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2022-03-17张建科

教育现代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制度班级

张建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一 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这一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了目前教育管理中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过于强硬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经常使学生感到不适,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管理方法缺乏人情关怀,忽视了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情感体验,过多的主观教育方式和教育规定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际效率,发挥班级管理到最大作用。

二 “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含义

具体来说,“以人为本”指的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始终坚持维护“人”的地位和尊严,并保护“人”的权利,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1]。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文化素养,在我国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实现教育的“全面自由”和“和谐发展”,将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础目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发展中的重点领域,也在不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指的是在完全尊重个性化差异的前提下保障人权,尊重学生的性格、情感需求,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方法。同时还要探寻学生生活、学习规律,按照其生活学习规律制定管理和教育方法,提高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需要教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差异、综合发展等几个方面有效联系,按照现代化教育管理要求,制定更加完善全面的管理计划和管理制度,提高人文关怀的巨大功能。

在我国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不断在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念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需要将科学完善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使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得到完善、优化,这也就进一步展现出了“教育服务于人”的基本使命。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管理意识,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使管理方法管理理念适合学生,而不是制定严格的制度要求学生适应班级管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也能够将班级管理转换为主动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不仅能够使班级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还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实际质量。

三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以00 后为主,学生由于社会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在班级管理中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和高效管理。所以受诸多因素影响,高职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难题和困扰,对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目前高职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为主,主要由教师或班级干部制定的班级管理条款,由班级干部或教师进行监督,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没有民主管理氛围,其管理效果严重受损。在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排斥班级管理制度的实施,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教育制度的实施。为改变这一现状,就是必须要重新设计班级管理制度,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的认识,制定更加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

(二) 量化管理过多

高职学生主要指的是没有通过普通高中选拔考试的学生,此类学生经常会被教师当做问题学生进行管教,尤其是这一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能力水平,采用严格的量化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反的管理作用。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设置过于严格的量化管理标准,利用僵硬严格的管理制度命令或要求学生达到某种目标,会导致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以及教师产生排斥情绪,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实际育人价值。

(三) 管理方法单一

管理方法单一也是班级管理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之下教师相当于班级中的权威,学生不能对教师的教学或班级管理方法提出质疑。这种教育观念就需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教师所说的所有内容,而大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用过多的理论知识说服学生,希望学生能够严格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甚至会批评一些不遵守管理制度的学生。这种只希望学生改正错误,没有进行正确引导的教育管理方式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只会严重的影响管理质量,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四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同,都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心理以及生理特征都日渐成熟,但是在成长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叛逆行为,十分喜欢追求个性、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起伏较大[2]。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分析后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具有较强的上进心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因此具有十分强烈的上进心。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本科院校,只能到高职院校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二、高中成绩相对较差,到高职院校上学只为学习一门技术,方便以后找工作;三、来自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的贫困生,想要通过高职院校学习一门技术以后从事稳定到技术工作;四、外省学生在本地高考没有发挥好,或者只是想在外省高职院校上学。此类学生渴望成功的情绪十分强烈,在初入校园时会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也会主动、认真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改变命运,部分学生也希望采用专升本、专接本等多种途径拿到本科学历。但大部分学生也存在非常严重的自卑心理,受到挫折时容易灰心。

(二) 文化成绩基础相对较差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成绩普遍较差,和高中阶段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直接关系。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来说,高职学习期间属于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涯,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进一步提升,而且学习的知识与高中阶段所接触的知识也完全不同,不再只是单纯的语数外等基础科目,有了更加专业性的技术科目。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入校期间都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但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很容易会出现困惑、迷茫的情况,尤其是在脱离高中的强压学习环境后,很有可能会放纵自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合理制定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逐渐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帮助学生脱离以往的学习困境。

