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高校培养策略
2022-03-17王寰焘
王寰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酒店管理人才是酒店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石,而参与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因不会做、不会说、不会用等现实短板,导致一些酒店不优先考虑选用,即便是选用,也是在一些文职岗位上、烹饪岗位上安排少量的职位对外招募,以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重点会选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同行业工作经历的人员进酒店,参与经营管理。在这种情形之下,通过院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向培养等方式,持续向酒店输送品学兼优的毕业大学生。
1 酒店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酒店通过持续完善庞大的服务系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管人、管事、管物。这就需要又精又专的高端人才走进酒店,配合完成重大会议筹备、小型展会策划、对外挖掘合作客户等工作,以实现酒店健康持续发展。就酒店人才需求而言,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文职人员。比如:会计、行政、后勤等五类文职人员。第二,能够运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策划的人员。比如:品牌策划、展会策划等策划人员。第三,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检修、维护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酒店而言,能够适应酒店业务发展、协同开展好酒店制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就是酒店所需的合格人才。
2 高校酒店专业培养的主要方式
当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不同程度开设了现代酒店管理、烹饪、会展策划等相关课程。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论集中授课、现场指导操作,让学生认识、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酒店进行岗前见习,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为酒店发展输送出所需人才。
3 高校酒店专业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1 教师队伍建设弱化,教师水平跟不上市场要求
部分高校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在教师队伍能力提升上还不够有力,尤其是针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操作水平明显低于考核指标,依然给予开绿灯,继续留任在酒店专业的教学岗位上,这是造成酒店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不扎实、实践操作不过关的直接原因。同时,受高校自身因素限制,教师队伍培训通道过于狭窄,专业教师往往在假期提高自身的学历、职称,而忽视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3.2 考核机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酒店发展需要
部分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后,往往在考核机制上缺乏创新。比如说,考评方式主要依赖于教学大纲,没有从酒店发展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即便设置了考核指标,过分依赖内部考核评估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评的客观性和精准度。利用活动开展考核的方式,往往还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不紧密、不实用的现象。部分高校实施的民主评议,并没有征求酒店运营管理方的意见和建议,评议工作流于形式。
3.3 学生考核过于宽松,影响高校打造响亮专业品牌
选择酒店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因为高考分数达不到理想的专业录取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走进了酒店专业。还有一部分高考落榜生,通过高职高专通道走进酒店专业参与学习。可以说,进入酒店专业的参与学习的人员,层次并不相同、学习兴趣各有差异。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放松了学习的要求,降低了学习标准,往往在专业课程学习上不用心、不用功、不用力。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脱岗、睡岗、漏岗现象。有甚者,存在实践作假现象,即便是如此,依然有很多不合格的学生从高校领取了毕业证书。学生走进社会,无法适应酒店工作现实需要,而转向其他行业就业,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
3.4 教育指导性不强,学生疲于应付
学生在校期间参与酒店管理专业学习过程中,在面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实践操作不够娴熟等现实困境时,并不能给予有效指导。学生不得不在规定时限内通过挑灯夜战的方式,完成必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疲于应付卷面测试,影响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比如烹饪专业,往往存在实践时间较短、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学生走进高校模拟厨房开展研习的频率不高,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4 酒店管理专业培训建议
(1)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每个选择酒店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的目的不尽相同,但走进了这个专业,就应当为每个学生负责。因此,这就需要高校通过组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曲我来唱、红色感悟我来写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宗旨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职员工为民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利用学习先进事迹、聆听报告、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从思想上加以正面教育,引导高校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教育课程优化、教学水平提升等全过程。
(2)抓好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满足教学要求。高校要通过畅通三个渠道,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第一,畅通教师交流渠道。积极组织教师走进酒店跟班学、实践学,进一步拓宽教师发视野。利用交流机制,做好基础调研,形成第一手资料,从而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第二,畅通教师培养渠道。组织酒店专业的教师走进酒店专业开办较好的院校进行考察,学习新理念、新经验,借鉴新举措、新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邀请行业机构、酒店经营管理精英,为教师分享酒店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把握酒店发展脉络,从而调整教学方式,适应新时期酒店专业教学要求。
(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促进教学上平。高校通过定期邀请酒店管理运营方参与教师技能评比、学生技能大赛等相关活动,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素养,让酒店管理方发现和捕捉自己想要的人才。第一,定期组织开展评议活动。把教育教学评估权、考核权交给学生、交给酒店。从实践中,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检验高校设置的课程是否符合酒店发展需要。从而让高校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设置,解决学用脱节、学用结合不紧密的现实难题。第二,定期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活动不仅是高校向外展示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竞赛活动上,应当由酒店运营管理方担任主评委,由他们现场出题,增加考试科目的难度,考验教师、学生现场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真正实现教与学相统一,学用相结合的目标。利用好竞赛活动,深度挖掘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用先进鼓舞教师和学生,不断推进自身专业素养向更高水平迈进。第三,严格落实考评机制,确保人才质量。严厉杜绝学与不学都能按时毕业的老思想,在教育考评上做到宽进严出。针对在校期间酒店专业的理论、实践均不符合达标要求的学生,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建立要求其返回回炉学、综合考的路上,切实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
(4)抓好教育指导,助力每个学生成长。高校应当出台一些促进性政策、补助性政策,让更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建立和完善空中课堂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能够通过手机回看教学内容。建立微信群、钉钉群等方式,一对一指导学生学理论、学操作,扫除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障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所在城区的酒店开展实训,让不同部门的负责人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给予个性化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5 结语
产教背景下,高校应当持续加强自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思想教育、技能比赛、落实考评机制等多种方式,正面引导教师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把精力和时间投放到工作岗位上,把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分类分层组织学生走进酒店不同的岗位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实践地点、时间、人员,确保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酒店鉴定材料等方面,综合给予考评,对确需继续在学校进行补课的学生,做好思想交流,落实宽进严出的教学理念。本着为高校发展负责、为酒店行业崛起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学、深入学、系统学。把酒店管理专业每个要求、标准,引向学生的大脑中,激发学生主动学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成长。此外,高校还应当按照酒店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送什么的要求。让酒店得到自己想要的员工,让学校输送出更多优质的大学生,从而打造高校自身酒店管理专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