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创业机构推动双创教育的实践总结与思考

2022-03-17郑志伟陈杭陈冯扬陈敏思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经验总结

郑志伟 陈杭 陈冯扬 陈敏思

摘要:本文以佛山科學技术学院的学生机构——创业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机构的实践案例进行经验总结,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思考。

关键词:学生机构 经验总结 双创教育

引言

在“双创”的背景下,大学生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活跃动力,但高校双创教育起步慢,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亟待每一所高校加以改善(刘伟,2017)。2019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科院”)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称号,其毕业生创业率远超全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 1 ](见图1-1)。作为推动学校的双创事业进程的强劲引擎之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服”)的作用极为重要。故本课题通过解构该学生机构的实践案例,厘清并完善学生机构推进高校双创教育的运行机制。

一、简介

“创服”是基于学校推进双创教育的需要而建立的,由学校部门——创业学院指导的学生自愿加入的学生机构,其具体项目活动类别多样。(参见表2-1)。

二、实践总结

1.培育机构成员的双创素质

提高创新思维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首要任务。“创服”对内开展“创业小课堂”,对外举行“校际交流”,通过内外联动的形式来提高成员的创新素养。为解决传统类讲座活动存在参与度低、契合度低、导师与学生交流缺乏亲和力等问题,“创业小课堂”采用与创业导师、项目创始人合作的方式,让机构成员以“先学后教”的方式传递创业知识(例如商业谈判、面试技巧),有效拉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服”通过与校外优秀创业团队、创业机构交流探讨,学习双方的社团管理模式与创业经验。

2.丰富和创新宣传形式

由于传统媒体的宣传方式渗透难,双创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难、宣传度低,双创氛围不浓郁,“创服”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过推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宣传市集内容,让更多同学能走近“双创”实务。同时,“创服”致力于将创意市集品牌化,打造属于“佛科院”的创业文化。除了拓宽宣传渠道,“创服”(例如“创客有约”)从文字更迭至图片,图片变换为视频,双创的宣传方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与时俱进,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 3 ](见图3-1和图3-2)。

3.多维度联动开展活动

在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如:对象与形式),项目活动的发展水平与受众群体差异性较为明显,加之校内创业类机构数量少,波及范围有限。因此,“创服”尝试从多角度联动开展活动。

一是机构内部的项目进行联动。首先机构的项目间的受众范围不同。再者项目间的发展水平亦不同,例如,“互联网+”大赛在教育部的统筹协调下已形成成熟的活动样板,而“创业小课堂”作为内部自我提升“双创”素质的活动,与“互联网+”相比范围有限。若各项目联动,可以实现项目间优势互补,如邀请“互联网+”优秀团队参与校际交流;邀请“互联网+”、“创意市集”中的优秀创客参与“创客有约”。二是学生机构之间的联动。“创服”通过整合校内的机构、社团资源,积极与校内组织合作,并且邀请各大艺术类社团参与“创意市集”与“校际交流会”,更好地推广双创经验,最大限度扩大双创活动的受众面。

4.努力让“双创”变得亲民

众所周知,创业人人皆知却实施难,双创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创业更“亲民”阐明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创服”致力于让创业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如学生在“创意市集”活动中也能体验到“互联网+”大赛的路演环节;倾向于选择实践型人才参与“创客有约”,将更多实践经验传播于学子。

5.实现双创活动与国家政策、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佛科院正在用其创新力量,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邹婷婷、陈肖莹,2020)。因此,机构紧跟政策风向标,在重点活动“互联网+大赛”与“创意市集”上鼓励理工类项目,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也侧重于理工类人才(参见表3-1),实现双创活动与学校发展方向的有机结合。[ 4 ]

三、思考与完善

1.协助学校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

2018年9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各部门要做好双创经验推广,建立定期发布创新创业政策信息的制度。[ 2 ]佛科院严格贯彻文件精神,定期在各大公众号推出政策宣传文章,在创业基地设置政策咨询岗,但仍存在部分创客不知晓政策、不善用政策的情况。因此“创服”将策划“创业政策竞答大赛”活动,与“第二课堂”制度结合,力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定期对机构干事开展创业政策知识培训,引入考试制度和评比机制,保证政策知识的时效性与干事的专业性。

2.加强孵化基地建设,丰富创业基地功能

在佛科院创业谷落成暨佛山农商银行创客支行入驻仪式上,广东省副巡视员邱克楠指出,校政行园企要联合发力,确保佛山创新创业工作取得新实效。如今,佛科院创业谷作为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已在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享有盛誉。[ 5 ]在该背景下,“创服”将定期开展运营管理培训,重视基地宣传,尝试设立基地开放日,邀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符合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基地导赏服务,提高创业沙龙数量与质量,提供创业者线下交流平台;丰富创业基地的服务种类,协助落实孵化基地的制度设计,优化创业孵化环境。

3.发挥企业的推力作用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积极实施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专项行动,支持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蓝图。佛科院在2020年将就业指导中心与创业学院合并为一个部门,以期实现“1+1>2”。因此学生机构之间也需谋求协同发展,“创服”将尝试与“学服”各部门一同搭建合作网络,定期开展校内外交流培训,通过讲座、实习等方式共同探索创业、就业型人才的孵化;向企业引荐大学生创业团队,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搭建企业与创业团队的沟通桥梁,促进资金、技术、人事各要素的流动,协助学校完善双创人才的培育体系。

【参 考 文 献】

[1]蔡燕纯,李明慧,蒋语琦.大学生“双创”情况调查及促进建议——以佛科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8,4(3):5-7.

[2]刘伟.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升级版”[N].人民日报,2017-1-15(17).

[3]广东学联秘书处.广东省在校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R].广东:广东学联,2019.

[4]杨晶.“双创”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坊”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7,17(4):74-76.

[5]邹婷婷,陈肖莹.佛科创新力量 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N].佛山日报,2020-9-21(A12).

(责任编辑:李雪威)

3559501908290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经验总结
导师制下的药学本科双创教育实践与思考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外监理制度对比分析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临时展览对高校博物馆工作的促进作用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