(三) 缺乏自律性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精力充沛,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因为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在校期间更愿意参加课外活动,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接受学校纪律的管理。所以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不和学生产生冲突并不会特别严格的要求学生,这种过于放松的管理方式,也会导致学生逐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部分学生甚至因为长时间的松懈管理,产生了更加严重的不良行为。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出班级管理的育人价值,体现高职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制定管理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使其得到严格的管理与引导,改变原本的学习生活及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

五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班级管理属于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要始终坚持两大核心要点,一是科学、二是民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构建出“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高职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及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 减少批评,提倡以表扬为主的激励式管理方式

表扬和批评都是实现思想管理和教育的一种手段,想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以表扬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皮格尔马利翁效应理论,多表扬夸奖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现意识。所以想要培养好学生,教师就必须要掌握表扬的科学方法:一、避免一味批评,降低学生积极性;二、在实施表扬管理制度的同时,需要适当变换表扬方法,制造新鲜感;三、尽可能在公共场合进行表扬,给学生制造荣誉感;四、表扬的内容必须要具有内涵,真正挖掘学生自身优势;五、表扬管理需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表扬[3]。

实施表扬管理制度并不是说不需要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而是提高表扬的占比率,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受到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仍旧要严厉批评,培养学生端正严谨的态度。而且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认真梳理,明确具体责任,并在批评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强化学生的自我行为改正意识。采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二) 尊重学生,制定严格管理制度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虽然是教育主体,但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获得满足的同时促进学生得到进步。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要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就可以通过教师获得应有的信息和成长。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生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如果只是一味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学生的好感,但是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或行为习惯,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尊重教育对象的前提下,制定严格的教育制度,使学生能够在亲密的师生关系中服从管理要求,监督个人行为[4]。

比如教师可以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并设置处罚条款,但是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让班级管理制度更加具有人情味,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也能够鼓励学生主动遵守班级制度,避免对班级制度或班级管理者产生排斥心理。

(三) 信任学生,约束学生行为习惯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既需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需要管理到学生的思想、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所以很多时期教师必须要亲力亲为,密切了解学生的各种动向。在繁琐的管理事务中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想要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良好的信任,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我管理,而是需要制定分层管理制度。在班级中挑选班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班级管理,但是班级中的重要事件还是需要由班级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商议之后再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所以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信任学生跟严格要求学生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作为教师信任学生就必须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成长的需求。只要能够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就能够让学生自行把握、记忆和履行。比如信任是将班级事务交由学生,由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学生将班级管理作为自己学习成长的一部分。而严格约束学生指的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严格要求,督促学生改正自身不良行为和习惯,使班级管理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也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四) 言传身教,注重教师向导作用

教师既是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的示范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榜样,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影响,如果教师为人和善待人、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那么自然也会获得学生的体谅和认可,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和态度与人相处。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长大成人,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特点,但是教师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仍旧无法忽视,教师必须要加强个人行为规范,在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在要求学生遵守班级规定之前,自己必须要先遵守班级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要求转化学生行为,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与每一个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采用真诚温和的沟通方式,站在朋友、教师和家人的角度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尤其是需要与学生交流沟通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并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实际工作经历,给予学生一定意见和建议,发挥好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

(五) 依靠学生,全面实施民主管理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会因为每天琐碎的教育管理工作疲惫不堪。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不仅需要开展文化课教育,还有多种实践课和实习活动,这都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教育规划。想要在此背景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关及管理制度,就必须始终遵从民主科学的管理理念,这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和行为。比如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查询相关班级管理制度的资料,根据本班情况以及学生情况拟定班级管理制度草案,教师根据学生拟定的草案进行补充整改,使其更加完整规范。在此过程中因为学生更加了解学生,所以制定到班级管理草案比教师制定的管理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年龄特点。再加上教师的补充与整理,能够让管理方案更加完善。所以依靠民主制度实施班级管理,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内部管理当中,鼓励学生认可班级管理中的内容,并主动遵守班级管理制度。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群众投票等方式,定期搜集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及年龄特色。始终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过程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六 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做好人生定位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境,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管理制度班级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