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科协同育人优化策略研究

2022-03-17西尔艾力努尔买买提阿米娜木阿卜杜外力

教育现代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协同育人

西尔艾力·努尔买买提,阿米娜木·阿卜杜外力

(1.四川文理学院 学生处,四川 达州;2.西南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重庆)

一 引言

高等教育的丰富内涵赋予了高等学校非常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形式多样的学科教育搭建起了高等教育的主体结构。通过学科协同可以把高校核心的学科体系、教育资源、育人要素加以整合,提供有力的研究视角。而目前关于学科协同育人的系统性研究较为鲜见。谭如玉研究了高校典型的育人路径[1],罗尧成等研究了课程结构改革的学科协同育人方式[2],分析了学科协同育人的资源共享机制。本研究在现有学科协同育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探索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高校育人改革提供参考。

二 高等教育育人研究的全方位视域

高等教育是受到长达十余年学校教育的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也是最为灵活的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专业技术、社会关怀,能够在未来实现各种可能的高级人才的神圣使命。人才的差异化、特色化使得高等教育体制是不拘一格的。因而,高等教育育人研究,也必然深入触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多个角度考察高等教育的育人因素。全方位视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理论准备,我们育人研究的视域是“不受限制”的,是立体式、创新式、系统式的育人研究。

三 高校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一) 什么是学科协同育人

广义的学科协同育人是以学科教育为核心,发掘学科育人潜力,推动学科建设,整合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树立一致的教育理念,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以达到育人目的的一种育人模式。狭义的学科协同育人指某些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如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学科的融合,在自然学科中开展科学史教育等。本研究的学科协同育人是广义概念。

(二) 学科协同育人的价值

1.高等教育以学科教育为载体。高等教育是以学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学科教育基础之上划分专业、细分课程,而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认识均包含在学科框架之中,学科是高等教育内容的提供者。我们现行的绝大多数教育都是围绕学科而展开的(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因此如果在高校开展育人研究,学科就是最合适的着力点。

2.高校的多样性,源自学科的复杂性与层次性。高校具有多种类型和层次,如按办学体制分为公立大学、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按科研水平分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教学型 ;按学科类型分为综合性大学、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农学类大学等;按隶属关系分为部属、省属、市属大学;按办学层次分为本科、高职,本科还分为重本、一本、二本等类型;按财政投入和办学水平分为985 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

学科也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学科分为不同门类,高校按学科类型也可以进行划分,学科具有层次性,有基础学科,也有综合学科、前沿学科,因而根据高校的研究方向,可以进行相应划分。学科课程教学与学科研究是高校的两大工作,根据高校侧重点不同也可以将高校进行划分。学科相当于高校的脉络,搭建起高校育人的主体框架,决定着高校育人的基本方式。

3. 学科自身具有育人潜力。学科不仅具有“学科”自身的育人优势,并且具有“整体育人价值”。这是一种全面而有侧重的育人潜力,每一个学科都可以在德智体美多个方面产生育人价值。这种育人潜力的发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好比基因奠定了生物的发展基础,但环境的影响亦不可小觑。如何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潜力,是学科育人研究值得思考的地方。

4.学科协同具有多种方式。学科协同要通过学科教育有效整合高校的各方面育人因素、资源,既包括课程上的协同,也包含课程之外各类与学科相关育人因素的协同。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产学研联合、综合研究、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等等。

5.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活动,学科协同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教职工是高校育人的主导因素,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活动中体现。通过对教职工群体进行专门培训、再教育,可以统一教育思想,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建立起全方位育人体系。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职工的人文科学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培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三) 如何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

1.优化学科课程结构

(1)课程内容和类型。从课程的教授内容和侧重培养的方向来看,大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研究能力,如文献搜索、写作、语言、信息技术课)、问题处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思考能力)、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学科专业能力)、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开拓学生视野)、交叉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我国目前专业课设置比较严谨,但通识课缺乏深度和广度,两者缺乏足够的联系;技能课程与问题处理课程种类单一不成体系;交叉学科主要属于学科内交叉、专业内交叉,缺少跨学科门类的交叉。

(2)学科分类。美国学者杰罗姆·凯根在其著作《三种文化》中,将人类知识划分为了自然、人文、社会三大体系。我国学者李醒民在《知识的三大部类》中认为学科知识可以分为自然、人文、社会三种类型。这三种知识类型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自然分类体系,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知识角度应该协调好三大学科门类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关系,不可厚此薄彼。

我国存在一种学科分离的倾向。由于过于重视人才的专业性,我国高中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在几十年的实行过程中,社会文化在用各种方式向学生灌输文理思维的不同,一种是“理性思维”的理科生,一种是“感性思维”的文科生。这种偏见使得本科教学也深受影响,理工大学轻视学生的人文培养,而文科院校则忽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样的思维下,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偏才”并且相互缺乏理解和沟通,并不利于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大学科门类,在德智美不同方面的育人特点各异,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应注意学科的互补,理工科学校易增设人文、社会类的通识课程;而人文、社会类学校应增设理工类的通识课程。增加学生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授方式。从课程的教授方式来看,课程可以分为以课堂授课为主的理论课,以实验室实操为主的实验课,以社会服务、生产实践为主的实践课程三类。这三类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各有利弊。学生可以通过理论课短时获得大量陈述性知识,在实验课中逐渐获得程序性知识,在实践课中形成能力、产生情感价值体验。但理论课知识传输效果一般,实验课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实操,实践课课程的质量把控困难。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应该包含这三种形式的课程,并优化它们的比例关系。

