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2022-03-17文军刘雨航
文/文军 刘雨航
工业革命后,全球社会在一百多年间就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堪称“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形态的快速更替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集中涌现,并对现代科学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社会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现象不断出现的同时,传统的真理也在被不断颠覆,知识的确定性被打破,甚至可以说,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所有科学乃至人的生存状态都建立在流沙之上。“不确定性”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对“不确定性”概念本身的探讨则构成了不确定性研究的起点。对此,我们将从社会学视域出发,在梳理“不确定性”研究社会学谱系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进行理论探讨,力图厘清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的“不确定性”概念,以此助推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的开展。
“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谱系
“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谱系与社会学理论谱系是基本吻合的。鉴于此,笔者将沿着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学术脉络,对“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谱系进行简要梳理。
(一)实证主义社会学视角下的“不确定性”研究
实证主义社会学视角下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将“不确定性”纳入社会事实的范畴,作为“实在的物”加以探究;(2)在方法论上坚持整体主义取向,对“不确定性”的探究多在社会学的宏大叙事中展开;(3)在研究目的上则体现着对“确定性”的强烈追求,将“不确定性”视作达到社会稳定与社会秩序的阻碍,力求克服种种不确定性。
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秩序-不确定性”的张力始终存在,但其最为重视的仍然是社会秩序,因此相比于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对不确定性的关注和探讨稍显不足。同时,实证主义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使其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解释主要在社会结构层面进行,难免会忽视个体行为尤其是心理层面的不确定性以及作为不确定性重要来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整体而言,实证主义社会学存在着对“不确定性”概念本身的片面化理解和对“确定性”的过度关切。
(二)人文主义社会学视角下的“不确定性”研究
人文主义社会学视角下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将“不确定性”视作一种“主观建构”,根源于建立在个体能动性之上的主观意义世界;(2)方法论上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取向”,强调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对社会行为的不确定性及其内在意义进行理解;(3)就研究目的而言,人文主义社会学虽然也体现着对“确定性”的寻求,但更加注重对不确定性行为及其背后主观意义世界的理解和解构过程本身。
人文主义社会学对“不确定性”的解释具有强烈的建构主义色彩,认为社会世界的不确定性源于建构在人的能动性之上的主观意义世界,因此,人文主义社会学者对“不确定性”的探究主要在微观的互动过程和生活情境中展开,强调对个体行为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根植于对主观意义世界的解构。他们的研究挖掘了被掩盖在实证主义社会学宏大叙事之下的人的主体性,提供了不确定性“个体取向”的解释路径和理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但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社会整体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虽然当代人文主义社会学者也关注到剧烈变迁的社会结构对主观意义世界的冲击,但在他们看来,意义体系间的碰撞不断加剧、新型意义体系的不断产生、日常互动和沟通的“脱域”……这些变化共同说明了“主观意义世界的不确定性”正在转变为“不确定性的主观意义世界”。人文主义社会学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同时,却未能摆脱其“确定性”范式的影响,这也使得人文主义社会学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意义世界”的理解陷入困境。
(三)批判主义社会学视角下的“不确定性”研究
批判主义视角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坚持历史现实主义的本体论,主张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现实中看待不确定性;(2)在方法论上主张将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相联系,以此来分析不确定性;(3)主张在“批判”中发现、理解和分析不确定性,以实现“解放”为最终目的。
批判主义社会学从社会历史发展和生产方式变迁的整体性视角看待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并且在对现代社会整体及各种具体现象的批判中,对“不确定性”展开分析和讨论。随着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当代批判主义社会学者甚至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社会学本身,开始对传统社会学的“确定性立场”展开批判。但他们的批判大多停留在本体论层面,因此也限制了批判主义社会学“不确定性”研究的深入开展。
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学研究谱系的梳理,我们发现社会学关于不确定性的探讨自古典理论时期便已开始,并且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但除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外,对不确定性的关注更多是零散的、依附性的,穿插在对确定性寻求的各种理论体系之中,且鲜有对“不确定性”概念本身的界定和讨论。我们从社会学三大理论范式的学术脉络中大致可归纳出以往社会学研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基本内涵,详见表1。
表1 社会学三大理论范式对“不确定性”内涵的理解
“不确定性”概念的社会学再建构
从上文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在社会学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简单化处理和碎片化理解,同时也被限制在本体论层面。实际上,“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其影响是全面的,在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中应当是一个富有多元意涵的概念。综合关于不确定性的既有研究和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经验性认识,笔者尝试对“不确定性”概念进行再建构。
