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优化研究
2022-03-17楚艳
楚 艳
(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1 目前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经费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信息化手段不够明确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高校的科研经费需要两步,第一步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数据和基本方案来开展相关工作。第二步是结合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种类,确保数据之间的互通转换,所以,各个部门必须进行密切的配合。就目前高校管理科研经费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是从某个部门入手,这种做法就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信息化建设不够合理,不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纳入系统时频频出错,工作人员的效率也直线下降,科研人员不能及时的使用经费,违背最初的设计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科研经费是一种措施,并不是结果,所以就需要信息化建设顺应科研的发展,并不应该给工作人员造成压力。
1.2 各种信息的互通太过于形式化,共享程度较浅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科研经费的最主要问题是根据不同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将其进行匹配和对接。然而,由于各个部门长期的自我管理,所以信息互通与共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校的科学研究经费所涉及的部门很多,比如各个院系、财务部门等,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财务与研究信息的对接互通,财务报账、研究部门确立项目都能够轻松地实现,然而将其进行互通却非常的难,也就是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度较浅。
比方说,导致科学研究人员能够科学的预算经费并且保障其顺利发配的重中之重就是具体支出和项目预算间的关系。最为典型的就是我国对自然科学的相关经费的管理举措中,对于经费预算中的“设备费”这一名词的解释,指的就是在研究或开发项目时需要的专业仪器,置换现有的设备,租借其他单位的设备而造成的费用等。
还有一个是社会科学,我国关于社会科学项目当中的“设备费”概括为,在探究项目的时候购买的相关设备,修整已有的设备和租借其他单位而产生的费用等。从这两处能够发现,两种项目虽然都是设备费,但是项目与支出的经费并不一样,对于自然科学项目所需要的费用注重设备的性质,对于社会科学项目所需要的费用,不仅仅是设备还有耗材。综上所述,科学研究的项目多种多样,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也不一样,像这种差异不仅仅存在于这两种项目上。目前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科学研究经费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人员的所需费用,研究项目的预算费用和财务支出三种经费间不够吻合。
1.3 没有贴合政策,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决策部署
当下,有不少学校利用外界的媒介来完善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而本部系统的研究从前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到目前的正式使用不够一年时间,各个学校缺乏充足的资金,系统的研究人员不能够长期对系统进行维护,而其他人员都没有经验。然而在制定规章政策、确立工作步骤,以及最终审批都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不能够第一时间更新信息,所造成的影响就是信息化建设不能够顺应政策的变化,实用度降低。
给科学研究人员在利用信息化媒介时造成了巨大困扰,直接影响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当高校的管理层在制定出决策时,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监督检查,不能够准确的实现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无法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高等院校的战略计划设计,数据评估以及绩效考核等,从而真正改掉以往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的各种问题还有较大难度。
1.4 没有专门设立绩效考核,不能保证信息化手段的合理性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科研经费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绩效评价,它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合理性。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没有系统的绩效评价,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更加缺乏,然而,高等院校目前所展开的绩效考核,大部分是下级对上级主管的汇报,缺少固定的责任认定体制,对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毫无意义。
就目前所有关于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设管理科学研究经费的文献,都是根据某一个项目,而将高校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来设立绩效评价体制还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太短,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第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科研经费本身就不能够用静止的、机械的手段加以控制。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科研经费没有明确的标准,投入了大量的物资,但是却看不到明显的回报,要想进行定量数据的分析来确立具体指标还有待提高。第四,高等院校的建设和企业建设不同,难以确立出科学有效的考察机制与之进行对比。
2 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高校的科研经费
2.1 有效确定信息化建设手段,加速信息化管理
高校在利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包括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把科学研究、人员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不同的部门加以规整,全面具体的报备信息,顺应不同部门的发现需求,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方便管理者使用,也能够帮助校内人员及时地查找数据。将高校的所有部门整合起来,从外到内的确立建设计划,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之前,必须调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手段的日益普及下,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个部门的整合已是必然趋势,调整工作模式,处理各项信息,摒弃以往的按部门分门别类的管理手段,在高校内确立统一的管理理念,重新调整管理的形式,顺应高校内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从而达到数据利用的最大化。
2.2 调整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将信息化转为智能化
要想将信息化建设转为智能化管理,就需要不断更新信息,统筹规划,分析和研究相关数据,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转化能力。把高等院校里的不同部门间的工作细致化,从里到外的进行数据的全面处理,把脱离在整个数据外的内容、记录等整合到平台上,从而将信息进行对接和融合,比方说,将不同种类的项目预算和支出进行调整,以及科学研究的各项支出、验收标准,科研项目研究中所购买的各种仪器产品等等,进行深入的、科学有效地连接起来,从而创建出支出经费、研究经费、仪器费用等的信息处理平台,达到数据之间的深入融合,从而保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2.3 培养专业的经费管理人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想要的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经费的合理管理,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经费管理人员。在人工智能的普及下,传统的计算方法已经被电脑所代替,财务工作者的工作与任务也在进行转变,因此,管理者就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并且要保证财务人员和信息操作人员的人数。在高校的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当中,各司其职,不同的专业从事不同的工作,真正发挥财务人员的价值,并且要定时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增强其综合素质,保证各种信息间的连接,从而配合其他人员更好地完成管理上的各项任务。
2.4 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科研经费中的绩效评价
通过结合企业当中的绩效评价,来更好的帮助高等院校做好绩效评价,根据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确定具体发现大涨,对高等院校经费建设的使用、投资项目以及研究人员的满意程度等各项指标加以评判。高校并不是企业,不具有营利性质,绩效评价的重点是,学校结合财务费用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因此,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创建出更有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出合理的评价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绩效评价能够及时地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能够及时地给予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措施,确立整改的手段,从而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支出,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也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推动高校管理机制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各项科研经费,从而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既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及时的对各项数据进行监控,第一时间掌握项目信息和状态,增强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其次,能够减轻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项目经费上的使用难度,专心研究。在舒适的研究环境下,保障科研人员专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