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基于土壤肥料学考试改革分析

2022-03-17刘美菊万山平王宇蕴王瑞雪达布希拉图肖靖秀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肥料考试土壤

刘美菊 万山平 王宇蕴 王瑞雪 达布希拉图 肖靖秀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0 引言

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考试可以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督促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考试形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单一或不科学的考试形式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现。我国高校传统形式的考试方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因此现行高校教育体制应转变观念,为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型人才提供支持,这就要求改革原有的人才考核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许多高校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这些改革,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预想的改革目标差距甚远。究其原因,是没有进行深度的考试改革,导致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考试功能不对等,削弱了教学改革的效果。

本文以农业院校普遍开设的土壤肥料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基本特点,结合云南省土壤条件、特色农作物、水果和中药材种植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根本目标,研究和探索多元化、开放性的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为深化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1.1 考试内容局限化,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

在我国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程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考试既要考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要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考试模式中,考试内容主要来源于指定的教材,以书本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注重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超出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范围的内容、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基本不纳入考试大纲范围[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教学内容固守于书本,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课堂上只注重笔记记录,没有将关注点投入到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上。此外,为了提高考试成绩、降低挂科学生人数,很多教师通常会在考前划范围、定重点,使得学生考试之前突击背诵和记忆重点内容,造成一部分学生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

1.2 考试方式过分侧重闭卷考试,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课程考试方式来看,多数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部分高校课程则是采用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的方式,基本上很少有采用口试、答辩或者分小组提出课题研究报告等考试方式的。这种考试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统一考试,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和能力进行“因人施考”和“因材施考”[3]。此外,考试题型比较固定,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等客观题型为主,而主观题类型,特别是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题”“设计题”“开放题”等题型较少。最终,学生总评成绩的核定主要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一般占到70%左右,期中考试、平时考勤和课堂提问占30%左右。而为了提高学生总评成绩,很多教师会将学生平时30%的成绩给满分,使得平时考勤和课堂提问基本流于形式。因此,程式化的考试和不合理的成绩评定方式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制约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1.3 考试目的功利化,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考试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看,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与总结,通过考试的结果对学生与教师发挥激励与反馈作用,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激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考试的目的多集中于考试成绩的价值功能,分数的高低成为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评优推优、入党、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方面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绝对因素;而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不被重视,甚至直接被忽略[4]。这就导致学生考试动机不纯,单纯为了追求考试分数而考试,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最终成为“高分低能”的人。此外,很多高校还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学生考试成绩好,挂科率低,就代表教师业务水平高,导致很多教师不敢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教学内容固守于书本教材和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功利化的传统考试目的使得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忽略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考核[5]。

1.4 考试反馈机制片面化,阻碍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包括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两部分,是整个考试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可及时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试卷质量分析能够反映试卷的出题范围是否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目难易程度是否基本符合学生的素质水平,题目类型和分值设置是否合理;学生成绩分析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能力,只有如实完整地做好以上两项分析工作,才能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6]。然而,由于期末考试往往都安排在学期的最后一周进行,导致批卷与试卷分析的时间非常紧迫,因此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统计分数、登记成绩并计算及格率等。无法真正做到对试卷质量和学生成绩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总结和全面评价。这些反馈环节的不足和缺失,使得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有价值的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考试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功能丧失,教师找不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7]。

2 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定位

土壤肥料学为一般农学专业的综合性前导课和桥梁课,由广大农业院校面向种植类各专业开设,它将土壤学、肥料学、植物营养学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课程重点为研究和探索土壤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掌握肥料的种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了解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原理和规律,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农民测土施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为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云南农业大学每学年面向植保、药鉴、森保、农学、园林、园艺、茶学、烟草、种子等大农学类本科专业,1000余名学生开设土壤肥料学课程,是本校开课历史最久,涉及专业最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2005年,《土壤肥料学》被云南农业大学批准建设校级精品课程,经过3年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后,2008年又被云南省批准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主要从师资队伍水平、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多年的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土壤肥料学》已形成一套针对云南土壤条件、特色农作物、水果和中药材种植,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把握学科前沿并具有云南特色的教学课件和讲义;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申请并已完成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实验实习教程》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此外,教研组现已建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团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8][9]。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已明显提高,但考试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的课程考核方法与以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不相匹配,考试内容仍旧以书本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考前依靠死记硬背就可应付考试。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效果,需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3 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方式