具体而言,“不确定性”概念主要包括三重意涵。一是本体论层面的不确定性。在此意义上的不确定性与变动性、不稳定性较为接近,指事物发展的变动状态,是所有事物都具备的客观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存在程度上的区别,其本身并不带有价值判断的性质。二是认识论层面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人们基于自身经验以及各种条件对事物发展状态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是对事物的一种未知或未完全知晓的状态,根源于人类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认识论层面的不确定性建构在人们的主观认识之上,因此带有价值判断的属性,其对事物发展可能性的判断包含着正向发展与负向变化的两种可能性。三是方法论层面的不确定性。方法论层面的不确定性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不同于传统社会学对概率性解释的忽视,“不确定性”的研究思维和研究范式强调研究立场与研究对象的双重不确定性,主张“动中取动”,即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整体特征,其产生与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视作现代化历程的直接后果,社会学对“不确定性”内涵的探讨和概念重构必须在现代化变迁这一历时性过程中展开。第一,作为社会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整体特征,根源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是现代化的产物,同样也可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历史根源。第二,作为社会现实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特征作为现代化历程的后果,已然成为现阶段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类知识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二是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三是社会关系甚至亲密关系的不确定性;四是个体发展与人生际遇的不确定性;五是社会角色与自我认识的不确定性。第三,作为社会根源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作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终是指向未来的。现代化同样也是一个持续的社会转型过程,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特征仅仅是其前期发展所引起的阶段性结果,又会作为新的社会现实带来新的社会后果,进而参与到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影响现代化的未来走向。
在对“不确定性”概念及其社会意义的探讨中,我们对“不确定性”的主要特征也有了明确认知。(1)不确定性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作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虽然是事物当下所呈现的特征属性与存在状态,但终究是指向未来的。(2)不确定性是主客观交织的结果。不确定性既存在于客观世界,也在主观世界得到反映,既是本体论层面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又源于人类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3)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就像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而确定性则是相对的,是不确定性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4)不确定性是相互联系的。根据唯物辩证法,事物的发展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确定性作为事物发展的客观属性,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特征便是各类事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5)不确定性是可认知的。虽然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但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持续发展,特定情境中的不确定性是可以被认知并加以应对的。
讨论与展望:迈向“不确定性社会学”
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只是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囿于传统社会学“确定性”的研究范式,后续研究的开展仍面临诸多限制。其一,就研究内容而言,不确定性不仅未被作为独立的研究范畴提出,不确定性研究本身也面临着操作化的困难。其二,就研究领域而言,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性、整体性特征,需要整合视角的分析,但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显得越来越专业化、微观化,最终导致社会学越来越缺乏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把握能力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能力。其三,就研究范式而言,传统社会学相对确定的研究立场正在瓦解,面对研究对象与研究立场的“双重不确定性”,传统社会学的研究难免捉襟见肘,人们对社会学者所提出的“社会诊断”和相关政策日渐感到厌倦和失望,研究范式层面的变革迫在眉睫。
上述问题限制了社会学在探究“不确定性”问题上发挥其天然优势,因此,将不确定性社会学(Sociology of Uncertainty)作为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提出来实属必要。笔者认为,不确定性社会学的建构可以从三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将“不确定性”作为独立的研究范畴。“不确定性社会”一词比“风险社会”更能准确地描述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将“不确定性”概念从“风险”概念中分离出来,以及将不确定性社会学从风险社会学中独立出来,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加强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在不确定性的研究上各有优势,研究者需要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此外,当代经济学等学科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例如,可以将经济学的“概率论”与社会学模型研究相结合。在不确定性的全面冲击之下,不确定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本身也不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处于持续建构的过程之中,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探寻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中“把自我作为方法”,以及引入二次分析、在线研究、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研究方法。第三,推动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研究范式的变革。不确定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有推动传统的“确定性”研究范式向“不确定性”研究范式转变,社会学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的时代使命。“不确定性”研究范式的建构需要一个过程,基于其所强调的研究立场与研究对象的双重不确定性,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量子物理学的“不确定原理”和“量子思维”的特征来拓展社会学分析,包括结果分析、关系分析和主体分析。
当然,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和再建构只是迈出了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步。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不确定性”社会现象实际上始终是与“确定性”现象相伴随的,所以“确定性”的研究范式仍然可能会长期主导着社会学研究。笔者在此尝试提出建构“不确定性社会学”的思路,并不是要否定长期以来社会学所擅长的对各种确定性社会事实的研究,而是依据社会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变化的快速增加,希望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推动对“不确定性”社会现象的研究,这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后现代式的“命名政治”色彩。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范畴的划定、研究方法的整合、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建构以及具体研究议题的开展,将是一段漫漫长路,需要更多社会学者的关注与深耕。就此而言,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加入“不确定性”议题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