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2022-03-17袁凯华
杨 靖 袁凯华 赵 赵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 225100)
0 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人才培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是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能力、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1]。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实践提升的建议。为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 高校学子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1.1 助力乡村振兴[2]
步入“十四五”新征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3]。大学生深入一线,可以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带到基层工作中,将党的政策和温暖带到农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1.2 实践育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4]
高校学生由于生活与社会脱节,往往由于生活阅历不足、认知角度单一、公众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民族意识,依托于“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正确的认识国情,在社会中实践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爱国情怀,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 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5]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通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学有所践,在行业中实践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1.4 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为高校转化实践成果
“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也是各项顶尖赛事的摇篮,可以促进实践成果向创新创业赛事、志愿服务赛事等知名赛事转化,创立品牌。
2 高校学子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度不够
一般情况下,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高校团委老师负责,而团委老师的选拔往往青睐于与自己接触较多的学生干部,并且在人员选拔上趋向于从本院学生选拔。这样做有以下的优势:一是简单省事,社会实践往往是在学期末进行选拔组队,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业压力往往不愿意参与面试等组队活动,直接从学生干部选拔可以减少很多烦琐的程序。二是对学生的能力、个性有稳定的了解,学生干部在平时就会协助团委老师进行学生工作,相对具备了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参与度较低,大部分的学生仅以“完成社会实践手册”为目的,忽略实践的重要意义。
2.2 专业老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不足
对于专业老师来说,一方面需要指导自己的学生进行实验和科创,一方面自己也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往往对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关注度不够。对于学生来说畏惧专业课老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的问题在实践中屡见不鲜,双方出现联系断层。但完成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往往会导致实践偏离既定计划,理论与实践脱节[6]。并且由于部分团队数据分析能力、调研成果深度分析能力较弱,不能针对产出的调研成果进行针对性、高质量、有深度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很多原本珍贵的调研资料无法及时合理地转化出成果。
2.3 团队获得支持不够
由于高校社会实践往往存在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大部分的实践往往基于学生家乡进行,遍布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给高校支援社会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目前部分高校仅选择以校报、院报方式进行宣传,支持力度较小。资金、人员等诸多问题使得原本较多具有价值的实践不能深入进行。
2.4 形式不够多样化,创新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志愿服务、社区宣讲、实地考察等,各个实践团队的活动形式同质化、单一化,甚至出现某个团队成果较好时其他团队进行模仿。即使学校每年会根据社会形势制定不同的主题,号召同学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但大部分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队长将往年的策划案修修补补后上交完成任务就结束。
2.5 社会实践不连续、缺乏实践基地建设
在实践规划上,大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集中在寒暑假期间,仅以响应“三下乡”为目标,却忽视了“三下乡”的真正意义,没有覆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7],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往往抱有“学校的任务”“为了比赛而实践”等想法,被迫参与实践,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对于高校来说,短时间的实践也很难创造出品牌化的实践团队,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陷入恶性循环。
2.6 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不显
大学生社会实践呈现成果多样、复杂,其衡量标准很难统一,这使得如何指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衡量标准成了高校社会实践的一个重难点问题[8]。大部分的高校往往忽视社会实践种类多样,方式不一的特点,考核全部通过提交实践报告和证明材料完成。同时由于衡量标准的缺乏往往还会带来成果转化较难的问题,大部分的实践成果成为历史,消失在学生的视线中。小部分的实践也仅仅是向着创新创业竞赛转化,向志愿服务大赛、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较少,现实成果产出少。
3 对高校学子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建议
3.1 实行有效的社会实践考核、支持机制
健全社会实践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升社会实践的质量,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是实践完善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可以减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得不到认可的问题。建立有效的社会实践支持制度,可以避免出现实践团师生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资金短缺,而出现无法实施的情况,让对社会实践处于观望状态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
3.2 加强社会实践培训、专业老师指导
高校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团委老师应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培训,让学生能够正确、深入的了解社会实践的方式和意义。同时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那么专业老师的指导也自然少不了。将专业教师纳入到社会实践体系中去,可以有效的解决社会实践表面化、单一化、浅显化的问题,产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
3.3 培育品牌的社会实践团队
培育品牌化社会实践团队,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实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仅仅是集中在假期短暂的实践,可以让实践育人的成效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可以成为社会实践的标杆,号召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对于具有鲜明特色且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项目,高校应重点关注,并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满足实践活动的经费需求,打造品牌化的社会实践团队、项目。
3.4 建立长久化的实践基地
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稳定的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为日常活动展开提供保证,为品牌化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有效的提升社会实践的效率。
3.5 引导社会实践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最后的结束形式往往是一份调研材料和调研报告,很多原本珍贵的调研资料无法合理地转化出成果。这样往往会挫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校积极引导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锻炼自己,使得实践育人的效果更加显著,使得实践成果在社会上产生正面影响,推动校园与产业融合,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实现学生、高校、社会三方共赢。
4 结语
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然成了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通过不断的优化运作,建设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和支援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社会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