(4) 学科的时空结构。适当延长通识教育的时间,注意不同类型课程的平行组织和时序安排。如通识课程中技能类课程适宜安排在大一大二,人文、社会、自然学科课程可以分散安排在大一至大三,而综合分析课程宜安排在大四。在具体课程实施上,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上课模式,缩短每次课程的课时,增加上课次数,可以让上完课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查资料阅读,以便更好地消化课程内容。

(5)交叉学科建设。交叉学科的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是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交叉学科的组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学科群、交叉学科研究组(课题组)、科群、交叉学科实验中心、科学园以及交叉学科研究会。交叉学科设置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打造,即渗透式设置模式。一种是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课程系统,作为独立课程开设,即专门式设置模式。还有一种是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开设,偏向于培养复合型科研人才,解决综合问题。

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吉林大学以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整合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及社会优质资源,搭建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浙江工业大学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资源、成果运用于人才培养,建立了“寓教于研、创新主导、协同培养”的学科协同培养机制。

交叉学科对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作用,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对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一定的改革探索,但目前就我国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壁垒的存在是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障碍,而其他类型的大学更是投入严重不足,开展交叉学科建设有着极大的育人提升空间。

2.加强学科建设

(1)教学质量是根本。不论是实现既定的学科教育目标还是发挥学科本身的育人潜力,教学质量都是基本保障。大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其科研能力往往不相匹配。普通教师科研压力较大,为了晋升职称,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于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高校学科组教研室因为专业差异,也没办法有效地对教师予以指导。而有经验的教授在为本科生授课时,也倾向于承担主修的专业高级课程,结果新生最需要好的教学反而可能得到最差的教学。应该重新审视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2)科研促进整合发展。科研工作是联系教学与应用的中间环节,高校的科研工作包含了教师和学生两大部分,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可以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也是学生正常毕业的必需环节。

(3)实践提高育人成效。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实践可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使科研走向良性循环,为学校增加经费来源,为在校生提供锻炼平台,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可以说是高校重要的外延性工作。学科建设的最终环节是通过应用联系社会、回馈社会,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和社会影响,投入生产实践与社会服务之中。学生通过实践,与社会相联系,将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的品格形成情感体验,在实践过程中升华育人成效。

教学-科研-实践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科研是育人的有力抓手,实践是育人的关键步骤。

3.注重德育的整合

我国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应吸取国外高等教育过度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在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都应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防止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唯心主义等不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入。

这就使得德育在学科协同育人体系中的全面整合尤为关键。学校要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让学生理解、接受、支持、拥护直至成为学生的信念。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思政教育主课堂让学生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也要充分利用专业课与通识课,课堂上和课堂外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科研环节,要强调科学研究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但是人是有价值观和立场的,我们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整体幸福,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在实践应用中,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实践的收获感,注重过程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实训生产、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劳动中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同时建立“三全育人”体系,将德育整合在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高等教育的教育信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1)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教师主要通过教学过程开展育人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能不能从教师身上获得所需的知识技能,教师能否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关系到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完成质量。

高校应积极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施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改革方案并不断推进实施。

(2)培养教职工的协同育人意识。高校学科协同育人体系是一整盘棋,不仅要有好的布局,子力之间也要联系贯通,形成合力。全校教职工应该树立一致的育人理念,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实验课教师、论文导师、行政教辅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要清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教育目标。高校应该通过集中培训(如岗前培训、校长讲座)、校风建设(宣传栏、文化打造等)、学习活动(利用各种研讨会、办公会、民主生活会加强学习)、工作考核(将育人成效纳入业绩考核)等方式统一教职工的协同育人意识。

(3)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可以分为学科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道德情操、政治思想五大部分。学科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而发掘这种育人潜力,教师不仅要对本学科知识有深厚功底,还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认识。最基本地,理工类专业的老师要加强文史修养,而人文类专业的老师应该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学科间破除门户之见,相互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纪律意识,成为开明民主、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职人员。

高校应通过组织跨学科课题、网络课程学习、校际交流、教师培训、读书学习等方式促进教职工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 结语

高校的层次性和学科的多元性决定了构建学科协同育人体系的复杂性。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构建出的育人体系必然是有区别的。各个高校既要关注共性的问题,还要做到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特点,方能构建出符合自身校情的学科协同育人体系。本研究涵盖了高等教育的结构、过程、人员等影响因素,以全方位育人视域审视学科协同育人主题,探索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路、方法,为进一步的学科协同育人研究及高校育人改革予以参考。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