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2022-03-1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陈太丘杨志道德观

王 鹏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疆·伊宁 835000)

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道德观念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文化自信,在立足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尊重文化多样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第三是引导学生关心自然、追求真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在教学中,更加侧重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传统道德的传承。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古典文学内容,更加侧重于对古汉语中的字词运用与翻译,重视语法教学,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将文言文准确译成白话文。对于古典小说,更加重视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传授了语文知识,对于古典文学中蕴含的道德观没有重视,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因此部编版初中语文,对道德教育提出新要求。

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元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道德元素,主要蕴含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包括明礼诚信、立志高远、团结合作等方面。

2.1 明礼诚信、修真养性

“明礼诚信”是我国道德的核心内容,“明礼”中的“礼”包括生活礼仪,也包含社会制约。认为人与人之间要遵守社会制约,才能维护社会和谐。“明礼”就是了解社会制约,自觉接受社会制约的约束;“诚信”是讲究信用,信守诺言。“明礼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要求,缺少这种基本道德,其他的道德要求无从说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就是关于“明礼诚信”方面,例如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就用寥寥数语,说明了生活中的诚信问题。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一同出行,时间是正午会合。但等到下午,朋友也未到,他就先走了。后来朋友赶来,见到陈太丘的儿子元芳,得知陈太丘已经走了,大骂陈太丘不讲信用。元芳就说他,你自己不守约定,是失信;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是无礼的表现。几句话将来人说得哑口无言。从这篇短文中,可以发现,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在个性养成期,这个时候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念,养成诚信明礼的品格,将来才能成为正直守信用的人,而说谎、失信虽然暂时不会有多大影响,但长此以往,将说谎当成习惯,失信成为常态,以后就很难改正,走上社会就得不到尊重。所以诚信品德应该要趁早培养。

2.2 立志高远,尊重人才

我国传统教育观和道德观,都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通过提高自身修养,为家庭和睦幸福做贡献,还需要有远大的志向,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奋斗目标,为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做贡献。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的人努力,学文的要有治国良方,学武的要保家卫国。

初中语文九年级中的《三顾茅庐》,是选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精彩章节,刻画了两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物,诸葛亮和刘备。诸葛亮从小就有远大抱负,虽然住在乡下,但却有治国之才。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备虽然是汉宗室后裔,但并非荣华富贵,曾经靠卖草鞋谋生。但贫穷的生活没有磨灭他的理想,作为汉朝后裔,看到朝廷式微,有振兴汉室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到处寻找治国良才,听到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就亲自赶来。两次扑空,第三次赶到,诸葛亮在午睡,他一直耐心等待。最终他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辅佐他建立蜀国。刘备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有理想抱负,为了理想重视人才;诸葛亮的成功也在于从小立志,即使成年后生活困顿,也不改初衷。

初中学生也要像刘备和诸葛亮一样,从小就要树立生活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树立目标首先要有利于他人,不能仅仅为自己。

2.3 团结合作,同舟共济

我国传统道德中,非常重视“和为贵”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是成功的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无论干什么,都需要群策群力,万众一心。

初中九年级语文中的《智取生辰纲》,表现的就是这个思想。生辰纲是梁中书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准备献给他的岳父蔡京作为生日礼物,这本来就是不义之举。为防止生辰纲在途中被人抢劫,派武艺高强,犯下杀人罪的杨志负责押送。条件是安全送达后可以减少杨志的刑期,这都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的行为。

杨志为了自己能早日获得自由,在路上非常卖力,他为了躲避被抢劫的命运,不断变换计划和行程,人烟稠密处,就大清早赶路;人烟稀少处,上午中午赶路,要知道那可是夏天。杨志心里只有生辰纲和自己的命运,不管押运生辰纲的士兵死活。并且他从来不和手下交流沟通,一味强迫别人服从,而手下人因为他是“贼配军”,打心眼里不尊重他。于是士兵不服从,杨志就打骂手下,使手下人对他产生强烈不满。开始是士兵恨他,后来发展到连奶公和虞候也对他不满。但吴用和晁盖等截取生辰纲的一群人却完全相反,他们志同道合,一切听从吴用安排,在黄泥岗各司其职,成功实现了计划。小说就这样通过对比手法,向读者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个人力量终归有限,一个有能力的人,哪怕像杨志一样有勇有谋,在一个缺少凝聚力、没有合作氛围、人心涣散的团体中,最后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相反,精诚团结的组织,即使团队人员资质平平,也能完成壮举。吴用团队中的成员,论智慧,无人可以超越杨志。但由于他们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努力,结果成绩卓然。

