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实施路径研究

2022-03-17徐振强房伯南余池明

中国名城 2022年3期
关键词:试点青少年发展

徐振强,房伯南,刘 景,余池明

引言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希望。近5年来,我国青年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已经迈入国际中等水平。《2020年全球青年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青年发展评价名次由2016年的第118位升至2020年的62位。《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提出要在全国培育“青年发展型城市”,并在地方城市推进试点。“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落地,为我国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提升青年发展水平提供了政策契机。截至2022年1月,团中央先后确定两批80个试点城市,通过设立试点城市,旨在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出台各类促进青年发展的地方政策,实施服务青年发展项目,为增强基层团组织作出积极贡献。及时研究并总结试点城市的实施路径,对在更大范围内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 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现状

青年研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其基础理论还相对薄弱,尤其没有形成有着内在逻辑系统的青年发展理论框架。目前对于青年发展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评价体系研究和实践探索3个方面。

(1)政策方面,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提供了契机;随着《规划》的出台,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形成较为完整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使青年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随后各省市相继编织了适应青年发展的规划,省市区(县)三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也同步建立,青年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2)评价体系方面。国内在城市层面开展青年指标研究较少,本研究团队以地方城市政府为主体提出了包含12个领域、40项指标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体系,也有学者在尝试构建农村青年发展指标。国外研究较成熟,英联邦秘书处、欧洲青年论坛、美国和加拿大等,较早就开始建立青少年发展的指标体系,运行至今,并经过多轮调整,已较为成熟,参考价值高。从维度共性上看,大多涉及家庭、教育、健康、社会参与社会融入、就业、犯罪与预防、人口特征、文化等8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

(3)实践探索方面,2017年4月,《规划》发布,首次提出要在全国培育“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并推进试点。“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落地,为我国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提升青年发展水平提供了政策契机。2017年9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构想。2019年8月,浙江省提出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八项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于2020年5月指出“青年友好型城市”应充分认同和尊重青年发展的优先权, 通过促进表达、参与对话等渠道为青年赋权。2020年5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新时期新阶段,青年与城市互相依赖彼此促进关系越发凸显,“青年发展型城市”概念应运而生。2010年12月,由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青年志愿者代表,联合发布《海宝宣言》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倡议。2019年10月,为贯彻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在地方层面的纵深落实,团中央确定河北省滦州市、上海市徐汇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河南省内乡县、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四川省资中县等地为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县(市、区)试点地区。截至2022年1月,团中央先后确定两批80个试点城市。对试点城市的实施路径研究目前还较少,还未形成一套可操作、成体系的实施路径,相关文献主要以宏观战略为主,对地方实践的指导性有限。此外,有学者对深圳宝安区、河北大厂县的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进行了具体研究,对其他试点城市的研究目前还鲜有涉及。

因此,对各试点城市的经验总结具有紧迫性,本文通过对7个试点城市进行调研和研究,梳理并提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实施路径,及时归纳总结和梳理首批试点的经验做法,既有助于服务后续试点,提升实施能力,及时共享经验,也有助于团中央把握试点质量,及时给予指导并扩大试点成效。

2 首批7个试点城市概况

7个试点城市人口情况(表1),既有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城市,也有城镇化中的小城镇(县城);既有常住人口增长型城市,也有常住人口下降、老龄化典型的城市;既有东部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发展中地区。试点城市样本基本能够代表大部分城市特点,其实施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表1 首批试点城市六普和七普青年人口变化情况

3 试点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3.1.1 深圳市宝安区

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注重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在深圳率先成立共青团融媒体中心。“青春宝安”微信号多次登上团中央新媒体影响力榜单;“青春宝安”抖音号累计播放量超过5亿次。成立宝安区团校,以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干部和青年社区专职工作者为主要对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纳入全区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3.1.2 河北省滦州市

创新青年推优入党模式。推优入党工作经验获团中央肯定,市团组织推优入党人数达到3 114人,占全市发展党员总计划的30.08%;滦州规范3+1+1“推优”入党模式,让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必需程序,2019年推荐了19名28岁以下优秀青年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村级班子后备力量不足、党员老龄化的难题,使优秀青年成为党的后备军。

