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7毕金花
毕金花
(江苏省泗阳中学,江苏 泗阳 223700)
地理是一门相对综合的教学科目,主要研究地理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高中地理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科目,有着对学生直接的影响和教育功能。在新教学改革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的技能和知识,更加需要让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关系,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人才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地理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需要记忆复杂繁多的地理知识才能够合理运用,这样就导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记忆也相对困难。为了改变上述教学问题,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学习地理知识,熟知地理环境并且加以运用,有利于改变传统生硬刻板的地理教学,让学生对生活环境拥有更强的热爱之情,促使地理课程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一)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组织学生大量做题,一味地追求高分。基于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将考试作为导向,该教学模式的效率不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改指出,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要准确地把握地理知识的内涵,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场景,在其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地理知识是源于生活,并且用之于生活的。教学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使得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遵循教学规律,使得教育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关联起来,要充分尊重教学的基本规律,使得地理课程可以回归生活,让学生能根据现实生活,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展示,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生机以及活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理知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探究性,所以,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基于此,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然而,目前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然而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影响到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场景,使得学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对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生活情境,增强主体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关联,而且内容十分广泛,很多知识点都很抽象,所以也会加大学生的学习与理解难度。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很多人喜欢前往青岛旅游?为何有的地方雪花飘舞,但是有的地方阳光明媚?通过诸多问题的分析能够引导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自然差异进行探讨与分析,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现象自主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而且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巧用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巧用生活化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理解地理知识和环境的变化,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地理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多媒体展开生活化教学
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促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接、具体,特别符合地理这一门抽象的教学科目。例如在“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特别抽象,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闯关东》中的一个桥段,该桥段描述了深秋,主人公带领家人焚烧草木和秸秆的场景。随后向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同学们觉得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给出解答,接着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有关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庄稼受到霜冻的影响。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教师的讲解,就会这个知识点拥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掌握知识原理,尝试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全面。
2.利用生活案例进行地理实验
任何地理教育内容都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展开地理实验在进行海洋分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事物进行地理实验,不仅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教学活动中,更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需要准备一个空水盆注满水,随后在水的表面撒上茶叶粉末,利用吹风机模拟风的形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水层表面的茶叶被吹风机吹得在不断流动,这样学生就会很直接地感受到海风流的运动方式。学生还可以观察到在风的吹动下水在遇到盆砭石就会向两侧移动,此时教师就可以模拟水遇到了岸边的运动形式,将补偿流的知识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立体直观。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展地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利用日常生活资源完成地理探究,从而了解地理课堂的独特魅力,感受地理学习的独特乐趣。
3.建设生活化情境展开课堂教学
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教师在展开地理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案例对知识加以理解。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在日常出行中为了便利,会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并未对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生活加以观察,所以很难全面了解到不同交通工具的劣势和优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交通工具的调查,让学生充分对比自己的研究报告。随后制作出一条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票据,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互动,说一说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交通工具。最后通过小组的总结归纳,形成具体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成为自主探究的过程,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会更加深刻。
从心理层次来看,如果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将会更强,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案例加以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联想内容。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分享自己旅行经历的活动中,深刻认识到交通运输的布局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便利性,从而调动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独特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活动,从而促使地理教学稳定可靠地运行。
(三)结合生活常识,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例如生态环境、大气层与城市人口等。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生活化教学,结合生活常识,科学地融入地理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家乡气候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教师要询问学生的家乡在哪里、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等。基于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实现现实生活和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开纵向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过去的气候和最近一些年的气候变化具体如何?是否存在显著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为何郊区的气温要低于市区?气候变化会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开展生活实践,增强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其属于思维、活动与动作的有机融合。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认真地学习地理知识,此外,还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发挥知识的实践价值。例如,在讲解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知识以后,教师要鼓励与引导学生对当地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并且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此外,再对比分析航空、铁路、水运、管道与公路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再根据具体需求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在实践中,要运输以下货物:(1)将3 吨活鱼由巢湖运输至市区;(2)将5000 吨工业品由杭州运输至成都;(3)将2 箱急救药品由天津运输至西藏;(4)将10000 吨海盐由天津运输至上海。在要求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基本特征、结合货物的性质、运费与距离等因素,对最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选择。基于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展开生活化作业,增强学生的作业趣味性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弥补学习不足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会将大量的作业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业成为学生的课后负担,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反而会导致学生缺乏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观察性生活作业,观察性生活作业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地理现象,从而发现生活与地理知识呈现的主要关系。在有关于《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观察性作业,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都需要在一个月内记录不同的天气变化情况,并且根据天气变化制作完整的统计数据,对天气变化进行分析,随后利用所学知识对天气变化的表格进行展示和分析,让学生观察不同区域温度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冷锋过境这一教学目标。
其次,可以为学生设计模型化作业模型,作业是现代教学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具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越来越少,让学生制作教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让学生自主制作教具,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可以形成具体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个人创造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有关于断层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学生对地球的地表形象就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此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家庭中的常见生活物品制作断层模型,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登上讲台解读自己的断层模型制造过程和制造原理,并且分享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地理知识。学生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纸盒塑料袋、泡沫等物体制作出断块山脉,利用不同的生活元素表示不同的地理现象,从而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解读断层结构,还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为了解决教学负面影响,就必须要采用更新颖的教学手段。而生活化教育方法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措施,将生活问题和地理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和信息对地理进行解析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可以从生活案例和实际体验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学习而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