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使得学生能够较为快速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后期的研究逐步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最终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早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研究。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研究,大概从2004年开始,至今有相关的研究,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研究则是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后,大量学者逐步开始从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教学、实践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数量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研究数量基本持平。对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在时间上教学研究早于实践教学研究,但总体上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在数量上比较接近,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等重要。
学者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学术贡献,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中,更多的是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研究相分离,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提出多种实践途径,学校要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的增加就意味着在总课时量不变和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其他课程课时量和学分。因此,并没有过多的学者尝试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体系,如在人才培养上,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专业课和专业核心课,如何选择课程,哪些课程通过理论教学讲授,哪些课程通过实践教学讲授,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是理论课时远远大于实践课时的现状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如何安排以及学分如何设计。
新经济时代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在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而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因此,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则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