强化理论学习阵地建设。成立共青团滦州市委员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简称“团习所”),覆盖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团习所”阵地,每周集中组织各界青年定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累计参与青年6万余人。疫情期间,“团习所”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依托“团习所”持续强化阵地建设,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实现进校园、机关、社区、农村、企业。

3.1.3 上海市徐汇区

活用线上渠道提升政治素养。面向中学中职学生、大学生、企业青年、来沪青年等不同青年群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依托“青春徐汇”微信公众号、“徐汇共青团”微博平台和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办徐汇青年讲师团“云团课”22期,开设青少年发展规划专栏,举办线上青春抗疫五四主题宣讲暨青公益大赛活动,吸引10余万团员青年在线观看。

布局“四史”教育路线图。徐汇共青团将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新时代团员青年的一门重要必修课。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学四史,燃青春,汇未来”团员青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1.4 四川省资中县

丰富线上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方式,针对热点敏感事件及时发出资中青年网上好声音,开展“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举办专兼职团干部培训班,严格团员发展程序,巩固各级团组织格局创新成果,推进“大团委”实体化建设。寻找“乡村好青年”品牌活动视频资料已作为四川省两个区县作品之一推介至团中央参评。

3.2 完善青年发展体制机制

3.2.1 河北省滦洲市

建立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机制。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下属镇(街道)设置相应的“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机制”,在河北率先落实各级团组织书记列席同级常委会(党委会)的要求。行政审批局开通青年代办窗口;市场监督管理局开通青年创业绿色通道;司法局挂牌成立首家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监委等部门分别针对青年群体举办培训班、读书教育活动、警示教育大会等活动;市人民法院与团市委在滦河街道团结里社区创建“青少年维权岗”;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青年创业中心推出“拎包入驻”政策,包含免费使用办公场所、办公硬件等。

3.2.2 上海市徐汇区

制定清单细化试点任务。对标团中央关于试点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并细化试点工作方案,整合需求、资源、项目,形成三张清单。一是需求清单:组织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小微企业、快递行业、青年业委会、学生等青少年代表交流,了解青年需求与呼声,最终形成包括就业创业、自我提升、身心健康、婚恋交友等内容的青年需求清单,并通过“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平台形成区级提案建议15份。二是资源清单。在市级层面,团区委与团市委相关部门先后召开四次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在区级层面,走访区级委办部门及重点区域单位,就试点工作方案、项目清单、指标体系等征询意见建议,细化工作方案,并围绕涉及青年的实事项目,梳理各部门青年工作内容、政策制度等,形成青年发展资源清单。三是项目清单。以需求匹配资源,以资源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完善青年发展配套项目,编制《徐汇区青年发展项目清单(征求意见稿)》,向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补充完善后向全区青年公布并实施打造议题闭环工作机制。打造议事协调—项目实施—青年参与—监测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在议事协调方面,修订《徐汇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区级联席会议职责定位、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等,同时发挥党建带团建专题会议的议事功能,更好地统筹协调规划实施工作。在项目实施方面,联合上海团校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共同拟定规划编制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项目实施方向和目标。在青年参与方面,依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区政助理等不同平台,发挥青少年在《规划》中的参政议政功能。在监测反馈方面,在团市委指导下,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监测青少年发展相关数据,从而动态掌握区内青少年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对项目和推进情况进行监测反馈,更好评价和完善工作项目和政策举措。

3.2.3 深圳市宝安区

畅通青年决策咨询渠道。2019年试点启动后,宝安区委建立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青年问题,推进形成促进青年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政府部门提交青年政策上会和人大、政协、青年代表参会的制度。结合“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为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平台,进一步发挥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推动区域内青年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加快组建徐汇“青年汇智团”,吸收一批热心徐汇发展,具备综合能力素质的青年参与公共事务、为青年代言。继续办好“学生区政助理”活动,增强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2020年8月,宝安区《青年发展型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启动。2020年9月,组织20余名宝安青年企业家赴青岛学习工业互联网建设,并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意见建议,该意见建议被采纳并于2021年年初,宝安区以1号文的形式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年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成为制定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依托“青年汇智团”等载体征求青年意见,青年模拟提案、青少年十大民生实事等青年参与决策的渠道逐渐畅通。

