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共生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丽水市鸬鹚村为例

2022-03-17季丽慧

中国名城 2022年3期
关键词:鸬鹚共生村落

都 铭,季丽慧

引言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诸多传统村落的发展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接连出现地毯式开发和碎片化利用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避免陷入更紧张的人地关系,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与重要保障。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还拥有天然的地域文化特性、民俗建筑风貌和传统人居环境。

在当前城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村落正进入一个活态型的理性发展阶段,其共生发展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如何既保留村落独有的山水景观特性、空间格局、建筑风貌,又能传承并激活民俗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传统村落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学界对传统村落的转型发展愈加关注,相关学术成果涵盖了从区域、省域、市域到传统村落个案等多个研究尺度,大多采用空间句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侧重于研究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空间形态、生态适应性评价等物质空间层面,如金丽纯等借助空间句法,分析湖南高椅村公共空间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张元博等针对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构建出了适宜度评价体系;王雷等综合利用Arcgis和数理分析方法,探究江苏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然而,相较之下,针对传统村落人文层面的研究,存在视角单一、成果不足的短板。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模式亟需变革与转型,将物质、文化层面统筹考虑。因此,如何以新的研究视角深入挖潜传统村落的物质环境与民俗文化,探索其共生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活态化保护传统村落,具有极高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鸬鹚村为例,结合现场踏勘与深度访谈,从共生视角出发,运用景观基因分析法,构建鸬鹚村的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依据识别结果与特征解读,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共生发展策略,为类似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1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阐释

1.1 共生理论

“共生”的概念发源于生物学,后来逐渐在农业、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乃至建筑与规划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资源要素的整合,而且涵盖了多产业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同时也强调在区域尺度下实现各系统的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共生理念以合作、互惠、互补、和谐为精神内核,可以理解为不同种属在利害关系基础上形成协作关联性,同时实现自我发展的均衡。“共生”的内涵日趋丰富,形成了建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知识谱系。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明确提出共生观和共生城市,强调多元共生应遵循一定的功能秩序,并关注人与自然、内部与外部、部分与整体、异质文化、历史与未来等多维度的共生。这种对于系统内共生关系建立与完善的探索,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自我更新中同样意义重大。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共生发展成为确保其完整性、延续性与真实性的合理路径,也是传统村落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对话,文化与自然、空间有机结合的重要理念。因此,如何对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进行特色识别与活态保护,是其共生发展的前提与关键所在。

1.2 景观基因

“基因”源于近代西方生物学,具有遗传特性,是控制生物性状的主要单位。20世纪末,基于人文地理相关的实践研究与“文化基因”概念,刘沛林提出了“文化景观基因”一词,进而拓展并主张“景观基因”是一个文化景观区别于另外一个文化景观的本质,与生物学中的生物基因一样,具有独特性、复制性和变异性。目前,相关研究聚焦于景观基因及其群系的现状分析与评价的成果较多,但在此基础上的相关策略研究则略显单薄。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共生的视角,将传统村落的各类景观基因纳入同一共生系统,寻找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并以此判断其共生发展路径。

1.3 景观基因分析法

景观基因分析法是指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景观基因的识别、提取与分类,且以四项原则为前提条件,即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和局部唯一性。根据传统村落景观表现形式的不同,申秀英等基于环境、布局、建筑、文化等特征(表1),提出了4种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即元素提取、结构提取、图案提取、含义提取。传统村落蕴含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故而物质形态标准成为景观基因重要的分类依据。遵照“合并相近类别”的原则,把具备物质形态的景观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如寨墙、四合院;非物质形态的称为隐性基因,如畲族民歌、畲族织染工艺。在此标准下,地方文化、风俗节庆等也被纳入了景观基因的概念中,进一步完善了景观基因的范畴。本文将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布局形态、传统民居、公共建筑、文化象征等五方面内容作为识别因子,纳入景观基因识别体系,综合运用多个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得出相应的识别结果,并对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景观基因分析法逻辑框架

表1 景观基因提取方法

2 研究区景观基因识别与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综合考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及艺术价值,根据传统村落对于社会发展加速的空间响应程度与诠释特征,选取浙江省丽水市的鸬鹚村为案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借鉴价值。

鸬鹚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西部,是鸬鹚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图2)。村落民居自盛唐时期便开始聚集,而后逐渐发展壮大,村域范围由东侧山脚下区域扩张到西侧水岸区域,鸬鹚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其海拔高、散热慢,农作物早熟,自古便有“高山好合湖,低山好鸬鹚”之说。鸬鹚村的山水格局与建筑风貌具有典型的浙南山区传统村落特征,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反映出极高的传统生态智慧、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景宁马仙信俗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鸬鹚村作为其唯一的发源地,每年定期举办相关的民俗活动,村内的马仙宫终日香火不断,多年来一直吸引着浙闽等地数以万计的马仙文化信众或文化团体前来祀奉、朝拜与交流。然而,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和地方性人际关系随着大量单向人口流动和生产生活关系转变而逐渐瓦解,传统村落共同体日渐式微,自我更新机制不断退化。随着现代城市文明与农业现代化的入侵,鸬鹚村的建设面临着传统风貌特色丧失、空间肌理弱化等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确保物质空间与自然、文化等协调共生便成了当务之急。

