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
2022-03-17王俊超
王俊超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32)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的班级概念越来越淡化,但班级仍然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不断增多,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并且目前高职学生以“00后”为主力军,他们乐观、积极、勇敢却又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班级荣誉感和集体责任心。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现状
1.1 工作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辅导员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现有的辅导员体制下,辅导员既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又要对接学院布置的各种任务,导致辅导员要承担学院的各种行政类工作,严重挤压了辅导员的班级管理时间。个别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数不足,往往一个辅导员要同时带多个班级,甚至出现一个辅导员同时带三个年级不同班级的情况。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作为一线工作者,学生的第一责任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走入课堂检查学生课堂考勤、进入宿舍检查宿舍卫生、组织高职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核对统计并上报各类表格数据、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凡是跟高职学生相关的工作,都在无形中变成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这些繁杂而又琐碎的工作内容消耗了辅导员大量的工作和生活时间,导致了辅导员精力被严重分散,无法深入加强班级管理,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他们人生的引路人。
1.2 管理模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中,学生一旦有了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出了什么事,被问的第一句话也是“你的辅导员是谁”,在学校里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的学生身边总是伴随辅导员的出现,这就导致了部分辅导员的班级管理模式变成了“家长式”,辅导员更多的充当了家长的角色,而不是人生导师,使得学生过度的依赖辅导员,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离开学校后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社会。同时,部分辅导员为了保证所带班级能平稳度过大学生活,往往会依靠学校制度进行奖惩的方式管控学生,采用“法官式”的工作模式来制约学生。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否则就通过扣除德育分、给予相应处分、取消学生评优评先的资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惩罚。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会使学生和辅导员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不能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和认同感,导致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1.3 管理制度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大多采取“辅导员+班委”的管理制度,加上扩招导致了辅导员和所带学生配比严重失衡,辅导员的大部分班级管理工作会安排给班委来做。而班委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个别班委缺乏责任心,缺乏服务意识的情况,他们只是对辅导员布置的任务进行简单的传达、通知,甚至会以辅导员的名义去强制性的让学生参加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引起学生的抵触和不满情绪,造成他们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完成的任务质量低。同时他们不能真正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完成下发任务中的表现情况,不能起到沟通辅导员和学生的桥梁作用,使原本以班级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群体逐步转变为缺少一致目标,缺乏集体凝聚力,缺少相互联系的孤立的个体。另外,“辅导员+班委”的管理制度,会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参与人数过少,高职院校辅导员无法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学生参与过少,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辅导员无法正常全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无法全面了解班集体的思想动态,极大地降低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2 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效果的方法
2.1 提高辅导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大学辅导员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是班级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辅导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具备所带专业的专业基础以及良好的就业指导能力。因此,要想胜任这份辅导员工作,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基础,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学识的积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伴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和学习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法,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走出来,保持对新事物的关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时代大学生的脚步,真正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高职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形象。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辅导员更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关注新鲜事物,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更好的为高职学生服务。
2.2 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班集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有效载体,因此,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1]。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在班级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可以极大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集体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参与班级管理。同时,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能勇敢面对学生和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互帮互助,增强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学风和班风,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2.3 构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壮大,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学生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进入高职院校后,高职学生最大的变化在于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住校,所以,宿舍成了高职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而这个场所又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能否利用好宿舍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更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辅导员通过宿舍长来收集信息会更加的迅速、高校和全面。另外,宿舍长和学生吃住生活在一起,更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并及时联系辅导员进行沟通和引导。因此,高职辅导员可以在传统的“辅导员+班委”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宿舍长的职能,构建“辅导员+班委+宿舍长”的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思想引领者,班委做好班级秩序的监督者,宿舍长做好宿舍生活的倡导者,可以极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2.4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学生的最终目标就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指导学生提前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为自己的学习奋斗指明方向,增加学习和实践的内驱动力,提高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自己为实现各个阶段目标,最终实现终极目标而不断进取。同时,对高职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有助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被动性和迷茫性;对个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使自己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具体实施策略,便于在宏观条件下进行调整和掌控,使高职学生在自己的职业探索和后续发展中少走弯路,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分析以及职业规划规划活动,指导高职学生从个人性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自我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了解和掌握达到职业要求所需的各种技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达到完善自我。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相同职业目标的学生聚集起来,形成共同进步的小团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极大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3 结语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指导学生提早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