3.2.4 四川省资中县

建立青年规划工作机制。召开资中县委常委会专题会议,印发资中县《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青年发展领域任务清单,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单位联络员制度,明确联席会议主要职责、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共同推动《规划》实施落地。

3.3 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环境

3.3.1 深圳市宝安区

继续深化人才政策。探索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引进、评价和考核制度,制定并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与在深高校合作搭建大学生宝安实习基地。加大宝安青年驿站建设规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之家” “海归岛”和3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和海外青年来宝安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发布青年创新技术和产品等。

3.3.2 河北省滦州市

加强校城融合服务能力。2019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团委与滦州市团委签约校城融合发展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建设全面合作项目,是市、校两地加强青年工作交流的良好开端。校团委与滦州市团委围绕校城融合发展、建设国家规划实施县级试点战略目标和华北理工大学共青团高质量发展,加强校地联络,在推进两地产业对接、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开发人才资源、加大青年交流、加深艺术交流等建立常态化的共建合作。

3.3.3 上海市徐汇区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校际联动等方式,推动南北地区、街镇之间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创建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的区县和全国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先进地区,初步建立中高职贯通、普职双向、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达75%以上,新增劳动力接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15年。

加强身心健康和诚信教育力度。普及青少年生命教育,开发区本生命教育课程,为未婚先孕女性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和健康咨询及后续服务,加强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实施《徐汇区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培训面向青少年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的人员,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情感婚恋、社会融合等提供咨询服务。中小学、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室“全覆盖”。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列入学校总体教学安排,实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编写青少年防范侵害案例和技能的材料,提高青少年对侵害行为的鉴别力和防范力。普及在校学生信用管理知识和现代诚信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控制连续上网时间,探索建立各年龄阶段有机衔接的信用约束机制和诚信引导机制。

完善青年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项目”为抓手,开展“现代学徒制” “虚拟仿真实训”等改革试点,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创新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普职双向、产教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发挥徐汇“体教结合”特色,完善体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区本体育课程建设,探索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共建机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体育培训与赛事活动。

完善体质健康监控体系。依托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严格控制青少年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降低近视、肥胖、龋齿等常见病发病率以及职业病发病率。依托区学生体质监测中心,构建学生体质健康三级监测网络,“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等活动方案落地,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联盟建设取得进展,体育课程、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一体化程度有效提升。

3.3.4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持续支持青年继续教育。鼓励企业选派优秀青年职工参加继续教育,毕业后给予50%,最高5万元学费补贴;鼓励企业加强青年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给予最高30万元补贴;鼓励创办“工匠学堂”,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补贴;鼓励企业选派优秀青年职工赴国外进修,给予最长1年,每月2 000元生活补贴。此外,高质量发展公办学校和国际合作学校,确保非本地户籍青年子女从起始年级起均可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3.3.5 河南省内乡县

实施“诸葛英才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 000万元。设立诸葛英才服务中心建设,为青年创新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建成人才公寓104套,实现“拎包入住”,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环境。每三年选拔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实用人才,积极推荐为省市县三级“两代表一委员”,对县内优秀回创企业进行奖金表彰。通过各级媒体和平台宣传优秀青年先进典型,并推优发展中共党员。联合内乡农商银行推出“青年创业贷”,为创业青年提供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

3.4 健全青年就业创业生态

3.4.1 深圳市宝安区

布局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到2025年,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达到400家以上,新增国家、省市各类创新平台200家。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对青年创新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的发展给予支持。

3.4.2 河北省滦州市

整合资源打造青年创业载体。成立滦州市青年创业协会,建设“青年创业大厦”、创业孵化基地和青年创业中心,提供协调小额贴息贷款的帮助,组建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加大对指导培训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青年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定期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评选“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举办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协调先进地区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工业设计领军人才与滦州市青年创业协会进行对接,推荐优秀青年企业家赴海外学习;成功申办“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交流项目,作为全国12个交流城市代表,举办全国启动仪式。

丰富青年人才引进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开拓多元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青年专业人才来滦就业创业,如开展筑梦计划商务沙龙联谊会、邀请资深专家进驻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

3.4.3 上海市徐汇区

制定青年激励就业、鼓励创业和青年见习等专项政策。明确青年援助对象灵活就业社会保障费补贴、青年就业训练补贴、青年创业补贴等各类补贴标准及申领方式(表2)。对接区人社局、区域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活动;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新型职业介绍动漫视频,扩大“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创业梦之星”“创青春”等项目的影响范围。