图2 研究区地理区位

2.2 景观基因识别体系构建

在与自然的长期博弈过程中,鸬鹚村的整体格局与风貌动态生长,以适应性的内在生态智慧维持着山、水、田、村和信仰民俗的稳定发展,凸显出独特的乡村人地关系。结合图像资料、查阅文献、实地踏勘与访谈,充分考量鸬鹚村的景观特性,构建出村落的景观基因识别体系。其中,显性基因识别部分包括自然环境(选址格局、自然风貌);布局形态(空间形态、街巷格局);传统民居(结构形制、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公共建筑(信仰场所、广场)等四大因子。隐性基因识别主要针对文化象征因子,具体包含家族仪式、传统技艺、表演艺术、信仰文化、原始图腾等5个层面的内容。

2.3 景观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通过识别显性基因(表2)与隐性基因(表3),进一步剖析鸬鹚村景观基因的整体性特征。

表2 鸬鹚村显性基因识别结果

表3 鸬鹚村隐性基因识别结果

2.3.1 显性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1)自然山水风景优美,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鸬鹚村自然资源丰富,山峦叠翠,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拥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作为最基本的环境要素构建出传统村落的本底,深刻影响传统村落选址与形态格局。在鸬鹚村的自然基底上,形成了土地类型分化、生物群落分布、环境地域与水系流向的分异,制约着村落的街巷格局、建筑结构与用材,并进一步影响道路交通、经济、文化交流等社会人文层面的发展。村落先民在山腰开拓出的梯田沿用至今,形成了旖旎壮阔的农业景观。而现在村内主要劳动力正逐年流失,大面积农田无人耕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加上迁居而来的村民随意侵占耕地建房,村内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致使原始自然风貌受到较大破坏。

(2)新旧区域粗犷并置,村落空间肌理割裂

作为乡政府所在地,鸬鹚村的发展建设备受政府关注与支持,在2017年鸬鹚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村内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成效显著。近年来,鸬鹚村成为相邻自然村村民迁居的首要选择,自2017年至2019年,其常住人口已由880人增长到1 000人左右。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村落新建区域范围持续扩张,在迁入人口移民点涌现出成片具有鲜明现代特征的民居建筑群与公共建筑。然而,过于关注越来越多村民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更高要

求,导致鸬鹚村形成了模式化的盲目建设,却牺牲了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忽视对于村民意义重大的内在精神文化需要。村内传统区域中,村落依照自然环境与地势特征灵活布局,有机生长,空间秩序相对清晰,在“山地—梯田—村落—水系”空间界面上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与协调性。而如今沿溪水两侧的新建区域却按照城市居住区的空间肌理进行粗犷的规划设计,打破了传统村落原生态的空间逻辑。两大区域的强烈反差将村落空间肌理碎片化,原有的传统山水田园风光受到直接影响。

图3 选址格局

图4 自然风貌

图5 整体空间肌理

图6 传统民居

图7 马仙宫建筑群

(3)传统民居年久失修,破败严重濒临倒塌

鸬鹚村内传统民居较多,且以2层建筑为主,均建于明清时期,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宗族文化遗存。在现代文明的浸染下,社会结构悄然变化,逐步瓦解了传统村落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主要关系网络,削弱了宗族群居观念,造成许多重要的传统民居被弃置或仅留有少数老人居住,土木结构破败严重,甚至濒临倒塌。鸬鹚村部分传统民居的屋顶经过修缮,但大多数廊柱、墙面、雕花木构架等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且存在建筑修整粉刷清水泥、赤膊墙的现象和局部改建、搭建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建筑传统风貌。

(4)信仰空间使用率高,道路交通亟待改善

村内公共建筑以马仙宫建筑群为典型代表,使用频次较高。马仙宫位于鸬鹚村西侧山峦之上,目前整体形制保存状态相对完好,是村民祈福求子的心灵寄托,更是马仙信仰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然而,马仙宫与村落在空间上以梯田相隔,需沿村外南面盘山公路方可到达,路径单一,交通可达性较差,给前来朝拜的村民及外地信众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不完备的道路建设对客流量及人流方向均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村落发展无法充分利用马仙信俗带来的旅游市场与消费潜力,进而难以辐射带动村落及周边区域多种业态的共生。

