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城市下城市野境的价值转译和营建路径

2022-03-17彬,李静,王

中国名城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园公众空间

龙 彬,李 静,王 昊

引言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预计将达到68%,中国的城市居住人口预计将增加2.55亿,城市成为人居环境建设最主要的承载地区。良好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由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所构成的相互协调作用的复合系统,其中,自然系统的品质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品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对城市自然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下降,同时城市绿色空间的减少也阻隔了公众与自然之间的连接,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2018年“公园城市”概念被正式提出,它是包含“公”“园”“城”“市”的四位一体的城市形态,是以公园为媒介,在保留和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和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共生的人类聚居环境。

公园作为城市空间中的绿色空间承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公园城市实践仍普遍以“造绿式”模式为主。忽视原有生态功能的连续性,在大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的包围或侵蚀下进行碎片化的城市公园建设,使公园如同“盆景”般存在于城市空间中。“造绿式”建设方式进而导致城市公园生态服务效能不显著和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上海世纪公园内的草坪养护每年花费450万元。人工建设的城市公园作为独立、片段化的绿色空间承载,一般脱离了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无法自主运行。

因此,针对“造绿式”、生态服务效能不显著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引入“城市野境”概念。城市野境(urban wildness)源于国外相关学者和相关专业组织对荒野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野境的生态、科学、经济、社会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镇化高质量转型发展背景下,国内学者也开始认识到城市野境的价值,城市野境正逐渐成为国内自然保护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将城市野境进行公园城市语境下的解译,探索以城市野境为对象的公园城市的营建路径。

1 城市野境的内涵与价值综述

1.1 城市野境的内涵

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对自然环境改造程度最高的区域,荒野(Wilderness)相对于城市来说,保留了自然的特征和影响力,具备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是以自然过程占主导的野性自然区域。虽然城市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荒野(Wilderness),但荒野的某些元素可以且应该出现在城市内及城市周边地区,从而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万斯·G·马丁提出中文语境下的“城市野境(Urban Wildness)”,更符合城市野境与城市居民的密切关系的特征。国外有关学者将城市野境界定为城市中以自然而非人类占主导的土地,特别是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出现植物自由生长的土地,例如自然林地、未利用地、河流廊道、被遗弃的场地或棕地等;王向荣认为城市野境指城市中以自然而非人为主导的土地,这片土地能够在人的干预之外进行自然演替,它的主人是土地本身和其上自由栖息的生命;曹越认为城市野境是城市内部或周边区域中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土地,其中人类开发和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允许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各类野生生物能够与人类繁荣共存。相对于城市中人工设计的绿化景观所呈现出的整齐繁茂的美感不同,城市野境展现了原生、杂乱甚至是荒芜的视觉感受。

1.2 城市野境的价值

城市野境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基底和生态服务能力,同时蕴含着深厚的文明底蕴与文化内涵。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野境的主要观点(表1),认为城市野境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生态服务价值、自然文化价值和自然体验价值(表2)。

表1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野境的主要观点

表2 城市野境的价值

2 公园城市下城市野境的价值转译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在城市的发展中充分考虑自然的生态价值,并且强调“四位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四生融合”的发展理念。在公园城市语境下进行城市野境的价值转译,目的是实现城市野境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的转化,并将其文化内涵植入公众情感和审美意识中,以便更好地支持公园城市建设(图1)。因此在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野境要实现从生物多样性向空间多元性、从野性自然到公众审美、从荒野文明承载向生态文明思想的转译。

图1 城市野境转译机制

2.1 从生物多样性到空间多元性

城市野境是尊重自然演进规律的结果,相对于城市中其他类型的绿色空间,城市野境具备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公园城市语境下,保护城市野境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深入挖掘城市野境所包含的历史人文价值,通过棕地更新等手段形成以自然为基底、多功能融合的空间系统,为公众创造更多的绿色休闲场所和交往机会。

2.2 从野性自然到公众审美

城市野境是城市空间中野性自然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生命不受限制、野蛮生长的状态,蕴含着超越了人工雕饰景观的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将城市公园作为媒介,连接人与自然,身处其间,可以使公众重现近乎原始的环境知觉,为公众提供更高层次的自然体验与审美启智。

2.3 从荒野文明承载到生态文明思想

认知革命之后,人类便逐渐远离荒野并开始运用自身的力量改造自然环境,直至工业文明时代下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崇尚野性的新文明,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在城市空间上的体现,城市野境是荒野文明在城市中的物质承载,是野性的一种表现。在公园城市的语境下探讨城市野境议题,促进了城市野境从承载荒野文明向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升华。

3 以城市野境为对象的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李晓江指出,未来城市的增量空间不只是工厂区和居住区,一定会有大量的休闲空间和绿色空间的增量。未来绿色空间建设不应继续依靠人工搬运和设计的力量来实现,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演进过程,组织与利用场地本身的生态要素和文化要素。因此,城市野境营建应该是未来城市休闲空间和绿色空间增量的最佳方案。

3.1 国外实践案例分析

国际上不乏利用城市野境进行公园建设的案例。如柏林的萨基兰德景观公园(图2),该基地曾作为柏林舍嫩贝格区的铁路调度和修车厂,二战爆发后关闭,在长期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发展出丰富的群落结构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珍稀物种。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严禁公众进入)和自然保育区(完全开放并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和管制,最大程度地兼顾自然保护与场地功能需求,为城市公众营造了游憩休闲的场所,促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图2 柏林萨基兰德景观公园

