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仪大美

2022-03-17王晓

火花 2022年3期

王晓

大仪地处仪征最北,苏皖两省交界,东有邗江公道镇,西接天长秦栏镇,北与高邮天山、送桥毗邻,是仪征的人口大镇、工商业重镇,也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大仪商业气息浓厚,人勤快,善于动脑筋,家庭电商起步较早,发展势头好,是江苏省首批电商示范镇。漫步大仪街头,时时被一种火热裹挟,这种火热,是一种发展的热情,一种待人的热忱。

第一章 大仪情

韩世忠,这个名字正气十足,字字有世代忠勇的意思。陕北汉子来到大仪,在没有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的宋代,怎么着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陕北高原,我看过之后,满脑子是黄土、高坡、宝塔,黄水汤汤。韩世忠自号清凉居士,是不是戎马岁月常年在外,思念家乡的清凉山?“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韩世忠就是陕西绥德人,魁梧勇猛,英勇善战,故乡之外千万里的大仪,流传着他的传说。

公元1134年9月,金兵将领完颜兀术率四十万金兵欲攻打滁州和承州(现高邮),再会师扬州渡江攻打临安(杭州),灭南宋。韩世忠在此给金军以迎头痛击,金军惨败后残部北撤,南下灭宋计划受挫。宋高宗为褒奖韩世忠军兵,在战地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大仪地名由此得来。

今天,隔着七八百年的历史风云,冒着酷暑烈日,我们来拜会猛将韩世忠,顺便赶一次大仪集。

小镇的蓬勃生机,别处难见。第一感觉人多,我们到时已过上午九点,乡下人习惯早起赶早市,本以为这时应该人少车好行,却出乎意料,四乡八镇汇聚来,络绎不绝,摩肩接踵,各式交通工具堵塞,走路都难,更别说开车。满眼摊点,琳琅商品,叫卖还价,人声鼎沸。高温挡不住的购买热情着实吓到了我。从两元一件的指甲剪到十几万一辆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大仪人都敢拖到集市上卖。真正的热闹是无法制造的,需要大众自发响应,参与其中。这番情形让人遥想当年韩世忠大捷庆功仪式的盛大热烈。

商贸繁荣,由古至今,说明此地不薄,百姓不吝,绵延几百年的热烈,与当地人性格中的豪爽不无关系。生意场有俗语:三家擒钱五家用,言豁达,仗义疏财,不斤斤计较。事实也证明,生活中有深交的几个大仪人,大气、干脆、言而有信。一地有一地民风,一定也当有一地的精气神。

韩世忠大仪一战,不仅改了地名,也留下了得胜山——传说是韩世忠取得大仪大捷后南返的小山头,具体哪一个,无人知晓,其实也没有多少知晓的意义。读书有精读和概读之分,处人有深交和浅交之别,大地上几度春草生,久远的人事,有时知其然即够,不必死磕。

大仪的另一个传说,极具浪漫美感。《维扬志》记载,隋炀帝杨广曾下令在当时的大仪地域专门设征收萤火虫的萤苑。杨广晚上出游,几十斗萤火虫一起放飞,壮观美妙可想而知。奇怪的是,这个杨广也是陕西人,无论是隋朝的杨广,还是南宋的韩世忠,都在大仪做了大美之事。两个陕西男人,都与大仪结下交情。不是他们选择了大仪,而是大仪吸引了他们,一个竭尽皇家奢侈制造绮丽,一个尽呈武将忠勇驰骋沙场,刚柔并济,兼容并蓄,有情怀,也有格局,这就是真实的大仪。

宋代的时候,江都县有三个建制镇,大仪是其中之一,扬州以西的政治中心,工商业十分兴盛。今天,大仪的发展势头,在仪征,在扬州,乃至全省,丝毫让人不敢小觑。大仪,这方热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能人名士与它结缘,再谱新曲。

第二章 大仪牛

大仪牛市,名声在外。

牛市设在大仪,一句话揭开个中缘由: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大仪处在两省四县市区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集市就此形成。

大仪牛市,起于明,发展于清,民国时最为鼎盛,和徐州、丹阳并称江苏省三大牛市,最兴旺时,黔、湘、皖等多地客商来赶集,日上市量最高达万头,一个特殊的行当在当时的大仪非常火,那就是牙行。

这个牙行,非同业组织,而是牛交易的中间人,类似今天的中介。牙行的人,为说话方便,发明一套暗语,全国通用,多已失传,今人不辨。行业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同步,是社会发展的痕迹,深度研究是专门学者的活儿,我不多事。