3.1 丰富考试内容与题型,多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现代化的课程考试对考试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涵盖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重点与难点内容的考察,更应结合课程特点与地方特色联系学科前沿,设计能够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试内容。以往的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客观性、理论性、机械性、记忆性考试内容较多,而主观性、综合性、实践性考试内容较少,且未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现代化的考试要严格按照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培养和发现创新人才的部署要求,将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求与云南土壤和种植业特色紧密结合,依托教研组教师科研项目成果,与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设计一系列能够反映和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材料分析题和试验设计题[10]。此外,要根据章节特点和学科前沿,设置无标准答案的主观论述题,逐渐由知识型命题考试向能力型命题考试转变。例如针对土壤、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一章中,每年重点考察的内容一般为“过磷酸钙(普钙)的退化作用是什么?请简述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特点、施用原则和施用措施?”此题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无法体现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而结合近年来磷肥和复混肥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关于“农药化肥双减”和“农药零增长”的概念和目标,考点内容可转换成无标准答案的综合分析题,如结合我国各种磷肥品种产量和施用量,分析磷肥的发展趋势,施用后对土壤和作物会带来什么影响?

3.2 拓展考试形式,采用动态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考试模式通常凭借期末一张考卷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要破除传统的考试模式限制,拓展考试形式,坚持多样化与多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改革以往过于重视闭卷考试的局面,加强平时考核方式与次数,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目标要求,灵活采用过程式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和手段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中,过程式考核包括小组PPT答辩汇报、课堂发言与讨论、思维导图总结重点内容、小组课题研究论文等方式,期末考试包括期末闭卷和口语考试等方式。

针对土壤肥料学的课程特色,具体改革方式方法如下:

(1)小组PPT答辩汇报:土壤肥料学课程分为土壤学部分和肥料学部分。其中肥料学部分包含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氮磷钾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植物营养功能及其肥料品种和施用原则等重点内容,而植物必需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及大量营养元素的合理分配仅要求学生了解。因此,可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通过复习相关章节授课内容、参照教科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行学习相关内容后,以小组PPT汇报的形式在课堂内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保证重点内容的详细讲解,也可以通过PPT答辩汇报使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作PPT、逻辑思维能力和演讲能力得到锻炼。根据PPT制作情况,讲授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由任课教师给出一个分值,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分值,然后去掉一个最低分和最高分,计算平均分数,作为该小组PPT答辩汇报成绩。

(2)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针对本章教学重点内容,提出1-2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开展10分钟左右的讨论与辩论,每学期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发言1-2次,根据发言情况给予分数。开放性问题如下:土壤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土壤为何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复混肥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功能?

(3)思维导图总结重点内容:氮素由于其形态多样,因此在土壤中具有多种转化形式,如氮素的矿化与生物固持作用、铵的粘土固定与释放、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铵的吸附与解吸、氨的挥发和硝酸盐的淋洗等多种转化途径,每种转化途径又有其利于发生的条件。在讲解完所有的转化途径后,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通过思维导图总结重点内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总结分析能力。

(4)小组课题研究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教研组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因此可以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或是用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做范例,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口语考试:口语考试以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每名考生由2-3名教研组教师进行监考。针对云南土壤和种植业特色,结合教研组教师的科研成果,设计30套左右科研实训题作为考试内容。考试过程由学生随机抽取1-2题,以口头方式回答,主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给与口试成绩[11]。

3.3 完善成绩评价体制

以往,土壤肥料学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期末卷面成绩,占70%,二是平时成绩,占30%。考试改革前,平时成绩由期中考试、出勤率和课堂提问构成。然而,由于课堂提问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很多教师依据期中考试成绩、出勤率计算平时成绩。进行考试改革后,应加大平时成绩比例与质量,通过对平时成绩比重的增加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考察。期末考试结束后,教研组统一完成阅卷后,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主要从试卷内容是否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难易程度是否恰当、题目类型和分值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用于指导教学改革和今后试卷命题。此外,教研组还应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答卷,分析并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应用知识的情况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以此来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提供依据。

4 结语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保障,涉及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经过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与新课程体系等改革内容相匹配,必须按照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培育创新人才的决策部署,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课程考试改革,探索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课程考试的评定、检测、导向、反馈和激励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猜你喜欢

肥料考试土壤
灵感的土壤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