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医精神”的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
2022-03-17辛思源杨志新郭建恩柳金英
辛思源 杨志新 郭建恩 柳金英 刘 慧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我校是一所承载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医学院校,红医精神代代相传,而承医精神是新时代红医精神的深化和升华。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我校重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红医精神(承医精神)为统领,聚焦课程思政,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1]。
1 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背景
近年来,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在中医实训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各高校的实训教学仍处在摸索阶段,甚至有些只是将几门课程的实践课简单的拼凑在一起,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尚无可供全国参照推行的模式。因此,如何构建中医实训课程的思政体系,仍是目前中医实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中医实训教学同样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学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完善了中医实训教学设备,为实训教学的开展创造了应有的环境。然而,以红医精神和承医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依托,以课程思政体系为架构,在思想育人、政治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道德育人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 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意义
加强高校思政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事关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因此,高校要适应新形势,探索课程思政体系,加强中医实训课程的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的建设,能够促进我校中医实训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临证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时需求。
(2)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的建设,能够不断强化我校中医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加强教师重视实训教学的同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实施相应的实训教学改革,以此助力我校中医人才的培养。
(3)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的建设,能够不断检验理论教学效果,进而促进理论教学。多年来,我校重视中医理论的教学,但是,学生将理论指导于临床的实际效果却不得而知。因此,加强实训教学的思政建设,能够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齐头并进,这也符合新时代培养中医人才的需求。
(4)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的建设,能够促进我校中医教学的综合性、系统化改革。目前,我校中医教学中,各课程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与中医知识同出一源、互为补充的事实并不相符。通过实训教学的思政体系建设,能够整合优质资源,使实训教学系统化,切实促进我校中医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研究结合课程思政要求,拟将中医实训教学进行系统化整合,在主抓专业课的同时,立足打造、建立“思想、政治、专业、文化、道德”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释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诸位同道交流。
3 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内容
本研究根据“厚基础、重经典、早临床、多实践”的中医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将红医精神(承医精神)加以传承和发展,建立我校中医实训教学的思政体系。
3.1 传承、发展红医精神,进行思想育人
要继续传承、发展红医精神。一方面,教师在实训课程中,穿插承医校史上平凡而又伟大的先进事迹,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饱满。同时,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史馆长为广大学生开展校史讲座,使广大学生接受红医精神(承医精神)的熏陶,进行思想育人。
3.2 建立、健全思政体系,进行政治育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专业课授课教师将课程思政渗透、融入到专业课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要将思政内容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在开展活动,拓展素质的同时,不忘育人,使思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建立、健全思政体系,能够使学生在全面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摆正政治立场,提升思想觉悟,以发挥政治育人的作用。
3.3 强化、推进实训教学,进行专业育人
3.3.1 中医实训教学中的内容
一方面,整合中医实训课程,按照“基础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中医经典与临床技能培训”三大模块,各模块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在基础年级(大一年级)、临床年级(大二、大三年级)、提高年级(大四年级)进行[2]。另一方面,为强化基础,在中医大学生中推行中医经典诵读及考级机制。经典教学处处彰中医药文化,这也是中医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3.2 中医实训教学的方法
将思政因素融入、渗透至中医实训教学的方法当中,一方面,贯彻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弱化理论讲解,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综合采用案例式、情景模拟、翻转课堂、TBL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强化思政育人,强调德才兼备的重要性,使学生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得到同步提高。
3.3.3 中医实训教学的考核
重视过程考核。将学生的日常训练计入考核部分,做到随堂考核、随练随考,随时找出教与学的不足,及时反馈,夯实基础。强化终结考核。按照OSCE考核模式,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形式,在终结考核中采用分站式考核。同时,将终结考核纳入见习、实习[2]。此外,将思政因素加入中医实训教学的考核当中,例如,在考核中加重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重要因素,注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步培养。
3.4 打造、提升文化品牌,进行文化育人
3.4.1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校园文化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具有立体性、多彩性的特点。国医节系列活动已成为我校中医系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品牌项目。继续打造、提升“国医节”品牌系列活动,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3.4.2 以文化宣传为载体,强化文化育人
我校中医药文化长廊被评为“河北省生命科学探索与教育科普基地”。“中医药文化长廊”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将参观文化长廊纳入作为中医系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使新生树立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文化长廊进行反复的参观学习,以不断强化文化育人作用。
3.5 加强、融入人文关怀,进行道德育人
合格的中医人才的培养与道德育人密不可分。在强化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穿插人文关怀相关内容,例如,在情景模拟教学中,通过模拟诊疗过程,穿插人文关怀内容;另一方面,在学期末、见习前、实习前以及毕业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加入人文关怀的考核标准,不断加强道德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强化人文关怀与培养职业道德也是新时代赋予中医执业医师的新要求。因此,加强、融入人文关怀,强化道德育人尤为重要。
4 小结
本研究结合课程思政要求,通过对中医实训教学进行系统化整合,使学生的临证能力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同步提高,在思想育人、政治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道德育人等方面进行系列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并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中医实训课程思政体系。
通过对中医实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实训课程思政体系,使思政教学与中医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出符合我校中医大学生培养的、较为成熟的实训教学方案,并能够有效推行、实施;为传承、发展红医精神(承医精神)培养人才,以切实提高我校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卓越中医人才培养。
综上,本研究结合我校实际和课程思政因素,基于红医精神(承医精神),打造“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构建中医实训教学的新体系,不断提升我校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德才兼备的卓越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