倒是牙行里信誉之人的故事,还能在大仪听到。到牛市交易的,不外两种:一种外地商人,贩卖;一种本地百姓,家用。牙人懂牛识牛,善于察言观色,精通江湖规矩,嘴皮厉害。他们在臭气熏天的市场里,只需不经意瞄一眼,就能看清一头牛的牙口,知晓它的健康和劳动能力,摸准卖家的心理价位。

大仪牛市与农耕文明密切相连,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前,耕田耙地主要靠牛,山区丘陵尤其离不得,外地来贩,本地来买,都很寻常。牛是农人的心肝宝贝。有家底的单独买,多数几家合买一头牛,买牛真是大事。买的指望牙人长眼,卖的指望牙人估价。牙人就成了牛市上举足轻重的人,小仔牛烦躁的响鼻、壮耕牛满口的白沫,都是牙人不可或缺的背景,他就嵌在这些元素里面。

牙人一手托两家。交易中,牙人关于牛的解说、定价,对买卖双方至关重要。有威望的牙人几乎吐口唾液成钉,没有二价可说。

好的牙人,为人公道,老百姓中信誉好。遇到缺钱急用牛的买家,先交下定金,牵走牛,约好日子付清,到时候,牙人专门将这钱送到卖家门上。这叫保账。

如果牲口买回去短时间内生了病,倒了,信誉好的牙人凭自己的声望,可以将买卖双方约坐到一起,商量分摊损失,说和这件事情。牛市内外许多文化现象,凸显生意场上的美德,那是交易之外的人格、人情。

大仪老辈人中有五行八作之说,形容大仪市面上行当多。五行指车行、船行、脚行、商行、牙行;作指作坊,八作指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等八种作坊。五行八作的出现是大仪商品经济活跃繁荣的象征。

卖了牛,自然就有了钱,数着带牲畜粪便味道的票子,毫不嫌弃,满脸喜气,着急慌忙去大街上喝碗牛脚汤,便是对养牛人最好的犒劳。和我年纪相仿的大仪人,深深怀念那时候的牛脚汤。

牛多,牛的吃法就多,不奇怪。牛脚炖汤,大补。冬天最妙,做这生意的,往往当街支一口大铁锅,木柴火架着烧,红黄明亮,牛脚、牛杂碎肆意翻滚,汤浓似乳,热气袅袅,温暖可人。舀上一碗汤,撕两只草炉烧饼,泡在汤汁里,撒些小盐、米椒、香菜,顿时香气诱人,呼啦喝一碗,既解馋又当饱。

配角烧饼,不可忽视。这烧饼小巧,只有小碗口大,不白,有馅儿,以麦秸炕熟,口感自然,有韧劲,能吃出植物的原味。小麦面易消化,善滋补,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女人月子餐。大仪女子坐月子,娘家要送汤,除去猪蹄子老母鸡,一篮烧饼少不得。过去是,现在讲究的人家还这样做。

用传统的方式吃一回牛脚汤泡烧饼,总让人想起西安美食羊肉泡馍,想起那两个翻越万水千山来到大仪的陕西汉子。牛脚汤泡烧饼,与他们应该有关又无关。这些赶路人便捷顶饿的食物,在交通便利的市口流行不是怪事。牛脚汤无腥膻味,汤汁更醇厚,烧饼似有若无的甜味让人心情愉悦,还是这样的汤汤水水更适合本地人口味。

至于大仪的全牛席,耳闻已久,从未相见。以牛为原料,不同部位不同做法,炒、熘、烧、烩、卤、酱等整出六十多道菜成一席,太华丽了。我在洛阳吃过流水席八大碗,即使萝卜吃出燕窝味,那原料还是萝卜嘛。全牛席则奢靡多了。

农耕转向机械,一些牛转到餐桌,不稀奇。个人更愿意全牛席成为美食课题,成为厨艺比拼的代名词。实际生活中,口腹之欲还是节制一些为好。也不仅是口腹之欲,许多会裂变的欲念,在看不到的地方,都要懂得节制,为的是精神上的轻灵,不油腻。

倒是大仪五香牛肉,每年都要买一些送给远方的亲朋,略咸、微甜、鲜香,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像一段往事,像一位故人,常在不经意间想起。