德国的另一处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图3)。在1991年,设计团队基于场地植物斑块和土壤条件,打造多种演替阶段植被区、特定区域的小范围园艺花园以及通过在农业用地上进行农作物、草地和牧场的轮作等方式,将野性自然与园艺景观并置,在新与旧、自然与人工的对比下凸显野性自然的价值,公园在建成后实行全年向所有使用者开放的措施,最大化公园的公共性,使其成为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绿色开放空间。另外一个相似的案例,是位于瑞士苏黎世的耶荷公园(图4),设计师秉持尊重自然法则与界限的理念,顺应地形特征与自然演化的规律,通过地形塑造、微地貌分化的设计手法,为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自然的庇护所;塑造草地、湖景、台地和步行道,营造公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耶荷公园的设计体现了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注,为渴望自然的人群提供了在都市中体验荒野的机会。

图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图4 苏黎世的耶荷公园

3.2 国内实践案例分析

在国内也有相似的城市野境实践案例。位于杭州的江洋畈生态公园(图5)便是利用湖水疏浚积聚的淤泥上所发生的次生演替现象,在保留了大部分自然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形成一处生态公园。公园设计尊重了原有场地特征景观,在尽可能小的人工干预下保存维护了场地从淤泥湿地到与山林相互掩映的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2010年建成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图6)也是典型案例。后滩公园前身为浦东钢铁厂和后滩船舶修理厂基地,其形态为狭长的滨江地带。场地内有一处4公顷的天然湿地,有着丰富的植物群落,是多种鸟类的栖息地。遵循城市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倡导理念,在公园营建过程中,设计团队以自然江滩和湿地为基底,建立自然做功的生态运作系统,降低人工维护成本,并融合梯田、工业遗存、人行栈道等元素,叠加展现农业、工业、后工业的文明意象,建立了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承城市文脉的公共空间。

图5 江洋畈生态公园

图6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4 公园城市下城市野境营建路径

通过目前国内外城市公园建设案例分析,发现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不同视角对城市野境进行了保护与利用,并最终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展现出来。此类公园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而且很好地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性,为公众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自然体验与审美启智,对公园城市语境下的城市野境营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但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与人口规模大,城市活动干扰更为频繁,目前国内城市野境公园主要以单个公园为研究实践对象,以一定程度主动式干预为主,在城市野境与公园城市的系统性结合上仍有缺乏。因此,基于前文的价值转译成果以及相关文献与案例研究,形成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野境的营建路径,即搭建多维度的认知视野、整合多尺度的城市野境、营造多场景的城市空间。

4.1 搭建多维度的认知视野

宜居的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人类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要素(山水林田湖)、生命系统(鸟虫鱼草兽)和人类共生互生的生命共同体。公园城市视角下的城市野境营建,从野性自然营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至山水林田湖草等全生态要素的整合,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基础上,以自然生态服务力促进公众美好生活的实现,构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系统,形成以生态为基底、人民为中心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4.2 整合多尺度的城市野境

城市中存在大量、丰富的野境要素,从地面缝隙中生长的一小丛植物到城市废弃用地里的大面积次生演替现象。这些城市野境具有更宜人的尺度和更高的可达性,有利于创造城绿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城市地形地貌、水文要素分布为基础,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不同尺度切入,识别整合大型山水要素和城市内部已存在和正在发生的中小型次生演替场地,修复野境单元之间的生态廊道,构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与城市空间形态耦合互生的多尺度的野境网络。将碎片化的野境单元整合形成野境系统,从而扩大生态福利释放的广度,加强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度。

4.3 营造多场景的城市空间

丰富的公共活动和服务性功能的置入是激发和打造城市场景的重要方式。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以公众美好生活为核心、城市野境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底蕴为支撑,将多尺度的野境网络与城市系统的复合功能叠加,形成多类型、易获得的城市野境公园系统。通过融合自然科普教育、康体健身、儿童老人游乐休闲等多种功能,塑造城市野境的“景观性、多元性、可参与性”,并完善相应的服务设施和场所,打造环境优美且具有经济、观赏和学习价值的城市野境,积极营造以生态场景为基础的生活、文化、产业、治理等多元场景集群,形成“人、城、境、业”一体的大美城市空间形态。

在此过程中,注重城市公众与其他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鼓励形成以市民、市场、政府的多元主体参与制度,建立公众需求反馈、绿色生态理念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向互通的平台,一方面广泛吸收公众建议,力求贴合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加强绿色城市营建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促进社会良性治理和经济健康发展,凸显公园城市的人民性,实现公园城市的共商、共建与共享。

5 结语

与人类主导的设计模式不同,城市野境在公园城市中的应用体现了自然主导的力量,它为高度人工化的城市空间争取出了可供喘息的一角。通过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野境的价值转译和案例分析,倡导将城市中的大量野境利用起来,并使其生态、文化价值延展至社会、经济价值,以公园为媒介融入城市空间与公众生活。此外,城市野境可作为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更具可持续性的参考方案,将城市野境的营建进一步拓展至城乡区域全生态要素的统筹,以锚固生态基底和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

随着城镇化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城乡空间也从外扩式建设逐渐转变为内涵式提升。在当前与未来的城乡空间营建中,除了公园城市外,城市野境也将在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以及老旧小区改造、棕地再生等城乡空间提升项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继续探索不同语境下城市野境的价值转译与营建措施。在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启发公众对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使公众逐渐认同城市野境所象征的荒野文明和美学意义。

猜你喜欢

公园公众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公众号3月热榜
空间是什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