2.4 孝亲尊师,心存感恩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孝亲尊师的传统,古人将“天地师君亲”作为敬奉对象,因为大自然给予了人类生活的资源,老师教会了做人方式,君主是生活中的统治者,亲人给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值得尊重。在道德方面,人们都将尊师孝亲当成最起码的礼仪修养来要求。特别是老师,和学生没有利益关系,但总是竭尽全力,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成为优秀人才。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看得比自己性命更重要,在生活上,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孩子;父母的共同特点就是,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比自己更强。

初中课文中有很多关于父母之爱的文章,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母亲。母亲年轻守寡,还是两个大儿子的继母,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她任劳任怨,勤俭持家。面对不懂事的大儿子也毫不责备,总想尽自己力量来感化他。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严加教导,逼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像父亲那样有文化的人。从胡适的成就来看,母亲的努力没有白费,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妇女,硬是培养了一个大文人。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亲送自己上车的细节,来描写父爱。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日本老师的回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在学习细节,生活细节中。

目前的初中生,对于自己的父母老师,只看到表面的严厉,没体会他们严厉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如果今天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很可能孩子将来事业生活会受到严重挫折,所以他们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师者之心,父母之爱。

3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渗透方式

利用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需要从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对比等方面来进行。

3.1 从情节分析来渗透道德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是教学的主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了解道德观对于故事发展的作用。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主要情节在于朋友和元芳的对话,陈太丘的行为只用了寥寥数语交代,因为约好时间,陈太丘一直在等,但朋友失信,所以他先走了。而朋友呢,听说他已经走了,不反省自己失信,还大骂陈太丘。经过小元芳的反驳,将朋友的品德低下做了揭露,自己不守信,还当着儿子骂父亲,在失信的基础上又失礼。要知道,此时的元芳才七岁,他一个小孩都懂得要守信,但这位朋友却不懂。由此可以发现,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性。否则,连小孩都看不起。通过元芳的言论,可以看出,陈太丘一家是个懂礼仪、讲诚信的家庭,因为父母做了良好的示范,所以小孩都知道诚信明礼的重要性。

3.2 从人物形象来学习道德观

我国传统道德,提倡胸有大志,为了理想坚持不懈。《三顾茅庐》中就体现了这一点。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已经经历过多次挫折,但他一直没有灰心,并且越挫越勇。听说诸葛亮有治国才华,所以一次又一次上门求见。论地位,刘备比一介平民的诸葛亮要高得多,但他不许张飞用强制手段来逼迫,而是诚心诚意地上门求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为了实现目标,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有抱负者必备的道德观。

3.3 用人物对比的方式进行道德渗透

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通过时间和行程对比,可以看出这种方式非常不人道,因为是夏天,早晨赶路,中午休息比较合理;但后来变成上午和中午赶路,下午休息,无论对行人还是挑担子的都不合理。再对比一下,杨志和整个队伍,谢都管、虞候和军汉一条心,都在背后诋毁杨志;杨志的计划是合理的,但他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和众人沟通,而是采取野蛮方式,用鞭子抽打军汉。最后连谢都管都看不下去,出面指责。从谢都管和虞候的聊天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不服杨志的,不过是碍于梁中书嘱托,表面尊重。从这些对比中可以看出这个团队是人心涣散的。

再看吴用这一班人,从买酒、喝酒到抢酒喝,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连杨志等人也没看出破绽,结果都上当了,七个人不费丝毫力气,将生辰纲劫走。而这些风险杨志早就意料到了,但人心涣散,加上他自己的方式不对,才导致失败。

从双方阵营的对比,可以看出个人力量再强大,也不如团结的力量大,而团结的核心就是众人一条心。

3.4 在生活中反省父母老师之爱

我们中国人性格含蓄内向,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怀。就像所有的老师和父母,虽然心里爱孩子,但不会挂在嘴上。如胡适的母亲,她对儿子的爱,就是希望他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所以母亲每天观察他,发现不足,就会收集起来,在次日清晨说给儿子听,让他改正。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督促,才将儿子的好习惯培养出来。

《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也从来没有直接表达过对学生的关心,但在讲义批改中的细心就是对学生的厚爱。对于孩子和学生来说,在当时无法感受这种爱。只有经历了岁月洗礼之后,蓦然回首,才能体会。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反省,在家庭中,父母是如何对自己的,在学习中老师是如何对自己的。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和课文内容对比,来感受父母老师的爱,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猜你喜欢

陈太丘杨志道德观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陈太丘与友期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陈太丘与友期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忘炊窃听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