第三章 大仪鹅

仪征,乃至整个扬州地区的人偏爱吃老鹅,就像南京人爱吃桂花鸭,出了名,成了地方美食品牌。

有市场,就有规模。大仪鹅养殖、交易、加工都有自己的特色,成了响当当的品牌。

同事的亲戚,夫妇俩一年有大半时间在野外放鹅。鹅的肠道短,食物排泄快,需要大量食物充饥,这食物包括多种地上杂草和水生植物,给鹅补充青绿饲料,节约精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哪里草多,哪里就有夫妇俩的身影。人家新割的稻田,一趟鹅撵上去,一字排开走一遍,比人工捡拾都要干净。简易棚子当屋,锅碗瓢盆随身,草原人牧羊牧马,他们牧鹅。虽然辛苦,也不乏自由乐趣,要不然也坚持不了多年。每趟鹅上千只,每年六七月份离家,哪里草多去哪里,一般要到第二年一二月份出售,那时候,票子数得哗哗响,辛苦也值。

这样养成的叫老鹅,因生产周期长,肉质口感好,与喂饲料两三个月速成的嫩鹅相比,营养更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供不应求。

这些鹅大多进了大仪大大小小的加工厂,对,是大大小小多家。大仪鹅加工历史悠久,全面开花,家庭小作坊,规模大企业,都有,有街头零售,也有真空礼盒快递外销,各做各的生意,各有各的拥趸,买进卖出的吞吐量相当惊人。

整个扬州地区,鹅是深受喜爱的地方美食。扬州北边人,大多喜欢浓油赤酱红烧,西边人喜欢小清新的卤制,也就是常说的盐水鹅。盐水鹅可算冷菜下酒,也可当主食下饭,家里临时来客,或天热不想煎炸烹煮,拿个盘子上街,剁一夹老鹅,方便快捷。而这样的摊点,往往一条街上有好多家。在大仪,鹅生意做不完。本地人喜欢做,喜欢吃,外地人慕名来,专吃大仪鹅。

独特的地理位置,依仗本地鹅肉质好的自信,长年累月在南来北往的食客评价中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归顺了众人的口味。

大仪除了盐水鹅,还有风鹅,一说就香。

风是食物制作的一种特殊方法,饱含中国人的智慧和对美食的想象力,是一个颇具乡愁意味的词。普通家庭,常见的风制食物大多与年相关,如风鸡、风鱼,比较隆重。大仪风鹅是大仪人在传统腌制的基础上,吸收鹅菜制作精华独创的特色产品。风鸡带毛,食用麻烦,哪怕味道再好,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尤其年轻人。大仪风鹅,经过研发,从腌制到蒸煮,真空包装,开袋即食,仅此一点,吸引力无穷。经过多年探索,加工技术成熟稳定,每一只鹅都是正宗大仪风鹅口味,不论你在哪里,想吃大仪风鹅,大型超市有售,网上直营店可快递。

将一只鹅做成一个产业,将本地鹅推向全国全球,也只有敢为人先的大仪人。

尤喜风鹅炖瓠瓜汤。取几块风鹅,连鹅架子一起在锅里小火慢炖,汤白如绸时放入切成菱形的瓠瓜,大火煮,风鹅肉质深红勾食欲,瓠瓜青碧撩人眼,像川渝等地的火锅,色香味齐全,荤素搭配,营养恰当。食毕,齿颊留香,回味久久。

鹅文章大仪人还做出了新花样。今年暑期,灵萱公园套鹅游戏吸引了周边城乡大量人群。人们像过去看戏看电影一般,早早约好家在大仪的亲戚朋友,要去套鹅,大家聚聚吃个饭,有的还会住一晚。主家当然高兴啦,久不走动,再深的交情都会变淡,难得显示热情的机会,不隆重不行。那些日子,整个大仪都沉浸在喜乐兴奋中。

一群鹅关在栏里,人站线外,往鹅头上套圈,圈中拿走。成年人也有游戏心理,花不多的钱,碰碰运气,万一好运呢?大多数人花钱买乐,也有幸运星,听说有人花40元套了23只大鹅。还听说一男子带家眷来玩套鹅游戏,带张板凳放外围,安顿老母亲抽上烟,他和媳妇套中就往老太太处送,明显有备而来。

我们去时是白天,没目睹小镇这样有趣的夜生活。看到几十只鹅圈在广场一角,嘎欧嘎欧叫得欢,我们心情也跟着快乐起来。很好奇,晚上它们花落谁家?

大仪地,苏皖风情尽染。大仪人,勤恳精明兼备。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强,这,就是大美大仪。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