2.3.2 隐性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1)传统技艺日渐衰微,文化脉络难以传承

鸬鹚村的香菇砍花法流传已久,是景宁及周边地区祖先积极探索与深山、生灵和谐共生的宝贵文化记忆。地域性香菇文化衍生于传统种植历史,牵连着鸬鹚村村民的绵长乡愁,在社会飞速前进浪潮中依然能够唤起村民的共情。香菇栽培作为一种产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种植方式的转型。但是,囿于教育水平、年龄、体力、接受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局限性,当地许多砍花技艺传承者已经与新时代种植行业脱节,而改行营生。同时,村内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向往舒适的城市生活和相对优厚的薪资,因而选择外出务工,无法传承管理香菇砍花技艺,使文化传承缺少先进知识与理念的引领。

(2)民俗文化经久不息,产业融合发展滞后

2018年,浙江省旅游局将鸬鹚乡评定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为鸬鹚村的旅游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契机与政策支持。围绕马仙信俗定期举办的迎神节、马仙旅游文化节等节庆仪式,不仅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复兴。目前鸬鹚村的马仙文化挖潜深度不足,与其他村落存在同质化竞争,配套服务产业仍不健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滞后与社会发展节奏,不能为众多村民、游客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体验活动资源和平台,尚未实现传统信仰文化在时代背景下的转型。

民间信仰是不容忽视的乡土文化资源与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村落中真实的生活侧面,同时也是查验、解决村落发展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传统文化信俗转型困难、农民主体性丧失与边缘化,均是传统村落社会治理问题中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助推鸬鹚村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多元共生发展,对于激发村民主体性立场、传承优良传统文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共生视角下鸬鹚村保护发展策略

基于对鸬鹚村景观基因的识别与分析,从共生视角出发,将山水环境支撑系统、空间肌理、传统民居、信仰空间等统筹考虑,综合提升村落的物质环境品质;把以马仙信俗为重点的民俗文化作为触媒,激活鸬鹚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在双重转型、融合下,隐性基因为村落发展提供牵引,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动力;显性基因优化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古村环境基础,发挥无可替代的辅助支撑作用。各景观基因通过共同发展,才能使特色文化旅游业成为鸬鹚村的支柱产业,从而促进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推动形成对称性互惠共生的理想发展模式(图8)。

图8 鸬鹚村景观基因共生逻辑

3.1 显性基因:物质环境品质提升

3.1.1 整体生态保护,局部景观更新

传统山水格局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鸬鹚村的本土性与地方性,维系着村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理应延续其自然景观的内生逻辑,保留具备可识别性的景观元素,促进村落的持续自我更新。

宏观层面上,对鸬鹚村村域范围内的梯田林地、自然山体、水系植被进行整体生态保护。划定村落建设用地扩张的容许界限,注重延续并利用“山—水—田—村”传统农耕格局进行全局景观规划。针对村落与马仙宫之间的山体及周边其他近景山、远景山等,严格管控与山体轮廓、山体植被、地形地貌相关的各类建设项目,确保村落与山体间的景观视廊不受干扰。保护鸬鹚村滨水空间的完整性与良好的生态景观,并设置必要的防护林与隔离带,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微观层面上,结合村落内部景观与外围自然环境的重要节点,选取合理的观景点与主、次要景观节点,划定一定范围的景观视廊;完善公共空间休闲设施,进行局部景观更新。例如,利用植物造景点缀街巷、以菜园树林映衬传统民居等,并注意在景观中植入以浮伞为意向的马仙文化符号,既能丰富空间节点的景观效果,又能于细微之处体现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的共生。

3.1.2 引导新建建筑风格,延续传统空间肌理

协调村落整体建筑风貌,引导新建、改建建筑的风格,与村内整体传统风貌相和谐,严禁损害历史文脉的大拆大建。建筑群的组合形式应当延续传统空间的肌理与关系特征,并赋予建筑更多的传统符号,尽量就地取材,顺应、利用地形地势,沿用村落传统的建造工艺、装饰特色、营建方式等。同时,在鸬鹚村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之间设立景观生活复合带,作为新旧空间的缓冲与协调。对于村内历史街巷的保护,应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及走向,禁止随意延伸或拓宽;侧重于立面整治,沿用街巷的传统界面元素、侧界面的组合形式及传统铺地材质,改造风格不符的元素,还原传统风貌的街巷景观。

3.1.3 传统民居基于历史真实性修缮

坚持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妥善保护。根据建筑年代、保存状况及价值评估等因素,结合实际可操作性,选择对应等级的传统民居整治措施,如修缮、加固修补、保留、改造和重建等,适当整饬庭院。注意规避因过度修复所致的历史信息缺失,要尽可能地保留传统民居的建筑整体结构、使用性质、体量与形制等。对于建筑内不适宜现代居住要求的部分,可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切实提高村民的人居环境质量。