表2 徐汇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的“组合拳”

加强对创业青年的支持力度。与产业高地和高等院校合作,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协助青年创业企业破解融资、人才、办公、研发等瓶颈阻碍。梳理和整合青年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实现青年创业意愿与创业优惠政策有效对接。完善青年创业多级孵化体系建设,探索改造部分楼宇、仓库、厂房,吸引青年创客、极客群体入驻。发挥成功青年创业者的导师作用,举办各类青年创业讲座。建立徐汇青年创客联盟(创业青年、政府、市场、产业和资本)。

加强对失业青年的服务。强化对失业青年的指导和服务,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再上岗培训、就业模拟等。健全“区—街镇—居委”三级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培育青年社区工作者。创新青年社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领、服务和培养工作,促进岗位成才和专业成长,培育社会治理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徐汇创新社区治理培养复合型人才。

3.4.4 宁波市北仑区

促进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2020年2月,提出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首个“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配套出台了《北仑区促进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青年,从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商务楼宇、创办实体上规提质、青年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创新活动和奖励(创新创业贡献、优秀创业创新青年)十个方面推出量化支持政策。

鼓励发展青年新兴业态。鼓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给予承办方最高100万元补贴;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店、室内主题乐园、休闲运动、手作文创、文化娱乐和高端培训等受青年欢迎的新兴业态,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鼓励青年组织开展活动,最高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

3.4.5 河北省襄阳市

培育本地青年创业氛围。2019年樊城区首届青年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助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樊城区落地,促进樊城区双创服务体系的完善,将青年需求与团组织服务匹配起来。

3.4.6 四川省资中县

开展创业帮扶“链条”服务。扩大专合组织辐射作用、建立创业导师跟踪服务团队、深化“团银信贷”合作方式,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由“零售”帮扶向“链条”服务转变,以“我与资中共奋进,青春奉献助崛起”为主题开展就业培训、创业座谈、技能大赛、电商培训、岗位练兵、创业分享、“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等主题活动,宣传创业典型。

3.5 创新青年志愿服务机制

3.5.1 深圳市宝安区

实施“百万义工”计划创新服务机制,提出计划5年增加50万义工,到2025年底,实现注册义工100万人的计划,建成不少于100座志愿服务U站。在各类社会治理领域建设专业化义工队伍。加强与国际和粤港澳其他地区志愿服务组织合作,承办大湾区以上级别志愿服务合作论坛。建设宝安义工文化展览馆,完善志愿者激励评价和保险保障机制。

3.5.2 上海市徐汇区

扩大志愿公益活动覆盖面。引导、支持和组织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依托文博场馆、旅游景区、青年中心等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基地,建立“学校+社区+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加强学校社会志愿公益教育,鼓励发展青少年公益社会组织,创新中学暑期社区实践内容,鼓励策划实施各具特色的志愿公益活动。畅通青少年参与志愿公益的渠道,借助现代通信方式,为青少年参与志愿公益活动提供基础服务。

3.5.3 河南省内乡县

健全青年社会组织体系。在青年申办社会组织时,简化程序,手把手地教,协助材料报送的社会青年组织,进行认真调查核实,确保了登记的质量性和时效性,开展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公益讲座,培训一批社会工作者。

3.5.4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创新政府购买招募义工。公益服务协会以“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盛开”项目成功竞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月围绕暖冬行动、交通安全、文明秩序等开展专题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招募800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长达1.2万个小时。

3.5.5 四川省资中县

志愿服务“社会化”。推动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融合发力,壮大青年网宣员队伍,以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为阵地,探索“群团部门搭台、政府财政出资、社会组织唱戏”志愿服务模式,以“社工+义工,项目+活动”方式,打造资中志愿服务品牌,引导青年进入义工队伍。

3.6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创新

构建青年发展城市生态。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与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格局。高标准建成集青年思想价值体系、青年就业创业创新、青年生活服务保障、青年对外交流交往、和党建引领下的共青团工作于一体的青年发展城市生态。通过政策创新,引领青年投身重要民生目标建设,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实施规划任务分级落实。制定规划任务分解表,通过项目化管理、法人制推进、要账式督导,定期调度,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推进试点工作。将任务推进情况作为年度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不间断对规划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7 持续丰富青年文化生活

