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2-03-17计光
计 光
高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价值不断凸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序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为其自身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成为教师越发重要和紧迫的任务。2018年辽宁省全面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随着辽宁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学科课程改革步伐也紧锣密鼓地迈向纵深领域。2019年辽宁省高中学校全部采用了新版的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从课程难易程度、其它学科与化学学科的融合交叉,学考和高考知识面等几个方面来看,与原来版本教材相比较,除了部分知识点有所增减、授课顺序适当调整、实验内容加以优化外,还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化学与职业。[1]这部分内容的增加,对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必修一、必修二中共有8处添加了与化学相关的职业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相关章节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为自己规划相关的化学职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还可以借助教材了解很多与自己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相关的内容,因此这些内容的增加对教学活动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本文将就《化学与职业》模块内容的增加,对学生生涯规划带来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全国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绝大部分省市推出了新的高考选考科目方案,辽宁省采取的是“3+1+2”的方式,其中3为语文、英语、数学三科,1为物理或历史学科,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学科中任意选择两科。与原来只有理科、文科两种选择方案相比,新的高考方案,可以使学生能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做出更加多样和自由的选择。但由此也产生了相关的问题,因为只有少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有很明确的目标,已经计划好自己大学要学的专业,甚至对未来职业也做好了大体的规划,而大部分学生对选择什么科目参加考试还是相当茫然的,这部分学生中不乏一些成绩也很优秀的学生。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习就容易产生倦怠感,遇到困难时难免就会彷徨、失落,甚至失去追求的动力。精准和正确的职业目标选择,可以让学生咬定学科专业不放松,激发学生探究知识、钻研技能和迁移应用的热情与兴趣,为他们未来接受更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或走向社会以及贡献个人价值、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错位或错误的职业选择,会对个体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困惑和倦怠,最终导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者更严重的后果。[2]
2019年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别引入了8个模块的“化学与职业”相关内容,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化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些知识会应用于何种工作中,帮助学生对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职业有较为直观和感性的认知,让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了很强的代入感。如果有些学生的家长、亲戚又恰好从事此类工作,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这些职业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关职业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例如,在必修一第二章氯及其化合物一节,其后的《化学与职业》中介绍了水质检测员的工作,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到离子检测是水质检测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离子检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就有可能会对这一工作也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增加了学习兴趣和动力。[3]
二、增强化学教师的自信心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会考,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能够考上一所比较不错的大学。这种狭隘、不当的教学理念使得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与所谓的“灵魂的工程师”没有太大的关系,过于看轻自己的职业价值,进而出现了工作上的倦怠情绪,没有动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是机械地按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授课;实验也完全按照书本上的设计进行,没有任何创新和改进的动力,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自信心。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介绍了各种与化学相关的职业,诸如化学科研工作者(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工程师(必修一第三章)、科技考古研究人员(必修一第四章)、电池研发人员(必修二第一章)、营养师(必修二第三章)等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化学教师更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产生提升自我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联系实际,使化学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加热爱本学科,让化学教师更加热爱教学工作。
三、深化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陪练”的角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不仅习得知识、技能,还要和同学、老师共同探究,共同体会知识的奥秘,提高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对考古有很大兴趣,在必修一的第四章中,同位素的知识点后增加了科技考古研究员的职业介绍;这些介绍完全颠覆了学生以往对考古形成的认知,不再认为一把刷子、一个放大镜就能完成考古工作;学生忽然发现原来考古所蕴含的科技含量如此之高,对化学学习也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效果就是教师教学所希望达到的,即学生兴趣提高,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国家科技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4]
四、未来展望
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关联。例如,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和肆虐,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疫苗研制和特效药的研发,疫情是否能够完全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人员能否成功研制出更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人类还会不断面对各种新的、甚至更严峻的挑战,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将是国家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追星般崇拜科技人员,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化学科学研究者的介绍,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5]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与化学相关职业内容的引入,使得化学课堂更加有趣,化学课本也不再是化学抽象知识的载体,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当然,如果能够在选择性必修的三本教材中,也增加类似的职业介绍内容,笔者认为将有助于已经选择化学科目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热爱化学,激发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高中化学教材中增加的《化学与职业》内容,不只是化学相关知识的简单扩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师自信心,提高了核心素养目标的贯彻力度,有助于学生对与化学有关的职业有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化学、选考化学科目,未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化学科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