3.1.4 改善村落道路交通系统

整修鸬鹚村内的主干道,增植行道树,在村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之间的缓冲带处,修建宽6 m的主干道,环通滨水干道。新建区域民居组团间的交通以步行为主,路宽约3 m,传统区域的主要历史街巷作为村落次干道使用,小巷道为支路。在连接马仙宫与村落的山体、台地中增设步行道,在马仙宫广场增设停车场,以方便村民、游客的出入和集散。同时,完善步行道与支路的关联网络,以滨水景观游步道为核心展开周边交通建设,为村落景观的整体性提供路网支撑。

3.2 隐性基因:民俗文化触媒激活

随着人们对物质条件、生活水平的欲求持续升高,传统村落的社会空间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挤压,导致民俗文化传承中存在能动性收缩的隐患。因此,更应将民俗文化正统化、多元化,在认同、尊崇传统思想价值体系有益部分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并弱化传统村落的潜在发展危机。

在传统村落整体共生的保护发展中,应该重视、利用民俗文化作为村民情感纽带的重要作用,强化其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载体功能。以香菇砍花栽培工艺作坊的形式记录、展示传统技艺,制定补贴、支持政策,鼓励年轻人返乡继承传统技艺;以马仙信俗作为触媒,以点带面,全方位激活商业、民宿、餐饮、旅游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协同。将村落划分为马仙信俗体验区、古村田园观光区、集镇生活区与山水旅游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结合各景观节点,形成东西向的共生发展轴(图9)。深入挖掘马仙文化意蕴,并增进村落之间的交际及其与外界的联系,保障民俗文化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避免村落社群的割裂和传统文脉的断层。总体而言,要充分盘活村落可利用资源,扩大民间信俗的文化影响力与生命力,推动实现各景观基因的共生,乃至区域尺度下的村落共生与村民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架构。

图9 共生视角下村落功能结构

3.3 景观基因共生:文旅融合整体共生

通过显性基因的共同改善,实现村落物质环境水平的提升;通过隐性基因的带动激活,形成多元产业的内生循环与融合;在景观基因内部共生演化的基础上,加强文旅融合,以自然山水、传统园居等为底色,以凝练的马仙信俗为文化指引,形成独具鸬鹚村传统特征的高质量旅游产品,进而促进村落的共生发展。同时,将鸬鹚村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样本,既有利于鸬鹚乡巩固并充分利用“美丽城镇”的建设成果,也能够进一步扩大鸬鹚乡的文化影响力,带动周边区域的整体性共生发展。

重点巩固鸬鹚村作为浙闽地区马仙文化唯一发源地的优势,成立讲习交流的文化传播基地;着力建设马仙风景区,设立摄影采风点,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传统村落与生态度假村;发展相应的旅游业,串联传统村落景观与马仙文化,打造“仙游祈福之旅”“仙踪野行之旅”“鸬鹚山水揽胜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图10)。其中,“仙游祈福之旅”和“仙踪野行之旅”线路以马仙祈福朝圣展示为核心,综合呈现鸬鹚村的山水环境、农耕格局及马仙文化,以村内现有的田埂、田间栈道为基础,重点向游客展示马仙信俗体验区与古村田园观光区,尤其是马仙宫建筑群、马仙成道处及村落传统风貌融合而成的“山—田—水—村”共生格局。“鸬鹚村山水揽胜之旅”线路则以村落传统风貌展示为基础,贯穿古村田园观光区和集镇生活区,形成集当地民俗表演、传统民居参观、历史街巷游览、自然观景瞭望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线路。同时,在游客服务中心或游客服务点的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对居民开展的旅游服务业提供减税优惠政策等,以此减少劳动力的流失,遏制古村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管鸬鹚村活态发展。

图10 马仙特色文旅线路

4 结语

面对城市化与工业文明带来的挑战,我国传统村落被置于边缘化、过度消费和衰亡的不利境地。在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下,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逐渐由物质形态拓展到乡土文化,不仅横向扩张了物理空间范围,还纵向延伸了社会人文指向,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鸬鹚村为典型案例,借助景观基因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问题研究,提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共生发展策略,即整体保护、局部更新,延续肌理、建筑修缮、完善交通,文化激活、文旅共生等。物质环境要素与村落文化遗产等各共生单元要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微观与宏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不同发展需求,促进山水生态建设的系统化组织。同时提高村民实际收入与生活质量,政府与村民共商共建,才能长久地维系传统村落良好的共生发展秩序,为其活化发展与复兴创造最大可能。

①2014 年11 月11 日,国务院将“马仙信俗”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52)。

猜你喜欢

鸬鹚共生村落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鹗VS鸬鹚,真正的“鱼鹰”之战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油画《村落》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鸬鹚与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