建设青年文化品牌项目。依托标志性文化载体,组织实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形成对青年群体的文化吸引。举办青年文化节,评选“青年标兵”,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青年友好城市。支持青年题材电影创作,促进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定期举办青年电影周。

均衡青年文体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丰富青年文化生活。规划青年“15分钟学习圈”“15分钟健身圈”,建设青年广场、青年驿站、青年公园、阅读空间、运动场所,促进主要运动场馆,旅游景点免费开放。

鼓励发展青年新兴业态。鼓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店、室内主题乐园、休闲运动、手作文创、文化娱乐和高端培训等受青年欢迎的新兴业态,鼓励青年组织开展活动,并予以经费补助。例如,上海市徐汇区开展“汇青春”青年中心配送项目,以青年点单、社会组织配送、青年评价的活动机制,打造适合青年广泛开展活动的线下实体门店。此外,在文化作品创造方面,加强微电影、动漫、游戏等内容创作创新,制作和传播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长的作品,多渠道丰富青年文化生活。

3.8 优化青年服务保障体系

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增加青少年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确保青少年享受基本同等的医疗资源;关注非本地籍青年及子女的医疗救助保障;加强儿科重点学科建设,落实综合医院24小时儿科门(急)诊服务。

加强青少年服务载体建设。以党群服务站、青年中心建设为抓手,建设青年中心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旗舰型青年中心,与各类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展开合作,激活社会公益资源,进一步充实青年中心服务项目,探索建设青年中心线上服务平台,增强日常生活、卫生健康、法律维权、文化知识、信息网络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青年中心服务的便利程度。

加强青少年权益保障平台建设。依托“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发现与处置能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反校园欺凌合作机制,设立专门培训课程,开展反欺凌宣传活动,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作用。

建设青年城市品牌项目。包括职工子女托育服务、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项目、励志地图项目、就业训练工厂项目、人才公寓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青少年科技项目、学生区政助理项目、青年交友项目、音乐街区项目、法治进校园项目等。

加强特殊儿童保障工作。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建设“儿童之家”,“儿童之家”建设规范、设施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并制定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配备管理人员和辅导老师,成为儿童的知心人;挑选陪伴妈妈,精选思想品德佳、有爱心有奉献精神、有儿童教育沟通经验、会电脑、有空余时间的女性帮扶留守儿童。

鼓励大数据研究青年发展。宁波市北仓区在全国率先成立“青年与城市发展”大数据研究所,聚焦北仑青年发展环境,发布了《2019年及疫情期间北仑青年发展环境大数据分析报告》,动态把握青年群体创业、就业和生活满意度。上海市徐汇区依托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严格控制青少年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降低近视、肥胖、龋齿等常见病发病率以及职业病发病率;依托区学生体质监测中心,构建学生体质健康三级监测网络,“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等活动方案落地。

3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7个试点城市对实施路径进行总结,提出8条实施路径,从思想政治、体制机制、人才教育、就业创业、社会参与、规划实施、文化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归纳了首批试点城市的可复制经验。面向首批试点城市开展的实施路径研究,对于后续试点城市具有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团系统及时将该部分总结在试点城市中进行知识共享,并面向地方团系统,特别是试点城市,组织领导干部研修班,促进首批试点的实务经验在全国整体试点中得到传播分享,进而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互学互鉴的有益参考。大数据研究驱动科学精准化决策,建议在试点城市支持青年大数据技术应用,加强青年人口动态监测,并为“回城(乡)”青年提供综合服务。以试点建设为抓手,提升青少年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在试点城市率先支持推进青年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对所在城市青少年大数据研究来支持科学、精准决策,与此同时,整合团系统现有信息平台和数据基础,构建国家、省、市县和街镇四级青年大数据体系。人口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净流入的同时,也出现从大城市“回城(乡)”现象,特别是疫情之后该情况更为明显,建议对该部分青年人群加强动态监测,并设计“回城(乡)”青年服务,将该部分人群争取发展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建设力量。

猜你喜欢

试点青少年发展
青少年发明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